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北山歌及其美学透视
1
作者 齐柏平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第1期104-116,共13页
山歌比较全面的意思应该是“山水之歌”,是与人们的饮食起居的生活区有一定距离的山野、户外之曲,是一种在比较开阔的地理空间演唱的歌曲。山歌音调比较高亢,节奏比较自由,情感极为真挚。山歌分一般山歌、田秧山歌和放牧山歌。一般山歌... 山歌比较全面的意思应该是“山水之歌”,是与人们的饮食起居的生活区有一定距离的山野、户外之曲,是一种在比较开阔的地理空间演唱的歌曲。山歌音调比较高亢,节奏比较自由,情感极为真挚。山歌分一般山歌、田秧山歌和放牧山歌。一般山歌主要分布在西北黄土高原和西南云贵高原,北方山歌险峻崇高、粗犷豪放,南方山歌开放回荡、仁厚柔美;田秧山歌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地区,是集体劳动时表演的,以讲故事为主,具有集体性、群众性和即兴性;放牧山歌主要分布在我国草原、牧场、坝子、江河边和山坡的草地等适合放牧的地方,气息悠长、节奏宽广、旋律优美,北方更大气,南方更灵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歌 田歌 牧歌 南方山歌 北方山歌 美学
下载PDF
《西洲曲》的考证及解读 被引量:2
2
作者 余再山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24-27,共4页
《西洲曲》自诞生以来,其艺术成就无庸置疑,但关于作者、叙述主体、故事发生地和诗中某些词句的解释等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本文主张研读作品必须将其还原至它产生的时代,不能生硬地用现当代的某些文学创作理念和方法强加于千百年前的文... 《西洲曲》自诞生以来,其艺术成就无庸置疑,但关于作者、叙述主体、故事发生地和诗中某些词句的解释等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本文主张研读作品必须将其还原至它产生的时代,不能生硬地用现当代的某些文学创作理念和方法强加于千百年前的文学作品。通过《西洲曲》之争的分析,理清了诗中的故事发生地和某些词句的解释,认为《西洲曲》是一首通过季节和空间变换的描写,表达一位女子对情侣深长思念的经过文人加工过的南朝民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洲曲》 南朝民歌 争论 解读
下载PDF
皖南民歌“慢赶牛”的审美特征和传承发展研究
3
作者 张静嘉 《宿州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61-65,共5页
"慢赶牛"是皖南地区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地区的民歌相比,皖南民歌"慢赶牛"在文体结构、音乐形态和演唱风格方面独树一帜。通过田野和历史典籍的调查、考证,结合具体作品对其审美... "慢赶牛"是皖南地区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地区的民歌相比,皖南民歌"慢赶牛"在文体结构、音乐形态和演唱风格方面独树一帜。通过田野和历史典籍的调查、考证,结合具体作品对其审美特征进行梳理和总结,并从产业发展、文旅融合、融入高校等方面提出传承和发展的路径,使其文化艺术价值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和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民歌 “慢赶牛” 审美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