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台山林区典型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6
1
作者 周择福 王延平 张光灿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21-327,共7页
对山西五台山林区4种典型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1 4种人工林群落灌木层和草本层的Simpson指数 D 和Shannon-Wienner指数 H′ 差异不显著,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 Jsw 差异显著,均匀度指数 Ea 差异极显... 对山西五台山林区4种典型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1 4种人工林群落灌木层和草本层的Simpson指数 D 和Shannon-Wienner指数 H′ 差异不显著,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 Jsw 差异显著,均匀度指数 Ea 差异极显著,草本层发育明显好于灌木层; 2 各人工群落尚处于演替初期阶段,林下植被发育常以禾本科阳生性植物为主; 3 对4种人工林群落灌草层物种多样性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在灌草层物种多样性特征上,油松林与桦木林、山杨林多样性差异显著 P<0.05 ,其它群落差异不显著.山杨林物种多样性程度较高,油松林最差; 4 不同人工林群落物种总体多样性特征分析表明,桦木和山杨人工林群落总体α多样性与油松林差异显著,且多样性较大,阔叶林更有利于林下植被的发育和更新; 5 对人工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研究是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环境工程的延伸,对于植被恢复后的生物学效果评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台山林区 人工林群落 物种多样性 植被恢复
下载PDF
关于生态重建和生态恢复的思辨及其科学涵义与发展途径 被引量:58
2
作者 张新时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2-118,共7页
Ecological restoration是现代生态学最活跃的关键行动之一,在我国被译为"生态恢复"。经查验其英语涵义和演变过程,建议正名为"生态重建",指在人为辅助下的生态活动。而"生态恢复"(recovery)在国际文献... Ecological restoration是现代生态学最活跃的关键行动之一,在我国被译为"生态恢复"。经查验其英语涵义和演变过程,建议正名为"生态重建",指在人为辅助下的生态活动。而"生态恢复"(recovery)在国际文献中指没有人直接干预的自然发生过程,二者不容混淆。作者强调自然恢复和生态重建的三类时间尺度,即地质年代尺度(千、万、亿年)自然生态系统世代交替和演替尺度(十、百、千年)和生态建设时间尺度(一、十、百年)。前二者为自然恢复尺度。三者相差2–3个数量级或更多。人类不能超尺度地依赖自然恢复能力,自然与人为时间尺度的不匹配是自然恢复难以满足人类社会生态需求的根本原因。作者质疑"以自然恢复为主"和"从人工建设转向自然恢复为主的转变"提法。认为把生态重建的责任推诿给自然去旷日持久地恢复,是不负责任和不作为的逻辑和有悖于"谁破坏,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享用,谁埋单"的全球环保公理和生态伦理观念。除恢复重建自然的生态系统外,还要发展人工设计生态方案等未来生态重建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设计生态方案 生态整体性 生态重建 外来种 历史真实性 自然恢复 时间尺度
下载PDF
长白山风倒区植被恢复26年后物种多样性变化特征 被引量:29
3
作者 孟莹莹 周莉 +5 位作者 周旺明 于大炮 包也 王晓雨 郭焱 代力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2-149,共8页
20世纪80年代后期,长白山遭受了罕见的台风袭击,原始森林遭到了大面积破坏。为了弄清风倒区自然恢复26a后的植被恢复状况,通过调查和对比分析风倒区和相邻的原始林区(对照区)3种典型森林类型的物种多样性的特征,评估了风倒区植被的恢复... 20世纪80年代后期,长白山遭受了罕见的台风袭击,原始森林遭到了大面积破坏。为了弄清风倒区自然恢复26a后的植被恢复状况,通过调查和对比分析风倒区和相邻的原始林区(对照区)3种典型森林类型的物种多样性的特征,评估了风倒区植被的恢复状况。结果表明,与没有受到干扰的对照区相比,阔叶红松林风倒区乔木层物种丰富度和α多样性差异性不显著(P>0.05),而云冷杉林和岳桦林风倒区的乔木层物种丰富度和α多样性显著降低;阔叶红松林风倒区的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和α多样性均呈降低趋势,且丰富度差异性显著,云冷杉林和岳桦林风倒区的灌木层α多样性显著升高;阔叶红松林和云冷杉林风倒区的草本层α多样性显著降低,但岳桦林风倒区草本层α多样性变化不显著。阔叶红松林乔木层更新恢复的较好,灌木层和草本层更新较差;云冷杉林和岳桦林均是乔木层更新较差,灌木层更新较好;云冷杉林草本层物种较单一,岳桦林变化不大。经过风干扰后的长白山不同海拔森林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到干扰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自然恢复 风倒区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东北
下载PDF
太行山片麻岩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与土壤水分效益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徐学华 张金柱 +2 位作者 张慧 郭素萍 许玉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3-136,174,共5页
植被恢复是退化生态系统重建的重要途径,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反映了植被的恢复程度,通过群落调查,研究了太行山片麻岩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其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指数天然灌木群落&... 植被恢复是退化生态系统重建的重要途径,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反映了植被的恢复程度,通过群落调查,研究了太行山片麻岩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其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指数天然灌木群落>人工乔木群落。乔木和灌木群落各指数大小为封禁20年>封禁10年>封禁5年。6种群落其土壤含水量均偏低,随着封禁时间的加长,含水量略为增加,但天然灌木群落平均含水量稍大于人工群落。不同封禁时间群落土壤含水量与均匀度指数成正相关,多样性指数与含水量先呈正相关,在封禁20年时,呈负相关。采取封禁措施,减少人为干扰、进行合理抚育措施,是太行山片麻岩区植被群落恢复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片麻岩区 物种多样性 恢复 水分效益
下载PDF
种子类别和埋藏深度对雌性小泡巨鼠发现种子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肖治术 张知彬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1-314,共4页
2001年9~12月,在四川省都江堰林区实验围栏内研究了栓皮栎、树、栲树、石栎、青冈和油茶种子与6种埋藏深度对小泡巨鼠雌性成体发现埋藏种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由于不同种子在种子大小、营养价值和单宁含量等存在差异,雌性小泡巨鼠... 2001年9~12月,在四川省都江堰林区实验围栏内研究了栓皮栎、树、栲树、石栎、青冈和油茶种子与6种埋藏深度对小泡巨鼠雌性成体发现埋藏种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由于不同种子在种子大小、营养价值和单宁含量等存在差异,雌性小泡巨鼠对个体最大的石栎种子发现率最高,油茶(脂肪含量高)和栲树(单宁含量低)次之,单宁含量较高的树、青冈和栓皮栎则较低;2)埋藏深度与雌性小泡巨鼠发现栓皮栎种子的比例呈显著负相关,即随着埋藏深度增加,小泡巨鼠发现埋藏种子的比例则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类别 埋藏深度 雌性 小泡巨鼠 四川
下载PDF
中国野生麋鹿种群的恢复与保护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丁玉华 任义军 +3 位作者 温华军 李鹏飞 高大立 常青 《野生动物学报》 2014年第2期228-233,共6页
由于人类活动、自然气候变化、动物自身等因素,导致中国特有的野生麋鹿种群于19世纪初叶在本土上灭绝。20世纪90年代,通过人类的保护活动,开始将麋鹿在原生地恢复野生种群。野生麋鹿走过了引种扩群、半散养行为再塑、放归自然3个阶段。... 由于人类活动、自然气候变化、动物自身等因素,导致中国特有的野生麋鹿种群于19世纪初叶在本土上灭绝。20世纪90年代,通过人类的保护活动,开始将麋鹿在原生地恢复野生种群。野生麋鹿走过了引种扩群、半散养行为再塑、放归自然3个阶段。经过14 a的艰辛努力,人们有计划地实施糜鹿野生放归和自由走出围栏形成野生种群,取得了较好的业绩。目前,中国已拥有大丰野生麇鹿群、石首野生糜鹿群、洞庭湖野生麋鹿群3大野生种群,麋鹿在野外经历了3个繁殖周期,野生麋鹿子三代(F_3)已变为现实。截至2012年,中国野生麋鹿总数约为476头,其中石首占45.16%、大丰占41.18%、洞庭湖占13.66%。研究认为野生麋鹿种群的恢复与保护应继续做好4点:一是选择适生地放养麋鹿;二是保护野生麋鹿种群,首先应保护其栖息地;三是降低人为对野生麋鹿种群及其栖息地的干扰强度;四是加强巡护、宣传,让公众参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麋鹿 恢复种群 保护栖息地
下载PDF
樟子松固沙林带间植被恢复及其对林草界面作用的响应 被引量:9
7
作者 姜丽娜 杨文斌 +3 位作者 姚云峰 卢琦 杜敏 王琳琳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2-378,共7页
调查了海拉尔市巴音岱林场不同分布格局、不同带间距的人工樟子松林带内植被恢复过程及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分析了林草界面生态学效应,研究了林草界面对带间植被自然恢复的作用。结果表明,宽的带间距带内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变化曲线出现... 调查了海拉尔市巴音岱林场不同分布格局、不同带间距的人工樟子松林带内植被恢复过程及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分析了林草界面生态学效应,研究了林草界面对带间植被自然恢复的作用。结果表明,宽的带间距带内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变化曲线出现了两个高峰,而窄的带间距带内只有一个高峰,说明该地区林带之间距离不应小于12 m;当林带之间距离为16~28 m时草本物种多样性出现最大值。植被恢复效果表现为带间距12 m差于带间距24 m,虽然都差于天然植被,但边际效应大大地加速了群落演替的进程。研究区樟子松林草界面边缘效应影响域为20 m,其小尺度范围内生境异质性也很明显。行带式造林带间距离不应大于40 m,超出边缘效应影响域不利于带间植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沙林带 物种多样性 自然恢复 景观界面
原文传递
基于植物多样性的喀纳斯景区山地草甸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郑伟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3-400,共8页
在明晰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力涵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基于植物多样性的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体系,从维持自身结构与功能能力、恢复能力、抵抗能力3个方面定量测度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力,并对受到人类活动干扰而受损的新疆喀纳斯景区山地草甸... 在明晰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力涵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基于植物多样性的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体系,从维持自身结构与功能能力、恢复能力、抵抗能力3个方面定量测度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力,并对受到人类活动干扰而受损的新疆喀纳斯景区山地草甸生态系统的恢复力进行定量评估,以期为景区草地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人类活动强度及频度的增加,山地草甸生态系统维持自身结构与功能能力和恢复能力在物种多样性、功能群多样性及群落多样性层次均呈下降趋势,且背景区、缓冲区均显著高于活动区与强烈活动区(P<0.05);抵抗能力在物种多样性层次也随着人类活动强度及频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多年生植物是物种多样性层次恢复力的主要贡献者;但在功能群多样性和群落多样性层次则由于功能群与群落的功能冗余作用,稳定了群落的生产力和生态系统过程,虽呈下降趋势,但下降程度和变化幅度减缓。这反映了利用单一指标或单一植物多样性组织层次评价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力的不足之处。因此,多尺度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体系避免了单项指标评价的偏差,使得评价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功能群多样性 群落多样性 维持自身结构与功能能力 恢复能力 抵抗能力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狼牙刺群落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动态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徐学华 张文辉 +3 位作者 张慧 甄红伟 王佐辉 郑建伟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共5页
研究不同恢复阶段狼牙刺群落下植物恢复过程的动态特征:从灌木和草本各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看,不同阶段狼牙刺群落表现出大致相同的趋势,即草本层>灌木层。同一层次的物种多样性指数D和H′虽然数值不同,但在不同阶段狼牙刺群落有基本... 研究不同恢复阶段狼牙刺群落下植物恢复过程的动态特征:从灌木和草本各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看,不同阶段狼牙刺群落表现出大致相同的趋势,即草本层>灌木层。同一层次的物种多样性指数D和H′虽然数值不同,但在不同阶段狼牙刺群落有基本一致的趋势,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基本上随恢复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在荒草地阶段较高,其他阶段的狼牙刺群落随恢复时间的增加而减少。随着群落恢复,群落相似性增加。总体上,随着狼牙刺群落的恢复,不同科属的植物种类在增加,群落生态优势度增加,群落趋向稳定。采取封禁措施,减少人为干扰,是狼牙刺群落恢复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狼牙刺群落 物种多样性 恢复
下载PDF
江西九连山不同恢复模式林分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斌 张参参 +5 位作者 汪金松 李张敏 欧阳园丽 陈维 陈伏生 卜文圣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52,共11页
[目的]分析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两种恢复模式下林分结构、物种组成与原始林的差异,了解不同恢复模式下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为森林生态系统人工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选择九连山境内由人工种植杉木自然恢复36年形成... [目的]分析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两种恢复模式下林分结构、物种组成与原始林的差异,了解不同恢复模式下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为森林生态系统人工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选择九连山境内由人工种植杉木自然恢复36年形成的针阔混交林、皆伐后自然恢复32年的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和未受人为干扰的原始森林(以下分别简称为杉木林、次生林、原始林)为研究对象,分析3种林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幼树1 cm≤DBH<5 cm、小树5 cm≤DBH<10 cm和成年树DBH≥10 cm)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及优势度、群落结构和功能群变化等,探究不同恢复模式下亚热带森林物种多样性恢复的特征变化。[结果]杉木林共有木本植物4983株,隶属于29科75种;次生林共有2879株,隶属于26科73种;原始林共有4770株,隶属于38科126种。原始林与杉木林幼树的胸高断面积为次生林的2倍;小树阶段3种林分无显著差异;次生林和杉木林成年树的胸高断面积分别为原始林的37%和70%。杉木林与次生林在种-面积、种-多度及种-物种等级上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幼树阶段,次生林物种数随着抽取个体数增加积累速度高于杉木林;成年树阶段,杉木林物种个数的积累速度要快于次生林。杉木林和次生林总体的物种丰富度比较接近,约为原始林的55%,但次生林幼树及成年树的物种丰富度少于杉木林。总体上次生林的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地高于杉木林,各生长阶段并无显著差异。次生林在幼树、小树阶段的DBH和树高均显著大于杉木林,成年树阶段的DBH则显著小于杉木林。次生林各生长阶段的先锋种重要值均为最大,杉木林成年树的耐荫种重要值最小。[结论]人工恢复与自然恢复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物种个数都能朝着当地顶级群落演替。相对于自然恢复的次生林,人工恢复的杉木林在短期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群落演替 人工恢复 自然恢复 亚热带森林
下载PDF
黔中石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种子库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生 姚小华 +1 位作者 任华东 张守攻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3-37,共5页
在贵州省普定县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进行种子萌发试验,对3种不同利用方式土壤(Ⅰ.封山育林、Ⅱ.退耕还林2a、Ⅲ.农耕)的土壤种子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种子库组成以草本植物为主,菊科、禾本科居优势,各类型土壤中种子数量... 在贵州省普定县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进行种子萌发试验,对3种不同利用方式土壤(Ⅰ.封山育林、Ⅱ.退耕还林2a、Ⅲ.农耕)的土壤种子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种子库组成以草本植物为主,菊科、禾本科居优势,各类型土壤中种子数量和物种数差异显著。平均种子密度Ⅰ类型为1664粒/m^2,Ⅱ类型为8060粒/m^2,Ⅲ类型为6239粒/m^2;土壤中的种子集中分布在表层0~5cm范围内,种子数量随土层深度逐渐降低,物种数亦呈减少的趋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种子库物种相似指数虽然较低,但仍表现出了一定的相关性,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及生态优势度指数均以Ⅱ类型最大,Ⅲ类型高于Ⅰ。从种子生活型分析,Ⅰ、Ⅱ属于进展演替,其中,Ⅰ处于较高演替阶段,Ⅲ仍处于破坏之中,属于逆行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 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种子库 种类组成 植被恢复
下载PDF
Effect of Hillslope Gradient on Vegetation Recovery on Abandoned Land of Shifting Cultivation in Hainan Island,South China 被引量:6
12
作者 Yi Ding Run-Guo Zang You-Xu Jia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42-653,共12页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hillslope gradient on vegetation recovery on abandoned land of shifting cultivation In Hainan Island, south China, by measuring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hillslope gradient on vegetation recovery on abandoned land of shifting cultivation In Hainan Island, south China, by measuring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25-year-old secondary forest fallows along a hillslope gradient (up-, middle-, and down-slope position). A total of 49 733 free-standing woody plant stems higher than 10 cm and belonging to 170 species, 112 genera, and 57 families was found in the three l-hm2 investigation plots. Stem density was highest in the down-slope stand and lowest in the up-slope stand. Species richness and the Shannon-Wiener Index were both highest in the middle-slope stand, and lower In the down-slope and up-slope stands. The recovery forest fallows on different hiUslope positions were all dominated by a few species. The five most abundant species accounted for 70.1%, 58.8%, and 72.9% of total stem densities in stands in the up-, middle-, and down-slope positions, respectively. The five species with the greatest basal areas accounted for 74.5%, 84.3%, and 74.7% of total stem basal area for the up-, middle-, and down-slope positions, respectively. The number of low-density species (stem abundance less than five) Increased from the up-slope position downward. Of the nine local common species among three different functional groups, the short-lived pioneer species dominated the up-slope position, but long-lived pioneer species dominated the middle- and down-slope positions. The climax species of primary tropical lowland rain forest was found in the downslope position. Both the mean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 and mean height of the trees Increased with decreasing hillslope gradient. The stem density and basal area in different size class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stands In different slope positions.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ate of secondary succession varies, even over small spatial scales caused by the hlllslope gradient, in early vegetation reco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unity structure functional groups Hainan Island hillslope gradient shifting cultivation species diversity tropical rain forest vegetation recovery.
原文传递
不同配置的行带式杨树固沙林与带间植被修复的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姜丽娜 杨文斌 +1 位作者 姚云峰 卢琦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1年第2期88-92,105,共6页
在研究低覆盖度(15%~25%)行带式固沙林的水量平衡和防风固沙机制后,通过植被调查,研究赤峰市敖汉旗不同带间距离以及不同时间梯度上的植被恢复过程及物种多样性的差异,从而阐明行带式固沙林对带间植被自然修复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1)... 在研究低覆盖度(15%~25%)行带式固沙林的水量平衡和防风固沙机制后,通过植被调查,研究赤峰市敖汉旗不同带间距离以及不同时间梯度上的植被恢复过程及物种多样性的差异,从而阐明行带式固沙林对带间植被自然修复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1)林带间距的宽窄影响植被恢复的效果,适宜带间距离的林带具有明显的加快和促进植被修复的作用;2)恢复年限相近的情况下带间距为20 m林带带间植被恢复效果优于带间距为10 m和15m林带,其群落也较稳定;3)带间距为20 m的行带式固沙林带间植被经过一段时间演替逐渐趋于自然植被,而带间距为10 m固沙林带间植被则越来越稀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带式固沙林 物种多样性 自然修复 重要值
下载PDF
城市湿地公园生境设计策略初探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玮 李雄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15年第3期461-465,共5页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除了自然生态系统,还要与城市环境相适应。建立城市湿地公园是维持城市湿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城市湿地公园的生境设计策略进行探讨,并结合相关案例进...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除了自然生态系统,还要与城市环境相适应。建立城市湿地公园是维持城市湿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城市湿地公园的生境设计策略进行探讨,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公园 生境设计 物种恢复 植物景观
下载PDF
海南吊罗山热带低地雨林次生林乔木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帅 李佳灵 +7 位作者 王旭 朱美玲 王文蕾 邹耀进 梁卿雅 龙文兴 文关四 刘海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98-1005,共8页
以吊罗山3块不同海拔热带低地雨林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物种丰富度、物种组成、树高和径级分布以及不同起测胸径各样地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各样地群落有强的热带性,但同时具有热带-亚热带性质。样地乔木科属种组成丰富,单种科和单... 以吊罗山3块不同海拔热带低地雨林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物种丰富度、物种组成、树高和径级分布以及不同起测胸径各样地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各样地群落有强的热带性,但同时具有热带-亚热带性质。样地乔木科属种组成丰富,单种科和单种属有较高的比例,不同海拔样地乔木树种都有较高的丰富度,中等海拔的样地最高。整个热带低地雨林次生林缺乏大乔木,群落整体低矮,胸径较小,目前未达顶级状态,植被处于旺盛的发展阶段。群落整体多样性较高,随起测胸径的增加,Shannon-wiener指数降低,中海拔样地由于有3个优势种,影响了其整体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随起测胸径增加而递减,但高海拔样地中≥2 cm起测胸径的Simpson指数由于富集种占比较高而较低。均匀度指数随起测胸径增加而增加,优势集中性指数显示出群落优势种的优势并不明显。与其它地区比较,吊罗山的热带低地雨林次生林乔木生物多样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地雨林 次生林 物种多样性 恢复阶段
下载PDF
海南岛热带低地雨林木本植物幼苗层组成与功能群恢复动态 被引量:5
16
作者 路兴慧 丁易 +4 位作者 臧润国 蔡笃磊 林崇 黄卢标 许洋瑜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6-731,共6页
以海南岛霸王岭林区内不同恢复阶段低地雨林幼苗(DBH<1 cm)层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不同恢复群落中幼苗的物种组成和功能群变化,分析了幼苗层的自然恢复动态。结果表明:不同恢复阶段幼苗层的物种组成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恢复阶段幼苗层的... 以海南岛霸王岭林区内不同恢复阶段低地雨林幼苗(DBH<1 cm)层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不同恢复群落中幼苗的物种组成和功能群变化,分析了幼苗层的自然恢复动态。结果表明:不同恢复阶段幼苗层的物种组成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恢复阶段幼苗层的物种个体多度都随高度级的增加而减少,其中,第I高度级幼苗的物种数和个体多度在各个恢复时期均显著高于其它3个高度级,这说明幼苗层的存活曲线接近凹型;恢复60年的次生林群落中幼苗的个体多度最高,符合中度干扰假说;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不同功能群重要值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先锋种的重要值随恢复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少,而耐荫种的重要值则随恢复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说明在恢复过程中耐荫种逐渐取代先锋种,从而实现了群落的更新和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苗 物种组成 高度结构 功能群 恢复动态
下载PDF
Synergistic activation of smithsonite with copper-ammonium species for enhancing surface reactivity and xanthate adsorption 被引量:1
17
作者 Wenjuan Zhao Bin Yang +2 位作者 Yahui Yi Qicheng Feng Dianwen Li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519-527,共9页
Copper ions(Cu^(2+))are usually added to activate the sulfidized surface of zinc oxide minerals to enhance xanthate attachment using sulfidization xanthate flotation technology.The adsorption of Cu^(2+)and xanthate on... Copper ions(Cu^(2+))are usually added to activate the sulfidized surface of zinc oxide minerals to enhance xanthate attachment using sulfidization xanthate flotation technology.The adsorption of Cu^(2+)and xanthate on the sulfidized surface was investigated in various systems,and its effect on the surface hydrophobicity and flotation performance was revealed by multiple analytical methods and experiments.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and time-of-flight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To F-SIMS)characterization demonstrated that the adsorption of Cu^(2+)on sulfidized smithsonite surfaces increased the active Cu—S content,regardless of treatment in any activation system.The sulfidized surface pretreated with NH_(4)^(+)-Cu^(2+)created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adsorption of more Cu^(2+),significantly enhancing the smithsonite reactivity.Zeta potential determination,ultraviolet(UV)-visible spectroscopy,Fourier transform-infrared(FT-IR)measurements,and contact angle detection showed that xanthate was chemically adsorbed on the sulfidized surface,and its adsorption capacity in various systems was illustrated from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spects.In comparison to the Na2S–Cu^(2+)and Cu^(2+)–Na2S–Cu^(2+)systems,xanthate exhibited a higher adsorption capacity on sulfidized smithsonite surfaces in NH_(4)^(+)-Cu^(2+)–Na2S–Cu^(2+)system.Hence,activation with Cu^(2+)–NH4+synergistic species prior to sulfidization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mineral surface hydrophobicity,thereby increasing its flotation reco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ithsonite surface reactivity Synergistic activation Copper-ammonium species Surface hydrophobicity Enhanced recovery
下载PDF
青藏铁路沿线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涛 周金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1-266,共6页
对新建青藏铁路沿线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新建青藏铁路沿线各样带植物丰富度(S)的变化呈先上升后趋于平稳的趋势;物种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均随样带的递进有缓慢上升之势。优势度指数(P)呈下降趋势。物... 对新建青藏铁路沿线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新建青藏铁路沿线各样带植物丰富度(S)的变化呈先上升后趋于平稳的趋势;物种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均随样带的递进有缓慢上升之势。优势度指数(P)呈下降趋势。物种丰富度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H指数值的大小。同时,当多样性指数相近时,均匀度小的群落比均匀度大的群落其优势种更为明显,优势度也更高。(2)在多年冻土地带植物的次生恢复过程中,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随与铁路距离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75 m处达到最大值,在300 m处群落的3个指数值最小。说明受轻微干扰的植物群落在经过次生恢复后其多样性指数要高于原始群落,可达到更稳定的状态。(3)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上升和下降呈相同的变化趋势。通过对物种丰富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物种丰富度主要受海拔变化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青藏铁路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次生恢复 海拔
下载PDF
Selection of Tree and Shrub Species for Ecological Recovery in Jari Demonstration Plot in Ethiopia
19
作者 汪洋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0年第7期11-14,共4页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deforestation in Jari Demonstration Plot needed forestation and reforestation,and the plant species selection was a key issue in the ecological recovery.Ecological information was fully c...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deforestation in Jari Demonstration Plot needed forestation and reforestation,and the plant species selection was a key issue in the ecological recovery.Ecological information was fully considered regarding each species in various agro-climatic zones,altitude ranges,specific niches in different landscapes,soil preference,drought resistance and certain other important ecological factors.The species selection model represents an idea of ecological recovery and soil erosion control in the demonstration pl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ri DEMONSTRATION PLOT species SELECTION Indigenous species EXOTIC species ECOLOGICAL recovery
下载PDF
Conserving plants within and beyond protected areas-still problematic and future uncertain 被引量:2
20
作者 Vernon H.Heywood 《Plant Diversity》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2期36-49,共14页
Against a background of continuing loss of biodiversity, it is argued that for the successful conservation of threatened plant species we need to ensure the mor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the various conservation actio... Against a background of continuing loss of biodiversity, it is argued that for the successful conservation of threatened plant species we need to ensure the mor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the various conservation actions employed, clarify the wording of the CBD targets and provide clearer operational guidance as to how they are to be implemented and their implementation monitored. The role and effectiveness of protected areas in conserving biodiversity and in particular plant species in situ are discussed as are recent proposals for a massive increase of their extent. The need for much greater effort and investment in the conservation or protection of threatened species outside protected areas where most plant diversity occurs is highlighted. The difficulties involved in implementing effective in situ conservation of plant diversity both at an area-and species/population-based level are discussed. The widespread neglect of species recovery for plants is noted and the desirability of making a clearer distinction between species recovery and reintroduction is emphasized. Key messages from a global overview of species recovery are outlined and recommendations made, including the desirability of each country preparing a national species recovery strategy. The projected impacts of global change on protected areas and on species conservation and recovery, and ways of addressing them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t CONSERVATION CBD TARGETS Protected areas species recovery CONSERVATION approach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