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山地森林的土壤养分状况 被引量:54
1
作者 耿玉清 余新晓 +1 位作者 岳永杰 牛丽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9-175,共7页
森林土壤是维持林木健康生长的基质,其肥力特征影响并控制着林木的健康状态(Fisher et al.,2000)。森林退化与土壤肥力的衰退有密切的联系(La Mannaetal.,2004)。因此,对森林土壤特征的了解,可及时为森林健康经营提供依据。
关键词 山地森林土壤 土壤PH值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全氮 土壤有效磷 北京
下载PDF
长期施肥下红壤性水稻土有效磷的演变特征及对磷平衡的响应 被引量:49
2
作者 黄晶 张杨珠 +1 位作者 徐明岗 高菊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32-1141,共10页
【目的】分析长期不同施肥下土壤有效磷含量、全磷含量、土壤磷素盈亏和磷素活化效率(PAC)的动态变化,探讨不同施肥下水稻土磷素演变特征及与磷平衡的响应关系。【方法】基于1982年开始的红壤性水稻土长期不同施肥定位试验,试验包括不施... 【目的】分析长期不同施肥下土壤有效磷含量、全磷含量、土壤磷素盈亏和磷素活化效率(PAC)的动态变化,探讨不同施肥下水稻土磷素演变特征及与磷平衡的响应关系。【方法】基于1982年开始的红壤性水稻土长期不同施肥定位试验,试验包括不施肥(CK)、有机肥(牛粪,M)、氮磷钾肥(NPK)、氮磷钾肥+有机肥(NPKM)、氮磷肥+有机肥(NPM)、氮钾肥+有机肥(NKM)和磷钾肥+有机肥(PKM)共7个处理。【结果】经过30年不同施肥,土壤有效磷含量均呈上升趋势。M、NKM、NPK、NPM、NPKM和PKM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速率分别为0.18、0.20、0.83、1.35、1.46和1.62 mg·kg^(-1)·a^(-1)。M、NPK、PKM、NPM和NPKM处理土壤全磷增加速率分别约为4.3、15.4、16.0、18.3和22.9 mg·kg^(-1)·a^(-1)。所有施肥处理,土壤中磷素均有盈余,磷素盈余量与土壤有效磷增加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土壤中每盈余100 kg P·hm^(-2),M、NKM、NPM、NPKM、PKM和NPK6个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0.4、0.7、1.9、2.1、2.2和3.2 mg·kg^(-1)。在土壤中磷素盈余量接近的情况下,单施化肥(NPK)的PAC显著高于单施有机肥(M)处理(P<0.05)。【结论】化学磷肥和有机肥配施相比单施化肥或有机肥能够显著提高红壤性水稻土土壤有效磷、全磷含量和磷素活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磷素表观平衡 有效磷 全磷 磷素活化效率
下载PDF
磷肥中腐植酸添加比例对玉米产量、磷素吸收及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5
3
作者 李军 袁亮 +4 位作者 赵秉强 李燕婷 温延臣 李伟 林治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41-648,共8页
【目的】腐植酸可提高磷肥的肥效,对于其在磷肥中适宜添加量的研究可为我国磷肥的"增效减量"提供依据。【方法】将腐植酸增效剂按1%、5%、10%和20%的比例添加到磷酸一铵中,制成四种腐植酸磷肥试验产品(HP1、HP2、HP3和HP4),... 【目的】腐植酸可提高磷肥的肥效,对于其在磷肥中适宜添加量的研究可为我国磷肥的"增效减量"提供依据。【方法】将腐植酸增效剂按1%、5%、10%和20%的比例添加到磷酸一铵中,制成四种腐植酸磷肥试验产品(HP1、HP2、HP3和HP4),利用土柱栽培试验研究在等磷量(施P_2O_5量0.1 g/kg干土)投入及等肥料重量(施磷肥实物量0.16 g/kg干土,即施P_2O_5量分别减少1%、5%、10%、20%)投入情况下,腐植酸磷肥对玉米产量、磷素吸收利用及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结果】1)在等磷量施用情况下,与普通磷肥(P)相比,四种腐植酸磷肥处理玉米籽粒产量增加4.5%~13.6%,且腐植酸添加量越大产量越高,均显著高于普通磷肥处理;在等肥料重量施用下,随着腐植酸磷肥施入P_2O_5量的减少,玉米籽粒产量逐渐降低,当P_2O_5施用量减少20%时籽粒产量与普通磷肥处理相比仍未显著降低。2)腐植酸磷肥处理在等磷量施用下较普通磷肥处理可显著提高玉米籽粒磷吸收量和地上部吸磷总量,分别增加6.0%~15.4%和6.3%~14.0%,但秸秆磷吸收量无显著变化;当腐植酸磷肥施入P_2O_5量减少20%时籽粒磷吸收量和地上部磷吸收总量会显著低于普通磷肥处理。3)与普通磷肥处理相比,在等磷量施用下,腐植酸磷肥的表观利用率提高5.9~13.1个百分点,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分别提高26.5%~79.1%、4.5%~13.5%,且均达到显著水平。4)施入腐植酸后主要影响0—50 cm土层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其中15—30 cm土层速效磷含量增加最为显著,与普通磷肥处理相比增加18.1%~36.6%。【结论】腐植酸增效剂在1%~20%的添加比例范围内对磷肥均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可提高玉米产量、磷素吸收量及磷肥利用效率,并可提高土壤中的速效磷含量,且腐植酸添加量越大效果越好;利用腐植酸的增效作用来减少磷肥施用量是可行的,在当前磷肥施用量的基础上可减少磷肥用量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增效剂 磷酸一铵 玉米产量 磷吸收利用 土壤速效磷
下载PDF
北京平谷区土壤有效磷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量:43
4
作者 王淑英 胡克林 +1 位作者 路苹 于同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90-1298,共9页
【目的】探明土壤有效磷的空间分布,为合理科学配方施肥和识别农业面源磷污染重点控制区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郊区平谷区布设1058个采样点,测定其耕层(0~20cm)与亚耕层(20~40cm)土壤有效磷含量。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目的】探明土壤有效磷的空间分布,为合理科学配方施肥和识别农业面源磷污染重点控制区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郊区平谷区布设1058个采样点,测定其耕层(0~20cm)与亚耕层(20~40cm)土壤有效磷含量。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平谷区耕层和亚耕层土壤有效磷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5和1.29,均属强变异程度,其平均含量分别为32.80和9.74mg·kg-1,耕层含量高于亚耕层,表现出一定的表聚性。耕层和亚耕层有效磷的空间相关距离分别为14.6和15.8km。平谷区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空间分布表现为:低山区>平原区>山区,主要与高程、土地利用方式及施肥量有关。亚耕层有效磷空间分布格局与耕层相似,但其含量远小于耕层。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超过临界值(60mg·kg-1)的概率为70%~90%的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9%,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半山区。概率<20%的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0.1%,分散分布于东北部山区、东部半山区及中部、西南部平原区。【结论】平谷区果园、菜地和大田土壤磷素均有不同程度的盈余,有机肥和化肥的大量投入是平谷区土壤有效磷含量高的主要原因。大华山镇中部及刘家店乡东南部部分区域作为农业面源磷污染的重点控制区,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磷 空间变异 环境风险分析
下载PDF
施磷量与小麦产量的关系及其对土壤、气候因素的响应 被引量:33
5
作者 冯媛媛 申艳 +3 位作者 徐明岗 田应兵 任凤铃 段英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83-691,共9页
【目的】分析在有效磷含量不同的土壤中磷肥施用量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探明在保证小麦高产的前提下,不同有效磷含量土壤中施磷量与小麦籽粒产量之间的关系,为小麦生产中合理施用磷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根... 【目的】分析在有效磷含量不同的土壤中磷肥施用量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探明在保证小麦高产的前提下,不同有效磷含量土壤中施磷量与小麦籽粒产量之间的关系,为小麦生产中合理施用磷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根据1990—2017年间已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国磷肥田间试验的文献,建立土壤有效磷、施磷量和小麦籽粒产量的数据库。采用数据整合分析方法 (Meta-analysis),研究在3个土壤有效磷梯度(<10、10~20、> 20 mg/kg)下,不同施磷(P_2O_5)量(<60、60~90、90~120、120~150、> 150 kg/hm2)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分析施磷量与小麦籽粒产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环境因素的响应。【结果】1)除在有效磷>20 mg/kg的土壤上施用P_2O_5> 90 kg/hm2的高量磷肥外,在其它有效磷含量土壤上施用磷肥对小麦籽粒产量的提高均具有正影响。具体表现为:在有效磷<10 mg/kg的土壤上,小麦籽粒产量随施磷量的升高而呈直线上升趋势,其中施P_2O_5> 150 kg/hm2的磷肥对小麦的增产作用最强(36.6%);在有效磷含量为10~20 mg/kg的土壤上,90~120 kg/hm2的P_2O_5施用量对小麦的增产作用最强(25.8%);在有效磷含量> 20 mg/kg的土壤上,小麦籽粒产量与施磷量的关系符合米歇里西方程,即小麦籽粒产量随施磷量先增加后达到平衡,且磷肥施用对小麦的有效增产作用相对较弱(<8%)。2)在不同的环境因素下磷肥施用对小麦籽粒产量的提高均为正影响。具体表现为:在不同的气候类型条件下,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施用磷肥对小麦籽粒产量的提高幅度为19.4%,高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10.7%);在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黑垆土中磷肥施用对小麦籽粒产量的提高幅度为34.4%,显著高于黄棕壤(10.3%)、棕壤(9.2%)和褐土(15.6%);在不同小麦种植区中,春小麦区中磷肥施用对小麦籽粒产量的提升幅度为32.9%,显著高于北方冬小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磷 土壤类型 磷肥施用量 小麦籽粒产量 数据整合分析
下载PDF
磷肥不同施用方式对土壤速效磷及春玉米磷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2
6
作者 耿玉辉 曹国军 +3 位作者 叶青 其其格 武鹏 张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0-474,共5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磷肥不同施用方式下,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超高产春玉米磷素吸收规律以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速效磷含量随施磷量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苗期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至蜡熟期差异逐渐减小.施用磷肥提高了春...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磷肥不同施用方式下,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超高产春玉米磷素吸收规律以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速效磷含量随施磷量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苗期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至蜡熟期差异逐渐减小.施用磷肥提高了春玉米植株对磷素的吸收量,在磷肥总量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基肥、追肥比例春玉米磷素吸收量有所不同.春玉米产量与磷肥施用量呈典型抛物线关系,一定范围内随施磷量增加春玉米产量呈增加的趋势,过量施用磷肥导致减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速效磷 春玉米 磷素吸收 产量
下载PDF
生物炭提高土壤磷素有效性的整合分析 被引量:27
7
作者 占亚楠 王智 孟亚利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85-1193,共9页
生物炭改善土壤肥力和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与土壤磷素有效性的提高密切相关,但是关于生物炭添加对土壤磷素有效性影响的定量效应尚不明确。本研究对95篇符合条件的文献中的507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以评估生物炭添加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定... 生物炭改善土壤肥力和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与土壤磷素有效性的提高密切相关,但是关于生物炭添加对土壤磷素有效性影响的定量效应尚不明确。本研究对95篇符合条件的文献中的507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以评估生物炭添加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定量影响。结果表明:不论生物炭原料、制备温度、C/N、施用量、配施化肥与否,以及土壤质地、pH、有机碳含量如何变化,生物炭添加均使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平均较不添加对照提高57.6%。同时,生物炭添加促进了作物对磷的利用,但植株含磷量对不同添加条件下生物炭的响应程度基本上均低于土壤有效磷,部分条件下未达到显著水平,平均响应比为30.6%。在砂质和壤质土壤中,添加拥有较多灰分的畜禽粪便生物炭,以及较低C/N、低温裂解的碱性生物炭、较大施用量对增加土壤有效磷和植株磷含量更有效。作为土壤磷素循环的主要酶,生物炭添加使碱性磷酸酶活性平均增加2.8%,而酸性磷酸酶活性则平均降低17.8%。总体上,生物炭对土壤有效磷和植株磷含量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但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较小,磷素有效性的提高可能主要源于生物炭自身携带较高含量的有效磷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有效磷 土壤磷酸酶 植株含磷量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土地利用方式对球囊霉素土层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唐宏亮 刘龙 +1 位作者 王莉 巴超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37-1142,共6页
球囊霉素对维持土壤有机碳平衡和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具有明显作用,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球囊霉素的土层分布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清楚。本研究选取农田、人工草地、果园和撂荒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分别采集0~10cm、10~20cm、20~3... 球囊霉素对维持土壤有机碳平衡和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具有明显作用,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球囊霉素的土层分布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清楚。本研究选取农田、人工草地、果园和撂荒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分别采集0~10cm、10~20cm、20~30cm和30~40cm4个土层土样,通过测定土壤球囊霉素、pH、速效磷、有机碳和蛋白酶活性,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球囊霉素土层分布的模式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球囊霉素平均含量为1.41~3.18mg·g-1,占土壤有机碳的6.98%~31.34%,是土壤中的一个重要碳库。土壤球囊霉素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层剖面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P<0.01),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除撂荒地外,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表现出降低趋势。土壤球囊霉素分别与土壤速效磷、蛋白酶呈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速效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土壤球囊霉素的含量和分布。土壤球囊霉素含量和土壤蛋白酶活性之间为间接相关关系,该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建议把球囊霉素作为研究丛枝菌根真菌生长状况和土壤生态系统波动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霉素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速效磷 土壤蛋白酶 丛枝菌根真菌
下载PDF
减量施磷对温室菜地土壤磷素积累、迁移与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2
9
作者 李若楠 武雪萍 +6 位作者 张彦才 王丽英 翟凤芝 陈丽莉 史建硕 徐强胜 黄绍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944-3952,共9页
【目的】针对过量施磷问题,定位研究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磷肥减施潜力,明确适宜施磷范围。【方法】以北方温室蔬菜主栽种类黄瓜和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冬春茬黄瓜-秋冬茬番茄种植模式,在基础土壤有效磷(Olsen-P)40.2 mg·kg^(-1)下,设... 【目的】针对过量施磷问题,定位研究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磷肥减施潜力,明确适宜施磷范围。【方法】以北方温室蔬菜主栽种类黄瓜和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冬春茬黄瓜-秋冬茬番茄种植模式,在基础土壤有效磷(Olsen-P)40.2 mg·kg^(-1)下,设计不施磷肥(P0)、减量施磷(P1)和农民常规施磷量(P2)3个磷肥用量水平。P0、P1、P2处理对应黄瓜单季施磷肥(P_2O_5)0、300、675 kg·hm^(-2),番茄单季施磷肥(P_2O_5)0、225、675 kg·hm^(-2)。3年6季定位研究蔬菜生产磷素盈亏、土壤有效磷供应与迁移,分析产量变化,推荐合理施磷范围。【结果】(1)农民常规施磷量年盈余磷480.0 kg P·hm^(-2)·a^(-1),每盈余磷100 kg P·hm^(-2)主根区0—20 cm土层Olsen-P增加2.7mg·kg^(-1),3年0—20 cm土层Olsen-P平均含量70.2 mg·kg^(-1),2010年番茄季0—20 cm土层磷素饱和度(DPSM3)为80%,磷素土壤深层迁移明显。(2)减量施磷较农民常规磷量下降61.1%,3年磷素盈余量下降71.0%—77.3%,0—20 cm土层Olsen-P含量下降18.6%—43.5%,3年均值为49.3 mg·kg^(-1),接近瓜果类蔬菜Olsen-P农学阈值,关键生育期磷素吸收量无显著变化,产量保持在中高水平不降低;经过3年种植,0—20 cm土层DPSM3下降21个百分点,20—60 cm土层Olsen-P平均含量下降9.3%—30.1%,减施磷肥有效缓解了土壤磷素深层迁移。(3)不施磷肥导致土壤磷素亏缺,蔬菜从土壤中每攫取磷100 kg P·hm^(-2),P0处理0—20 cm土层Olsen-P含量下降3.4 mg·kg^(-1),3年0—20 cm土层Olsen-P平均含量30.5 mg·kg^(-1),虽产量没有显著降低,但是2008年番茄高产下(140 t·hm^(-2))磷素吸收量较P1、P2处理下降19.8%—30.0%,产量呈降低趋势。(4)依据上述推荐:土壤有效磷含量≥40 mg·kg^(-1)的温室,冬春茬黄瓜产量水平170 t·hm^(-2)下施用P_2O_5不宜超过300 kg·hm^(-2),秋冬茬番茄产量水平100 t·hm^(-2)下施用P_2O_5不宜超过225 kg·hm^(-2)。【结论】华北平原温室蔬菜生产减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蔬菜 减量施磷 土壤有效磷 磷素盈亏 产量
下载PDF
不同磷肥品种在石灰性土壤中的磷形态差异 被引量:22
10
作者 吉冰洁 李文海 +3 位作者 徐梦洋 牛金璨 张树兰 杨学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581-2594,共14页
【目的】研究不同磷肥品种在土中磷形态转化及有效性差异,有助于选择合适的磷肥品种从而减少土壤磷素累积和提高磷素有效性,为该区磷肥-作物-土壤匹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土长期定位试验有效磷含量较低的耕层(0-20 cm)土壤为供试土... 【目的】研究不同磷肥品种在土中磷形态转化及有效性差异,有助于选择合适的磷肥品种从而减少土壤磷素累积和提高磷素有效性,为该区磷肥-作物-土壤匹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土长期定位试验有效磷含量较低的耕层(0-20 cm)土壤为供试土壤,玉米(郑单958)为供试作物进行盆栽试验。试验共设8个处理:不施磷肥(Control);过磷酸钙(SSP);钙镁磷肥(CaMg P);磷酸一铵(MAP);磷酸二铵(DAP);聚磷酸铵(Poly P);磷酸脲(Urea P);过磷酸钙加硫酸铵(SSP+ASA)。用蒋柏藩-顾益初无机磷分级法测定土壤无机磷组分,并分析其与玉米植株吸磷量、土壤有效磷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磷肥品种均可显著影响土壤有效磷含量,但随时间变化其动态特点有所不同。在玉米种植期间,施不同磷肥品种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大小为:DAP>Urea P≥Poly P>MAP>SSP+ASA>SSP>CaMg P>Control。不同磷肥品种均可显著提高玉米植株干物质量、吸磷量及肥料利用率,较Control处理分别提高了64.8%-221.3%、114.1%-593.0%、2.1%-11.0%,其中DAP和Poly P处理相似且增幅最大。土壤有效磷含量与玉米植株吸磷量和干物质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同施磷处理均可显著增加土壤Ca2-P、Ca8-P、Al-P和Fe-P含量,增幅分别为36.9%-610.0%、21.7%-85.5%、57.2%-83.0%和28.5%-77.8%,O-P和Ca10-P增加不明显。其中,MAP、DAP、Poly P和Urea P可显著提高石灰性土壤中Ca2-P和Ca8-P的含量;Al-P和Fe-P增加较大的是SSP+ASA和SSP处理;CaMg P处理显著提高了O-P和Ca10-P含量。Poly P处理土壤Ca2-P含量显著高于MAP和Urea P,仅次于DAP处理,但土壤Ca8-P含量显著低于DAP、MAP和Urea P。与SSP相比,SSP+ASA显著增加了Ca2-P和Al-P含量,分别增加了24.9%和11.9%,有效磷含量提高了11.4%。土壤无机磷组分中Ca2-P、Ca8-P和Al-P与土壤有效磷和植株吸磷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供试土壤条件下,磷酸二铵(DAP)的磷素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品种 玉米 无机磷组分 土壤有效磷
下载PDF
长期定位施肥土壤有效磷与速效钾的剖面分布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胡诚 宋家咏 +6 位作者 李晶 刘春清 陶小蛾 陈云峰 乔艳 刘东海 李双来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3-676,共4页
通过25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的施肥方式对土壤有效磷与速效钾质量分数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配合施用氮、磷、钾肥能够大大提高土壤耕层有效磷的质量分数,施肥主要影响土壤耕层有效磷的质量分数,对其它土层影响不... 通过25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的施肥方式对土壤有效磷与速效钾质量分数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配合施用氮、磷、钾肥能够大大提高土壤耕层有效磷的质量分数,施肥主要影响土壤耕层有效磷的质量分数,对其它土层影响不明显。有机肥配合施用氮、磷、钾肥能够提高土壤耕层速效钾的质量分数,对20~40 cm土层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也有提高作用。化肥配合有机肥施用稻谷的产量高于单施化肥或单施有机肥,单施化肥或单施有机肥稻谷的产量高于不施肥的对照。因此,为了提高土壤肥力与作物产量,最好的培肥方式是有机肥配施氮磷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肥料试验 土壤有效磷 土壤速效钾 剖面分布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递归偏最小二乘算法对土壤速效磷与速效钾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贾生尧 杨祥龙 +1 位作者 李光 张建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516-2520,共5页
土壤速效磷与速效钾在近红外区没有直接与它们相关的吸收峰,只能借助与其他拥有直接吸收峰物质(有机质,碳酸盐,粘土矿物,水分等)之间的相关关系而被近红外光谱技术所预测。这种相关关系会随着土壤样品构成的不同而不断变化,因此采用固... 土壤速效磷与速效钾在近红外区没有直接与它们相关的吸收峰,只能借助与其他拥有直接吸收峰物质(有机质,碳酸盐,粘土矿物,水分等)之间的相关关系而被近红外光谱技术所预测。这种相关关系会随着土壤样品构成的不同而不断变化,因此采用固定结构的近红外光谱模型很难对速效磷与速效钾取得较好的预测效果。提出采用递归偏最小二乘法(RPLS)在预测过程中递归更新土壤速效磷与速效钾的回归系数,以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比较了偏最小二乘法(PLS),局部加权PLS(LW-PLS),滑动窗口LW-PLS(LWPLS2)和RPLS对于土壤速效磷与速效钾含量的预测结果。194份土壤样品根据土壤类型分为建模集与预测集:建模集包含120份人为土样品;预测集则包含29份铁铝土样品,23份人为土样品和22份初育土样品。结果表明:RPLS模型取得了最优的预测结果,获得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61与0.76,预测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1.60与2.05。说明RPLS通过不断更新模型的回归系数,能够适应新加入建模集样品的信息。相比于其他方法,预测精度更高,适用范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土壤速效磷 速效钾 递归偏最小二乘
下载PDF
成都平原区土壤速效磷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7
13
作者 肖鹏飞 张世熔 +3 位作者 黄丽琴 李婷 干文芝 吴德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9-92,99,共5页
根据1982年173个样点和2002年117个样点的分析数据,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对成都平原耕层(0~20 cm)土壤速效磷含量的时空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平原耕层土壤样点间速效磷平均含量由1982年的7.1 mg/kg增至2002年的14.3 m... 根据1982年173个样点和2002年117个样点的分析数据,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对成都平原耕层(0~20 cm)土壤速效磷含量的时空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平原耕层土壤样点间速效磷平均含量由1982年的7.1 mg/kg增至2002年的14.3 mg/kg,平均增加了103.40%.20年间由于受区域间农业管理措施、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颗粒组成差异的影响,占平原耕地面积75.86%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且区域增加幅度呈由东向西逐渐降低的趋势.土壤速效磷含量与土壤颗粒组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1982年土壤速效磷含量与土壤砂粒(2~0.02 mm)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土壤粉粒(0.02~0.002 mm)之间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与土壤粘粒(<0.002 mm)之间呈显著正相关;2002年土壤速效磷含量与土壤砂粒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土壤粉粒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粘粒之间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土壤速效磷 时空变异
下载PDF
利用土壤微藻改良贫瘠土壤的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唐东山 卿人韦 +1 位作者 傅华龙 兰利琼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52-355,共4页
将自然条件下肥沃土壤中的微藻接种到贫瘠土壤中 ,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 ,结果显示 :黑暗条件下的微藻在 30d内进入休眠状态或死亡 ;在光照条件下 ,微藻的数量在第 30d以后迅速增殖 ,随着藻类的生长 ,土壤pH值也发生了一定变... 将自然条件下肥沃土壤中的微藻接种到贫瘠土壤中 ,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 ,结果显示 :黑暗条件下的微藻在 30d内进入休眠状态或死亡 ;在光照条件下 ,微藻的数量在第 30d以后迅速增殖 ,随着藻类的生长 ,土壤pH值也发生了一定变化 ,且藻类数量的变化与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有效磷的变化呈极显著相关 ,说明土壤微藻能改善贫瘠土壤的微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壤肥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藻 贫瘠土壤 土壤PH值 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效磷 土壤改良 土壤微生物 土壤肥力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声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有效磷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杜昌文 周健民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9-122,共4页
以中国科学院封丘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实验区的土样为材料(68样),利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声光谱测定土壤有效磷:以Olsen-P为因变量,通过傅里转换红外光声光谱构建偏最小二乘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偏最小二乘法... 以中国科学院封丘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实验区的土样为材料(68样),利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声光谱测定土壤有效磷:以Olsen-P为因变量,通过傅里转换红外光声光谱构建偏最小二乘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偏最小二乘法模型的相关系数(R2)为0.96,校正标准偏差为1.79mg/kg,验证标准偏差为5.25mg/kg;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校正系数为0.84,校正标准偏差为2.40mg/kg,验证标准偏差为5.43mg/kg。两种模型均可以用于土壤有效磷的预测,且偏最小二乘模型优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该方法的特点是无需样品前处理,且测定对样品无破坏,为土壤有效磷的快速测定提供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磷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声光谱 偏最小二乘 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测定石灰性土壤有效磷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雯雯 陈智文 李筱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717-4719,共3页
分析了浸提剂种类、浸提剂温度、活性炭对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的影响,并着重探讨了分光光度法在土壤有效磷测试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测土配方施肥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壤有效磷 浸提剂 浸提温度 活性炭脱色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绢毛匍匐委陵菜与土壤有效磷的小尺度空间相关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梁士楚 张淑敏 +1 位作者 于飞海 董鸣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3-618,共6页
许多学者认为植物空间分布是由在小尺度上起作用的某些土壤因子控制,但对克隆植物种群与土壤变量进行空间格局比较的研究相对较少。该研究主要探讨小尺度上克隆植物与土壤有效磷之间的空间相关性,特别是它们的相似性。土壤和植物样品取... 许多学者认为植物空间分布是由在小尺度上起作用的某些土壤因子控制,但对克隆植物种群与土壤变量进行空间格局比较的研究相对较少。该研究主要探讨小尺度上克隆植物与土壤有效磷之间的空间相关性,特别是它们的相似性。土壤和植物样品取自北京东灵山的绢毛匍匐委陵菜(Potentilla reptans var.sericophylla)种群,样方大小为336cm×96cm;采用半方差函数和交互相关图来分析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磷含量空间分布的斑块性结构明显,空间自相关尺度为37.8cm。绢毛匍匐委陵菜的各项测定指标与土壤有效磷的空间格局多数在75-110cm尺度上显著负相关,在110-165cm尺度上相关性不显著;分株数、叶数和匍匐茎生物量在小于50cm尺度上以及根生物量在小于30cm尺度上与土壤有效磷含量的空间格局显著正相关。资源共享和选择性放置克隆分株是绢毛匍匐委陵菜利用小尺度异质性土壤资源的重要生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磷 绢毛匍匐委陵菜 分株种群 小尺度 空间异质性 交互相关
下载PDF
不同解磷菌群对复垦土壤磷素形态及油菜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刘玲利 卫迎 +1 位作者 刘洋 洪坚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9-234,共6页
为培肥复垦土壤、提高土壤潜在的磷素有效性,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施用不同浓度单一及混合解磷菌群对复垦土壤磷形态以及油菜产量、吸磷量、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解磷菌群处理相比,施入不同浓度的解磷菌群能够提高土壤有效磷... 为培肥复垦土壤、提高土壤潜在的磷素有效性,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施用不同浓度单一及混合解磷菌群对复垦土壤磷形态以及油菜产量、吸磷量、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解磷菌群处理相比,施入不同浓度的解磷菌群能够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土壤全磷的含量,其中,效果最好的是解磷细菌群,较不施解磷菌群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土壤全磷含量分别提高21.69%~50.42%,7.17%~25.45%,2.38%~9.52%,且在中浓度4 m L/盆处理下含量达到最大;施入解磷菌群能够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叶绿素含量,解磷细菌群作用效果最显著,分别较不施解磷菌群处理提高4.13%~41.76%,3.60%~17.90%,在中浓度4 m L/盆处理下油菜的产量和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油菜吸磷量变化不显著;不同解磷菌群处理对复垦土壤Hedley无机磷形态含量也有影响;不同解磷菌群处理的土壤H_2O-Pi、NaHCO_3-Pi、NaOH-Pi含量均高于CK处理,残渣态-P、HCl-Pi含量低于CK处理,其中,作用最显著的是中浓度4 m L/盆的解磷细菌群处理;解磷细菌群处理的土壤H_2O-Pi,NaHCO_3-Pi,NaOH-Pi含量均高于不施解磷菌群处理。施入解磷菌群可以增加土壤H_2O-Pi、NaHCO_3-Pi、NaOH-Pi含量,降低HCl-Pi、残渣态-P的含量。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中浓度的解磷细菌群处理可以促进土壤磷素的活化,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同时可显著提高作物叶绿素含量及其产量,结果可为矿区复垦土壤磷肥合理配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磷菌群 土壤有效磷 土壤磷形态 碱性磷酸酶活性
下载PDF
红壤磷素有效性衰减过程及磷素农学与环境学指标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魏红安 李裕元 +4 位作者 杨蕊 高茹 石辉 张满意 吴金水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6-1126,共11页
【目的】研究红壤中磷素有效性衰减的关键过程及其与施肥量的关系,明确农学与环境学土壤有效磷指标之间的数学关系。【方法】以亚热带红壤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施肥和室内恒温(25℃)培养试验,应用Olsen(OP)、Bray-1(BP)、Mehlich-3(BP)3... 【目的】研究红壤中磷素有效性衰减的关键过程及其与施肥量的关系,明确农学与环境学土壤有效磷指标之间的数学关系。【方法】以亚热带红壤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施肥和室内恒温(25℃)培养试验,应用Olsen(OP)、Bray-1(BP)、Mehlich-3(BP)3种农学方法和蒸馏水(HP)、CaCl2(CP)两种环境学方法,分别在1 h、3 h、12 h、24 h、3 d、6 d、9 d、15 d、30 d、60 d用新鲜土样测定土壤有效磷以及磷吸附指数(PSI)的动态变化。【结果】红壤磷素有效性衰减过程存在明显的临界期,变化范围为0.1—18.7 h,此前衰减速度很快,之后明显变慢。施肥量对临界期有显著影响,其中OP、BP、MP的临界期随施肥量增加呈线性延长的趋势,而HP、CP临界期随施肥量的增加呈幂函数延长趋势。环境学与农学指标之间表现为非线性关系,存在明显的"突变点",据此可求算出红壤磷素迁移的环境风险临界值,其中根据CP变化求算的OP、BP和MP临界值分别为49.97、91.07和30.54 mg.kg-1,根据HP变化求算的OP、BP和MP临界值分别为60.78、82.74和39.65 mg.kg-1。磷吸附指数(PSI)随施肥量的变化范围为17.92—26.29,OP的环境风险临界值对应PSI为23.46。【结论】磷素有效性在红壤中的衰减过程存在明显的临界期,施肥量越高临界期越长,因此向环境迁移的风险就越大。土壤有效磷的环境学指标与农学指标存在非线性关系,据此可以确定出土壤磷素迁移的环境风险临界值。供试红壤的Olsen-P含量临界值为50-60 mg.kg-1,PSI的环境风险临界值为23.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磷 施肥量 磷环境风险临界值 磷吸附指数(PSI) 红壤
下载PDF
我国南方人工林土壤有效磷匮乏原因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曹升 胡华英 +2 位作者 张虹 周垂帆 刘博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8-84,共7页
土壤有效磷的匮乏是制约我国农林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但目前有关森林土壤磷素匮乏以及对策的综述性报道并不多见。有鉴于此,文中综述了我国南方人工林土壤磷素的特征,从多个方面论述了可能导致人工林土壤有效磷匮乏的原因,分析了磷素匮乏... 土壤有效磷的匮乏是制约我国农林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但目前有关森林土壤磷素匮乏以及对策的综述性报道并不多见。有鉴于此,文中综述了我国南方人工林土壤磷素的特征,从多个方面论述了可能导致人工林土壤有效磷匮乏的原因,分析了磷素匮乏对林木产生的相关危害,总结了目前应对土壤有效磷匮乏的方法,以期为高效利用土壤潜在磷资源、促进林业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土壤有效磷 林木施肥 丛枝菌根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