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技术风险的制度审视——乌尔里希·贝克的技术风险思想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毛明芳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1-65,共5页
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中蕴涵丰富的技术风险思想。从制度视角审视技术风险是他的鲜明研究特色。贝克认为,现代技术风险究其本质是一种"人为制造的风险",是"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的结果,有深刻的制度成因... 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中蕴涵丰富的技术风险思想。从制度视角审视技术风险是他的鲜明研究特色。贝克认为,现代技术风险究其本质是一种"人为制造的风险",是"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的结果,有深刻的制度成因。机构设计的缺陷、技术决策的失误、技术专家的霸权以及技术王国的形成是现代技术风险产生的重要制度成因。因此,规避现代技术风险,需要借助于风险编排、政治再造、技术民主化和全球治理等制度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技术风险 制度形成 风险规避
原文传递
人性:社会塑造与主体选择的统一 被引量:13
2
作者 郭凤志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51,共5页
人性问题是哲学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探讨人性问题的实质在于为人类获得并完善自身本质寻求标准和意义 ,为人性提升和完善提供方向和支撑。人性不是既成的 ,而是一个获得性的过程 ,是社会塑造与主体选择的统一过程 ,是去恶扬善的过程。... 人性问题是哲学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探讨人性问题的实质在于为人类获得并完善自身本质寻求标准和意义 ,为人性提升和完善提供方向和支撑。人性不是既成的 ,而是一个获得性的过程 ,是社会塑造与主体选择的统一过程 ,是去恶扬善的过程。社会塑造为人性的提升提供导向和创设必要的社会人文环境 ,主体选择是对社会塑造的内化、自觉与升华。社会塑造只有同人的觉悟结合起来才能使人性完善成为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社会塑造 主体选择
下载PDF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ety-Space Relationship 被引量:3
3
作者 Bian Lanchun Chen Mingyu Qian Fang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CSCD 2019年第1期27-34,共8页
The New Urban Agenda approved at Habitat III –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Housing and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in 2016, promises to achieve the urban transition toward sustainability in response to future ... The New Urban Agenda approved at Habitat III –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Housing and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in 2016, promises to achieve the urban transition toward sustainability in response to future challenges facing cities worldwide. In the current context of new urbanization in China, urban development is experiencing a transition from incremental development to regener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people-oriented objectives, planners need to gain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grasp the basic concepts of urban design and value orientation, so that they can shape spaces that meet diverse needs, achieve social inclusion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urban lif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iterate the importance of studying urban development from the "society-space" perspective and the concern about its values in urban design. The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in social needs that appear in the practice of urban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ety-space relationship. In addition, it emphasizes the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orient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design theory and practice. Considering China's current urban background, the paper also argues that the current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design practice needs to be guided by theories on human settlements and reinforce three important aspects of urban design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s: seeking truth from science, seeking kindness in humanities, and seeking beauty through a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design society-space shaping of space value ORIENTATION
原文传递
未来社会视野中马克思恩格斯文明塑造思想的历史自觉性探析
4
作者 王辉 《未来与发展》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未来社会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要实现与追求的有别于旧的社会和旧的时代的理想目标,它体现着马克思恩格斯所主张倡导的人类文明将要走向新的进程和篇章的观点。在未来社会中,人的历史主体作用表现在不断将整个人类发展与自然客观进程作为一... 未来社会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要实现与追求的有别于旧的社会和旧的时代的理想目标,它体现着马克思恩格斯所主张倡导的人类文明将要走向新的进程和篇章的观点。在未来社会中,人的历史主体作用表现在不断将整个人类发展与自然客观进程作为一个动态的、不息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以动态的历史自觉性发现世界与人的本质价值,在动态的价值开掘利用过程中永不停息地扩展提升人与自然世界的一切有利价值。马克思恩格斯未来社会文明塑造思想的历史自觉性是历史主体对于世界文学的动态价值追求,对于世界本质的动态价值发现,对于人的本质的动态价值塑造,从而以动态的进程提升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实践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 文明塑造 历史自觉
下载PDF
和谐社会视阈下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 被引量:3
5
作者 杜建华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8期80-83,共4页
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重要基石,健全的道德人格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两者是辩证统一的。从道德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五个构成要... 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重要基石,健全的道德人格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两者是辩证统一的。从道德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五个构成要素对道德人格形成所产生的作用角度来看,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包括五个方面:深化道德认知是起点,培育道德情感是条件,磨练道德意志是关键,建立道德信念是保证,形成道德习惯是落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道德人格 大学生 塑造
下载PDF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领导干部价值观重塑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柴世钦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12,共4页
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目标,构成了领导干部行为选择的主流价值理念。当前领导干部价值观问题主要表现为价值观结构的服务宗旨扭曲、方向迷失、功能错位等,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部... 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目标,构成了领导干部行为选择的主流价值理念。当前领导干部价值观问题主要表现为价值观结构的服务宗旨扭曲、方向迷失、功能错位等,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部分领导干部素质不高、相关制度不够完善、传统文化弊端等。基于和谐社会构建的视角,重塑领导干部价值观,应该加强党性修养、能力建设、制度建设和文化创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领导干部 价值观 重塑
下载PDF
理解虚拟媒介:直觉化形塑及其逆向 被引量:2
7
作者 姜吉荣 《传媒观察》 CSSCI 2023年第4期35-43,共9页
在美学维度,虚拟媒介不仅是一个虚拟技术系统,还是一个直觉技术系统。虚拟媒介借助数据、隐喻、舆论、信用、美感等多样施控元素介导社会运行系统,已然在舆论监督、信用评价、道德约束、质量控制、市场经济等诸多方面间接地发挥形塑社... 在美学维度,虚拟媒介不仅是一个虚拟技术系统,还是一个直觉技术系统。虚拟媒介借助数据、隐喻、舆论、信用、美感等多样施控元素介导社会运行系统,已然在舆论监督、信用评价、道德约束、质量控制、市场经济等诸多方面间接地发挥形塑社会的作用。在此过程中,虚拟媒介赋予了制造技术和使用技术的新意义与新伦理,彰显出虚拟媒介形塑社会的虚拟性、互动性、身体性、图像性、自律性等显著直觉表征,进而发挥了舆论引导、全员监督与秩序重建的社会文明效能,但也隐现出有悖于社会文明发展的直觉伦理危机。为此,在自律、心理、环境和协同等视域重构虚拟媒介的文明伦序显得异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媒介 直觉系统 直觉社会 虚拟形塑 虚拟文明
原文传递
简论技术与社会的和谐——技术社会学视角
8
作者 王汉林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2009年第2期76-80,共5页
社会和谐的内涵之一是技术与社会的和谐。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对技术进行社会控制,发挥其正功能,限制其负功能。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助于技术的良性发展。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需要编织一张技术—社会的"和谐之网"。
关键词 技术 和谐社会 社会控制 社会形成
下载PDF
泛图像时代人类的自我建构
9
作者 韩雅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107-108,共2页
在现今艺术多元主义情境下,当代视觉文化的超前态势似乎给观者带来了一种解读困惑。本文以奥兰1993年行为艺术作品《圣奥兰的转世》为引,探讨新媒体艺术传播之后所带来新的文化转向和新的视觉文化背景下人类对自身肉体的塑造,以及在琳... 在现今艺术多元主义情境下,当代视觉文化的超前态势似乎给观者带来了一种解读困惑。本文以奥兰1993年行为艺术作品《圣奥兰的转世》为引,探讨新媒体艺术传播之后所带来新的文化转向和新的视觉文化背景下人类对自身肉体的塑造,以及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对物品的选择,进而反思在泛图像时代所形成的虚拟社会中虚拟人类的生存现状及阿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虚拟社会 整形美容 品味塑造 视觉文化
下载PDF
农业合作化运动与乡村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塑造(1953—1957)
10
作者 徐建飞 《中国农村研究》 2022年第2期214-225,共12页
土改后,乡村社会的资本主义自发势力暗流涌动,部分农民滋生了“发家致富”的资本主义思想,有农民将剩余粮食用于商业投机,大肆敛财。针对乡村社会出现的资本主义思想抬头的迹象,中国共产党通过回忆、对比和算细账等手段,加强对农民的社... 土改后,乡村社会的资本主义自发势力暗流涌动,部分农民滋生了“发家致富”的资本主义思想,有农民将剩余粮食用于商业投机,大肆敛财。针对乡村社会出现的资本主义思想抬头的迹象,中国共产党通过回忆、对比和算细账等手段,加强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教育,肃清资本主义毒瘤,防止资本主义势力的发展。另外,有部分农民加入合作社后,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严重,集体主义意识淡薄。鉴于此,中国共产党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加强对农民的集体主义教育,克服农民从旧社会带来的利己主义和小生产者的散漫性。农业合作化时期,还有社员和部分党员干部存在铺张浪费、贪多贪好、大吃大喝、滥行开支的现象。中国共产党通过对社干部和社员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引导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纠正他们铺张浪费的不当行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合作化运动 乡村社会 主流意识形态 塑造
原文传递
“两型社会”型塑
11
作者 陈宏滨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第17期217-219,共3页
传统研究只从技术本身研究其发展,型塑理论创造性地从技术的其他社会因素探讨其起源。型塑理论借助科学知识社会学概念和方法,从微观层面上对技术进行经验性研究。受型塑理论的启发得出"两型社会"型塑概念,然后界定"两... 传统研究只从技术本身研究其发展,型塑理论创造性地从技术的其他社会因素探讨其起源。型塑理论借助科学知识社会学概念和方法,从微观层面上对技术进行经验性研究。受型塑理论的启发得出"两型社会"型塑概念,然后界定"两型社会"型塑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型社会 型塑 两型社会型塑
下载PDF
操纵恐惧——论“监控社会”的扩张机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子飞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102,共8页
"监控社会"的不断扩张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现象,其社会心理根源在于政府、市场和媒体三方联合操纵民众的恐惧情绪。其中,政府把民众的忧虑从系统性风险转移到恐怖主义和犯罪行为上,通过"转移恐惧"巩固了政治合法性;... "监控社会"的不断扩张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现象,其社会心理根源在于政府、市场和媒体三方联合操纵民众的恐惧情绪。其中,政府把民众的忧虑从系统性风险转移到恐怖主义和犯罪行为上,通过"转移恐惧"巩固了政治合法性;市场通过"夸大危险"和形塑"孤立的个人"来"塑造无能感",进而催生了日益增长的监控产品需求;媒体则通过刻画"可见又不可辨的他者"形象来"制造危险",从而吸引受众的眼球。但是,通过监控来缓解恐惧绝非治本之策,因为它最多只不过是一笔不划算的"恐惧交换",即用人们对监控者的恐惧(人造恐惧)取代人们对他者、对危险的恐惧(自然恐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控社会 恐惧 转移恐惧 塑造无能 制造危险
原文传递
一种扩展的BDI模型研究
13
作者 琚春华 Timothy J. Norman 凌云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2-187,共6页
本文介绍了Agent社会本质影响Agent思维状态的概念模型,基于Agent角色和其社会关系,提出了社会思维引导新慨念.这个新慨念扩展了标准的BDI模型,并且解释了常见的协作、协调、谈判等社会现象对Agent解决问题行为的影响.本文最后给出和解... 本文介绍了Agent社会本质影响Agent思维状态的概念模型,基于Agent角色和其社会关系,提出了社会思维引导新慨念.这个新慨念扩展了标准的BDI模型,并且解释了常见的协作、协调、谈判等社会现象对Agent解决问题行为的影响.本文最后给出和解释了四种社会思维引导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I模型 AGENT 社会思维引导 人工智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