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C基钢结硬质合金磨损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杜晓东 尤显卿 郑玉春 《硬质合金》 CAS 2001年第1期21-26,共6页
将新工艺制造的 WC钢结硬质合金退火后经 115 0℃油淬 ,15 0℃低温回火 ,分析其磨损特性和磨损机理 ,结果表明实验合金的磨损是由硬质相剥落造成的 。
关键词 钢结硬质合金 热处理 磨损 硫化钨
原文传递
微波烧结温度对WC钢结硬质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罗军明 魏峥 +1 位作者 艾云龙 张剑平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1-36,共6页
以WC颗粒为增强相,铁粉为基体,通过球磨、压制成型,微波烧结制备WC钢结硬质合金。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硬质合金相对密度、显微硬度和抗弯强度均先升高后下降,在1280℃时达到最高值,即相对密度、显微硬度和抗弯强度分别达到94.... 以WC颗粒为增强相,铁粉为基体,通过球磨、压制成型,微波烧结制备WC钢结硬质合金。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硬质合金相对密度、显微硬度和抗弯强度均先升高后下降,在1280℃时达到最高值,即相对密度、显微硬度和抗弯强度分别达到94.85%、544 HV和847.37 MPa。1280℃烧结为液相烧结,烧结过程中WC和Fe发生相变,产生新的增强相Fe2W2C,新相以颗粒的形式存在,弥散分布在钢的基体中,对材料的性能起到强化作用。微波烧结比真空烧结温度更低,时间更短,力学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烧结 温度 WC 钢结硬质合金
原文传递
钢结硬质合金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熊拥军 李溪滨 赵福安 《硬质合金》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1-124,共4页
介绍了钢结硬质合金的性能特点及制备工艺,简述了近年来在钢结硬质合金领域开展的研究与取得的进展,对钢结硬质合金的应用进行了分类归纳,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钢结硬质合金 粉末冶金 化学稳定性 分级淬火
原文传递
钢结硬质合金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煜 赵一生 高志国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10年第5期39-41,共3页
文章从钢结硬质合金的发展历史、性能特征、特点等几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总结了钢结硬质合金与钢复合工艺研究现状,并就该合金在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中的广泛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了简述。
关键词 钢结硬质合金 研究 发展 应用
下载PDF
钢结硬质合金的磨料磨损耐磨性 被引量:9
5
作者 杨瑞林 李力军 《硬质合金》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3-77,共5页
对五种不同成分的钢结硬质合金的磨粉磨损耐磨性在两种不同的磨损条件下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分析了各种钢结硬质合金的显微组织,并测定了它们的整体宏观硬度。试验结果表明,钢结硬质合金中碳化物的种类、含量以及钢基体的组织和硬度对... 对五种不同成分的钢结硬质合金的磨粉磨损耐磨性在两种不同的磨损条件下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分析了各种钢结硬质合金的显微组织,并测定了它们的整体宏观硬度。试验结果表明,钢结硬质合金中碳化物的种类、含量以及钢基体的组织和硬度对其耐磨性均有着显著的影响。碳化物和钢基体的硬度越高以及碳化物的体积分数越大,则钢结硬质合金的耐磨性也越高,工具钢结硬质合金的耐磨性明显高于高锰钢结硬质合金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硬质合金 磨损 磨料 耐磨性 硬质合金
原文传递
钛铁矿碳热反应原位合成GT35钢结硬质合金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吴一 邹正光 +2 位作者 尹传强 李晓敏 周浪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5,共4页
充分利用天然矿物钛铁矿(FeTiO3)中的铁和钛,采用原位合成反应烧结技术,成功制备了TiC基钢结硬质合金GT35。在真空炉中实现了合成与烧结一体化,为钢结硬质合金的低成本制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对钛铁矿-碳体系的热力学过程进行了详... 充分利用天然矿物钛铁矿(FeTiO3)中的铁和钛,采用原位合成反应烧结技术,成功制备了TiC基钢结硬质合金GT35。在真空炉中实现了合成与烧结一体化,为钢结硬质合金的低成本制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对钛铁矿-碳体系的热力学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研究表明:体系主要发生碳热还原反应,中间产物为多种钛的氧化物,热力学上最为稳定的物相为TiC和Fe固溶体。通过实验证实,获得了界面结合良好、组织致密的钢结硬质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铁矿 原位合成 热力学 钢结硬质合金
下载PDF
Fe-Mo预合金粉对TiC钢结硬质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国平 吴宁 +2 位作者 罗丰华 刘增林 袁勇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40,共6页
以Fe-Mo预合金粉为粘结相,同时加入Ni、Mn、石墨等,采用常规的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TiC钢结硬质合金。对合金制备工艺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并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采用纯Fe粉粘结相相比,采用Fe-Mo预合金粉为粘... 以Fe-Mo预合金粉为粘结相,同时加入Ni、Mn、石墨等,采用常规的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TiC钢结硬质合金。对合金制备工艺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并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采用纯Fe粉粘结相相比,采用Fe-Mo预合金粉为粘结相时,TiC颗粒变得细小而圆整。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Ti C颗粒逐渐长大,烧结温度1 370℃时,晶粒发生异常长大,合金在1 350℃烧结时具有最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钢结硬质合金 Fe-Mo预合金粉 组织 性能
原文传递
TiC含量对钢结硬质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张雷 陈文 +3 位作者 孙海身 解传娣 李国平 郭丽波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67,共4页
以雾化铁粉为粘结相、TiC颗粒为硬质相,通过球磨、模压成形、真空烧结制备钢结硬质合金。研究表明,通过1 350℃真空烧结,钢结硬质合金致密化程度较好,组织和性能达到预期效果。随着TiC含量升高,钢结硬质合金晶粒的规则性和均匀性提高,... 以雾化铁粉为粘结相、TiC颗粒为硬质相,通过球磨、模压成形、真空烧结制备钢结硬质合金。研究表明,通过1 350℃真空烧结,钢结硬质合金致密化程度较好,组织和性能达到预期效果。随着TiC含量升高,钢结硬质合金晶粒的规则性和均匀性提高,密度和抗弯强度降低,硬度增加。当TiC含量为50%时,合金密度和抗弯强度达到最高,分别为6.11g/cm3和1 579.48 MPa;当TiC含量为60%时,合金硬度最高,为HRC8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硬质合金 TiC含量 组织和性能 致密化 真空烧结
下载PDF
热处理对钢结硬质合金TLMW50覆层微观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高志国 杨涤心 +1 位作者 魏世忠 龙锐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2-64,共3页
利用液相烧结工艺成功制得以碳钢为基材,以TLMW50钢结硬质合金为耐磨覆层的复合材料。利用SEM、XRD等手段研究了1050℃淬火,150℃、200℃和250℃回火以及1100℃淬火,150℃、200℃和250℃回火6种不同热处理工艺对覆层材料的组织及微观形... 利用液相烧结工艺成功制得以碳钢为基材,以TLMW50钢结硬质合金为耐磨覆层的复合材料。利用SEM、XRD等手段研究了1050℃淬火,150℃、200℃和250℃回火以及1100℃淬火,150℃、200℃和250℃回火6种不同热处理工艺对覆层材料的组织及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6种热处理工艺均可以使钢结硬质合金TLMW50覆层中粘结相组织由珠光体转变为回火马氏体,硬质相结构会发生改变。其中1050℃淬火,150℃回火工艺较其它5种工艺优越,覆层粘结相中有Hgg碳化物形成,复式碳化物会演变为WC和FeWO4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钢结硬质合金 TLMW50覆层 微观组织
下载PDF
球磨工艺对WC系钢结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玉华 卢伟民 杨宣增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1-24,共4页
研究了球磨工艺对WC系钢结合金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球磨工艺参数即采用预球磨,可改善钢结合金混料的均匀性,从而获得组织均匀、性能优异的WC系钢结合金。
关键词 粉末冶金 球磨 钢结硬质合金
下载PDF
烧结温度对WC钢结硬质合金覆层/碳钢界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建平 李炎 +2 位作者 魏世忠 张万红 龙锐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23,43,共4页
采用液相烧结法将爆炸压实后的WC钢结硬质合金粉末复合在碳钢表面,对不同烧结温度下的界面组织和抗剪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覆层硬度、界面过渡层厚度和抗剪强度均随烧结温度的提高而增加;最佳烧结温度为1 350℃,界面过... 采用液相烧结法将爆炸压实后的WC钢结硬质合金粉末复合在碳钢表面,对不同烧结温度下的界面组织和抗剪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覆层硬度、界面过渡层厚度和抗剪强度均随烧结温度的提高而增加;最佳烧结温度为1 350℃,界面过渡层厚度约为38μm,抗剪强度达到106 MPa;界面存在元素的互扩散,过渡层组织为珠光体,覆层中相结构为WC、Fe3W3C和铁素体;WC钢结硬质合金覆层与碳钢具有良好的冶金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烧结 钢结硬质合金 碳钢 抗剪强度
下载PDF
激光功率和扫描策略对TiC增强高碳钢硬质合金层开裂行为影响规律
12
作者 周群 赵轩 +4 位作者 李永健 何石 何鹏 彭中亚 李曙光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9-115,共7页
TiC增强高碳钢硬质合金是一种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耐磨材料,但在激光熔覆制备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纹.文中采用仿真分析和熔覆试验确定了激光功率和扫描策略对硬质合金裂纹行为的影响规律.借助ANSYS软件采用有限元法确定激光熔覆后熔... TiC增强高碳钢硬质合金是一种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耐磨材料,但在激光熔覆制备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纹.文中采用仿真分析和熔覆试验确定了激光功率和扫描策略对硬质合金裂纹行为的影响规律.借助ANSYS软件采用有限元法确定激光熔覆后熔覆层中的温度梯度和残余应力分布,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激光功率和扫描策略不同会导致在熔覆层内产生不同的热梯度分布、残余应力分布以及物相组织演变,这是造成熔覆层具有不同开裂倾向性的主要原因.高激光功率结合往复扫描策略带来了高热输入和低温度梯度,可有效减少开裂倾向.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TiC陶瓷相会熔化溶解,合金明显呈现回火组织特征,逐渐形成贝氏体组织和回火马氏体组织,进一步有利于降低裂纹产生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开裂行为 钢结硬质合金 显微组织 残余应力
下载PDF
碳化钒颗粒增强钢结硬质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赖丽 王一三 +2 位作者 丁义超 王静 石建国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5-28,共4页
用粉末冶金反应烧结的方法制备碳化钒颗粒增强钢结硬质合金,并借助于SEM和XRD,研究了(V-Fe合金+石墨)反应体系在不同温度、相同C/V比条件下碳化反应的过程,发现由于碳与钒之间很强的亲和力,从而大大降低了σ-(FeV)相的稳定性,促使其在比... 用粉末冶金反应烧结的方法制备碳化钒颗粒增强钢结硬质合金,并借助于SEM和XRD,研究了(V-Fe合金+石墨)反应体系在不同温度、相同C/V比条件下碳化反应的过程,发现由于碳与钒之间很强的亲和力,从而大大降低了σ-(FeV)相的稳定性,促使其在比Fe-V二元相图低得多的温度就开始转变为固溶了大量钒的α-Fe,同时生成V8C7颗粒。当温度由700℃升高到810℃时,石墨和σ相的数量急剧下降,而V8C7的数量急剧增加。到840℃,钒的碳化反应基本结束。反应生成了由马氏体钢基体和大量的V8C7球状颗粒组成的钢结硬质合金。在重载干滑动磨损条件下,该材料显示了很好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硬质合金 碳化钒 刀具材料 反应机理
下载PDF
烧结温度对碳钢基钢结硬质合金TLMW50覆层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志国 杨涤心 +1 位作者 魏世忠 龙锐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3-27,共5页
采用液相烧结技术成功地将爆炸压制后的钢结硬质合金混合粉末(对应国家牌号TLMW50)复合在碳素钢的表面.为判断碳钢基钢结硬质合金TLMW50覆层的力学性能,通过三点弯曲和硬度测试研究了1 335~1 350 ℃区间内不同烧结温度对覆层硬度和结... 采用液相烧结技术成功地将爆炸压制后的钢结硬质合金混合粉末(对应国家牌号TLMW50)复合在碳素钢的表面.为判断碳钢基钢结硬质合金TLMW50覆层的力学性能,通过三点弯曲和硬度测试研究了1 335~1 350 ℃区间内不同烧结温度对覆层硬度和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TLMW50覆层与碳钢基结合强度和覆层硬度均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而提高,且在1 350 ℃下烧结界面冶金结合状况良好,覆层力学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温度 钢结硬质合金 TLMW50覆层 碳素钢 结合强度 硬度
下载PDF
钢结硬质合金的超声波无损检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叶健 赖先鹏 易昭 《硬质合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0-152,共3页
介绍了钢结硬质合金超声波无损检测的原理和方法,讨论了钢结硬质合金在超声无损检测中的一些固有特征,指出了钢结合金常见缺陷的缺陷波及其形式,分析了缺陷产生的原因,对实际生产及质量检验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钢结硬质合金 超声波无损检测 缺陷
原文传递
钢结硬质合金预合金粉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澈 钟涛兴 周美玲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10,共4页
分析了钢结硬质合金预合金粉组织的特征 ,研究了不同含碳量对预合金粉组织的影响 ,制定出针对钢结硬质合金预合金粉特点的制粉工艺 ,通过还原退火处理降低了预合金粉的氧含量 ,并使合金粉组织得到了改善。
关键词 钢结硬质合金 预合金粉 碳含量 复式碳化物
下载PDF
烧结温度对钢结硬质合金覆层/碳素钢结合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志国 杨涤心 +1 位作者 魏世忠 龙锐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6-28,58,共4页
采用液相烧结技术成功地将爆炸压制后的钢结硬质合金粉末复合在碳素钢的表面.为判断钢结硬质合金覆层/碳素钢基体之间的冶金结合状况,通过三点弯曲试验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下的结合强度.结果表明:在1 340~1 350℃温度下烧结,钢结硬质合... 采用液相烧结技术成功地将爆炸压制后的钢结硬质合金粉末复合在碳素钢的表面.为判断钢结硬质合金覆层/碳素钢基体之间的冶金结合状况,通过三点弯曲试验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下的结合强度.结果表明:在1 340~1 350℃温度下烧结,钢结硬质合金覆层/碳素钢基体之间产生冶金结合,并且在1 350℃下烧结界面冶金结合状况良好,具有较高的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烧结 钢结硬质合金 碳索钢 结合强度
下载PDF
钢结硬质合金在瓷粉料干压成型模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玉新 田保太 《模具制造》 2007年第3期67-69,共3页
分析了钢结硬质合金GW50的热处理工艺,提出采用ELID精密镜面磨削技术代替原来的传统磨削工艺,对钢结硬质合金模具进行精密磨削,使其能够满足产品质量要求,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关键词 模具 钢结硬质合金 热处理 在线电解修整(ELID)
下载PDF
TiC/ZrC添加量对TiC基钢结硬质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铮辉 吕健 +4 位作者 张伟彬 张建波 李亚军 冯可桃 阚高辉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6-81,共6页
以TiC、ZrC为硬质相,加入Mo、Ni、C等元素,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了复合TiC-ZrC钢结硬质合金,研究了不同TiC/ZrC质量比对TiC基钢结硬质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对硬质合金试样组织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维氏硬度计、万能电子试... 以TiC、ZrC为硬质相,加入Mo、Ni、C等元素,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了复合TiC-ZrC钢结硬质合金,研究了不同TiC/ZrC质量比对TiC基钢结硬质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对硬质合金试样组织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维氏硬度计、万能电子试验机等分别对试样的硬度、抗弯强度等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当TiC/ZrC质量比为4/1时,TiC颗粒上出现较多(Ti, Mo, Zr)C壳相,随着TiC/ZrC质量比降低,(Ti, Mo, Zr)C壳相数量减少。当TiC/ZrC质量比为4/1时,合金中的TiC颗粒细小,分布均匀,力学性能最佳,硬度、抗弯强度分别为847.2 HV10、444.5 MPa。随TiC/ZrC质量比降低,合金中ZrC晶粒发生聚集,致使合金力学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C TIC 钢结硬质合金 粉末冶金 硬度 抗弯强度
下载PDF
钢结硬质合金变形行为及其显微组织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澈 杨博 周美玲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3-17,共5页
研究了钢结硬质合金变形过程中显微组织及性能随变形程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模锻适合加工钢结硬质合金,它可以优化组织,弥补了自由锻造中诸多不足,提高锻造效率和成品率。
关键词 钢结硬质合金 锻造 显微组织 变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