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自然审美述略 被引量:11
1
作者 薛富兴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91-96,共6页
两宋是中华自然审美的精致化阶段。它全盘继承了魏晋以来形成的自然审美三大形态基本格局,然又均有自身特色。纵游山水方面,以山水悟道形成自然审美之理趣;园林建筑方面,建筑各要素细节上全盘精致化,讲究山水之趣与日常享受兼顾的私家... 两宋是中华自然审美的精致化阶段。它全盘继承了魏晋以来形成的自然审美三大形态基本格局,然又均有自身特色。纵游山水方面,以山水悟道形成自然审美之理趣;园林建筑方面,建筑各要素细节上全盘精致化,讲究山水之趣与日常享受兼顾的私家园林最为发达;山水艺术方面,山水花鸟画大兴,既将自然审美价值推至极处,又最终将自然审美的客观之境改铸为主观的情趣之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自然审美 理趣 园林 山水花鸟
下载PDF
宋代花鸟画与现代粉彩花鸟瓷画装饰形式语言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马俐 杨涛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27-31,共5页
花鸟装饰是粉彩瓷绘数百年发展史上最常见、最引人注目的题材。花鸟画题材在粉彩中的表现,无论从构图、色彩、画艺及纹饰装饰上,都能看到传统花鸟画的遗留痕迹,特别是花鸟画发展到鼎盛时期的宋代花鸟画。本论文基于该基础,从形式语言上... 花鸟装饰是粉彩瓷绘数百年发展史上最常见、最引人注目的题材。花鸟画题材在粉彩中的表现,无论从构图、色彩、画艺及纹饰装饰上,都能看到传统花鸟画的遗留痕迹,特别是花鸟画发展到鼎盛时期的宋代花鸟画。本论文基于该基础,从形式语言上分析宋代花鸟画与现代粉彩花鸟瓷画在绘画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以此研究宋代花鸟画与现代粉彩花鸟瓷画装饰比较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花鸟画 粉彩 形式语言 比较
下载PDF
略论宋画的园林史料价值——以《陶渊明归隐图卷》、《归去来辞书画卷》、《西塞渔社图》等宋画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宋恬恬 沈欣悦 鲍沁星 《风景园林》 2017年第2期40-46,共7页
两宋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发展过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尚存许多不甚清晰、有待深入讨论的关键问题。在宋代园林实物遗存罕见、文献材料不成系统的现实情况下,宋画对宋代园林史研究的史料价值受到了高度重视。本文以宋画《陶渊明归隐图... 两宋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发展过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尚存许多不甚清晰、有待深入讨论的关键问题。在宋代园林实物遗存罕见、文献材料不成系统的现实情况下,宋画对宋代园林史研究的史料价值受到了高度重视。本文以宋画《陶渊明归隐图卷》、《归去来辞书画卷》、《西塞渔社图》等图像材料为例,指出了其在园林史研究上所具有的关键史料价值,推进了中国古代园林源流和发展脉络的新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南宋园林 中国园林史 宋画
下载PDF
《四景山水图》中的南宋文人园林造景手法探讨 被引量:7
4
作者 朱翥 《风景园林》 2016年第2期102-108,共7页
南宋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重要时期;宋室南渡,经济文化中心南移,文人园林在江南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逐步成为主流风格。《四景山水图》是南宋山水画的代表作,是研究南宋文人园林的重要历史资料。通过对该组作品空间布局、造景元素及细部... 南宋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重要时期;宋室南渡,经济文化中心南移,文人园林在江南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逐步成为主流风格。《四景山水图》是南宋山水画的代表作,是研究南宋文人园林的重要历史资料。通过对该组作品空间布局、造景元素及细部等方面进行提炼,探讨南宋文人园林基本造景手法与山水美学特色。认为南宋文人园林在注重意境表达外,具有丰富的空间层次及显著的江南地域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文人园林 四景山水图 山水画 江南
下载PDF
郑州尚庄壁画墓M1发掘简报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家强 +2 位作者 谢婷 郝红星(执笔/绘图) 秦德宁(绘图)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43,共6页
郑州尚庄壁画墓M1是郑州地区近年来发现的仅有的两座方形砖券壁画墓之一,虽然仅存墓室下部,壁画保存一般,但四壁砖雕颇具特色,为这一时期郑州地区壁区宋代壁画墓的研究增添了新资料。
关键词 宋代 砖雕 壁画墓
原文传递
宋代文人画作中的家具形态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源 谷岩 李莹 《家具》 2015年第4期95-99,共5页
如今鼎盛时期的明清家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但在中国古家具发展阶段中,宋代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转型时期。特别是处于士大夫阶层的文人更是对宋代家具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宋代家具形态的研究能帮助我们了解整个高坐时期的家具... 如今鼎盛时期的明清家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但在中国古家具发展阶段中,宋代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转型时期。特别是处于士大夫阶层的文人更是对宋代家具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宋代家具形态的研究能帮助我们了解整个高坐时期的家具特点,更能够深刻领悟我国传统家具的文化。然而宋代流传下来的实物家具甚少,因此本文试从宋代文人绘画为切入点考究当时的家具形态,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和思路来阐释我国宋代家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文人 士大夫 绘画 家具
下载PDF
“宋地万人杰 本朝一国师”──高僧一山一宁访日事迹考略 被引量:6
7
作者 包江雁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1年第2期24-26,共3页
一山一宁访日正当元世祖两次东征失败之后,恢复了因战争而中断近20年的中日关系。一山在日本留居18年,创建了禅宗一山派,受到日本两代天皇的尊崇。一山在日本不仅弘扬佛法,而且还传播了宋学、文学及书画艺术,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关键词 一山一宁 一山派 宋学 僧侣 禅宗 佛教 生平
下载PDF
流变的雅媒——宋代花鸟团扇画的兴盛、构图与转向 被引量:4
8
作者 赵少俨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5-119,114,共6页
宋代花鸟团扇画的兴盛主要得益于制扇业的发展和社会各阶层对小品画的推崇风潮,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逐渐提高,团扇的形制变得多样,团扇画的构图也随之丰富,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本文将宋代花鸟团扇画分为北宋初期、北宋中晚期和南宋三... 宋代花鸟团扇画的兴盛主要得益于制扇业的发展和社会各阶层对小品画的推崇风潮,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逐渐提高,团扇的形制变得多样,团扇画的构图也随之丰富,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本文将宋代花鸟团扇画分为北宋初期、北宋中晚期和南宋三个阶段,对花鸟团扇画不同阶段的流变规律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认为宋代花鸟团扇画无论在形制还是内涵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境地,对后世花鸟团扇画的发展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花鸟画 团扇画 文人画
原文传递
人间有味是清欢——记《文会图》中的茶事活动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竹雨 《茶叶》 2014年第3期172-174,共3页
宋代延续中晚唐以来的宴饮之风,北宋徽宗《文会图》以写实的手法表现了宋代宫廷宴饮的场景,其中所表现的茶事活动更是真实再现了宋代饮茶的习俗。
关键词 宋代 文会图 宴饮 茶事
下载PDF
理学与北宋绘画中的形、理、真 被引量:1
10
作者 皮佳佳 《美育学刊》 2024年第1期75-82,共8页
受理学思想影响,北宋绘画在美学理论和实践中出现了“尚理”之风。艺术家把穷理作为观物的前提,力求在绘画中超越表面形似,在纷繁物象中把握事物内在的规律和物理,并上升至天地生成之道,将事物看作宇宙造化的部分,致力在自然整全性中表... 受理学思想影响,北宋绘画在美学理论和实践中出现了“尚理”之风。艺术家把穷理作为观物的前提,力求在绘画中超越表面形似,在纷繁物象中把握事物内在的规律和物理,并上升至天地生成之道,将事物看作宇宙造化的部分,致力在自然整全性中表现事物的蔚然生意。同时艺术家也要随造化而动,以自我之天性贯通万物之天性,打通“造化”与“心源”,映现出物象的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理学 绘画
下载PDF
宋代佛教绘画《写经罗汉图》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邵晓峰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9-146,共8页
罗汉画在宋代佛教绘画中具有重要地位,《写经罗汉图》以写经罗汉为题材,立意不凡,画风严谨,技艺上乘,内容丰富,可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相关的家具(如案、屏风)、建筑(如斗栱、瓦当)与执笔法以及画风画法带来帮助。通过分析宋代罗汉画在全... 罗汉画在宋代佛教绘画中具有重要地位,《写经罗汉图》以写经罗汉为题材,立意不凡,画风严谨,技艺上乘,内容丰富,可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相关的家具(如案、屏风)、建筑(如斗栱、瓦当)与执笔法以及画风画法带来帮助。通过分析宋代罗汉画在全世界的收藏状况,南宋罗汉画获得杰出成就的背景以及此画与光孝寺旧藏的问题,提出它不仅是南宋画家的作品,还显示了宋代罗汉画的一流艺术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史 宋代佛教绘画 艺术作品 《写经罗汉图》 南宋 家具 画风画法
下载PDF
宋代书画市场昌盛的条件及特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博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7,共3页
介绍了促成宋代书画市场兴盛的条件以及特征。认为良好的人文环境,城市经济的发展,艺术消费群体的扩大等,是宋代书画市场兴盛的主要条件。职业书画师、职业中介商、固定交易场所以及赝品市场的出现,代表了宋代书画市场的繁荣状态。
关键词 宋代 书画市场 赝品
下载PDF
宋代女性空间中的纹饰特征及蕴意探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滨丹 邓莉文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8-92,共5页
宋代文人审美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人思想审美的渗透也影响了女性空间中的活动、用具等。以宋代女性空间中的纹饰为研究对象,运用图像学分析法对其造型与色彩进行探析,获知女性空间中的纹饰独具时代特征。纹饰造型中几何... 宋代文人审美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人思想审美的渗透也影响了女性空间中的活动、用具等。以宋代女性空间中的纹饰为研究对象,运用图像学分析法对其造型与色彩进行探析,获知女性空间中的纹饰独具时代特征。纹饰造型中几何纹样寓情于形,花卉纹样生动写实;纹饰色彩以青绿朱三色为主,与建筑彩画的色彩相协调。研究旨在探讨宋代女性空间纹饰特征与蕴意,并从中分析宋代女性空间的家居文化、审美取向与艺术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女性空间 几何纹样 建筑彩画 审美风尚
下载PDF
宋代仕女画中的服装形制与色彩运用分析及其视觉文化内涵研究
14
作者 潘子维 《色彩》 2024年第7期102-105,共4页
服装的历史源远流长、发展至今,它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不仅折射出人们真实的内心世界,也展现出不同时代下所产生的文化艺术与审美风尚。纵观古今,宋代的文化艺术始终立于中国古典艺术的高峰。笔者以两宋仕女画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文献... 服装的历史源远流长、发展至今,它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不仅折射出人们真实的内心世界,也展现出不同时代下所产生的文化艺术与审美风尚。纵观古今,宋代的文化艺术始终立于中国古典艺术的高峰。笔者以两宋仕女画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历史文物,分析其典型的服装形制结构与色彩运用,旨在更深入地挖掘其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女性服装形制 色彩运用 宋代文化 仕女画 视觉文化内涵
下载PDF
宋代梳妆仕女图中的漆妆奁形制及CMF特征研究
15
作者 杨娟 邓莉文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7,共6页
历来关于宋画中陈设品的研究主要以家具类为主,但由于家具实物出土较少,所以只能从图像、文献的角度展开研究。宋代四幅梳妆仕女图《绣栊晓镜图》《靓妆仕女图》《调鹦图》《盥手观花图》中的陈设品既有家具类漆器,又有梳妆类漆器,而现... 历来关于宋画中陈设品的研究主要以家具类为主,但由于家具实物出土较少,所以只能从图像、文献的角度展开研究。宋代四幅梳妆仕女图《绣栊晓镜图》《靓妆仕女图》《调鹦图》《盥手观花图》中的陈设品既有家具类漆器,又有梳妆类漆器,而现存宋代漆妆奁文物不少。从漆妆奁入手,相关成果可为宋画中缺乏实物的家具品类研究提供切实佐证。运用图像、文物、文献“三重”证据法,研究画中漆妆奁的形制及其色彩、工艺,完成漆妆奁CMF研究发现,宋代漆妆奁具有以数制简的形制特征、简繁益彰的工艺特征、雅俗共济的色彩特征。漆妆奁材料效果主要通过形、色、工呈现,所以将材料融汇于三者中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宋代仕女 梳妆仕女图 漆妆奁
下载PDF
南宋初院画的兴盛及其原因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乔彬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5-10,共6页
南宋初年宋金停战,经济、社会有较大发展,宋高宗恢复了画院。由于建制与北宋不同,高宗对画家奖掖甚力,大批南渡的院画家充分发挥了艺术才能,造就出绘画的中兴。伴随着文人画的退潮,南宋院画较之北宋有不少发展进步,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南宋初年宋金停战,经济、社会有较大发展,宋高宗恢复了画院。由于建制与北宋不同,高宗对画家奖掖甚力,大批南渡的院画家充分发挥了艺术才能,造就出绘画的中兴。伴随着文人画的退潮,南宋院画较之北宋有不少发展进步,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与高宗个人相关的,主要有四点:一是高宗宣扬"中兴",绘画转向历史题材,促进了画院人物画的发展;二是能充分发挥不同画家的专长和创造性,使院画各类作品艺术水平普遍提高;三是画家不再拘守某种范式,有较大的创作自由;四是高宗较尊重画家的创作个性,较重视画家的创作权,使画家的主体意识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院画 兴盛 宋高宗 个人作用
下载PDF
南宋山水画中建筑空间的构建——基于马远、夏珪作品的考察
17
作者 赵柘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0-62,共3页
南宋山水画注重其建筑空间的构建,反映了山水画的诗意空间追求和审美倾向。这种空间构建反映在南宋院画家群体的山水画作中。本文立足于南宋院画家代表马远、夏珪的山水画作品,以其中的宫苑园林、村舍民居以及寺观建筑为对象,分析其空... 南宋山水画注重其建筑空间的构建,反映了山水画的诗意空间追求和审美倾向。这种空间构建反映在南宋院画家群体的山水画作中。本文立足于南宋院画家代表马远、夏珪的山水画作品,以其中的宫苑园林、村舍民居以及寺观建筑为对象,分析其空间构建特点和规律,为当前城市山水画的创作提供视觉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山水画 建筑空间 视觉资源
原文传递
基于两宋界画的古建筑鸱尾研究
18
作者 王锦华 张奕 王海若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6期81-84,共4页
两宋时期绘画高度发展,并以写实著称。本文从现存两千余幅宋代界画资料中整理出其中绘有建筑图幅约一百三十余幅,通过梳理分析其中对屋脊鸱尾部件详细刻画的九幅界画资料,谋求真实呈现两宋时期鸱尾的实貌、纹样构成及其制式变迁,指出其... 两宋时期绘画高度发展,并以写实著称。本文从现存两千余幅宋代界画资料中整理出其中绘有建筑图幅约一百三十余幅,通过梳理分析其中对屋脊鸱尾部件详细刻画的九幅界画资料,谋求真实呈现两宋时期鸱尾的实貌、纹样构成及其制式变迁,指出其背后所包含的主观意图,并分析理解其功能意义。最终,基于研究结果意图了解两宋时期的审美倾向,同时也为当前两宋建筑保护与修复提供了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鸱尾 屋脊 宋代建筑 界画
下载PDF
宋代织物画缋工艺研究
19
作者 丁相宇 《纺织报告》 2024年第7期134-136,共3页
画缋工艺是一种中国传统染色技术。文章基于发掘资料的整理和出土实物的研究,详细分析了宋代画缋工艺和艺术特点,通过对文物的艺术分析和比较研究,揭示了宋代画缋工艺的发展历程及其与其他印染工艺的关系。研究发现,宋代织物画缋工艺繁... 画缋工艺是一种中国传统染色技术。文章基于发掘资料的整理和出土实物的研究,详细分析了宋代画缋工艺和艺术特点,通过对文物的艺术分析和比较研究,揭示了宋代画缋工艺的发展历程及其与其他印染工艺的关系。研究发现,宋代织物画缋工艺繁荣发展,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印金敷彩为主的工艺特征。这对了解宋代社会文化背景、探索中国传统画缋工艺在宋代的发展与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黄昇墓出土文物 画缋工艺 制作工艺
下载PDF
宋代风俗画中女性活动特征及其空间环境观
20
作者 黄甜甜 王泽发 +1 位作者 李子蓉 胡梦雨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2-91,共10页
通过以宋代女性图像(包含女性活动的画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年龄段对宋代女性活动类型、特征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并在环境要素细分与统计的基础上探索不同类型女性活动空间的环境要素构成及其所反射出的空间环境观。
关键词 宋代 风俗画谱 女性 文化内涵 空间环境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