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fferent sperm sources and parameters can influence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outcomes before embryo implantation 被引量:14
1
作者 Yue-hong LU1,2, Hui-juan GAO1, Bai-jia LI1, Ying-ming ZHENG1, Ying-hui YE1, Yu-li QIAN1, Chen-ming XU1, He-feng HUANG1, Fan JIN1 (1Department of Reproductive Endocrinology, Key Laboratory of Reproductive Genetics,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Key Laboratory of Women’s Reproductive Health of Zhejiang Province,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06, China) (2Department of Reproductive Health, Shaoxing Women and Children Hospital, Shaoxing 312000, China)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10,共10页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sperm with different parameters and sources on the outcomes of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 1972 ICSI cycle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Groups 1 to 5 were composed of cycles ...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sperm with different parameters and sources on the outcomes of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 1972 ICSI cycle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Groups 1 to 5 were composed of cycles using ejaculated sperm and 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sperm quantity, quality, and morphology into normal (288 cycles), or mild (329 cycles), moderate (522 cycles), severe (332 cycles), and extremely severe (171 cycles) oligozoospermia and/or asthenozoospermia and/or teratozoospermia (OAT) groups. Group 6 was composed of 250 cycles using testicular or epididymal sperm, and Group 7 consisted of 80 cycles using frozen-thawed sperm. We found that fertilization rates were gradually reduced from Groups 1 to 6, and reached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Groups 5 and 6 (P<0.05). The high-quality embryo rate was higher in Group 1 than in Groups 2, 3, 5, 6, and 7 (P<0.05).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the rates of embryo cleavage, clinical pregnancy, miscarriage, live-birth, premature birth, low birth weight, weeks of premature birth, average birth weight, or sex ratio for all seven groups (P>0.05). A total of nine cases of malformation were observed, with a malformation rate of 1.25% (9/719). In conclusion, different sperm sources and parameters can affect ICSI outcomes before embryo implantation. A full assessment of offspring mal-formation will require further study using a larger sample siz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i sperm sperm source sperm parameters MALFORMATION
原文传递
不同来源精子应用于ICSI治疗的早期临床结局 被引量:4
2
作者 汤友苗 王兴玲 +2 位作者 娄华 乔玉莲 杜明泽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5期22-25,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精子应用于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的胚胎发育及早期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6月因男性因素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ICSI治疗的1 732个新鲜移植周期。根据精子来源分为:A组射精...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精子应用于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的胚胎发育及早期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6月因男性因素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ICSI治疗的1 732个新鲜移植周期。根据精子来源分为:A组射精组(n=1 253),B组经皮附睾精子抽吸(PESA)组(n=418),C组经皮睾丸精子取精(TESA)组(n=61)。比较三组正常受精率、正常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及早产率。结果:C组的正常受精率、正常卵裂率均低于A组和B组(P<0.05),B组优质胚胎率高于A组和C组(P<0.05),B组临床妊娠率高于A组(P<0.05),三组异位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及早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SA和TESA均可以用于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助孕,但就早期胚胎质量和临床妊娠率综合考虑,经皮附睾取精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术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精子来源 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 经皮睾丸精子取精术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微创取精术联合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治疗不射精症不育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冬水 冯亮 +3 位作者 黄筱金 巢时斌 易红霞 刘莲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2年第6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取精术获取的精子联合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CSI)治疗不射精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6例不射精症患者按获取精子的方式不同分为2组。附睾精子组31例,采用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睾丸精子组5例,经PESA术未获得精子而... 目的探讨微创取精术获取的精子联合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CSI)治疗不射精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6例不射精症患者按获取精子的方式不同分为2组。附睾精子组31例,采用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睾丸精子组5例,经PESA术未获得精子而进行睾丸精子获取术(TESE)。2组患者均行ICSI治疗。观察2组受精、卵裂、优质胚胎及临床妊娠等情况。结果 36个例患者共获得MⅡ期卵子403个,其中附睾精子组342个(84.8%),总受精率为76.3%(261/342),卵裂率为95.0%(248/261),优质胚胎率为47.9%(119/248),获得临床妊娠率为41.9%(13/31);睾丸精子组获得MⅡ期卵子61个(15.1%),总受精率为68.8%(42/61),卵裂率为92.9%(39/42),优质胚胎率为48.7%(19/39),获得临床妊娠率为40.0%(2/5)。2组患者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微创取精术联合ICSI治疗不射精患者的生育问题是安全有效的。不射精患者的附睾精子和睾丸精子具有相同的受精和获得优质胚胎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射精症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 精子来源 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 睾丸精子获取术
下载PDF
父方年龄及精子来源对ICSI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倪晓蓓 王珊珊 +3 位作者 徐志鹏 陈林君 张宁媛 孙海翔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分析ICSI周期中父方年龄及精子来源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中心进行ICSI且女方年龄在30~34岁的患者,总例数为489例。将患者按是否临床妊娠分组,分析父方年龄(<30岁、30~40岁、>40岁)和精... 目的分析ICSI周期中父方年龄及精子来源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中心进行ICSI且女方年龄在30~34岁的患者,总例数为489例。将患者按是否临床妊娠分组,分析父方年龄(<30岁、30~40岁、>40岁)和精子来源(精液精子、附睾精子、睾丸精子)对于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临床妊娠组有348例,未临床妊娠组有141例;临床妊娠组与未妊娠组一般情况如女方年龄、基础FSH、体重指数、内膜厚度、可利用胚胎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是否临床妊娠作为因变量,精子来源和父方年龄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精子来源与临床妊娠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而父方年龄与临床妊娠相关(P<0.05);不同父方年龄组的一般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随着父方年龄的增长,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结论在ICSI周期中,随着父方年龄的增长,ICSI的临床妊娠率下降,而精子来源并不影响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SI 父方年龄 精子来源 临床妊娠率
下载PDF
心理压力对精子质量影响的机制研究
5
作者 杨天峰(综述) 沈云芸(综述) 徐方忠(审校) 《预防医学》 2024年第8期683-686,共4页
心理压力是男性精子质量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心理机制层面,心理压力导致精子质量下降与压力知觉增加及不同应对方式相关,外界压力源可能导致压力知觉增加进而影响精子质量,而不同应对方式又可能调节压力知觉对精子质量的影响。... 心理压力是男性精子质量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心理机制层面,心理压力导致精子质量下降与压力知觉增加及不同应对方式相关,外界压力源可能导致压力知觉增加进而影响精子质量,而不同应对方式又可能调节压力知觉对精子质量的影响。在生理机制层面,心理压力会影响交感肾上腺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正常功能,导致精子发生的内分泌环境紊乱,进而影响精子质量。本文对心理压力影响男性精子质量的心理和生理机制进行综述,为男性不育症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压力 精子质量 压力知觉 压力源 内分泌
原文传递
不同群体捐精志愿者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罗欣欣 丁智 +5 位作者 李一洪 谢棋彬 覃彬城 何思远 王志强 吴永明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824-828,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群体捐精志愿者的心理状况,为开展心理咨询提供参考。方法纳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人类精子库的211名捐精志愿者,根据来源分为在校学生(107人)和社会人员(104人)。在心理疏导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比较两类... 目的分析不同群体捐精志愿者的心理状况,为开展心理咨询提供参考。方法纳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人类精子库的211名捐精志愿者,根据来源分为在校学生(107人)和社会人员(104人)。在心理疏导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比较两类志愿者心理疏导前后心理状况的差异。结果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两类捐精志愿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校学生捐精志愿者在身份信息泄露、烦琐的捐精过程、被淘汰引起的情绪低落、对家庭关系的影响、感受到的压力及被熟人认出等方面的心理反应较社会人员严重(均P<0.05)。捐精志愿者关注前6位的问题是捐精补助、子代近亲结婚、被淘汰引起的情绪低落、身份信息泄露、被熟人认出、烦琐的捐精过程。经心理疏导后,两类志愿者的心理状况评估问卷得分均分别较疏导前降低(均P<0.05)。结论在校学生与社会人员捐精志愿者在捐精过程中心理状况存在一定差别,心理疏导可有效地消除或缓解捐精志愿者的心理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捐精志愿者 来源 心理状况 心理疏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