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沥青针入度指数 被引量:27
1
作者 陈惠敏 《石油沥青》 2003年第4期1-9,共9页
介绍了沥青针入度指数 ( PI)的由来和计算、使用意义、局限性和分析。
关键词 石油沥青 针入度 软化点 温度敏感性 改性沥青
下载PDF
煤沥青基中间相沥青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花双平 张博 +2 位作者 宋怀河 欧阳东彦 陈晓红 《炭素技术》 CAS CSCD 2009年第6期6-10,共5页
以纯化的煤焦油沥青为原料,考察了热聚合温度和恒温时间对中间相沥青的收率、光学显微形态、软化点和族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在420℃,恒温5h时得到了软化点为312℃的流线体型中间相沥青,其收率为79.1%;热聚合反应在相对较低的... 以纯化的煤焦油沥青为原料,考察了热聚合温度和恒温时间对中间相沥青的收率、光学显微形态、软化点和族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在420℃,恒温5h时得到了软化点为312℃的流线体型中间相沥青,其收率为79.1%;热聚合反应在相对较低的温度400℃,反应时间为10h时形成了软化点为305℃、收率为81.4%的优质广域型可纺性中间相沥青。对该原料煤沥青而言,通过控制热聚合反应温度和恒温时间可以达到制备优质中间相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沥青 中间相沥青 软化点
下载PDF
胶原蛋白/聚乙烯醇复合纤维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28
3
作者 高波 李守群 +1 位作者 徐建军 叶光斗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12,共3页
将胶原蛋白和聚乙烯醇(PVA)分别溶解后复合纺丝,制得胶原蛋白/PVA复合纤维,对复合纤维的可纺性、力学性能和结构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胶原蛋白和PVA复合纺丝,具有较好的可纺性,复合纤维经过热拉伸、热定型和缩醛化处理后,纤维强度... 将胶原蛋白和聚乙烯醇(PVA)分别溶解后复合纺丝,制得胶原蛋白/PVA复合纤维,对复合纤维的可纺性、力学性能和结构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胶原蛋白和PVA复合纺丝,具有较好的可纺性,复合纤维经过热拉伸、热定型和缩醛化处理后,纤维强度、模量和伸长率分别达到了2.3cN/dtex,30.69cN/dtex,20.12%;结晶度较高为70.57%;水中软化点由缩醛化前的89℃提高到110℃。通过扫描电镜照片观察复合纤维,未发现两相结构,胶原蛋白和PVA结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纤维 胶原蛋白 聚乙烯醇 扫描电镜照片 复合纺丝 水中软化点 PVA 力学性能 纤维强度 两相结构 可纺性 缩醛化 热拉伸 热定型 伸长率 结晶度
下载PDF
纳米Fe_3O_4粒子对改性沥青三大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9
4
作者 张金升 高友宾 +3 位作者 李明田 董梅 李志 赵海明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10-14,共5页
纳米改性沥青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报道较多的蒙脱土纳米改性沥青的制备理论不完善且工艺上存在许多问题。研究Fe3O4纳米改性沥青制备工艺,成功制备了Fe3O4球形纳米粒子(0维纳米材料)改性沥青,指出了制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对实验结... 纳米改性沥青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报道较多的蒙脱土纳米改性沥青的制备理论不完善且工艺上存在许多问题。研究Fe3O4纳米改性沥青制备工艺,成功制备了Fe3O4球形纳米粒子(0维纳米材料)改性沥青,指出了制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对实验结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测试表明,与未加纳米改性剂的基础沥青比较,Fe3O4纳米改性沥青三大指标均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纳米粒子 改性沥青 针入度 软化点 表面改性 纳米技术
下载PDF
SBS改性沥青软化点试验特性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争奇 崔文社 +1 位作者 马良 李平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0,共5页
软化点是评价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重要指标,为了研究SBS改性沥青软化点特性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软化点试验方法,对经过高温储存和常温储存以及短期老化和长期老化后SBS改性沥青的软化点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改性沥青的软化点表现出复杂的... 软化点是评价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重要指标,为了研究SBS改性沥青软化点特性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软化点试验方法,对经过高温储存和常温储存以及短期老化和长期老化后SBS改性沥青的软化点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改性沥青的软化点表现出复杂的变化规律,其变化与改性沥青的配伍性有关;基质沥青对改性剂的溶胀以及改性剂对沥青的吸附是改性沥青初期性能和储存稳定性的关键,而改性剂在存储和老化条件下的变化是软化点发生变化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SBS改性沥青 软化点 试验 特性
下载PDF
SBS改性沥青热储存过程中软化点衰减机理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原健安 钟青华 纪东 《石油沥青》 2003年第2期39-42,共4页
对多种 SBS改性沥青热储存过程中软化点变化进行了试验 ,发现软化点的衰减虽然是 SBS改性沥青的共性 。
关键词 SBS改性沥青 热储存 软化点 衰减机理 聚合物
下载PDF
钻井液用沥青类处理剂防塌性能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19
7
作者 卢虎 张斌 兰霞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6-98,128,共3页
沥青类处理剂在山前钻井中的防塌作用越来越重要,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其基质沥青成分的复杂性及由于各种改性手段的应用,使沥青类处理剂的室内评价指标与现场应用效果越来越难以统一。通过分析钻井液用沥青类处理剂常用评价方法及其... 沥青类处理剂在山前钻井中的防塌作用越来越重要,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其基质沥青成分的复杂性及由于各种改性手段的应用,使沥青类处理剂的室内评价指标与现场应用效果越来越难以统一。通过分析钻井液用沥青类处理剂常用评价方法及其主要防塌机理,重点探讨影响沥青粘结性及变形充填能力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采用沥青封堵性能、粘附性、软化范围及滤饼质量作为主要的防塌评价指标,改进沥青防塌性能评价方法及剔除次要评价指标,也指出了相关的一些评价手段、实验方法及进一步实验的方案与思路,对现场沥青类处理剂的正确使用,减少井壁坍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类处理剂 防塌 封堵 粘附性 软化点 滤饼质量
下载PDF
石油树脂对热熔胶、压敏胶粘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卢言成 童昕 孙向东 《化工生产与技术》 CAS 2007年第6期51-54,共4页
介绍了石油树脂的分类、增粘树脂的结构特点,国内外热熔胶、压敏胶用石油树脂发展,热熔胶对石油树脂的性能要求;论述了石油树脂与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石油树脂的软化点、熔融粘度等对热熔胶粘接性能的影响,展望了石油树脂的生产和发展... 介绍了石油树脂的分类、增粘树脂的结构特点,国内外热熔胶、压敏胶用石油树脂发展,热熔胶对石油树脂的性能要求;论述了石油树脂与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石油树脂的软化点、熔融粘度等对热熔胶粘接性能的影响,展望了石油树脂的生产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树脂 初粘强度 持粘强度 相容性 软化点
下载PDF
道路沥青老化动力学的研究——以软化点为参数建立沥青老化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4
9
作者 丛玉凤 廖克俭 翟玉春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3-26,共4页
研究了以辽河油田生产的稠油为基质沥青自制的两种沥青老化后软化点的变化,以软化点为参数建立了沥青一级老化动力学模型。并用该动力学模型对这两种沥青的抗老化性能进行了研究,求得了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沥青老化后软化... 研究了以辽河油田生产的稠油为基质沥青自制的两种沥青老化后软化点的变化,以软化点为参数建立了沥青一级老化动力学模型。并用该动力学模型对这两种沥青的抗老化性能进行了研究,求得了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沥青老化后软化点均升高,AH70沥青抗老化性能优于AH90沥青,以软化点为参数建立的沥青老化动力学模型较好地表征了沥青老化过程,为研究沥青老化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 沥青 老化动力学 软化点 抗老化性能 老化机理 油田生产
下载PDF
双马来酰亚胺改性酚醛树脂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彭进 张琳琪 +2 位作者 邹文俊 杨耘 廖波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03年第2期45-47,共3页
本文合成了烯丙基醚化酚醛树脂 ,并与双马来酰亚胺共聚 ,通过FTIR和DTA进行了性能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改性树脂具有优异的耐热性 ,热分解温度达到 469℃ ,具有合适的软化点 ,适用于超硬材料树脂磨具热压成型工艺。
关键词 合成 酚醛树脂 双马来酰亚胺 软化点 树脂磨具 热压成型
下载PDF
石油沥青的软化点和化学族组成之间的关联关系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戴咏川 戴承远 《石油沥青》 2003年第2期50-53,共4页
利用 1 0 0多组沥青数据对国内外学者提出的五个由沥青四组分计算软化点的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 ,其标准偏差大多大于 5℃ ,最高达 2 4 .4℃ ,尤其是氧化沥青误差更大。可见仅用四组分含量来计算沥青软化点是不够的 。
关键词 石油沥青 软化点 化学组成 关联关系 乳化沥青
下载PDF
DGZ油溶性暂堵剂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小月 李洪俊 +8 位作者 苏秀纯 郑淑杰 杨勇 代礼扬 黄义坚 王纪孝 郑若芝 张国钊 李明明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7-29,共3页
DGZ油溶性暂堵剂是根据屏蔽暂堵原理开发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油层保护剂。该剂满足无荧光要求 ,粒度与软化点均可根据不同的油藏情况进行调节 ,油溶率在 90 %以上 ,软化点在 80~ 15 0℃范围内可调 ,用其暂堵的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在 90 %以... DGZ油溶性暂堵剂是根据屏蔽暂堵原理开发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油层保护剂。该剂满足无荧光要求 ,粒度与软化点均可根据不同的油藏情况进行调节 ,油溶率在 90 %以上 ,软化点在 80~ 15 0℃范围内可调 ,用其暂堵的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在 90 %以上。在钻井过程中的应用表明 ,该剂能起到暂堵的作用 ,减少钻井完井过程中钻井液完井液对油层的损害 ,又能在油向井内流动时自动溶解解堵 ,从而减少后期作业工序 ,达到保护油层的目的。在采油过程中的应用表明 ,该剂不仅具有较好的冲砂效果 ,而且对防止地层漏失、减少对地层的污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GZ油溶性暂堵剂 油层保护剂 技术指标 渗透率 恢复率 漏失量
下载PDF
基质沥青与SBS改性沥青的老化性能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俊 廖克俭 +1 位作者 闫锋 姜殿东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8年第3期237-239,243,共4页
以辽河AH90沥青为基质沥青,在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剂,可制备改性沥青。利用沥青软化点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建立了2种沥青的老化动力学模型:lnR基=3.784+1.33×103texp(-4946/T),lnR改=3.94... 以辽河AH90沥青为基质沥青,在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剂,可制备改性沥青。利用沥青软化点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建立了2种沥青的老化动力学模型:lnR基=3.784+1.33×103texp(-4946/T),lnR改=3.949+1.54×103texp(-5 242/T)。通过比较2种沥青的动力学参数,得出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优于基质沥青。借助红外光谱分析可知,基质沥青的老化主要是吸氧氧化反应;而改性沥青的老化除了具有基质沥青的老化反应外,还存在SBS中聚丁二烯链段的断裂和氧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改性 老化 软化点 动力学模型 红外光谱
下载PDF
固体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3
14
作者 冯兆昌 杨桂成 +2 位作者 容敏智 欧浩明 符若立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3-36,共4页
以液体环氧树脂和高纯度双酚A为原料,加入季铵类催化剂,通过加成聚合法制备了高分子质量固态环氧树脂。通过环氧值,软化点,折光系数和透光率的测定,研究了双酚A加入量对环氧当量与软化点的影响以及合成树脂的光学性质。结果表明,产物的... 以液体环氧树脂和高纯度双酚A为原料,加入季铵类催化剂,通过加成聚合法制备了高分子质量固态环氧树脂。通过环氧值,软化点,折光系数和透光率的测定,研究了双酚A加入量对环氧当量与软化点的影响以及合成树脂的光学性质。结果表明,产物的环氧当量随着双酚A加入量的增加而提高,软化点与双酚A的加入量呈线性增长关系。产物的转化率在94%以上。树脂样品在可见光区无明显的吸收,400nm透光率接近70%,在近紫外区透光率随波长减小出现明显衰减,双酚A用量对折射率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环氧树脂 双酚A 二步法 合成 环氧当量 软化点 透光率 折光系数
原文传递
SBR改性沥青老化动力性能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敏江 焦兴华 陈刚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8-481,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SBR改性沥青的老化动力性能,进一步探讨在动力因素的影响下沥青和骨料的黏附性.方法通过旋转薄膜烘箱试验,研究SBR改性沥青和基质沥青在不同老化温度、老化时间下的软化点变化规律,并以软化点为参数建立了SBR改性沥青老化... 目的通过研究SBR改性沥青的老化动力性能,进一步探讨在动力因素的影响下沥青和骨料的黏附性.方法通过旋转薄膜烘箱试验,研究SBR改性沥青和基质沥青在不同老化温度、老化时间下的软化点变化规律,并以软化点为参数建立了SBR改性沥青老化动力学模型,以此研究SBR改性沥青的老化动力性能.结果与基质沥青相比,SBR改性沥青在150℃、163℃、180℃三个老化温度下的老化反应速率常数分别降低了26.8%、51.9%、21.4%;SBR改性沥青的反应活化能达到48.863 kJ.mol-1,比基质沥青提高了13.1%.结论以软化点为参数建立的沥青老化动力学方程能够较好的反映沥青的老化过程,SBR改性沥青比基质沥青具有较好的抗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 老化 软化点 指前因子 活化能
下载PDF
医用改性TPI形状记忆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胜慧 李素悦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8-40,共3页
运用反式 - 1,4 -聚异戊二烯和高密度聚乙烯为主要原料 ,在实验室中通过动态硫化共混技术进行改性、加工得到一种新型共混型形状记忆材料用作医疗固定方面。实验表明 ,该材料的软化范围达到 5 0~ 6 5℃ ,固化温度达到 4 6~36℃ ,凝固... 运用反式 - 1,4 -聚异戊二烯和高密度聚乙烯为主要原料 ,在实验室中通过动态硫化共混技术进行改性、加工得到一种新型共混型形状记忆材料用作医疗固定方面。实验表明 ,该材料的软化范围达到 5 0~ 6 5℃ ,固化温度达到 4 6~36℃ ,凝固时间为 14 0 s,可随时调整形状 ,并能直接进行 X射线透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 软化点 固化点
下载PDF
SBS/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基本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潘若妤 孙晓民 +1 位作者 陈彦先 陆晓中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8-550,共3页
通过SBS/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的三大性能指标研究,分析了岩沥青和SBS的用量比变化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改性沥青中有效成分用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其中岩沥青用量比例的不断增大,改性沥青针入度的变化不大;改性沥青的软... 通过SBS/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的三大性能指标研究,分析了岩沥青和SBS的用量比变化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改性沥青中有效成分用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其中岩沥青用量比例的不断增大,改性沥青针入度的变化不大;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即岩沥青与SBS复合改性对提高软化点的效果不如单独应用SBS的效果好;改性沥青的延度呈明显下降的趋势,且改性沥青的15℃延度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适量添加岩沥青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SBS在基质沥青中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改性沥青 复合改性 岩沥青 SBS 软化点 针入度 延度
下载PDF
稳定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铁宝 贾鹏 李亚娟 《石油沥青》 2008年第5期6-9,共4页
研究了稳定剂W对SBS改性沥青微观组织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剂的加入提高了SBS改性沥青的软化点;改善SBS和基质沥青的相溶性,从而提高了改性沥青的热储存性能;并得出了稳定剂W的较佳剂量为0.45%。
关键词 改性沥青 相溶性 稳定剂 显微照片 储存稳定性 软化点
下载PDF
间戊二烯C5石油树脂加氢改质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强 李长波 张洪林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1724-1726,共3页
采用含钯质量分数1.0%,其他金属质量分数1.0%的自制催化剂对抚顺市正川化工厂生产间戊二烯C5石油树脂,在高压釜中进行间歇加氢,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70℃,反应压力3.0 MPa,反应时间4 h。此时制备的加氢间戊二烯树脂色度可以降低5个... 采用含钯质量分数1.0%,其他金属质量分数1.0%的自制催化剂对抚顺市正川化工厂生产间戊二烯C5石油树脂,在高压釜中进行间歇加氢,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70℃,反应压力3.0 MPa,反应时间4 h。此时制备的加氢间戊二烯树脂色度可以降低5个单位以上,加氢的氢化率可达98.3%,而其软化点降低仅为9.4℃。可以制得色度在1以下、软化点为92.6℃的无色、无味、稳定性很好的加氢间戊二烯石油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戊二烯C5石油树脂 加氢 氢化率 软化点 色度
下载PDF
沥青基球形活性炭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明鸣 王成扬 +4 位作者 郑嘉明 赵娜 武娜 梁吉锋 张玉贞 《炭素技术》 CAS CSCD 2010年第1期24-27,共4页
以煤沥青为主要原料采用水浴悬浮法制备沥青球。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偏光显微镜对沥青球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探讨了减黏剂萘含量对调制沥青软化点的影响,成球温度对球形貌的影响以及沥青/水相的最大质量比。实验还采用Fluent软件对固... 以煤沥青为主要原料采用水浴悬浮法制备沥青球。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偏光显微镜对沥青球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探讨了减黏剂萘含量对调制沥青软化点的影响,成球温度对球形貌的影响以及沥青/水相的最大质量比。实验还采用Fluent软件对固液悬浮体系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所制得沥青球球形度好,表面光滑,粒径分布范围窄;相同原料沥青,萘含量越高调制沥青软化点越低;沥青/水相的最佳质量比为16;不同的搅拌器最佳速度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基球形活性炭 悬浮法 制备 软化点 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