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豆子叶细胞中由液泡发育成蛋白体的不同方式
被引量:
6
1
作者
郑易之
何孟元
+1 位作者
胡阿林
郝水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0年第2期97-102,共6页
大豆开花后18天,子叶细胞中的大液泡开始以分隔或缢束方式分成较小的液泡,在其中逐渐积累蛋白质,转化为蛋白体。贮藏蛋白在液泡中的积累有三种方式:一种是蛋白质逐渐沉积于液泡膜的内表面,同时伴随着液泡的出芽分离;一种是贮藏蛋白以凝...
大豆开花后18天,子叶细胞中的大液泡开始以分隔或缢束方式分成较小的液泡,在其中逐渐积累蛋白质,转化为蛋白体。贮藏蛋白在液泡中的积累有三种方式:一种是蛋白质逐渐沉积于液泡膜的内表面,同时伴随着液泡的出芽分离;一种是贮藏蛋白以凝集的团块结构积累于液泡中;一种是以絮状方式均匀分布于液泡内。本文对贮藏蛋白在液泡内积累的不同方式与大豆凝集素的关系,贮藏蛋白在细胞内运输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子叶
蛋白体发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离子辐照大豆子叶细胞显微分析
被引量:
16
2
作者
余增亮
邓建国
+2 位作者
吴跃进
何建军
尹载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0年第1期27-30,共4页
离子束辐照大豆子叶细胞表面会产生溅射现象.来自子叶的具有能量和方向的溅射粒子便沉积在载体上并形成生物薄膜.用辐照样品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时,可发现子叶表面有辐照损伤和离子刻蚀.对不同组织,例如细胞壁、细胞质、胞间层等的刻蚀程度...
离子束辐照大豆子叶细胞表面会产生溅射现象.来自子叶的具有能量和方向的溅射粒子便沉积在载体上并形成生物薄膜.用辐照样品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时,可发现子叶表面有辐照损伤和离子刻蚀.对不同组织,例如细胞壁、细胞质、胞间层等的刻蚀程度,常因它们的溅射速度而异.用400倍显微镜观察薄膜上的少许小薄片时,可见由溅射现象形成的生物薄膜展现光滑、淡黄并具强附着力的特性.曾用生物学和化学方法分析得知,薄膜的成分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肪组成.从而可以认为,其成分基本上与大豆子叶的成分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大豆子叶
离子辐照
显微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豆离体成熟子叶不定芽分化的某些生理生化特性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淑兰
薛仁镐
+3 位作者
吴政道
韩碧文
陈正华
姚渝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27-732,共6页
大豆成熟于叶外植体,培养在附加2.0mg/L BA的MS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的发生,培养10天后分化出不定芽,30天后长出无根小苗。在不定芽发生过程中,经SDS-PAGE分析表明,19kD、36kD、48kD和 72kD4条蛋白质条带在培养第5天时消失,培养第4天后出...
大豆成熟于叶外植体,培养在附加2.0mg/L BA的MS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的发生,培养10天后分化出不定芽,30天后长出无根小苗。在不定芽发生过程中,经SDS-PAGE分析表明,19kD、36kD、48kD和 72kD4条蛋白质条带在培养第5天时消失,培养第4天后出现25kD和27kD新条带,第5天又出现32kD和33.8kD新条带,同时,55kD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条带由浅变深),82kD和低于16kD的蛋白质条带保持稳定。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培养第2天开始在阴极端出现两条新酶带,第4天和第7天在阳极端分别出现两条新同工酶带。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培养时间而下降,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在培养第5天和第7天出现峰值;IAA含量在培养第2天和第5天出现低谷。当不定芽出现时(第10天),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IAA和ZR+ZT含量达到最高值,新出现的4条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消失,C_区、C_1、A_1、A_2同工酶带始终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组织培养
不定芽分化
生理生化特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激素配比对大豆子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
4
4
作者
武佩佩
向刚
+3 位作者
王露
王磊
李跃
于浩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846-3847,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大豆子叶形成愈伤组织的影响。[方法]以高蛋白大豆东农42号子叶为供试外植体,以6-BA2.0mg/L+NAA0.2 mg/L和2,4-D2.0 mg/L+KT1.0 mg/L的激素对其进行诱导,研究不同激素对大豆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结果]以添...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大豆子叶形成愈伤组织的影响。[方法]以高蛋白大豆东农42号子叶为供试外植体,以6-BA2.0mg/L+NAA0.2 mg/L和2,4-D2.0 mg/L+KT1.0 mg/L的激素对其进行诱导,研究不同激素对大豆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结果]以添加6-BA2.0 mg/L+NAA0.2 mg/L培养基培养的材料诱导率为71.4%;以添加2,4-D2.0 mg/L+KT1.0 mg/L培养基培养的材料诱导率为78.6%,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大部分呈绿色、质密;未添加激素组诱导率为85.7%,但无生长迹象。所加激素均能诱导大豆子叶形成愈伤组织,但不同激素种类诱导愈伤组织能力有差异,以添加2,4-D2.0 mg/L+KT1.0 mg/L的效果最好。[结论]不同种类的外源激素对外植体的诱导作用不同,大豆子叶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2,4-D2.0 mg/L+KT1.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子叶
激素
愈伤组织
诱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褐藻胶寡糖激发子活性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刘中华
张杰
郭婕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82-84,共3页
寡糖可作为激发子诱导植物产生抗性反应,提高防御酶活力,积累植保素,从而增强自身的抵抗力.本实验利用细菌AGN12的胞外酶对褐藻胶进行生物降解,得到不同聚合度的寡糖样品.实验结果表明,褐藻胶寡糖能激活大豆子叶的防卫系统,诱导合成和...
寡糖可作为激发子诱导植物产生抗性反应,提高防御酶活力,积累植保素,从而增强自身的抵抗力.本实验利用细菌AGN12的胞外酶对褐藻胶进行生物降解,得到不同聚合度的寡糖样品.实验结果表明,褐藻胶寡糖能激活大豆子叶的防卫系统,诱导合成和积累较多的植保素,并且对大豆子叶防御酶有良好的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胶寡糖
激发子活性
大豆子叶
植保素
苯丙氨酸解氨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豆子叶RNA和DNA的同步抽提及质量分析
6
作者
周向红
王萍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6-39,共4页
本文旨在建立一种适用于大豆子叶的RNA和DNA同步抽提方法,得到高质量的核酸以满足后续实验要求。该方法先用异硫氰酸胍裂解大豆子叶,再用常规苯酚/氯仿抽提去除杂质,最后用LiCl选择性沉淀核酸。核酸的完整性和纯度检测表明抽提的总RNA和...
本文旨在建立一种适用于大豆子叶的RNA和DNA同步抽提方法,得到高质量的核酸以满足后续实验要求。该方法先用异硫氰酸胍裂解大豆子叶,再用常规苯酚/氯仿抽提去除杂质,最后用LiCl选择性沉淀核酸。核酸的完整性和纯度检测表明抽提的总RNA和DNA质量良好,进一步的RT-PCR和PCR检测显示抽提的总RNA和DNA质量适合后续的实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子叶
同步抽提
RNA
DNA
原文传递
多胺诱导大豆子叶节愈伤组织形成丛生芽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高凤鸣
胡文婷
苏国兴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06-1010,共5页
以栽培大豆幼苗子叶节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多胺氧化降解产物H2O2在大豆子叶节愈伤组织丛生芽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浓度为0.5 mmol·L-1时3种外源多胺(Put,Spm和Spd)都能显著促进大豆子叶节愈伤组织分化形成丛生芽,其中Spd的作用...
以栽培大豆幼苗子叶节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多胺氧化降解产物H2O2在大豆子叶节愈伤组织丛生芽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浓度为0.5 mmol·L-1时3种外源多胺(Put,Spm和Spd)都能显著促进大豆子叶节愈伤组织分化形成丛生芽,其中Spd的作用最显著,Put和Spm作用次之,而亚精胺合酶抑制剂-环己胺(CHA)对大豆子叶节丛生芽的形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与此对应的是,外源多胺处理促进了子叶节外植体的二胺氧化酶(Cu AO)活性和H2O2含量水平。有趣的是,用多胺氧化酶抑制剂-氨基胍(AG)和H2O2清除剂DMTU分别处理,也可显著抑制多胺对大豆子叶节愈伤组织分化形成丛生芽的促进作用;AG和DMTU在丛生芽分化上的作用,可能与AG处理导致外植体Cu AO活性和H2O2水平的降低,以及与DMTU清除H2O2的作用有关。研究结果暗示多胺降解产物H2O2可能参与多胺对大豆子叶节愈伤组织丛生芽的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子叶节
过氧化氢
多胺氧化降解
丛生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胺氧化降解在大豆子叶节分化形成不定根中的作用
被引量:
1
8
作者
胡文婷
杨北宁
苏国兴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81-87,共7页
以"吉林小粒7号"大豆种子[Glycine max(L.)Merr.]为材料,研究多胺氧化降解在大豆子叶节分化形成不定根中的作用.结果显示:三种外源多胺(Put,Spd和Spm)都能显著促进大豆子叶节分化形成不定根,而亚精胺合酶抑制剂环已胺(CHA)对...
以"吉林小粒7号"大豆种子[Glycine max(L.)Merr.]为材料,研究多胺氧化降解在大豆子叶节分化形成不定根中的作用.结果显示:三种外源多胺(Put,Spd和Spm)都能显著促进大豆子叶节分化形成不定根,而亚精胺合酶抑制剂环已胺(CHA)对大豆子叶节分化出不定根有抑制作用;多胺氧化酶专性抑制剂氨基胍(AG)可显著抑制大豆子叶节分化形成不定根,与此相一致的是,外植体DAO活性和H2O2含量相应降低,内源多胺有一定的积累;H2O2清除剂N,N-二甲基硫脲(DMTU)处理可显著抑制大豆子叶节分化形成不定根,并可降低外源多胺对大豆子叶节分化形成不定根的促进作用.这些结果暗示,大豆子叶节分化出不定根的过程可能与多胺氧化降解有关,并且降解产物H2O2可能参与了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子叶节
多胺氧化降解
二胺氧化酶
过氧化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影响因素的研究
9
作者
杨晓倩
李桂兰
+3 位作者
刘晨光
董秋平
张锴
乔亚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1-96,共6页
为提高大豆遗传转化效率,采用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的方法,以大豆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共培养阶段浸染液浓度及外界培养条件(共培养温度和天数)和培养基添加物对转化效率和芽诱导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浸染液OD600=0.5的诱导率最高,共培养温...
为提高大豆遗传转化效率,采用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的方法,以大豆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共培养阶段浸染液浓度及外界培养条件(共培养温度和天数)和培养基添加物对转化效率和芽诱导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浸染液OD600=0.5的诱导率最高,共培养温度为24℃,共培养天数为10 d具有较高转化效率,共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 carbon nanotube,NM)对诱导卡那霉素抗性不定芽有促进作用。PCR检测表明PHR1基因已整合到T1代大豆基因组中,初步证明可在大豆基因组中稳定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介导
大豆子叶节
共培养
单壁碳纳米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豆发芽过程中异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
7
10
作者
曾庆真
牛文慧
邵淑娟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3-55,共3页
该文通过光度分析法对大豆发芽过程中异黄酮总含量的变化、大豆中的异黄酮在子叶和芽茎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发芽后,大豆中异黄酮总含量有所增高,且在芽长为3cm时达到最高。豆芽芽茎中异黄酮的总含量显著高于大豆原料和豆...
该文通过光度分析法对大豆发芽过程中异黄酮总含量的变化、大豆中的异黄酮在子叶和芽茎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发芽后,大豆中异黄酮总含量有所增高,且在芽长为3cm时达到最高。豆芽芽茎中异黄酮的总含量显著高于大豆原料和豆芽子叶,随着豆芽的增长,子叶中异黄酮的含量有所升高,但芽茎中异黄酮的含量有所降低。进而通过DPPH和ORAC两种方法对大豆发芽过程中的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豆芽的增长,子叶和芽茎的抗氧化活性均和其中的异黄酮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的统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发芽
芽茎
子叶
异黄酮含量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豆子叶细胞中由液泡发育成蛋白体的不同方式
被引量:
6
1
作者
郑易之
何孟元
胡阿林
郝水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出处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0年第2期97-102,共6页
文摘
大豆开花后18天,子叶细胞中的大液泡开始以分隔或缢束方式分成较小的液泡,在其中逐渐积累蛋白质,转化为蛋白体。贮藏蛋白在液泡中的积累有三种方式:一种是蛋白质逐渐沉积于液泡膜的内表面,同时伴随着液泡的出芽分离;一种是贮藏蛋白以凝集的团块结构积累于液泡中;一种是以絮状方式均匀分布于液泡内。本文对贮藏蛋白在液泡内积累的不同方式与大豆凝集素的关系,贮藏蛋白在细胞内运输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大豆
子叶
蛋白体发生
Keywords
soybean
cotyledons
Protein
body
formation
Storage
protein
accumulation
in
vacuoles
分类号
S565.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离子辐照大豆子叶细胞显微分析
被引量:
16
2
作者
余增亮
邓建国
吴跃进
何建军
尹载群
机构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0年第1期27-3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离子束辐照大豆子叶细胞表面会产生溅射现象.来自子叶的具有能量和方向的溅射粒子便沉积在载体上并形成生物薄膜.用辐照样品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时,可发现子叶表面有辐照损伤和离子刻蚀.对不同组织,例如细胞壁、细胞质、胞间层等的刻蚀程度,常因它们的溅射速度而异.用400倍显微镜观察薄膜上的少许小薄片时,可见由溅射现象形成的生物薄膜展现光滑、淡黄并具强附着力的特性.曾用生物学和化学方法分析得知,薄膜的成分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肪组成.从而可以认为,其成分基本上与大豆子叶的成分相吻合.
关键词
大豆
大豆子叶
离子辐照
显微分析
Keywords
soybean
cotyledon
Ion
radiation
Microscopic
analysis
分类号
S565.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豆离体成熟子叶不定芽分化的某些生理生化特性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淑兰
薛仁镐
吴政道
韩碧文
陈正华
姚渝光
机构
北京农业大学生物学院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27-732,共6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人工种子"课题费资助。
文摘
大豆成熟于叶外植体,培养在附加2.0mg/L BA的MS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的发生,培养10天后分化出不定芽,30天后长出无根小苗。在不定芽发生过程中,经SDS-PAGE分析表明,19kD、36kD、48kD和 72kD4条蛋白质条带在培养第5天时消失,培养第4天后出现25kD和27kD新条带,第5天又出现32kD和33.8kD新条带,同时,55kD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条带由浅变深),82kD和低于16kD的蛋白质条带保持稳定。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培养第2天开始在阴极端出现两条新酶带,第4天和第7天在阳极端分别出现两条新同工酶带。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培养时间而下降,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在培养第5天和第7天出现峰值;IAA含量在培养第2天和第5天出现低谷。当不定芽出现时(第10天),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IAA和ZR+ZT含量达到最高值,新出现的4条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消失,C_区、C_1、A_1、A_2同工酶带始终保持稳定。
关键词
大豆
组织培养
不定芽分化
生理生化特性
Keywords
soybean
cotyledon
Adventitious
bud
formation
Soluble
protein
Peroxidase
IAA
ZR+ZT
分类号
S565.1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激素配比对大豆子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
4
4
作者
武佩佩
向刚
王露
王磊
李跃
于浩澎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846-3847,共2页
基金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质量工程"创新实验计划项编号:05
文摘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大豆子叶形成愈伤组织的影响。[方法]以高蛋白大豆东农42号子叶为供试外植体,以6-BA2.0mg/L+NAA0.2 mg/L和2,4-D2.0 mg/L+KT1.0 mg/L的激素对其进行诱导,研究不同激素对大豆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结果]以添加6-BA2.0 mg/L+NAA0.2 mg/L培养基培养的材料诱导率为71.4%;以添加2,4-D2.0 mg/L+KT1.0 mg/L培养基培养的材料诱导率为78.6%,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大部分呈绿色、质密;未添加激素组诱导率为85.7%,但无生长迹象。所加激素均能诱导大豆子叶形成愈伤组织,但不同激素种类诱导愈伤组织能力有差异,以添加2,4-D2.0 mg/L+KT1.0 mg/L的效果最好。[结论]不同种类的外源激素对外植体的诱导作用不同,大豆子叶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2,4-D2.0 mg/L+KT1.0 mg/L。
关键词
大豆子叶
激素
愈伤组织
诱导
Keywords
soybean
cotyledon
Hormone
Callus
Induction
分类号
S184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褐藻胶寡糖激发子活性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刘中华
张杰
郭婕
机构
周口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出处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82-84,共3页
基金
周口师范学院青年科研基金资助项目(No.ZKNUQN200916)
文摘
寡糖可作为激发子诱导植物产生抗性反应,提高防御酶活力,积累植保素,从而增强自身的抵抗力.本实验利用细菌AGN12的胞外酶对褐藻胶进行生物降解,得到不同聚合度的寡糖样品.实验结果表明,褐藻胶寡糖能激活大豆子叶的防卫系统,诱导合成和积累较多的植保素,并且对大豆子叶防御酶有良好的诱导作用.
关键词
褐藻胶寡糖
激发子活性
大豆子叶
植保素
苯丙氨酸解氨酶
Keywords
alginooligosaccharides
elicitor-activity
soybean
cotyledon
phytoalexin
PAL
分类号
Q81 [生物学—生物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豆子叶RNA和DNA的同步抽提及质量分析
6
作者
周向红
王萍
机构
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
出处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6-39,共4页
基金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资助(CXTD07)
教育部大豆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B08A03)
文摘
本文旨在建立一种适用于大豆子叶的RNA和DNA同步抽提方法,得到高质量的核酸以满足后续实验要求。该方法先用异硫氰酸胍裂解大豆子叶,再用常规苯酚/氯仿抽提去除杂质,最后用LiCl选择性沉淀核酸。核酸的完整性和纯度检测表明抽提的总RNA和DNA质量良好,进一步的RT-PCR和PCR检测显示抽提的总RNA和DNA质量适合后续的实验要求。
关键词
大豆子叶
同步抽提
RNA
DNA
Keywords
soybean
cotyledon
Simultaneous
isolation
RNA
DNA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多胺诱导大豆子叶节愈伤组织形成丛生芽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高凤鸣
胡文婷
苏国兴
机构
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
出处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06-101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467)
文摘
以栽培大豆幼苗子叶节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多胺氧化降解产物H2O2在大豆子叶节愈伤组织丛生芽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浓度为0.5 mmol·L-1时3种外源多胺(Put,Spm和Spd)都能显著促进大豆子叶节愈伤组织分化形成丛生芽,其中Spd的作用最显著,Put和Spm作用次之,而亚精胺合酶抑制剂-环己胺(CHA)对大豆子叶节丛生芽的形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与此对应的是,外源多胺处理促进了子叶节外植体的二胺氧化酶(Cu AO)活性和H2O2含量水平。有趣的是,用多胺氧化酶抑制剂-氨基胍(AG)和H2O2清除剂DMTU分别处理,也可显著抑制多胺对大豆子叶节愈伤组织分化形成丛生芽的促进作用;AG和DMTU在丛生芽分化上的作用,可能与AG处理导致外植体Cu AO活性和H2O2水平的降低,以及与DMTU清除H2O2的作用有关。研究结果暗示多胺降解产物H2O2可能参与多胺对大豆子叶节愈伤组织丛生芽的诱导。
关键词
大豆子叶节
过氧化氢
多胺氧化降解
丛生芽
Keywords
soybean
cotyledon
node
Polyamines
oxidative
degradation
Hydrogen
peroxide
Clump
buds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胺氧化降解在大豆子叶节分化形成不定根中的作用
被引量:
1
8
作者
胡文婷
杨北宁
苏国兴
机构
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81-8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467)
文摘
以"吉林小粒7号"大豆种子[Glycine max(L.)Merr.]为材料,研究多胺氧化降解在大豆子叶节分化形成不定根中的作用.结果显示:三种外源多胺(Put,Spd和Spm)都能显著促进大豆子叶节分化形成不定根,而亚精胺合酶抑制剂环已胺(CHA)对大豆子叶节分化出不定根有抑制作用;多胺氧化酶专性抑制剂氨基胍(AG)可显著抑制大豆子叶节分化形成不定根,与此相一致的是,外植体DAO活性和H2O2含量相应降低,内源多胺有一定的积累;H2O2清除剂N,N-二甲基硫脲(DMTU)处理可显著抑制大豆子叶节分化形成不定根,并可降低外源多胺对大豆子叶节分化形成不定根的促进作用.这些结果暗示,大豆子叶节分化出不定根的过程可能与多胺氧化降解有关,并且降解产物H2O2可能参与了此过程.
关键词
大豆子叶节
多胺氧化降解
二胺氧化酶
过氧化氢
Keywords
soybean
cotyledon
node
polyamine
oxidative
degradation
diamine
oxidase
hydrogen
peroxide
分类号
Q936 [生物学—微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影响因素的研究
9
作者
杨晓倩
李桂兰
刘晨光
董秋平
张锴
乔亚科
机构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生命科技学院
出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1-96,共6页
基金
转基因重大专项(2014ZX0800404B)
文摘
为提高大豆遗传转化效率,采用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的方法,以大豆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共培养阶段浸染液浓度及外界培养条件(共培养温度和天数)和培养基添加物对转化效率和芽诱导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浸染液OD600=0.5的诱导率最高,共培养温度为24℃,共培养天数为10 d具有较高转化效率,共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 carbon nanotube,NM)对诱导卡那霉素抗性不定芽有促进作用。PCR检测表明PHR1基因已整合到T1代大豆基因组中,初步证明可在大豆基因组中稳定遗传。
关键词
农杆菌介导
大豆子叶节
共培养
单壁碳纳米管
Keywords
Agrobactium-mediated
soybean
cotyledon
node
co-culture
single-wall
carbon
nanotube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豆发芽过程中异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
7
10
作者
曾庆真
牛文慧
邵淑娟
机构
山东省菏泽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
出处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3-55,共3页
文摘
该文通过光度分析法对大豆发芽过程中异黄酮总含量的变化、大豆中的异黄酮在子叶和芽茎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发芽后,大豆中异黄酮总含量有所增高,且在芽长为3cm时达到最高。豆芽芽茎中异黄酮的总含量显著高于大豆原料和豆芽子叶,随着豆芽的增长,子叶中异黄酮的含量有所升高,但芽茎中异黄酮的含量有所降低。进而通过DPPH和ORAC两种方法对大豆发芽过程中的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豆芽的增长,子叶和芽茎的抗氧化活性均和其中的异黄酮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的统计关系。
关键词
大豆发芽
芽茎
子叶
异黄酮含量
抗氧化活性
Keywords
germinated
soybean
sprout
cotyledon
isoflavone
content
antioxidant
activity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豆子叶细胞中由液泡发育成蛋白体的不同方式
郑易之
何孟元
胡阿林
郝水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0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离子辐照大豆子叶细胞显微分析
余增亮
邓建国
吴跃进
何建军
尹载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0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豆离体成熟子叶不定芽分化的某些生理生化特性
刘淑兰
薛仁镐
吴政道
韩碧文
陈正华
姚渝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同激素配比对大豆子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武佩佩
向刚
王露
王磊
李跃
于浩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褐藻胶寡糖激发子活性研究
刘中华
张杰
郭婕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大豆子叶RNA和DNA的同步抽提及质量分析
周向红
王萍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0
原文传递
7
多胺诱导大豆子叶节愈伤组织形成丛生芽的机理研究
高凤鸣
胡文婷
苏国兴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多胺氧化降解在大豆子叶节分化形成不定根中的作用
胡文婷
杨北宁
苏国兴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影响因素的研究
杨晓倩
李桂兰
刘晨光
董秋平
张锴
乔亚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大豆发芽过程中异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变化研究
曾庆真
牛文慧
邵淑娟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4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