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洪堤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周建 余嘉澍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98-103,共6页
首先对防洪堤浸润线以上土体进行了不同浸泡时间的浸泡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土体的凝聚力随浸泡时间的增长大幅度下降 ,浸泡 5d后土体的凝聚力将下降 71 8% ,但浸泡不改变土体摩擦角的大小。通过等效超固结比 (循环前后土体平均有效应... 首先对防洪堤浸润线以上土体进行了不同浸泡时间的浸泡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土体的凝聚力随浸泡时间的增长大幅度下降 ,浸泡 5d后土体的凝聚力将下降 71 8% ,但浸泡不改变土体摩擦角的大小。通过等效超固结比 (循环前后土体平均有效应力的比值 )的概念 ,研究了动水作用下土体强度的循环弱化 ,为综合考虑动水循环荷载及浸泡作用对防洪堤稳定的影响 ,用简化毕肖普法对防洪堤稳定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只考虑波浪(潮汐 )作用 ,防洪堤的安全系数降低幅度不大 ,但同时考虑浸泡作用 ,特别是长时间浸泡后 ,防洪堤的安全系数降低最大可达 2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堤 稳定性 浸泡试验 波浪作用 强度降低
下载PDF
水塘地区高速铁路浸水路基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郭建湖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4-58,69,共6页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路基在水塘等长年浸水地段的长期稳定性受水流影响较为显著。目前关于浸水路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填料浸水后路基结构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分析,并未对既有高速铁路浸水路基的病害提出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对比线路标高和...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路基在水塘等长年浸水地段的长期稳定性受水流影响较为显著。目前关于浸水路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填料浸水后路基结构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分析,并未对既有高速铁路浸水路基的病害提出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对比线路标高和水塘设计水位的相对大小,将水塘地区路基划分为低水头和高水头两种工况,针对低水头浸水路基的常见边坡病害需对路基边坡防护进行设计优化,针对高水头水塘地区进行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研究结论:(1)边坡干砌片石下砂砾石反滤层和填料颗粒流失、坡脚溜坍是既有浸水路基的常见病害,采用砂砾石和无纺土工布包裹丝状渗排水网垫的双层反滤结构,坡脚设置防冲刷挡墙或浸水挡墙,能够提高渗流作用下路基边坡的长期稳定性;(2)鉴于传统浸水路基构造不适用于设计水位高于线路标高的现状,提出了由挡水坝、基床结构、基床以下路堤、防水层、封闭层等组成的"路堑式浸水路基"防渗抗浮设计方法;(3)在高速铁路水塘路基设计中应用"路堑式浸水路堤结构",相关结构抗渗技术以及边坡防护优化技术指导了水塘路基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水塘地区 浸水路基 渗流稳定 优化设计
下载PDF
Accelerating the evaluation of operational lifetimes of perovskite solar cells and modules
3
作者 Fumeng Ren Qian Lu +7 位作者 Xin Meng Jing Zhou Rui Chen Jianan Wang Haixin Wang Sanwan Liu Zonghao Liu Wei Chen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9,共9页
Compared with the power conversion efficicency,the operational stability of perovskite solar cells(PsCs)remains a major challenge hampering its commercialization.However,conducting a light soaking test under 1 sun ill... Compared with the power conversion efficicency,the operational stability of perovskite solar cells(PsCs)remains a major challenge hampering its commercialization.However,conducting a light soaking test under 1 sun illumination to get a long lifetime is time-consuming and experimentally inefficient.Here,we report an accelerated stability test protocol by aging PsCs under high-intensity light illumination to accelerate the evaluation of their operation stability.It is found that the efficiency degradation rate of a typical inverted PsC is almost linearly dependent on the light intensity within the range of 1 to 4 suns regardless of the encapsulations.The results prove that it can save the light-soaking time by at least 4 times to predict the operation lifetime on the basis of the equivalent light irradiation do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OVSKITE Light-soaking stability
下载PDF
Path to the fabrication of efficient, stable and commercially viable large-area organic solar cells
4
作者 Shafket Rasool Jiwoo Yeop +4 位作者 Hye Won Cho Woojin Lee Jae Won Kim Dohun Yuk JinYoung Kim 《Materials Futures》 2023年第3期38-52,共15页
Organic solar cells(OSCs)have reached an outstanding certified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of over 19%in single junction and 20%in tandem architecture design.Such high PCEs have emerged with outstanding Y-shaped Y... Organic solar cells(OSCs)have reached an outstanding certified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of over 19%in single junction and 20%in tandem architecture design.Such high PCEs have emerged with outstanding Y-shaped Y6 non-fullerene acceptors(NFAs),together with PM6 electron donor polymers.PCEs are on the rise for small-area OSCs.However,large-area OSC sub-modules are still unable to achieve such high PCEs,and the highest certified PCE reported so far is∼12%having an area of 58 cm2.To fabricate efficient large-area OSCs,new custom-designed NFAs for large-area systems are imminent along with improvements in the sub-module fabrication platforms.Moreover,the search for stable yet efficient OSCs is still in progress.In this review,progress in small-area OSCs is present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advancement in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NFAs and donor polymers.Finally,the life-cycle assessment of OSCs is presented and the energy payback time of the efficient and stable OSCs is discussed and lastly,an outlook for the OSCs is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solar cells non-fullerene acceptors OSC morphology interfacial modification light-soaking stability solar energy large-area OSCs
原文传递
Fullerene modification of WO_(3)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 toward high-efficiency MA-fre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eliminated light-soaking effect
5
作者 Xin Yu Bing Cai +7 位作者 Jinxia Zhang Xingcheng Li Xue Wang Gongtao Duan Wenfeng Zhang Xinhang Liu Wen-Hua Zhang Shangfeng Yang 《Interdisciplinary Materials》 2023年第3期459-469,共11页
In perovskite solar cells(PSCs),the light-soaking effect,which means device performance changes obviously under continuous light illumination,is potentially harmful to loaded devices as well as accurately assessing th... In perovskite solar cells(PSCs),the light-soaking effect,which means device performance changes obviously under continuous light illumination,is potentially harmful to loaded devices as well as accurately assessing their efficiency.Herein,chemically stable tungsten trioxide(WO3)with high electron mobility is used as electron transport material in methylamine(MA)-free PSCs.However,the light-soaking effect is observed apparently in our devices.A fullerene derivative,C60 pyrrolidine Tris-acid(CPTA),is introduced to modify the interface between WO3 and perovskite(PVK)layers,which can bond with WO3 and PVK simultaneously,leading to the passivation of the defect and the suppression of trap-assisted nonradiative recombination.What is more,the introduction of CPTA can enhance the built-in electric field between WO3 and PVK layers,thereby facilitating the electron extraction and inhibiting the carrier accumulation at the interface.Consequently,the lightsoaking effect of WO3-based PSCs has been eliminated,and the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has been boosted from 17.4%for control device to 20.5%for WO3/CPTA-based PSC with enhanced stability.This study gives guidance for the design of interfacial molecules to eliminate the light-soaking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TA-modified WO3 interfacial engineering light-soaking effect MA-free perovskite stability
原文传递
苋菜红色素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曾庆祝 陈陆欣 +1 位作者 方细娟 许庆陵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25-30,共6页
以苋菜为原料,采用溶剂浸提法和超声波萃取法从苋菜中提取苋菜红色素,对提取工艺条件及色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及苋菜红色素对光、热和pH稳定性实验的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的苋菜红色素较浸提法提取的色素得率高、... 以苋菜为原料,采用溶剂浸提法和超声波萃取法从苋菜中提取苋菜红色素,对提取工艺条件及色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及苋菜红色素对光、热和pH稳定性实验的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的苋菜红色素较浸提法提取的色素得率高、稳定性好;超声法提取苋菜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超声波功率400W、料液比1∶4、温度40℃、超声时间2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苋菜红色素 超声波 浸提 提取 稳定性
下载PDF
豆浆专用免浸泡大豆制备中浸泡工艺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杨道强 邢建荣 +1 位作者 陆胜民 杨颖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26-1232,共7页
免浸泡大豆产品的开发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豆浆制作过程中大豆浸泡环节耗时长以及干豆制浆蛋白含量低且不易吸收的问题。为得到高品质的免浸泡大豆,试验研究了大豆的浸泡工艺,包括大豆原料的前处理,同时以浸泡时间、浸泡温度、浸泡液浓... 免浸泡大豆产品的开发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豆浆制作过程中大豆浸泡环节耗时长以及干豆制浆蛋白含量低且不易吸收的问题。为得到高品质的免浸泡大豆,试验研究了大豆的浸泡工艺,包括大豆原料的前处理,同时以浸泡时间、浸泡温度、浸泡液浓度为影响因素,以豆浆的蛋白质含量、稳定性及浸泡后大豆的菌落总数为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采用综合评分法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原料前处理以用Cl O2溶液清洗为佳,最佳浸泡液为Na HCO3溶液;浸泡时间、温度和浸泡液浓度对综合评分都具有显著性影响;大豆最佳浸泡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12 h,浸泡温度15℃,Na HCO3溶液浓度0.5%,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浸泡大豆菌落总数对数值为4.71,制得豆浆蛋白含量为2.68 g·100 m L-1,豆浆稳定性为0.786,综合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浸泡大豆 豆浆 浸泡工艺 蛋白质 稳定性 菌落总数
下载PDF
雨水浸润对牧区道路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胡朋 李万鹏 柳志军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40-44,共5页
"小油路"是近几年在牧区新发展的一种宽基窄面的特殊道路型式。这种道路虽然节省了造价,但也存在着诸多病害,尤其是雨水浸润后边坡和路肩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大面积破坏。利用有限元的方法分析了受雨水浸润的边坡和路肩应力和应... "小油路"是近几年在牧区新发展的一种宽基窄面的特殊道路型式。这种道路虽然节省了造价,但也存在着诸多病害,尤其是雨水浸润后边坡和路肩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大面积破坏。利用有限元的方法分析了受雨水浸润的边坡和路肩应力和应变情况,找出雨水浸润和车辆荷载对边坡失稳和路肩破坏的影响程度,从而为牧区道路的设计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道路 浸润 雨水 牧区 荷载作用 影响程度 边坡失稳 车辆荷载 路肩 应力和 有限元 油路
下载PDF
不同固化剂组配对固化成型肥料浸水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曹立栋 王豪 +4 位作者 周健驹 翁佳丽 张昌爱 靳鹏杰 高山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7-111,共5页
为研究固化剂不同组配对固化成型肥料浸水稳定性的影响,本试验设置不施加固化剂(CK1)、施加优选固化剂组配(CK2)及施加不同固化剂组配的4个处理(分别为T1、T2、T3和T4),测定其抗压强度并对其浸水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肥料颗... 为研究固化剂不同组配对固化成型肥料浸水稳定性的影响,本试验设置不施加固化剂(CK1)、施加优选固化剂组配(CK2)及施加不同固化剂组配的4个处理(分别为T1、T2、T3和T4),测定其抗压强度并对其浸水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肥料颗粒的抗压强度大小顺序为CK1>CK2>T4>T3>T1>T2,加入固化剂降低了肥料的硬度,与CK2相比,不同固化剂组配的肥料硬度均有所降低;肥料的浸水质量损失率、氮磷钾浸水释放规律及水溶液的EC值均表现为CK1>T2>T1>T3>T4>CK2,表明优选的固化剂组配能显著降低肥料的浸水养分释放速率;各肥料处理浸泡溶液的pH值也有所变化,添加硅酸盐水泥的肥料浸水后溶液pH值明显高于未添加硅酸盐水泥的肥料。试验验证了优选固化剂组配的优异性能,可为此类肥料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 固化剂 浸水稳定性 肥料
下载PDF
黄土地区某土钉支护基坑工程事故分析
10
作者 王晓强 《山西建筑》 2007年第4期119-120,共2页
通过黄土地区某土钉支护工程事故的处理和分析,说明在黄土地区采用土钉支护时,特别是在雨季施工时,应注意防水,防止基坑浸水,并分析了当基坑浸水后对土钉支护参数的影响,总结了土钉支护应注意的有关事项。
关键词 土钉 黄土 基坑 浸水 边坡稳定性
下载PDF
高速公路浸水路基稳定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延吉 张永圣 李皓 《山东交通科技》 2022年第4期1-4,共4页
为优化浸水路基稳定处治方案,对国内外浸水路基的研究现状、浸水路基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浸水路基的防护加固措施及公路工程实例进行分析。总结了国内外路基安全稳定性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浸水路基坡体稳定性的计算方法,提出了浸水路... 为优化浸水路基稳定处治方案,对国内外浸水路基的研究现状、浸水路基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浸水路基的防护加固措施及公路工程实例进行分析。总结了国内外路基安全稳定性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浸水路基坡体稳定性的计算方法,提出了浸水路基的防护加固措施,列举了工程实例中采取的边坡防护加固措施,并提出在稳定性处治中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浸水路基 研究现状 稳定性分析 边坡防护加固
下载PDF
如何使肉制品达到最佳的上色效果
12
作者 侯培培 《肉类工业》 2011年第1期25-32,共8页
通过对产品色泽的评审对比,发现配制色素液使用的水温、浸泡时间、使用方式等对产品的上色效果影响很大。通过红曲米粉稳定性实验和肉制品上色效果实验,对红曲米粉的稳定性和上色效果有了深入了解,找到了使肉制品达到最佳上色效果的工... 通过对产品色泽的评审对比,发现配制色素液使用的水温、浸泡时间、使用方式等对产品的上色效果影响很大。通过红曲米粉稳定性实验和肉制品上色效果实验,对红曲米粉的稳定性和上色效果有了深入了解,找到了使肉制品达到最佳上色效果的工艺参数:色素液配制水温35℃左右,红曲米粉浸泡时间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米粉 配制水温 浸泡时间 稳定性 上色效果
下载PDF
空气体积率对黏土压实及浸水与冻融稳定性的影响
13
作者 吴天前 王东星 +2 位作者 邹维列 赵英爱 朱盛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72-678,686,共8页
采用击实、浸水和循环冻融等系列室内试验,研究了空气体积率Va对黏土压实质量控制、压实黏土的浸水稳定性和冻融循环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同击实能时,由不同击实类型(重、轻型)所得到的与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相对应的空气体积率V... 采用击实、浸水和循环冻融等系列室内试验,研究了空气体积率Va对黏土压实质量控制、压实黏土的浸水稳定性和冻融循环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同击实能时,由不同击实类型(重、轻型)所得到的与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相对应的空气体积率Va不同;相同击实类型时,不同击实能对应于最大干密度时的空气体积率值却基本一样;2)压实黏土的浸水崩解时长随空气体积率的减小而增加,呈现出明显的"3阶段"特征,且不同压实黏土在3个阶段的空气体积率临界值接近;3)整体上压实黏土经历多次冻融循环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衰减系数Q随空气体积率的增大而减小.提出了寒区黏土堤防填筑的空气体积率应控制在10%以内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体积率 击实能 浸水稳定性 冻融循环 无侧限抗压强度
原文传递
钻井液对页岩力学特性及井壁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罗鸣 高德利 +4 位作者 黄洪林 李军 杨宏伟 张更 刘楷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93-700,共8页
钻井液长期浸泡会对层理性页岩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页岩地层的井壁稳定性。利用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开展了不同钻井液浸泡后页岩单、三轴力学实验,分析了其力学特性及破坏形式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井壁失稳机理。结果表明:受层理影响,... 钻井液长期浸泡会对层理性页岩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页岩地层的井壁稳定性。利用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开展了不同钻井液浸泡后页岩单、三轴力学实验,分析了其力学特性及破坏形式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井壁失稳机理。结果表明:受层理影响,页岩力学特性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且具有围压效应;油基钻井液对层理面的润滑作用增强了各向异性,页岩沿层理面发生剪切破坏,破坏形式受层理面控制;水基钻井液对页岩造成水化损伤,微裂缝扩展沟通层理,降低了各向异性,易发生复合破坏,破坏形式受基质体和层理面双重控制,井壁更易失稳;黏土矿物水化作用和孔缝毛细管效应是页岩地层井壁失稳的根本原因。该研究可为层理性页岩井壁稳定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层理面 钻井液浸泡 各向异性 钻井液润湿特性 尺度效应 井壁稳定
下载PDF
浸泡时间对豆浆品质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婷婷 韦智 +2 位作者 李佳钰 赵进龙 翟爱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5-53,共9页
研究大豆浸泡时间(6、8、10、12、14、16 h)对豆浆理化特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为大豆浸泡时间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撑。实验以大豆水分含量及分布、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固形物含量、粒径、黏度、稳定性及感官评分作为考察指标,分析浸泡时间对... 研究大豆浸泡时间(6、8、10、12、14、16 h)对豆浆理化特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为大豆浸泡时间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撑。实验以大豆水分含量及分布、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固形物含量、粒径、黏度、稳定性及感官评分作为考察指标,分析浸泡时间对豆浆品质的影响并确定大豆适宜的浸泡时长;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浸泡时间、大豆水分组成与豆浆品质的关系进行分析。低场核磁共振结果表明,T21、T22、T23信号值随着浸泡时间延长而升高,大豆吸附水的占比增加,大豆浸泡12 h后水分达到饱和状态。豆浆的品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豆浆的蛋白质转移率、体积平均粒径、黏度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总固形物含量显著降低(P<0.05),豆浆稳定性先降低后升高;豆浆的感官评分值随着大豆浸泡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8 h豆浆的感官综合评价值最高为1.0466,其次是10 h的豆浆。基于以上结果,优选大豆浸泡时间为8 h,虽然该时间的豆浆黏度低,口感浓度评分低,亮度值低;但是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为0.905 g/100 g,蛋白转移率可达到16.61%;总固形物含量仅次于6 h的豆浆,含量为3.185 g/100 g;而且色差b值最低,感官综合评价值最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浸泡时间与大豆结合水占比、自由水占比呈显著负相关,与吸附水占比呈显著正相关(r=-0.9638、-0.8241、0.9391);豆浆的品质指标受到浸泡时间影响,其中浸泡时间与豆浆可溶性蛋白质、总固形物含量、L值呈显著负相关,与a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9122、-0.9726、-0.8238、0.93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浆品质 大豆浸泡时间 豆浆粒径 稳定性 感官评价 相关性
下载PDF
烧成工艺对钛酸铝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健儿 江伟辉 +1 位作者 马光华 顾幸勇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详细研究了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钛酸铝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烧成温度和延长保温时间有利于提高钛酸铝的热稳定性。通过%一ray衍射分析和透射电镜分析,揭示了钛酸铝稳定性的提高是由于钛酸铝晶粒的充分发育、长大以及钛酸... 本文详细研究了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钛酸铝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烧成温度和延长保温时间有利于提高钛酸铝的热稳定性。通过%一ray衍射分析和透射电镜分析,揭示了钛酸铝稳定性的提高是由于钛酸铝晶粒的充分发育、长大以及钛酸铝晶体结构中的八面体畸变程度下降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铝 保温时间 热稳定性 烧成工艺 陶瓷
下载PDF
高速铁路浸水路基长期稳定性试验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尚勇 孙红林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0-44,共5页
研究目的:与一般路基相比,浸水路基在水流冲击、淘刷、侵蚀及水对路基填土的软化、水位升降等不利作用下,经受列车循环荷载的长期作用,其稳定性更易受到威胁。为此,开展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浸水条件下的循环荷载动态试验,进行了路基... 研究目的:与一般路基相比,浸水路基在水流冲击、淘刷、侵蚀及水对路基填土的软化、水位升降等不利作用下,经受列车循环荷载的长期作用,其稳定性更易受到威胁。为此,开展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浸水条件下的循环荷载动态试验,进行了路基动应力、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动孔压、自振频率等测试分析,以评价浸水路基的长期稳定性,验证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合理性。研究结论:按时速350 km CRTS II型板式无砟轨道浸水路基的受力边界条件,建立了动态试验系统。在试验9~13 kPa的动应力条件下,经过550万次的动载作用后,基床内动应力、动孔压、弹性变形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塑性变形为0.48~0.56 mm。从扫频试验结果来看,路基的自振频率比列车动载作用频率大很多,不会产生共振现象;振后路基的自振频率减小幅度很小,路基性能保持良好。试验设计采用的浸水路基防护、填筑方案是可行的,长期浸水条件下其性能稳定,能够满足无砟轨道对基床强度及变形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浸水路基 长期稳定性 动态试验
下载PDF
北方酱香型白酒整粮泡粮工艺生产特点分析
18
作者 李大鹏 刘建华 +2 位作者 张晓山 韩吉源 张世亚 《酿酒科技》 2024年第5期72-76,共5页
针对近年来高粱品种及物理性质多样化、下沙生产地面翻拌润粮劳动强度大、粮食吸水及糊化不均匀、高粱破碎下沙工艺操控不稳定、轮次酒易出现中间轮次产量低的现象,组织实施下沙生产采用整粒高粱泡粮工艺实验。经实验,整粒高粱泡粮下沙... 针对近年来高粱品种及物理性质多样化、下沙生产地面翻拌润粮劳动强度大、粮食吸水及糊化不均匀、高粱破碎下沙工艺操控不稳定、轮次酒易出现中间轮次产量低的现象,组织实施下沙生产采用整粒高粱泡粮工艺实验。经实验,整粒高粱泡粮下沙与高粱20%破碎人工翻拌润料下沙相比,减轻了劳动强度、提升了车间环境卫生、降低了生产成本;可去除粮食中杂质、缩短糊化时间、减少淀粉流失、降低前两轮次酒产量、提升整体生产周期优质酒产量及质量,工艺操作更稳定,更有利于酱香型酒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粮泡粮 减轻劳动强度 降低成本 工艺稳定 提升质量
下载PDF
提高非晶硅/微晶硅叠层太阳电池光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侯国付 卢鹏 +4 位作者 韩晓艳 李贵君 魏长春 耿新华 赵颖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500-504,共5页
如何提高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的光稳定性是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研究和产业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了提高非晶硅/微晶硅叠层电池的光稳定性,本文首先给出了良好光稳定性非晶硅项电池的结果,然后重点研究了N/P隧穿结和微晶硅底电池本征层硅... 如何提高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的光稳定性是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研究和产业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了提高非晶硅/微晶硅叠层电池的光稳定性,本文首先给出了良好光稳定性非晶硅项电池的结果,然后重点研究了N/P隧穿结和微晶硅底电池本征层硅烷浓度梯度对叠层电池光稳定性的影响.经过初步优化,连续光照1000 h后非晶硅/微晶硅叠层电池的最小光致衰退率只有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稳定性 非晶硅/微晶硅叠层太阳电池 硅烷浓度梯度 隧穿结
原文传递
再生处理手段对p型多晶PERC太阳电池性能及热辅助光诱导衰减(LeTID)的影响
20
作者 吁洵哲 纪方旭 周春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6-431,共6页
该文实验采用p型多晶PERC太阳电池,通过调整产线链式光注入(LS)设备中的风机功率和传送带速实现对光注入温度和时间的控制。结果表明,增加光注入的时间和温度能使太阳电池获得更好的效率稳定性。对比研究光注入以及先电注入后光注入两... 该文实验采用p型多晶PERC太阳电池,通过调整产线链式光注入(LS)设备中的风机功率和传送带速实现对光注入温度和时间的控制。结果表明,增加光注入的时间和温度能使太阳电池获得更好的效率稳定性。对比研究光注入以及先电注入后光注入两种再生处理手段对p型多晶硅PERC太阳电池抗热辅助光诱导衰减(LeTID)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光注入能使太阳电池中存在的非复合活性的缺陷前驱体在高强度光热的条件下解离或将其转化为稳定的缺陷。在75℃,1 sun的标准LeTID稳定性测试条件下,结合电注入与光注入再生处理手段的样品表现出更佳的LeTID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多晶硅 缺陷 LeTID 光注入工艺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