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皂角刺的化学组成及液相色谱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艳明 徐青 +2 位作者 薛兴亚 章飞芳 梁鑫淼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67-971,976,共6页
用化学成分预实验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药皂角刺中所含的类成分进行了研究。经化学成分预实验得知,皂角刺中含有黄酮、内酯、香豆素或其甙类、甾醇、三萜、酚类、有机酸、还原糖、三萜皂甙等成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分析皂角刺的高效液... 用化学成分预实验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药皂角刺中所含的类成分进行了研究。经化学成分预实验得知,皂角刺中含有黄酮、内酯、香豆素或其甙类、甾醇、三萜、酚类、有机酸、还原糖、三萜皂甙等成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分析皂角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即以V(乙腈)∶V(甲酸)=99.5∶0.5的溶液A和V(水)∶V(甲酸)=99.5∶0.5的溶液B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8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流速为1 mL/m in,梯度条件为5%A保持5 m in,然后经过58 m in线性升至34%A,然后经过5 m in线性升至100%A,再在100%A保持5m in。确定了提取黄酮类有效成分的较佳工艺为:V(乙醇)∶V(水)=70∶30,加热回流1 h。该文为深入分析皂角刺的化学组成、制备单体化合物及活性实验等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角刺 化学组成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皂角刺皂苷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袁丁 熊正国 +1 位作者 张长城 张小鹏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研究皂角刺皂苷(Saponins of spina gleditsiae,SSG)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成不同浓度的给药处理组(SSG)、未加药的阴性对照组(NP)、以培养液为参照的空白对照组(CP)。对数生长期PC-3细胞用EDTA-胰蛋白酶消... 目的:研究皂角刺皂苷(Saponins of spina gleditsiae,SSG)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成不同浓度的给药处理组(SSG)、未加药的阴性对照组(NP)、以培养液为参照的空白对照组(CP)。对数生长期PC-3细胞用EDTA-胰蛋白酶消化后,接种于96孔培养板。贴壁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SSG溶液,每孔100μL,每组设6复孔。体外培养前列腺癌PC-3细胞给药处理48h后,MTT比色法检测前列腺癌PC-3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SSG对PC-3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与NP相比,SSG可显著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P<0.05);SSG50mg/L组、100mg/L组、200mg/L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91%,10.52%和16.50%,3组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0mg/L组(P<0.05)。结论:SSG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角刺 皂苷 前列腺肿瘤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皂角刺抗肿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莹莹 刘伟杰 杜钢军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88-90,103,共4页
目的观察皂角刺水煎液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内实验:建立小鼠背部皮下移植性实体肿瘤H22荷瘤动物模型,灌胃给药后测定肿瘤体积、质量及免疫器官指数;体外实验:用MTT法测定皂角刺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的影响。结果体内实验:在本实验... 目的观察皂角刺水煎液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内实验:建立小鼠背部皮下移植性实体肿瘤H22荷瘤动物模型,灌胃给药后测定肿瘤体积、质量及免疫器官指数;体外实验:用MTT法测定皂角刺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的影响。结果体内实验:在本实验剂量下(0.3mL/g),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皂角刺组肿瘤生长减缓,抑瘤率为38.37%,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均增高;体外实验:实验所用浓度的皂角刺水煎液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小鼠lewis肺癌细胞生长。结论皂角刺有一定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毒和提高机体免疫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角刺 H22 LEWIS MTT
下载PDF
皂角刺联合肉桂抗肿瘤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贝 李鸿儒 杜钢军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88-92,共5页
目的观察皂角刺联合肉桂的抗肿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皂角刺联合肉桂对4T1小鼠乳腺癌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建立小鼠乳腺癌4T1皮下移植模型和肺转移模型,2种模型小鼠均随机分为对照组、肉桂组、皂角刺组、联合治疗... 目的观察皂角刺联合肉桂的抗肿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皂角刺联合肉桂对4T1小鼠乳腺癌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建立小鼠乳腺癌4T1皮下移植模型和肺转移模型,2种模型小鼠均随机分为对照组、肉桂组、皂角刺组、联合治疗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24d后分别计算抑瘤率、肺转移率及免疫器官指数,通过明胶基质金属酶谱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用ELISA检测荷瘤小鼠血清中的I型胶原(Col-I)、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总超氧化酶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含量,探讨抗肿瘤机制。结果皂角刺及肉桂对肿瘤细胞增殖无显著的抑制作用。联合治疗组能协同抑制小鼠4T1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抑瘤率为46.19%,肺转移率降至67.72%,抗肿瘤疗效较皂角刺组和肉桂组好,并可改善皂角刺单独用药导致的荷瘤小鼠体质量下降;增加血清CAT、T-SOD和TIMP-1表达及免疫器官脏器指数,降低PAF、MMP-2和MMP-9表达。结论皂角刺联合肉桂药酒在抗肿瘤及抗转移方面有协同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抗氧化、抗血栓和免疫能力,调节Col-I、TIMP-1、MMP-2和MMP-9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角刺 肉桂 4T1乳腺癌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皂角刺中槲皮素和刺囊酸的含量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淑芳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年第2期395-397,共3页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皂角刺中槲皮素和刺囊酸的含量。方法:采用VenusilXBP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nm,流速:1mL·min-1,柱温:30℃。结果:槲皮素、刺囊酸分别在0....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皂角刺中槲皮素和刺囊酸的含量。方法:采用VenusilXBP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nm,流速:1mL·min-1,柱温:30℃。结果:槲皮素、刺囊酸分别在0.012~0.24mg·mL-1、0.016~0.32m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9和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0%(RSD1.56%)、101.4%(RSD2.32%)。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可以同时测定皂角刺中槲皮素和刺囊酸的含量,为中药饮片皂角刺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角刺 高效液相色谱 槲皮素 刺囊酸
下载PDF
皂角刺气化爆鸣液体外抑菌作用及成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任冬冬 罗思婧 杨红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579-582,共4页
目的研究皂角刺药材气化爆鸣液的抑菌作用及成分。方法采用体外抑菌实验对皂角刺气化爆鸣提取液抑菌效果进行测定,并与其水煎液和醇提液进行了比较;同时采用HPLC法对3种提取液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皂角刺气化爆鸣液成分进行了质谱扫描。... 目的研究皂角刺药材气化爆鸣液的抑菌作用及成分。方法采用体外抑菌实验对皂角刺气化爆鸣提取液抑菌效果进行测定,并与其水煎液和醇提液进行了比较;同时采用HPLC法对3种提取液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皂角刺气化爆鸣液成分进行了质谱扫描。结果气化爆鸣法提取的皂角刺药材的有效成分抑菌效果较好,且其成分与另2种提取液的成分不同。结论采用专利技术"气化爆鸣法"所提取的药材有效成分质量浓度较高,且提取液颗粒直径为50~100 nm,这对于纳米中药的发展是个很好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角刺 气化爆鸣法 体外抑菌作用
下载PDF
皂角刺与其伪品野皂荚刺的鉴别 被引量:8
7
作者 刘瑞贵 王伟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4-15,共2页
对皂角刺及其伪品野皂荚刺进行了性状、粉末显微特征、薄层层析及紫外光谱比较鉴别。
关键词 皂角刺 伪品 野皂角刺 中药鉴定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皂角刺治疗乳痈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顾笑颜 林昭伶 +2 位作者 钟悦 黄梅 林曼迪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6期3180-3186,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皂角刺治疗乳痈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建立皂角刺药物靶点数据集、乳痈相关疾病靶点数据集,构建皂角刺治疗急性乳腺炎的蛋白互作(PPI)网络,构建并分析"皂角刺活性成分-潜在靶点-急性乳腺炎"网络。开...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皂角刺治疗乳痈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建立皂角刺药物靶点数据集、乳痈相关疾病靶点数据集,构建皂角刺治疗急性乳腺炎的蛋白互作(PPI)网络,构建并分析"皂角刺活性成分-潜在靶点-急性乳腺炎"网络。开展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讨皂角刺治疗乳痈的可能机制。结果:共得到皂角刺活性成分11个,筛选出活性成分所对应的不重复靶点共97个,其中1个活性成分无对应靶点。通过搜集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共得到292个急性乳腺炎的相关靶点基因。将疾病靶点基因与药物活性成分所对应的靶点进行比对后,得到10个交集靶点,即皂角刺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潜在靶点。皂角刺活性成分按degree值排前3名的依次为槲皮素(quercetin)、漆黄素(fisetin)、山奈酚(kaempferol),其中皂角刺治疗乳痈的靶点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受体2(ERBB2)、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雌激素受体1(ESR1)等5个关键靶点,主要涉及乳腺癌疾病通路、TNF信号通路和雌激素信号通路等3条信号通路。结论:皂角刺治疗乳痈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机体的炎症反应以及雌激素水平变化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痈 皂角刺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皂角刺挥发油成分 被引量:4
9
作者 黄小安 蓝云英 +1 位作者 李莎莎 彭桂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1147-1151,共5页
【目的】分析皂角刺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皂角刺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并结合NIST2014质谱库进行检索,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皂角刺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5个成分... 【目的】分析皂角刺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皂角刺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并结合NIST2014质谱库进行检索,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皂角刺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5个成分,占挥发油成分的64.85%。皂角刺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棕榈酸、亚油酸、芳樟醇、正己醛、2-正戊基呋喃、正十四烷、糠醛、反油酸、植酮、苯乙醛等。【结论】采用GC-MS法对皂角刺挥发油进行分析,为皂角刺指纹图谱的建立提供了研究基础,为合理开发利用皂角刺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角刺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定性分析
原文传递
皂荚与野皂荚刺中次生代谢物的差异 被引量:3
10
作者 耿瑜欣 李红姣 +4 位作者 郑建伟 张芹 于丽娜 李佳秋 李保会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2-94,共13页
【目的】皂刺中的许多次生代谢物是药用活性成分。本文旨在探究皂荚与野皂荚刺的差异次生代谢物及进行差异代谢途径富集分析,为皂刺功能性化合物分离鉴定以及研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皂荚和野皂荚的1年生棘刺为材料,用UPLC-MS... 【目的】皂刺中的许多次生代谢物是药用活性成分。本文旨在探究皂荚与野皂荚刺的差异次生代谢物及进行差异代谢途径富集分析,为皂刺功能性化合物分离鉴定以及研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皂荚和野皂荚的1年生棘刺为材料,用UPLC-MS/MS检测平台和自建数据库MWDB4.0进行代谢组分析。【结果】1)2个种的皂刺中共检测到457种次生代谢物,分为酚酸、生物碱、萜类、黄酮、木脂素、香豆素、鞣质类、其他8大类,酚酸和黄酮占比较大;2)野皂荚刺与皂荚刺相比,共有213种显著差异代谢物,其中121种物质在野皂荚刺中含量较高,包括55种酚酸,54种黄酮,5种木脂素和香豆素,4种生物碱,2种萜类,1种其他;92种物质在皂荚刺中含量较高,包括21种酚酸,19种黄酮,14种鞣质,14种生物碱,8种木脂素和香豆素,16种其他。3)皂荚刺中特有的代谢物有22种,异牡荆素-2″-O-鼠李糖苷、N,N′-二阿魏酰腐胺、香叶木素-8-C-(2″-O-鼠李糖基)葡萄糖苷、紫檀芪、原花青素C2相对含量较高,野皂荚刺中特有的代谢物有27种,松柏苷、5-O-咖啡酰莽草酸、槲皮素-3-O-(2″-对香豆酰)葡萄糖苷的相对含量较高。4)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途径分析表明“茋类、二芳基庚烷类和姜酚的生物合成”途径中显著差异代谢物富集显著,苯丙烷生物合成和类黄酮代谢的差异代谢物富集较多。【结论】皂荚和野皂荚刺中共检测到457种次生代谢物;差异代谢物质主要是黄酮和酚酸类;茋类、二芳基庚烷类和姜酚的生物合成的差异代谢物显著富集(P<0.05),苯丙烷生物合成和黄酮类生物合成的差异代谢物富集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荚 野皂荚 皂刺 代谢组 差异代谢物 通路富集分析
下载PDF
田旭东主任医师基于“气机升降”辨治口疮经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鹏弟 田旭东 孙乃瑛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第8期158-160,共3页
田旭东主任医师认为口疮的病机主要为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寒热错杂,辨治宜平调寒热、调理脾胃气机升降,在精准辨证的基础上田老师善用经验药对"升麻、皂角刺、川牛膝",方中升麻可升提脾之清阳,怀牛膝其性趋下,引火下行,皂角刺... 田旭东主任医师认为口疮的病机主要为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寒热错杂,辨治宜平调寒热、调理脾胃气机升降,在精准辨证的基础上田老师善用经验药对"升麻、皂角刺、川牛膝",方中升麻可升提脾之清阳,怀牛膝其性趋下,引火下行,皂角刺可驱邪外出,在临床辨治中每获良效。介绍田旭东主任医师辨治口疮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疮 脾胃气机升降 升麻 皂角刺 川牛膝 药对
下载PDF
皂角刺抗菌牙膏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牛江秀 王静 +1 位作者 任倩倩 袁铭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8期24-28,共5页
本研究通过向牙膏最佳基础配方中添加皂角刺醇提物,研发出一款具有抗菌功效的皂角刺牙膏.以发泡量为评价指标,使用中心复合设计法获得牙膏最佳基础配方,在牙膏最佳基础配方中添加皂角刺提取物作为抗菌成分,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纸片... 本研究通过向牙膏最佳基础配方中添加皂角刺醇提物,研发出一款具有抗菌功效的皂角刺牙膏.以发泡量为评价指标,使用中心复合设计法获得牙膏最佳基础配方,在牙膏最佳基础配方中添加皂角刺提取物作为抗菌成分,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纸片扩散法考察牙膏的抗菌效果.结果表明,与空白牙膏相比,含有皂角刺提取物的牙膏有一定的抗菌效果,说明含皂角刺提取物牙膏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膏 皂角刺 抗菌 中心复合设计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皂角刺不同部位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瑜婷 黄贵发 +4 位作者 何荣荣 黄醒鹏 黎桃敏 孙建焱 陈江平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3年第1期11-16,共6页
建立皂角刺药材不同部位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及花旗松素含量测定方法,评价皂角刺药材不同部位的质量差异。采用Waters Symmetry(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波长为260 nm,柱温为25℃,... 建立皂角刺药材不同部位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及花旗松素含量测定方法,评价皂角刺药材不同部位的质量差异。采用Waters Symmetry(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波长为260 nm,柱温为25℃,流量为1.0 mL/min。采用相似度评价、热图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方差分析对12批皂角刺药材不同部位的HPLC特征图谱进行分析,并测定花旗松素含量。皂角刺药材不同部位的HPLC特征图谱均确定了8个共有峰,分别指认了香草酸、花旗松素和槲皮素3个特征峰;12批主刺根、支刺根、刺尖HPLC特征图谱与相应对照特征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90;热图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可区分主刺根和刺尖;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峰2、花旗松素和槲皮素是导致皂角刺不同部位质量差异的主要成分;同一皂角刺药材中花旗松素含量均为刺尖>支刺根>主刺根。该法能反映皂角刺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差异,对皂角刺药材的质量控制及整体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角刺 HPLC特征图谱 花旗松素 相似度 化学模式识别
下载PDF
不同类型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皂角刺总黄酮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立 耿红梅 《山东化工》 CAS 2020年第9期45-46,48,共3页
采用静态吸附方法从7种大孔吸附树脂中选择出最佳树脂,采用动态吸附的方法选择出分离皂角刺总黄酮的最佳工艺。结果 AB-8大孔吸附树脂对皂角刺中总黄酮分离纯化效果较好;最佳工艺条件为:0. 2 g/mL的皂角刺提取液、2 mL/min的上样流速、... 采用静态吸附方法从7种大孔吸附树脂中选择出最佳树脂,采用动态吸附的方法选择出分离皂角刺总黄酮的最佳工艺。结果 AB-8大孔吸附树脂对皂角刺中总黄酮分离纯化效果较好;最佳工艺条件为:0. 2 g/mL的皂角刺提取液、2 mL/min的上样流速、洗脱剂为70%的乙醇溶液、2 mL/min的洗脱流速。故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皂角刺总黄酮,其含量可达到62.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角刺 总黄酮 大孔吸附树脂
下载PDF
皂角刺抑制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皆春 高健生 吴正正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6期794-797,共4页
目的研究皂角刺对离体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并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方面探讨其对HUVEC增殖抑制的原理。方法选择HUVEC为实验对象,取生长良好的HUVEC用于实验,利用100μmol/L二氯化钴(CoCl_2)诱导HUVEC增殖,同时... 目的研究皂角刺对离体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并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方面探讨其对HUVEC增殖抑制的原理。方法选择HUVEC为实验对象,取生长良好的HUVEC用于实验,利用100μmol/L二氯化钴(CoCl_2)诱导HUVEC增殖,同时分别将低、中、高的皂角刺作用于增殖状态下的HUVEC 24 h,进行以下的研究:(1)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皂角刺对HUVEC增殖的抑制程度;(2)流式细胞仪检测皂角刺对HUVEC核内PCNA表达的影响。结果 (1)空白组、增殖组、皂角刺低浓度组、皂角刺中浓度组、皂角刺高浓度组的OD值分别是1.542±0.048、1.836±0.053、1.463±0.042、1.160±0.052、0.861±0.047,示皂角刺显著抑制CoCl_2诱导的HUVEC增殖,而且有浓度依赖关系(P<0.01)。(2)空白组、增殖组、皂角刺低浓度组、皂角刺中浓度组、皂角刺高浓度组的PCNA表达率分别是55.29±2.44、79.95±1.62、49.90±4.62、29.15±3.42、18.15±2.53,示皂角刺可以明显降低HUVEC核内PCNA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并呈浓度依赖关系(P<0.01)。结论皂角刺有显著抑制HUVEC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角刺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抑制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皂角刺总黄酮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何光志 邓树轩 +9 位作者 何前松 李世军 吴玛莉 魏良纲 王文佳 王平 曹锋 黄高 安传伟 安传相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研究皂角刺总黄酮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用不同浓度的皂角刺总黄酮处理后,采用WST-1法检测皂角刺总黄酮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琼脂糖凝胶电... 目的:研究皂角刺总黄酮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用不同浓度的皂角刺总黄酮处理后,采用WST-1法检测皂角刺总黄酮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片段化,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检测皂角刺总黄酮对HepG2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皂角刺总黄酮作用于细胞48 h后,能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IC50为(190.62±0.89)mg/L;流式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显示,不同浓度的皂角刺总黄酮均可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不同浓度的皂角刺总黄酮处理组发现凋亡细胞所特有的DNA ladder条带;皂角刺总黄酮可降低HepG2细胞的黏附能力,使Tr-answell小室膜上的肝癌细胞明显减少,并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皂角刺总黄酮能明显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和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角刺总黄酮 HEPG2 增殖 凋亡 侵袭能力
下载PDF
皂角刺总黄酮诱导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明华 姚健 +3 位作者 李荣 任美萍 李蓉 肖顺汉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3-646,共4页
目的研究皂角刺总黄酮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应用CCK-8试剂盒检测皂角刺总黄酮对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33258荧光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皂角... 目的研究皂角刺总黄酮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应用CCK-8试剂盒检测皂角刺总黄酮对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33258荧光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皂角刺总黄酮能够显著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明显增强,IC50为(104.72±0.96)mg/L。皂角刺总黄酮作用48h后,形态学观察可见HCT116细胞核固缩、碎裂和凋亡小体等凋亡特征。流式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显示:不同浓度的皂角刺总黄酮均可诱导HCT116细胞凋亡,在100mg/L时细胞凋亡率为(35.61±3.76)%。结论皂角刺总黄酮能明显诱导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角刺总黄酮 结肠癌 凋亡
下载PDF
皂角刺提取物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明华 黄兴武 +3 位作者 肖顺汉 钟琳 任美萍 田吉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65-367,共3页
目的探讨皂角刺提取物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肉瘤S180及小鼠肝癌H22移植性肿瘤模型,观察皂角刺提取物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ELISA法测定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12(IL-12)... 目的探讨皂角刺提取物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肉瘤S180及小鼠肝癌H22移植性肿瘤模型,观察皂角刺提取物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ELISA法测定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探讨皂角刺提取物对荷瘤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皂角刺提取物在50、100mg/kg时对S180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4.59%、53.38%,对H22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9.88%、46.63%,且能提高荷瘤小鼠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皂角刺提取物能提高荷瘤小鼠细胞因子IL-2、IL-6、IL-12、TNF-α的表达水平。结论皂角刺提取物有较强的体内抗肿瘤活性,且能促进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角刺提取物 荷瘤小鼠 细胞因子 ELISA
下载PDF
几种常见易掺假中药的性状鉴别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安龙 《河南中医》 2015年第6期1437-1438,共2页
中药材或饮片掺假,是目前中药市场上,一些不法商贩造假制伪的主要方式之一。造假者一般将同科相似的药材掺入正品中,如果药材性状区别较明显,则以伪品饮片掺入正品,因为切成饮片后其性状特征不甚明显,在正品中掺入一定比例的伪品,更易... 中药材或饮片掺假,是目前中药市场上,一些不法商贩造假制伪的主要方式之一。造假者一般将同科相似的药材掺入正品中,如果药材性状区别较明显,则以伪品饮片掺入正品,因为切成饮片后其性状特征不甚明显,在正品中掺入一定比例的伪品,更易混淆。掺入的伪品,有些亦可入药,但功用价格不同;有些则不入药,不具正品的功效,不但影响中医治病的临床疗效,甚至造成严重的用药安全和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延胡索 柴胡 皂角刺 蒲黄 掺伪品
下载PDF
皂角刺总黄酮诱导HCT116细胞凋亡的透射电镜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肖顺汉 姚健 +3 位作者 刘明华 李荣 任美萍 李蓉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研究皂角刺总黄酮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CCK-8试剂盒检测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对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皂角刺总黄酮能够显著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且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皂角... 目的:研究皂角刺总黄酮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CCK-8试剂盒检测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对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皂角刺总黄酮能够显著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且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皂角刺总黄酮作用48小时后,HCT116细胞透射电镜可见核固缩、碎裂和凋亡小体等凋亡形态学改变。结论:皂角刺总黄酮可抑制结肠癌细胞HCT116的增殖,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角刺总黄酮 HCT116细胞 凋亡 电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