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影响开发城市道路豁口前变坡方式对雨水径流截流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敬玉 王建龙 +3 位作者 涂楠楠 李俊奇 靳俊伟 苏定江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4-98,共5页
在实验室搭建了1∶1路缘石豁口物理试验模型,通过人工模拟降雨,系统研究了在道路坡度和降雨强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豁口前不同变坡方式对其雨水径流截留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豁口前变坡长度保持0.3m不变,宽度从0.2m增加到0.5m时,豁口... 在实验室搭建了1∶1路缘石豁口物理试验模型,通过人工模拟降雨,系统研究了在道路坡度和降雨强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豁口前不同变坡方式对其雨水径流截留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豁口前变坡长度保持0.3m不变,宽度从0.2m增加到0.5m时,豁口截留率从40.07%增加到75.86%;当豁口前变坡宽度保持0.3m不变,变坡长度从0.3m增加到0.9m时,其截留率从51.38%增加到71.86%;当豁口前变坡长度为0.3m、宽度为0.4m保持不变,变坡坡度从5%增加到25%时,其截留率从22.71%增加到了63.68%。因此,豁口前增加变坡可有效提高豁口截留效率,且变坡宽度对豁口截留率影响最大。一般道路条件下,建议豁口前变坡的宽度、长度和坡度取值范围分别为0.3~0.5m、0.6~0.9m、5%~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豁口 低影响开发道路 变坡 截留率
下载PDF
气候和人类活动对典型岩溶地下河系统径流年际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王赛男 李建鸿 +4 位作者 蒲俊兵 霍伟杰 张陶 黄思宇 袁道先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9-770,共12页
为揭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岩溶地下河系统年径流量的影响,以南洞地下河为研究对象,利用其1972-2014年的径流量、降水量和蒸散量数据,分析其年际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径流、降水和蒸散均呈现波动减少的趋势。其中流域内径... 为揭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岩溶地下河系统年径流量的影响,以南洞地下河为研究对象,利用其1972-2014年的径流量、降水量和蒸散量数据,分析其年际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径流、降水和蒸散均呈现波动减少的趋势。其中流域内径流整体以0.014亿m3/a的速度减少,降水整体以3.14 mm/a的速度减少,蒸散整体以7.94 mm/a的速度减少。通过有序聚类法和Mann-Kendall法综合确定出径流、降水的突变年份为2002年、2008年。通过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定量分解了不同时期气候与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影响的贡献率:综合考虑降水和蒸散因素,以人类活动轻微的T1(1972-2002年)阶段为基准期,气候变化对径流减少的贡献率在T2(2003-2008年)、T3(2009-2014年)时期分别为-86.68%、35.92%,人类活动对径流减少的贡献率在T2、T3阶段分别为186.68%、64.08%。可见,人类活动是南洞地下河流域径流量年际变化的主导因素,其中生活、生产的直接耗水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影响下径流过程的变化,共同影响着径流年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径流量 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 南洞地下河
原文传递
边坡爆破振动高程效应的实验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涛 郭学彬 +2 位作者 蒲传金 白红杰 肖正学 《江西有色金属》 2006年第4期10-13,共4页
经过对边坡爆破振动实验测试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发现在距爆源一定范围内,水平爆心距相等或很接近条件下,爆源上方的质点振动速度大于爆源下方质点振动速度,在高程和水平爆心距对质点振动速度的影响因素中,高程影响因素的权重相对较大。同... 经过对边坡爆破振动实验测试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发现在距爆源一定范围内,水平爆心距相等或很接近条件下,爆源上方的质点振动速度大于爆源下方质点振动速度,在高程和水平爆心距对质点振动速度的影响因素中,高程影响因素的权重相对较大。同时,通过对测试数据回归分析发现,地震波能量不仅随着高程的降低而减小,而且还受到边坡地形的影响,在变坡点处地震波发生绕射形成新的震源,影响爆破地震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爆破振动 高程效应 变坡点
下载PDF
基于坡度梯度的点云数据中坡坎探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谢建春 姚吉利 +3 位作者 马宁 贾象阳 刘科利 韩保民 《测绘地理信息》 2015年第6期53-56,共4页
以坡度梯度为分类函数,通过给定坡度梯度阈值,实现坡坎提取的方法。从地面点云中提取一组剖面上的点,构成剖面线(探测线或断面线),并按坐标对点云进行排序;在一个剖面线上,计算每个点的坡度梯度,并以此为测度,判别每个点所属的类,对坡... 以坡度梯度为分类函数,通过给定坡度梯度阈值,实现坡坎提取的方法。从地面点云中提取一组剖面上的点,构成剖面线(探测线或断面线),并按坐标对点云进行排序;在一个剖面线上,计算每个点的坡度梯度,并以此为测度,判别每个点所属的类,对坡面点和其他地形点进行编码,赋以不同颜色加以区别。实验表明,坡度梯度法探测坡坎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地图要素 断面线 坡度梯度 变坡点
原文传递
平陆运河青年枢纽竖缝式鱼道优化设计研究
5
作者 潘剑 凡明杰 +3 位作者 王鑫 卫宪 侯轶群 李君涛 《水道港口》 2023年第6期924-929,共6页
青年枢纽作为平陆运河最后一个梯级,需要设置鱼道,以保证钦江鱼类洄游通道的连通性。综合过鱼对象洄游行为及枢纽调度特征,提出左岸双鱼道设计方案,垂直竖缝式鱼道、鳗鱼道均布置在紧靠电站尾水的岸侧;鳗鱼道同竖缝式鱼道在下游观察室... 青年枢纽作为平陆运河最后一个梯级,需要设置鱼道,以保证钦江鱼类洄游通道的连通性。综合过鱼对象洄游行为及枢纽调度特征,提出左岸双鱼道设计方案,垂直竖缝式鱼道、鳗鱼道均布置在紧靠电站尾水的岸侧;鳗鱼道同竖缝式鱼道在下游观察室附近会合,之后合并至竖缝式鱼道。作为穿坝主体通道,竖缝式鱼道设计除满足过鱼目标洄游需求外,更需要在单一进口的设计前提下适应具有感潮特性的大水位变幅。为此,经鱼道模型试验,提出以促进池室内主流偏折、增大主流消能为优化原则的具有45°导流角的池室隔板结构,以增大进口附近池室水深、减小流速为优化原则的变坡式鱼道进口段布置。优化后的青年枢纽竖缝式鱼道适用于各典型运行工况,主流蜿蜒连续、未形成流速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道设计 竖缝式鱼道 导流角 变坡布置 主流连续 流速屏障 平陆运河
下载PDF
公路地理信息系统中坐标与里程的转换 被引量:2
6
作者 孟晓林 姚连璧 +1 位作者 朱照宏 刘大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03-607,共5页
GPS测量、地图的手工数字化以及扫描是目前为GIS-T采集和更新空间数据的主要手段.在按照上述方法采集数据时,道路几何线型通常以离散的坐标串的形式予以表达.交通运输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所管理的各种属性数据通常按照里程建立... GPS测量、地图的手工数字化以及扫描是目前为GIS-T采集和更新空间数据的主要手段.在按照上述方法采集数据时,道路几何线型通常以离散的坐标串的形式予以表达.交通运输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所管理的各种属性数据通常按照里程建立与其空间位置之间的联系.在应用GIS概念和技术解决交通运输问题时需要构造高精度的线性参照系,因此需要研究三维或二维坐标与一维里程之间的转换模型,以实现坐标与里程之间的—一对应,达到快速信息查询、分析与表达的目的.通过对道路几何线型特性的研究,提出了按照斜率、斜率差和斜率差的变化率识别道路几何线型,进而构造数据转换模型和线性参照系的实用方法;;并通过对相位GPS测量和数字化采集道路几何线型数据的实例分析,证明了上述方法的实用价值和技术上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转换模型 坐标 里程
下载PDF
宁夏黄土区典型坡面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尺度效应
7
作者 韩新生 刘广全 +5 位作者 许浩 董立国 郭永忠 安钰 万海霞 王月玲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31,共13页
【目的】定量认识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在坡面上的空间异质性及尺度效应,探索“由点及面”估算坡面平均SOC含量的精确便捷途径,为细致刻画坡面土壤资源状况、全面理解生态系统碳循环、制定土壤高质量管理方案提供科学基础。【方法】在宁... 【目的】定量认识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在坡面上的空间异质性及尺度效应,探索“由点及面”估算坡面平均SOC含量的精确便捷途径,为细致刻画坡面土壤资源状况、全面理解生态系统碳循环、制定土壤高质量管理方案提供科学基础。【方法】在宁夏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选择3个相邻的由退耕还林工程形成的典型坡面,从坡顶向坡脚设置连续样点,调查各样点的土地利用、植被特征、立地条件及表层(0^20 cm)SOC含量,分析其坡向差异、坡位变化;以“离坡顶的水平距离或相对距离”为自变量,以表层SOC含量的顺坡滑动平均值为因变量,定量描述坡面尺度效应;再以坡面上任一样点表层SOC含量与坡面平均值的比值为因变量,实现由“点”到“面”的尺度上推。【结果】研究区表层SOC含量存在明显的坡向差异、坡位变化、尺度效应。表层SOC含量的坡面平均值在南坡(7.60 g·kg^(-1))最高,东坡(6.42 g·kg^(-1))次之,西坡(5.65 g·kg^(-1))最低,其坡位间变幅在东坡(15.95 g·kg^(-1))最大,其次为西坡(11.34 g·kg^(-1)),最小为南坡(9.72 g·kg^(-1)),说明东坡的坡面效应最强,其次为西坡,南坡最弱。东坡、西坡、南坡表层SOC含量的坡位变化大致相同,均由坡顶向下逐渐减小,至离坡顶水平距离200、150、280 m(相对距离0.73、0.45、0.76)后趋于稳定,主要与坡面“上部为自然状态的坡地+林草植被+恢复年限长、下部为人工梯田+林农植被+扰动频繁”的空间格局有关。在东坡、西坡、南坡上,距坡顶水平距离每增加100 m,SOC含量的滑动平均值分别变化-3.40、-2.50、-1.51 g·kg^(-1);距坡顶相对距离每增加0.1,SOC含量的滑动平均值分别变化-0.96、-0.75、-0.55 g·kg^(-1)。构建3个坡向不同坡位样点表层SOC含量与坡面平均值的比值随离坡顶水平距离或相对距离增加而变化的数量关系(R^(2)>0.7,P<0.001),籍此可由坡面上任一样点表层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立地条件 土地利用 土壤有机碳含量 坡面变化 尺度效应
下载PDF
煤巷综掘辅助运输装置研究
8
作者 吕亚利 梅瑞 刘靖毅 《煤炭科技》 2024年第1期60-63,67,共5页
煤矿巷道掘进速度对采掘接替和正常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在煤矿巷道掘进工作中,综掘机械施工工艺已成为提高煤巷掘进速度、实现快速掘进的关键。介绍了综掘机大倾角出煤应用和技术发展水平,针对倾斜巷道出煤中地质复杂和运输系统不通畅等... 煤矿巷道掘进速度对采掘接替和正常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在煤矿巷道掘进工作中,综掘机械施工工艺已成为提高煤巷掘进速度、实现快速掘进的关键。介绍了综掘机大倾角出煤应用和技术发展水平,针对倾斜巷道出煤中地质复杂和运输系统不通畅等实际难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优化马达选型、漏斗与星轮设计、外接液压系统等改进措施,可显著提升运输系统工作质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巷 快速掘进 辅助运输 变坡 技术优化
下载PDF
坡度变化对原状黄土雨滴溅蚀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邱明明 赵艳秋 +2 位作者 周占江 赵霞玉 郭富杭 《世界地质》 CAS 2023年第2期327-333,350,共8页
为明确坡度变化对原状黄土雨滴溅蚀特征的影响,笔者利用自主设计的人工模拟雨滴溅蚀试验平台,开展不同雨径和雨强条件下原状黄土溅蚀演变规律试验研究,分析地表坡度变化与土体溅蚀程度的关联性特征。结果表明,溅蚀坑深度随降雨历时呈指... 为明确坡度变化对原状黄土雨滴溅蚀特征的影响,笔者利用自主设计的人工模拟雨滴溅蚀试验平台,开展不同雨径和雨强条件下原状黄土溅蚀演变规律试验研究,分析地表坡度变化与土体溅蚀程度的关联性特征。结果表明,溅蚀坑深度随降雨历时呈指数函数型增长,约40 min后逐渐趋于稳定;溅蚀深度随雨强增大近似呈线性增长;雨径大小对溅蚀范围影响显著,溅蚀破坏直径与溅蚀扩散直径随雨强增大而增加,溅蚀扩散直径D约为溅蚀破坏直径D_(0)的2.0~3.5倍;溅蚀坑形状随坡度增加由近似“圆形”发展为沿坡度方向的“沟槽形”,溅蚀坑深度随坡度增加呈线性衰减;水平方向溅蚀范围随坡度增加呈减小趋势,坡度方向溅蚀范围呈增大趋势,且坡度方向溅蚀破坏范围明显大于水平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原状黄土 雨滴 溅蚀特征 坡度变化 影响规律
下载PDF
坡面土壤水分研究综述
10
作者 王会平 韩新生 +1 位作者 徐秀琴 胡永强 《宁夏农林科技》 2023年第8期42-45,共4页
坡面是生态水文过程研究、植被结构优化调整、陆表过程深入理解的基本空间单位,其土壤水分变化格局和动态特征明显。笔者阐述了土壤水分坡面变化的规律,即由坡顶到坡底,土壤水分基本表现为逐渐升高、持续降低、先升高后降低、先减少后... 坡面是生态水文过程研究、植被结构优化调整、陆表过程深入理解的基本空间单位,其土壤水分变化格局和动态特征明显。笔者阐述了土壤水分坡面变化的规律,即由坡顶到坡底,土壤水分基本表现为逐渐升高、持续降低、先升高后降低、先减少后增加、波浪状等变化规律。分析了导致土壤水分坡面变化或坡位差异的主要原因为土壤因子、地形特征、人为活动、土地利用、气候变化、植被要素等,且土壤水分坡面变化规律在不同水文年份、不同季节、不同土层存在差异。并论述了相关研究的不足,以期为此类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坡面变化 坡位差异 影响因子
下载PDF
坡度变化对膨胀土边坡的裂隙演变影响研究
11
作者 刘曙 王桂尧 《河南科技》 2023年第11期71-77,共7页
【目的】为减轻裂隙对膨胀土边坡的危害程度,需要对坡度变化对膨胀土边坡的裂隙演变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制作1∶0.5、1∶1、1∶1.5和1∶2四组不同坡比的边坡进行干湿循环试验,并使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裂隙率、裂隙宽度、... 【目的】为减轻裂隙对膨胀土边坡的危害程度,需要对坡度变化对膨胀土边坡的裂隙演变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制作1∶0.5、1∶1、1∶1.5和1∶2四组不同坡比的边坡进行干湿循环试验,并使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裂隙率、裂隙宽度、裂隙长度等裂隙特征参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结果表明:通过对六项主要裂隙试验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出坡比为1∶2的边坡裂隙发育情况最为恶劣,而坡比为1∶1的边坡裂隙发育情况最为安全。【结论】1∶1的坡比在四组坡比中属于控制裂隙发育的一个适中点,有效控制了雨水入渗导致的土体含水率变化,又适量增加了土体自重侧应力,减少了危险裂隙的生成,限制了裂隙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度变化 膨胀土 裂隙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陡坡强输沙河道变坡点水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肖坤 郭志学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3-66,80,共5页
我国山洪灾害频发,人们对其中泥沙致灾的因素越来越重视。采用单因素控制法通过陡比降变化水槽试验,模拟山区河道坡度变化及大量泥沙输送,研究大比降强输沙条件下水位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在携带大量泥沙的情况下,快速落淤泥沙导... 我国山洪灾害频发,人们对其中泥沙致灾的因素越来越重视。采用单因素控制法通过陡比降变化水槽试验,模拟山区河道坡度变化及大量泥沙输送,研究大比降强输沙条件下水位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在携带大量泥沙的情况下,快速落淤泥沙导致局部坡度变缓、流速降低、水位上升;另一方面,泥沙本身的阻力作用导致水位升高。因而导致局部河段急缓流交替水跃发生,显著抬高洪水位,泥沙与水的互馈作用使交界锋面位置处水位显著高于清水水深。研究表明,流量越大、输沙率越大或上游河道比降越大,交界锋面位置处水位越高。伴随着泥沙淤积的逆行发展,异常的水位激增除在边坡交界点附近发生外,还向上游传播,导致漫溢洪水泛滥成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输沙 变坡 水位 泥沙淤积
下载PDF
基于切线斜率变化统计的红色圆形交通标志牌检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段汕 于莹莹 +1 位作者 陈龙 邹勤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75-79,共5页
从标志牌的颜色和形状特征出发,提出了一种斜率变化统计的方法检测交通标志.该算法首先在RGB色彩空间中提取R通道成分,然后通过对区域边缘点的切线斜率变化进行统计定位出圆形标志.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对红色圆形交通标志牌的识别有很... 从标志牌的颜色和形状特征出发,提出了一种斜率变化统计的方法检测交通标志.该算法首先在RGB色彩空间中提取R通道成分,然后通过对区域边缘点的切线斜率变化进行统计定位出圆形标志.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对红色圆形交通标志牌的识别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标志检测 色彩空间 形状分析 斜率变化统计
下载PDF
一种馈能式IGBT串联动态均压电路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黎 李杨 罗洋 《低压电器》 2013年第20期38-42,共5页
在分析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动态电压分布机理的基础上,针对IGBT集-射极电压斜率不同引起电压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集-射极电压斜率变化的馈能式动态均压电路。该电路具有快速性好、损耗小、可靠性高等优点。通过建立IGBT串联仿真电路... 在分析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动态电压分布机理的基础上,针对IGBT集-射极电压斜率不同引起电压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集-射极电压斜率变化的馈能式动态均压电路。该电路具有快速性好、损耗小、可靠性高等优点。通过建立IGBT串联仿真电路,对该动态均压电路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动态均压电路在IGBT串联运行时不仅能够很好地抑制因IGBT集-射极电压斜率不同步造成的电压不均衡,而且能够有效防止过电压的发生,确保了IGBT串联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 串联 动态电压不均衡 斜率变化 馈能式
下载PDF
急倾斜引风硐模板施工技术
15
作者 郑永坤 刘永红 罗超 《价值工程》 2012年第16期74-75,共2页
在总结公路隧道二衬技术和煤矿斜井井筒砌碹工艺基础上,本文根据工程实例介绍了急倾斜引风硐模板制作与安装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引风硐的急倾斜段和弧线段采用不同的支模技术,解决了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模板支护难题。模板工程采用钢拱架、... 在总结公路隧道二衬技术和煤矿斜井井筒砌碹工艺基础上,本文根据工程实例介绍了急倾斜引风硐模板制作与安装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引风硐的急倾斜段和弧线段采用不同的支模技术,解决了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模板支护难题。模板工程采用钢拱架、方木料、九夹板等组合设计,实践表明,该设计不仅保证了工程质量,还节省了人力和材料,且工艺简单、实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 变坡 模板支护 钢拱架
下载PDF
浅析32 m星级拖轮下水工艺
16
作者 卢隆政 刘武云 柯学 《广东造船》 2017年第6期39-41,38,共4页
本文以显利(珠海)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32 m星级拖轮为例,介绍船舶变坡度横移区纵向滑道下水的工艺。这种下水方式,由于采取机械牵引、匀速运动,故过程平稳可靠;还具有码头占位极少、设备投入小、横移车可为多个船台服务的特点。这种下水... 本文以显利(珠海)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32 m星级拖轮为例,介绍船舶变坡度横移区纵向滑道下水的工艺。这种下水方式,由于采取机械牵引、匀速运动,故过程平稳可靠;还具有码头占位极少、设备投入小、横移车可为多个船台服务的特点。这种下水方式多用于国内码头岸线紧张而腹地广大的中小型船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轮 变坡度 滑道 下水
下载PDF
融合K-means和CFSFDP的聚类算法
17
作者 李新运 王嘉梅 +1 位作者 张晨阳 王儒 《福建电脑》 2019年第3期1-5,共5页
在K-means算法中,初始k值和初始聚类中心对聚类结果都有影响。针对K-means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K-means算法与聚类的快速搜索和发现密度峰算法结合的聚类算法(K-CFSFDP)。该算法思想:先采用CFSFDP算法得到每个数据点的ρ_i和δ_i并... 在K-means算法中,初始k值和初始聚类中心对聚类结果都有影响。针对K-means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K-means算法与聚类的快速搜索和发现密度峰算法结合的聚类算法(K-CFSFDP)。该算法思想:先采用CFSFDP算法得到每个数据点的ρ_i和δ_i并将其作为数据新的特征向量,再次使用CFSFDP算法,对新的ρ_i进行升序排列,以斜率的变化自动选择聚类中心点;再运用K-means算法进行迭代聚类。该算法在UCI数据集上能够又好又快又稳定的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 斜率变化 初始聚类中心 K均值算法 快速峰值搜索算法
下载PDF
挖方路堑坡度变更施工浅析
18
作者 李晓萍 任怀军 武殿军 《交通科技与经济》 1999年第4期23-24,共2页
分析了挖方路堑施工中边坡坍塌的原因,并介绍了避免的方法及施工组织方面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挖方路堑 坡度变更 施工放样 施工组织 公路工程
下载PDF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沙变化趋势及其主控因素的贡献率 被引量:25
19
作者 孙倩 于坤霞 +3 位作者 李占斌 李鹏 张晓明 龚珺夫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45-956,共12页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的水沙变化剧烈,因此研究影响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驱动因素对预测未来水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Pettitt突变点检验法,位置、尺度、形...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的水沙变化剧烈,因此研究影响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驱动因素对预测未来水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Pettitt突变点检验法,位置、尺度、形状的广义可加模型以及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对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15个水文站控制流域1956-2010年的年降水量、年径流量以及年输沙量变化特征及其贡献率进行分析,确定影响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Mann-Kendall趋势检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表明降水量虽呈减少趋势但并不显著,径流量和输沙量则有显著的减少趋势;(2)Pettitt突变点检验得出所研究区域径流量和输沙量的突变年份在1972年、1985年以及1996年左右;(3)GAMLSS模型分析结果同样表明降水的均值不随时间发生变化,但降水的方差有减小的趋势;(4)通过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得出,人类活动对窟野河流域径流输沙的影响大于无定河流域。通过分析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的原因,可为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资源合理分配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 水沙变化特征 GAMLSS模型 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
原文传递
近50年气候和人类活动对锡林河流域径流的影响 被引量:24
20
作者 焦玮 朱仲元 +3 位作者 宋小园 隋佳硕 席小康 董志兵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9,共8页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影响河川径流变化的2大主要因素。基于1963—2011年锡林浩特水文站的实测水文数据资料,采用累积距平法(CA)对锡林河近50年径流年际变化序列的趋势进行分析,确定出2个拐点年份为1985和1999年,其中1999年为突变年,运...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影响河川径流变化的2大主要因素。基于1963—2011年锡林浩特水文站的实测水文数据资料,采用累积距平法(CA)对锡林河近50年径流年际变化序列的趋势进行分析,确定出2个拐点年份为1985和1999年,其中1999年为突变年,运用修正后的的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分析法(SCRCQ)定量计算了气候及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以初始研究阶段T1(1963—1985年)为基准期,不考虑潜在蒸散量变化的影响,T2(1986—1999年)和T3(2000—2011年)时期的降水量减少对于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26.30%和57.36%,人类活动对于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73.70%和42.64%;如果考虑潜在蒸散量变化,T2、T3时段的潜在蒸散量减少对于径流量减少产生的负贡献率分别为-23.47%和-52.25%,而人类活动对锡林河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增至97.17%和94.89%。显然,人类活动是该区间锡林河流域径流量减少的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贡献率 累积距平法 累积量变化率比较分析法 锡林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