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三社联动”的历史实践与概念辨析 |
徐永祥
曹国慧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19
|
|
2
|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
安秋玲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83
|
|
3
|
承认的作用:基于社会工作者离职倾向的实证研究 |
姜海燕
王晔安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9
|
|
4
|
对社会工作职业化问题的理论探讨 |
林卡
金菊爱
|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
2003 |
22
|
|
5
|
农村社会组织: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 |
张云英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26
|
|
6
|
深圳市“社工+义工”联动参与社区治理的思考 |
董秀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4
|
|
7
|
工作条件、家庭支持与职业发展:中国社会工作者离职意愿的多因素分析 |
孙中伟
周海燕
|
《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19 |
24
|
|
8
|
中国专业社会工作面临的三大问题 |
张敏杰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
2006 |
20
|
|
9
|
国内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现状及能力建设研究 |
徐红梅
伍幼林
|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4
|
|
10
|
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流动:研究现状与扩展方向 |
李学会
|
《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16 |
16
|
|
11
|
社会工作者在我国城市反贫困中的使命和角色 |
孙莹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14
|
|
12
|
服务对象眼中的社区矫正社工及其服务——以上海为案例的调查研究 |
曾守锤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3
|
|
13
|
论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基于国际经验与本土实际 |
邵宁
|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
2010 |
13
|
|
14
|
从薪酬留人到文化赋能:组织文化视野下社会工作者的离职行为 |
何雪松
刘畅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1 |
13
|
|
15
|
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以深圳社工为例 |
任云霞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13
|
|
16
|
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上海为例 |
陆飞杰
|
《社会工作与管理》
|
2016 |
13
|
|
17
|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
李兵水
孙兆辉
王艺雯
|
《保定学院学报》
|
2013 |
12
|
|
18
|
中国城市社工与志愿者合作模式探析 |
谭建光
|
《城市观察》
|
2011 |
12
|
|
19
|
民办社工机构社工人才流失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基于北京深圳成都三地的调查 |
刘文瑞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1
|
|
20
|
青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职业状况调查——以上海市卢湾区为例 |
彭鑫
|
《社会工作》
|
2009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