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Al叠层结构低频振动制孔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杨浩骏 陈燕 +1 位作者 徐九华 张永升 《航空制造技术》 2017年第1期16-21,共6页
钛合金与铝合金叠层构件的装配孔制备过程中存在孔壁质量差、尺寸超差等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开展了低频轴向振动扩孔、铰孔与传统扩孔、铰孔的对比试验,重点分析了其在切屑形态、加工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振动制孔技术能够产生C... 钛合金与铝合金叠层构件的装配孔制备过程中存在孔壁质量差、尺寸超差等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开展了低频轴向振动扩孔、铰孔与传统扩孔、铰孔的对比试验,重点分析了其在切屑形态、加工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振动制孔技术能够产生C形或发条形切屑,利于切屑排出,减小铝合金孔壁的划伤。使用振动辅助技术进行一次扩孔与一次铰孔后,钛合金与铝合金孔壁粗糙度均可低于R_a0.6μm,孔径精度可满足H7公差等级,出口毛刺高度小于20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结构 钛合金 铝合金 制孔
下载PDF
高密度互联PCB制作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佐 李清春 +2 位作者 刘小伟 刘佳敏 王辉 《印制电路信息》 2024年第S01期227-233,共7页
随着电子技术发展,万物互联,现有传输速度已无法满足需求,5G技术应运而生产;为满足通讯模块信号传输更快、更稳,针对PCB而言,设计向短小轻薄方向发展,给生产制作带来了挑战。本文重点分享用于通讯模块PCB技术演化,制作流程、技术问题和... 随着电子技术发展,万物互联,现有传输速度已无法满足需求,5G技术应运而生产;为满足通讯模块信号传输更快、更稳,针对PCB而言,设计向短小轻薄方向发展,给生产制作带来了挑战。本文重点分享用于通讯模块PCB技术演化,制作流程、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阶高密度互联 叠孔 槽盲孔 PP银浆塞孔
下载PDF
预压紧力对叠层结构制孔层间间隙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浩骏 陈燕 +3 位作者 徐九华 傅玉灿 徐陈林 张永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共8页
为研究预压紧力对叠层结构制孔层间间隙的影响,本文首先采用板壳理论建立叠层结构制孔简化模型;进而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预压紧力对叠层结构制孔层间间隙的影响,并以单层板的受力响应模型进行结果比对以验证模型正确,进而分析了不同... 为研究预压紧力对叠层结构制孔层间间隙的影响,本文首先采用板壳理论建立叠层结构制孔简化模型;进而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预压紧力对叠层结构制孔层间间隙的影响,并以单层板的受力响应模型进行结果比对以验证模型正确,进而分析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叠层结构层间间隙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叠层结构钻削试验验证了限元分析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单向预压紧力的逐渐增大,叠层板会经历层间间隙逐渐减小到贴合的过程,其转折点对应着预压紧力的临界值.加工过程中欲达到良好的毛刺抑制效果,预压紧力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Ⅰ)转折点对应的层间间隙D_B需小于未施加预压紧力情况下的层间毛刺高度;Ⅱ)其值需高于临界预压紧力F_B.此外,减小制孔轴向力或预压紧环直径可有效降低临界预压紧力及对应层间间隙;从提高预压紧力作用效果,减小层间间隙的角度考虑,叠层结构制孔时应将尺寸较厚、模量较高的板材置于叠层结构下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压紧力 叠层结构 层间间隙 制孔质量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基于孔特征的弱纹理堆叠工件识别 被引量:6
4
作者 王书宇 田建艳 +3 位作者 蔡文站 李济甫 王素钢 李丽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2-288,共7页
针对目前工业现场弱纹理堆叠工件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以工件表面孔洞为特征的改进几何模板匹配算法,以合页为例进行工件识别。首先采用加权平均法对彩色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再采用Canny算法进行边缘检测;其次采用旋转卡壳算法求取... 针对目前工业现场弱纹理堆叠工件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以工件表面孔洞为特征的改进几何模板匹配算法,以合页为例进行工件识别。首先采用加权平均法对彩色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再采用Canny算法进行边缘检测;其次采用旋转卡壳算法求取轮廓的最小面积外接矩形,进行几何约束后得到孔洞对应的孔轮廓,并采用随机增量法计算孔轮廓的最小外接圆得到孔特征圆心坐标。采用提出的改进几何模板匹配算法,即根据孔特征之间的几何约束进行工件识别,根据孔特征之间是否存在边缘剔除误识别工件。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对带孔弱纹理堆叠工件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工件识别查全率为98.3%,误检率为0.9%,为带孔弱纹理工件的识别提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纹理堆叠工件 工件识别 孔特征 改进几何模板匹配 几何约束
下载PDF
层理发育软硬层叠岩体大密集系数爆破技术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桂林 王德胜 +3 位作者 鲁文岐 乔海平 李方 陈浩 《工程爆破》 CSCD 2019年第2期26-30,共5页
为了解决露天台阶传统爆破方法难以克服的诸多困难,依据黑岱沟露天煤矿岩体层理发育、软硬岩层叠置的实际条件,提出了利用空气间隔装药技术均衡炮孔内爆轰压力、毫秒延时逐孔起爆和大密集系数爆破技术方案。用三维数值模拟了双排多炮孔... 为了解决露天台阶传统爆破方法难以克服的诸多困难,依据黑岱沟露天煤矿岩体层理发育、软硬岩层叠置的实际条件,提出了利用空气间隔装药技术均衡炮孔内爆轰压力、毫秒延时逐孔起爆和大密集系数爆破技术方案。用三维数值模拟了双排多炮孔在爆炸荷载作用下逐孔起爆时,台阶爆破困难部位的岩体受力状态,证实了方案的可行性,并用现场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确定的主要爆破技术参数的可用性。空气间隔装药、毫秒延时逐孔起爆和大密集系数布孔等技术的综合利用,实现了层理发育、软硬岩层叠置复杂岩性条件下,露天台阶深孔爆破爆堆松散、无根(拉)底和岩石破碎块度均匀、大块率低的良好效果,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密集系数爆破 层理发育 软硬岩层叠置 逐孔起爆 空气间隔装药
下载PDF
多层HDI板叠孔制造工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喜科 戴晖 《印制电路信息》 2013年第S1期282-289,共8页
随着目前电子产品不断朝小型化、轻便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高密度互连HDI印制板势必会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文章主要介绍了一种叠孔制作时各个细节控制方法及薄板采用垂直电镀工艺进行填孔电镀的可行性。
关键词 高密度互连 薄板电镀 叠孔 电镀填孔 可靠性
下载PDF
褒斜道石门遗迹与三门峡漕运遗迹之比较研究
7
作者 何健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79-84,共6页
相同类型和性质的历史文化遗迹进行比较,是研究工作的重要思路和手段,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其历史信息的互补性,进而解决相关领域的一些问题。褒斜道石门遗迹与三门峡漕运遗迹在类型和性质上相似,褒斜道石门遗迹中的凹槽式栈道,可能与... 相同类型和性质的历史文化遗迹进行比较,是研究工作的重要思路和手段,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其历史信息的互补性,进而解决相关领域的一些问题。褒斜道石门遗迹与三门峡漕运遗迹在类型和性质上相似,褒斜道石门遗迹中的凹槽式栈道,可能与三门峡栈道性质相似,是开通漕运的一种尝试;三门峡栈道壁孔的遗迹显示,栈道壁孔是以“田”字形对角逐层开凿,或“□”字形由下而上逐层开凿,这种工艺在栈道开凿方式上具有普遍性;两处遗迹中部分石刻的风格,反映出“大开通类型”是一种简易、朴素的摩崖镌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褒斜道石门 三门峡漕运 栈道 栈孔 摩崖石刻
下载PDF
叠加效应影响下钻孔有效抽采半径的数值模拟及布孔间距优化 被引量:20
8
作者 徐刚 张剀文 范亚飞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96,共6页
针对煤层瓦斯预抽钻孔布孔间距存在盲目性和不确定性等问题,以流固耦合原理为基础构建煤层瓦斯抽采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借助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煤层瓦斯预抽钻孔有效抽采半径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在多钻孔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对建新煤矿4207... 针对煤层瓦斯预抽钻孔布孔间距存在盲目性和不确定性等问题,以流固耦合原理为基础构建煤层瓦斯抽采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借助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煤层瓦斯预抽钻孔有效抽采半径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在多钻孔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对建新煤矿4207工作面煤层瓦斯预抽钻孔布孔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钻孔有效抽采半径随抽采时间的增加呈对数形式增大;多钻孔抽采时孔间相互扰动可产生抽采叠加效应,布孔间距越密集,钻孔之间瓦斯压力下降幅度越显著;在90 d的预抽期内,建新矿单孔抽采的有效半径为2.02 m,多孔抽采的布孔间距为2.86~4.50 m。结合煤层厚度提出了正三角形的布孔方式,经现场应用瓦斯参数达标,布孔方案切实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钻孔 数值模拟 有效抽采半径 叠加效应 布孔方案
下载PDF
真空堆载预压法软基处理与插板深度的关系 被引量:8
9
作者 许海岩 谢非 +1 位作者 王占东 李修岩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529-1532,共4页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软基是比较成熟的施工技术,但是在淤泥深度超过25 m区域采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处理在国内还是比较少见。本项目通过在GJHJ路分3种不同工况进行软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试验,通过试验和孔隙水压力监测数据的变化分析,...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软基是比较成熟的施工技术,但是在淤泥深度超过25 m区域采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处理在国内还是比较少见。本项目通过在GJHJ路分3种不同工况进行软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试验,通过试验和孔隙水压力监测数据的变化分析,总结出深厚淤泥区软基处理影响深度与插板深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 深厚 试验 监测 影响深度 孔隙水压力
下载PDF
刀具磨损对CFRP/Ti叠层制孔精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邹凡 王贤锋 +3 位作者 周磊 明伟伟 安庆龙 陈明 《工具技术》 2020年第11期18-21,共4页
为研究刀具磨损对CFRP和钛合金叠层制孔精度的影响,采用不同的加工方式至刀具磨钝,观测刀具磨损情况。利用三坐标测量机对不同材料的出、入口的孔径精度进行检测,计算孔径一致性,得到孔径几何精度随刀具磨损的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为研究刀具磨损对CFRP和钛合金叠层制孔精度的影响,采用不同的加工方式至刀具磨钝,观测刀具磨损情况。利用三坐标测量机对不同材料的出、入口的孔径精度进行检测,计算孔径一致性,得到孔径几何精度随刀具磨损的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叠层材料制孔加工过程中,CFRP孔径受刀具磨损影响较大,且受钛合金切屑影响,出口直径比入口直径大,孔呈锥状;钛合金孔径先因刀具磨损而减小,由于轴向力过大出现振动和孔径上升的现象;钻孔过程中退刀冷却可提高刀具寿命,并在刀具寿命周期内可提高叠层制孔的孔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Ti叠层 制孔精度 刀具磨损 孔径 孔径一致性
下载PDF
CFRP/钛合金叠层材料超声振动辅助钻孔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蒲景威 高延峰 舒嵘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8-101,共4页
采用超声辅助钻孔工艺对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钛合金叠层构件的钻孔质量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叠层材料钻孔轴向力的变化规律、超声振动及钻孔工艺参数对轴向力的影响、复合材料层的孔口形貌等。实验结果表明:叠层材料的钻孔轴向力在钻... 采用超声辅助钻孔工艺对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钛合金叠层构件的钻孔质量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叠层材料钻孔轴向力的变化规律、超声振动及钻孔工艺参数对轴向力的影响、复合材料层的孔口形貌等。实验结果表明:叠层材料的钻孔轴向力在钻孔过程中呈现出非常大的波动,加工钛合金层时的平均轴向力比加工复合材料层时大4倍。超声振动钻孔对复合材料剥离分层引起的轴向力波动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是在加工钛合金层时,超声振动并不能有效抑制钻孔轴向力的波动。在加工单层复合材料时,超声振动钻孔的质量显著好于普通钻孔,但是在加工叠层材料时,超声振动并不能显著提高钻孔质量,这主要是由于钛合金切屑对复合材料层造成的撕裂损伤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材料 普通钻孔 超声振动 钻孔工艺 轴向力
下载PDF
CFRP/钛合金叠层材料螺旋铣孔变参数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波涛 罗海泉 +1 位作者 蒲景威 高延峰 《航空科学技术》 2020年第9期65-71,共7页
采用参数递减变化和往复变化两种加工方法对CFRP/钛合金叠层材料进行螺旋铣孔试验研究。试验从孔壁表面粗糙度、孔径误差、CFRP分层损伤等方面分析了两种变参数方法对叠层材料制孔的影响,并对优化后的不变参数和变参数的加工结果进行了... 采用参数递减变化和往复变化两种加工方法对CFRP/钛合金叠层材料进行螺旋铣孔试验研究。试验从孔壁表面粗糙度、孔径误差、CFRP分层损伤等方面分析了两种变参数方法对叠层材料制孔的影响,并对优化后的不变参数和变参数的加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加工参数递减变化时,减小变参数区域的长度和参数改变次数有利于提高制孔质量,加工参数先减小再增大的变参数螺旋铣孔工艺,有利于减小叠层区域的轴向力和切削温度,从而提高制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材料 螺旋铣孔 变参数 轴向力 切削温度 制孔质量
下载PDF
GFRP/Al叠层材料钻削力与制孔质量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刘礼平 刘斌 +2 位作者 李青 彭志广 朱学明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111,117,共7页
复合材料与金属组成的叠层结构已在航空航天领域广泛使用,然而在复合材料/金属叠层结构上钻削高质量的孔仍是一个挑战。本文旨在研究钻削工艺参数对GFRP/Al叠层材料钻削轴向力和制孔表面质量的影响。使用普通硬质合金麻花钻对GFRP/Al叠... 复合材料与金属组成的叠层结构已在航空航天领域广泛使用,然而在复合材料/金属叠层结构上钻削高质量的孔仍是一个挑战。本文旨在研究钻削工艺参数对GFRP/Al叠层材料钻削轴向力和制孔表面质量的影响。使用普通硬质合金麻花钻对GFRP/Al叠层材料进行“一次性”钻孔,并通过Kistler测力仪测量钻削轴向力。结果表明,最大钻削轴向力随每转进给量增加几乎线性增加,随主轴转速增加小幅降低。钻削工艺参数影响铝合金和GFRP制孔表面质量,高每转进给量会降低铝合金制孔出口毛刺,但是会增加GFRP制孔出口损伤;高主轴转速会增加铝合金制孔出口毛刺和GFRP制孔出口损伤。与每转进给量相比,主轴转速对铝合金和GFRP制孔质量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RP/Al叠层材料 钻削工艺参数 钻削轴向力 制孔质量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基于制孔质量的CFRP/Al叠层钻扩工艺余量的分配 被引量:3
14
作者 廖其刚 刘钢 安庆龙 《工具技术》 2018年第11期44-47,共4页
碳纤维/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即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新型材料。该材料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在加工过程中常常出现纤维拔出、内部脱粘和分层等现象,降低加工质量和疲劳强度。本文从CFRP/Al叠层材料钻削的制孔质... 碳纤维/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即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新型材料。该材料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在加工过程中常常出现纤维拔出、内部脱粘和分层等现象,降低加工质量和疲劳强度。本文从CFRP/Al叠层材料钻削的制孔质量出发,提出CFRP分层临界轴向力与Al出口极限毛刺高度的评判标准,并对CFRP/Al叠层钻扩铰工艺中的余量进行分配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Al叠层 制孔质量 临界轴向力 毛刺高度 余量分配
下载PDF
钻削工艺对复合材料/金属叠层板孔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冷小龙 李鹏南 +2 位作者 邱新义 牛秋林 李常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7-51,共5页
采用整体硬质合金麻花钻对碳纤维复合材料/钛合金叠层板进行钻削试验,研究不同加工工艺下碳纤维复合材料层的孔径误差、孔入口撕裂因子、孔壁表面粗糙度、孔出口烧伤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孔壁形貌。结果表明,啄式钻削工艺下的钛合金切屑... 采用整体硬质合金麻花钻对碳纤维复合材料/钛合金叠层板进行钻削试验,研究不同加工工艺下碳纤维复合材料层的孔径误差、孔入口撕裂因子、孔壁表面粗糙度、孔出口烧伤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孔壁形貌。结果表明,啄式钻削工艺下的钛合金切屑排出更顺畅,避免钛合金切屑对孔的二次伤害。对比3种工艺,变加工参数啄式钻削工艺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的孔径误差更小,孔入口处的撕裂因子趋于稳定值且小于1.05,孔壁表面粗糙度更小,孔出口没有明显烧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钛合金叠层板 切屑 钻削工艺 孔质量
下载PDF
飞机叠层结构埋孔对接定位系统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单以才 何宁 +1 位作者 杨吟飞 刘世豪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5-148,共4页
为实现现代飞机叠层结构的高效精密制孔,设计了一种埋孔对接定位系统。结合叠层结构材料的非磁性特点,运用磁场定位原理和气压传动技术,对埋孔对接定位系统的机械、电气、控制等部分进行具体设计,并对环氧树脂与PVC组成的叠层试件进行... 为实现现代飞机叠层结构的高效精密制孔,设计了一种埋孔对接定位系统。结合叠层结构材料的非磁性特点,运用磁场定位原理和气压传动技术,对埋孔对接定位系统的机械、电气、控制等部分进行具体设计,并对环氧树脂与PVC组成的叠层试件进行了埋孔对接定位试验。在试件中选定的一组埋孔,置入相应的?8mm圆柱永磁体;调整霍尔传感器距离试件外侧表面5mm,并使其沿Z型路径进行扫描永磁体。一次扫描后检测孔距的最大误差为0.35mm;将所有圆柱永磁体均旋转过180°后再扫描,两次检测孔距的最大均值误差为0.13mm。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能够满足飞机叠层制孔的定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叠层结构 非磁性材料 埋孔对接定位 磁定位 设计与试验
下载PDF
Ti6Al4V/CFRP叠层材料的磨料水射流孔加工机理与实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相蕊 缪小进 武美萍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5-139,共5页
针对Ti6Al4V/CFRP叠层材料刀具钻削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对磨料水射流能量特点与冲蚀加工机理的研究,提出一种采用磨料水射流进行叠层材料钻孔加工的合理策略,并设计磨料水射流孔加工实验,验证该工艺方法的可行性及所提钻削策略的有效性。... 针对Ti6Al4V/CFRP叠层材料刀具钻削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对磨料水射流能量特点与冲蚀加工机理的研究,提出一种采用磨料水射流进行叠层材料钻孔加工的合理策略,并设计磨料水射流孔加工实验,验证该工艺方法的可行性及所提钻削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材料堆叠次序、厚度及额外冲蚀时间均会对钻孔质量产生较大影响。由厚度较大的Ti6Al4V侧开始冲蚀钻孔并适当增大额外冲蚀时间,可有效避免CFRP大范围分层撕裂,孔口形貌较好,同时较好改善叠层孔整体锥度,提高钻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CFRP叠层材料 磨料水射流 钻孔 孔锥度 分层现象
原文传递
用于真空区高电压测量的堆栈式水电阻分压器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撼宇 贺红娟 +2 位作者 张信军 曾正中 邱孟通 《现代应用物理》 2019年第2期27-31,共5页
介绍了一种用于真空区测量脉冲高电压的水电阻分压器。该分压器采用传统的二级分压结构,第一级分压采用了双层绝缘嵌套的新型封装结构。该结构最大的特点是将常用于固定作用的尼龙拉杆替换为尼龙圆筒,在满足有效固定、密封的前提下,更... 介绍了一种用于真空区测量脉冲高电压的水电阻分压器。该分压器采用传统的二级分压结构,第一级分压采用了双层绝缘嵌套的新型封装结构。该结构最大的特点是将常用于固定作用的尼龙拉杆替换为尼龙圆筒,在满足有效固定、密封的前提下,更便于分压电极的安装。经标定,分压器的分压系数约为11917,响应频率上限约为800MHz。在单孔柱-孔汇聚结构传输效率实验中,水电阻分压器成功测量到电压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该分压器能有效测量1MV的脉冲高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阻 堆栈 柱孔汇聚结构
下载PDF
应急封井装置对接方法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鑫 毛宁 +2 位作者 葛阳 周云健 任美鹏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2-97,共6页
为了研究应急封井装置在垂直对接和水平对接时流场及受力变化规律进而对两种对接方式的对接失效风险进行评价,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喷速下应急封井装置应用垂直对接和水平对接两种对接方式时的对接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应急封井装置在垂直对接和水平对接时流场及受力变化规律进而对两种对接方式的对接失效风险进行评价,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喷速下应急封井装置应用垂直对接和水平对接两种对接方式时的对接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垂直对接时引流通孔对喷流汇聚和吸引作用明显,使得应急封井装置受力面积呈倒圆锥式逐渐减小,下放高度由3.0 m下降至1.0 m时迎流面受力下降60.23%,当井喷速度增加至250 m/s时迎流面受力下降较为明显,前后受力下降了66.15%;水平对接时由于是侧向进入喷流区封井装置单侧受力明显,喷流流场将出现分叉、偏转使得封井装置受力变化规律总体呈现抛物线状,前期逐渐增大,后期逐渐减小。由此得出结论:垂直对接时封井装置受力均匀,对接风险总体较小;水平对接时单侧受力明显,对接失效风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封井装置 垂直对接 水平对接 引流通孔 数值模拟 风险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