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与卒中位置和炎性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
作者 直建光 胡建荣 +1 位作者 李鹏飞 段保亮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9年第4期690-692,699,共4页
目的探讨卒中位置和相关炎症因子与急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后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43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急性脑梗死后无睡眠障碍的患者43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就诊时一般... 目的探讨卒中位置和相关炎症因子与急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后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43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急性脑梗死后无睡眠障碍的患者43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就诊时一般资料、MRI图像、相关炎症因子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方程分析影响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血压、卒中家族史、吸烟史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MRI影像方面,两组患者梗死类型、病灶数及脑白质脱髓鞘有无之间并无意义(P>0.05);观察组丘脑卒中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TC、TG、HDL-C、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MMP-9、TNF-α、Hcrt、IL-17、IL-1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丘脑卒中(OR=5.970,P=0.048)、IL-17(OR=1.079,P=0.000)、Hcrt(OR=1.155,P=0.011)表达过高是急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可能与梗死灶位于丘脑有关,也可能与IL-17及Hcrt过度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睡眠障碍 卒中位置 IL-17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一种便携式睡眠信息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6
2
作者 孙竞 王琳琳 +3 位作者 王磊 王妍 张雪松 沙洪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1年第7期24-29,44,共7页
目的:设计一套家用便携式睡眠信息监测系统,为睡眠障碍患者实现在家中客观评估自己的睡眠状况提供可能。方法:该系统的硬件部分由数据检测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以及电源模块组成,通过脉搏波检测芯片和三轴加速度计实现对患者的脉搏波、血... 目的:设计一套家用便携式睡眠信息监测系统,为睡眠障碍患者实现在家中客观评估自己的睡眠状况提供可能。方法:该系统的硬件部分由数据检测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以及电源模块组成,通过脉搏波检测芯片和三轴加速度计实现对患者的脉搏波、血氧饱和度、心率以及头部三轴运动信号的采集;软件App在Android Studio开发环境下设计,用于操控监测硬件的启停和获取报告。整个系统通过心率及心率变异性计算、呼吸异常识别算法、睡眠卧位的获取来实现对患者睡眠信息的监测。结果:该系统监测到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率变异性指标及卧位情况可以反映患者的睡眠情况,能有效识别呼吸暂停患者,可以用于睡眠障碍监测。结论:该系统佩戴舒适、对睡眠活动造成的干扰小、成本更低,能够实现患者在家中完成睡眠监测,且记录的数据可作为医生诊断的参考依据,从而提高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监测 睡眠障碍 呼吸暂停 脉搏波 血氧饱和度 心率 睡眠卧位
下载PDF
体位型和非体位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谷庆隆 张庆丰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3年第12期1139-1141,共3页
目的 比较体位型和非体位型OSAS患者一般状态、睡眠呼吸紊乱情况、睡眠结构等的差异和意义。方法  1 998年 3月—2 0 0 0年 2月住院治疗的OSAS患者 1 98例 ,均通过多导睡眠监测仪行PSG检查 ,进行PP和NPP分型和相关指标测定。结果 所... 目的 比较体位型和非体位型OSAS患者一般状态、睡眠呼吸紊乱情况、睡眠结构等的差异和意义。方法  1 998年 3月—2 0 0 0年 2月住院治疗的OSAS患者 1 98例 ,均通过多导睡眠监测仪行PSG检查 ,进行PP和NPP分型和相关指标测定。结果 所有受试的OSAS患者中 43 .4%为PP型 ,PP组与NPP组相比 ,年龄平均减小 3岁 ,体重平均减轻 7.5kg ,体重指数差异有显著性 ,两组的身高差异无显著性。PP组有效睡眠率 (SEFF)明显高于NPP组。非快动眼睡眠期各阶段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P组浅睡眠期 (Ⅰ +Ⅱ期 )所占百分比明显低于与NPP组 ,而深睡眠 (Ⅲ +Ⅳ期 )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NPP组。而微觉醒次数 (<1 5s)NPP组明显高于PP组。两组间AHI及最低血氧饱和度差异有显著性。PP组明显低于NPP组。通过多变量分析 ,AHI值与体位依赖高度相关 ,其次为BMI,年龄与体位依赖相关性较差。结论 体位型OSAS患者的夜间AHI、睡眠质量、BMI及年龄均较非体位型OSAS低 ,其中AHI是最主要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非体位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呼吸紊乱 睡眠体位 多导睡眠监测仪
下载PDF
间断俯卧体位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睡眠质量的作用
4
作者 史群芳 王玉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24年第3期25-30,共6页
目的 探究间断俯卧体位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96例早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仰卧体位,观察组采取间断俯卧体位,... 目的 探究间断俯卧体位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96例早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仰卧体位,观察组采取间断俯卧体位,试验结束后,对比2组患儿睡眠状况评估指标、NANB神经行为测试评分、体格生长发育指标(体质量、身长、头围)以及患儿家长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30 d,观察组多项神经行为测试评分高于对照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3个月,观察组早产儿各项体格生长发育指标优于对照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此次干预效果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断俯卧体位可提升早产患儿睡眠质量,增加睡眠时长,促进患儿体格生长、神经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俯卧体位 早产儿 生长发育 NANB神经行为测试评分 睡眠质量 仰卧体位 俯卧体位
下载PDF
海军出航官兵不同工作岗位睡眠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赵玉丞 周晖 +9 位作者 石长贵 陈晓晗 龚宝峰 李澎 徐瑾 许义新 李根茹 贺斌 庄建华 尹又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23-928,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工作岗位海军出航官兵的睡眠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某舰队的官兵作为调查对象,获取出航官兵有效问卷501份、出航前官兵有效问卷460份。501名出航官兵根据人员编制和工作性质,分为后勤组、舰务... 目的?探讨不同工作岗位海军出航官兵的睡眠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某舰队的官兵作为调查对象,获取出航官兵有效问卷501份、出航前官兵有效问卷460份。501名出航官兵根据人员编制和工作性质,分为后勤组、舰务组、航海组、机电组、观通组和机炮组。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Epworth嗜睡量表(ES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编的睡眠障碍原因调查表调查官兵的睡眠质量状况和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并采用点二列相关分析探讨不同工作岗位官兵睡眠影响因素与睡眠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出航官兵PSQI总分为(9.22±4.13)分,高于出航前官兵[(6.75±3.54)分;t=2.37,P<0.01]。出航官兵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焦虑情绪(75.25%,377/501)、噪声(62.67%,314/501)和躯体疼痛(59.08%,296/501)。不同工作岗位官兵睡眠质量存在差异,且主要影响因素也不同,后勤组和航海组官兵的睡眠质量主要受焦虑情绪的影响,机电组和观通组官兵的睡眠质量主要受倒班制度的影响,机炮组官兵的睡眠质量主要受躯体疼痛的影响,舰务组官兵的睡眠质量主要受噪声的影响。噪声主要与舰务组官兵的主观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相关,倒班制度主要与机电组和观通组官兵的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和日间睡眠障碍相关,躯体疼痛主要与机炮组官兵的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相关,焦虑情绪主要与后勤组和航海组官兵的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相关(P均<0.05)。结论海军官兵出航较在港时睡眠质量变差,出航行为、舰艇工作岗位与睡眠质量存在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军医学 舰艇 睡眠质量 工作岗位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体位相关性OSAHS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策略 被引量:5
6
作者 易红良 焦晓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8-12,共5页
根据不同体位状态下呼吸事件的发生频率及严重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分为体位相关性OSAHS和非体位相关性OSAHS。目前,两种OSAHS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手段各有其不同的特点,治疗效果也有差异。现对两种OSAHS的临床特征... 根据不同体位状态下呼吸事件的发生频率及严重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分为体位相关性OSAHS和非体位相关性OSAHS。目前,两种OSAHS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手段各有其不同的特点,治疗效果也有差异。现对两种OSAHS的临床特征和治疗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体位相关 机制 治疗
原文传递
仰卧位相关型及快速眼动期相关型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汪德潞 王婧 +3 位作者 李宁真 王巧军 韩菲 陈锐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8期2175-2180,共6页
目的探讨仰卧位相关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及快速眼动(REM)期相关型OSAH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睡眠中心进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的轻中度OSAHS患者[5次/h≤呼吸暂... 目的探讨仰卧位相关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及快速眼动(REM)期相关型OSAH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睡眠中心进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的轻中度OSAHS患者[5次/h≤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30次/h]的一般资料及PSG参数,根据体位分型分为仰卧位相关型及非仰卧位相关型,根据睡眠期分型分为REM期相关型及非REM期相关型,比较不同分型OSAHS患者的人口学及PSG特征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共纳入757例轻中度OSAHS患者,年龄(46.7±13.4)岁,其中男623例(82.3%)。仰卧位相关型共476例(62.9%),其中仰卧位为主型213例(28.1%),单纯仰卧位型263例(34.7%);REM期相关型311例(41.1%),其中REM期为主型212例(28.0%),单纯REM期型99例(13.1%);另外,仰卧位REM期重叠型有212例(28.0%)。仰卧位相关型与非仰卧位相关型OSAHS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仰卧位相关型患者主诉记忆力下降比例、呼吸暂停比例、夜间憋醒比例、指脉氧饱和度<90%的比例、呼吸相关微觉醒指数均高于非仰卧位相关OSAHS患者(均P<0.05);单纯仰卧位型患者的AHI、氧减指数(ODI)均低于仰卧位为主型的OSAHS患者(均P<0.05)。REM期相关型患者的体质指数(BMI)、女性比例、主诉多梦的比例均高于非REM期相关型OSAHS患者(均P<0.05),年龄、AHI、ODI均低于非REM期相关型OSAHS患者(均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女性发生REM期相关型OSAHS的风险是男性的2.055倍(OR=2.055,95%CI:1.359,3.109)。单纯REM期型患者AHI、ODI均低于REM期为主型OSAHS患者(均P<0.05),主诉入睡困难的比例、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B项(入睡时间)得分高于REM期为主型OSAHS患者(均P<0.05)。重叠型患者女性比例、BMI、主诉夜间多梦及入睡困难的比例均高于仅有仰卧位相关型OSAHS患者(均P<0.05),主诉记忆力下降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仰卧位 疾病特征 快速眼动睡眠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手术室体位干预对长时间侧卧位患者睡眠质量及压疮发生率效果的影响
8
作者 林秋红 蔡美旋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371-1373,共3页
目的:分析手术室体位干预对长时间侧卧位患者睡眠质量及压疮发生率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治疗保持侧卧位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 目的:分析手术室体位干预对长时间侧卧位患者睡眠质量及压疮发生率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治疗保持侧卧位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手术室体位护理干预。采用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CSQ)评估患者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的差异,并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压疮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CSQ)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SQI各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4 h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期间需长时间保持侧卧位的患者实施手术室体位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预防压疮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手术室护理 长时间侧卧位 睡眠质量 满意度 体位干预 外科手术 围术期
下载PDF
侧卧位睡眠对降低OSA患者AHI数值的价值探究
9
作者 刘政 张秀萍 沈纳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2065-2068,共4页
目的:探究侧卧睡眠是否有助于降低OSA患者的AHI数值。方法:对2020年6月—2024年7月至我科住院行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的163例患者的睡眠呼吸监测报告指标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的指标包括年龄、性别、BMI、左侧AHI、右侧AHI、仰卧AHI... 目的:探究侧卧睡眠是否有助于降低OSA患者的AHI数值。方法:对2020年6月—2024年7月至我科住院行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的163例患者的睡眠呼吸监测报告指标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的指标包括年龄、性别、BMI、左侧AHI、右侧AHI、仰卧AHI及综合AHI,探究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不同BMI类别、不同综合AHI类别的不同体位AHI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非OSA人群不能通过改变体位降低AHI数值,OSA患者中,不同性别患者、正常BMI患者、超重及肥胖患者、30~69岁患者、轻度OSA患者、中度及重度OSA患者均可通过侧卧睡眠降低AHI数值。结论:OSA患者可通过侧卧位睡眠降低AHI,从而减轻OSA症状,降低OSA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睡眠监测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睡眠体位
原文传递
健康人睡眠期间卧位对心电图波形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潘弘泽 许志 +4 位作者 严洪 梁仲刚 高玥 陈章煌 宋晋忠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3-629,共7页
目的探讨健康人睡眠期间左侧卧、仰卧和右侧卧对心电图波形的影响。方法通过对ISRUC数据库中健康受试者整夜睡眠心电数据去噪,计算30个波形特征在不同卧位下的均值与显著性。其中S/R和∠QSR为本文提出的新指标。结果QT间期和RR间期在左... 目的探讨健康人睡眠期间左侧卧、仰卧和右侧卧对心电图波形的影响。方法通过对ISRUC数据库中健康受试者整夜睡眠心电数据去噪,计算30个波形特征在不同卧位下的均值与显著性。其中S/R和∠QSR为本文提出的新指标。结果QT间期和RR间期在左侧卧时显著大于仰卧(P<O.01),P波与T波高度、QRS波与T波面积、QR电势差、∠QSR在左侧卧时显著小于仰卧(P<0.01),其中大部分指标在左侧卧时显著小于右侧卧(P<0.05);S/R在左侧卧时显著大于仰卧(P<0.01)和右侧卧(P<0.05)。T波高度和面积在仰卧时显著大于右侧卧(P<0.01)。结论左侧卧时心脏受重力作用的转动与摆动引起了额面心电向量图的变化,进而引起心电图变化;右侧卧时心脏受到纵膈支撑自由度较差,心电图波形几乎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波形 睡眠 卧位
下载PDF
睡眠体位及相关因素对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日间过度嗜睡程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雨浩 许莞菁 +3 位作者 秦娜娜 王艳丽 魏健 李钦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4期246-250,共5页
目的 探讨睡眠体位及相关因素对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日间过度嗜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EDS)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9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睡眠中心收治的106例中重度OSA患者,其中男性91例,女... 目的 探讨睡眠体位及相关因素对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日间过度嗜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EDS)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9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睡眠中心收治的106例中重度OSA患者,其中男性91例,女性15例,所有患者均行多导睡眠监测(PSG)。根据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将其分为三组,非EDS组48例(ESS≤10分),轻中度EDS组34例(10分<ESS<17分)和重度EDS组24例(ESS≥17分)。分别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睡眠体位相关参数、PSG参数,并将组间比较差异有意义的指标与ESS评分行相关性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中重度OSA患者EDS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 一般资料组间比较,体质量指数(BMI)、颈围和高血压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607、7.797、χ2=8.690,P均<0.05)。其中轻中度组的颈围大于非EDS组,重度组的颈围及BMI均大于非EDS组(P均<0.05)。睡眠体位及PSG参数组间比较,仰卧位AHI、非仰卧位AHI、体位依赖性指数、AHI、非快速动眼期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NREM-AHI)、氧饱和度低于90%的百分比(percentage of total sleep time with oxygen saturation below90%,CT90%)、氧减饱和度指数(ODI)和微觉醒指数(micro-arousal index,MA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23、7.892、4.699、5.045、4.779、9.746、5.628、4.913,P均<0.05)。其中轻中度组和重度组的仰卧位AHI、非仰卧位AHI、CT90%、ODI、MAI、NREM-AHI、AHI均高于非EDS组(P均<0.05);重度组的体位依赖性指数显著低于非EDS组,且CT90%高于轻中度组(P均<0.05)。三组患者的ESS评分与仰卧位AHI、非仰卧位AHI、CT90%、ODI、MAI、NREM-AHI、AHI、BMI、颈围、高血压等指标均呈正相关关系(r=0.201、0.332、0.421、0.301、0.273、0.292、0.305、0.211、0.389、0.294,P均<0.05),与体位依赖性指数呈负相关关系(r=-0.282,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MAI是轻中度EDS组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6,P<0.05),颈围是重度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嗜睡 EPWORTH嗜睡量表 睡眠体位
下载PDF
睡眠支架对新生儿睡眠质量和头型发育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桂添 谢丽群 +1 位作者 郭晶晶 陈瑶 《中外医疗》 2014年第2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睡眠支架对新生儿睡眠状况和头型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7月在该院住院期间足月单胎、母婴同室、母乳喂养、剖宫产的正常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应用"新生儿安全睡眠保健支架",对照组100例,采取自由... 目的探讨睡眠支架对新生儿睡眠状况和头型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7月在该院住院期间足月单胎、母婴同室、母乳喂养、剖宫产的正常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应用"新生儿安全睡眠保健支架",对照组100例,采取自由睡眠体位,观察新生儿出生后4 d睡眠质量、6个月头部发育情况。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出生后4 d内平均睡眠时间为(20.4±1.4)h,对照组出生后4 d内平均睡眠时间为(19.2±1.8)h,睡眠质量实验组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6个月后婴儿头型原头型占82.9%,对照组6个月后婴儿头型原头型占37.6%,头型发育实验组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新生儿安全睡眠保健支架",能改善新生儿睡眠质量,对促进新生儿头型发育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支架 睡眠体位 睡眠状况 头型发育
下载PDF
睡眠体位、睡眠时相与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超兰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1837-1838,共2页
目的:分析睡眠体位、睡眠时相与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收治的重度OSAHS患者22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22例睡眠健康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分... 目的:分析睡眠体位、睡眠时相与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收治的重度OSAHS患者22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22例睡眠健康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分析2组患者各种睡眠时相的OSAHS发生率、血氧饱和度下降指数(ODI)以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变化。结果:2组各种睡眠时相的OSAHS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睡眠仰卧位时的ODI以及AHI水平均高于侧卧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OSAHS患者,采取仰卧位睡眠可提高AHI和ODI数值,改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体位 睡眠时相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睡眠姿势及诱发体位调查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宇清 张嫄 +2 位作者 陶方英 兰莉 杨可婕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15-519,共5页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习惯睡眠姿势、眩晕诱发体位等特点。方法:调查446例确诊为特发性管石型BPPV并复位成功的患者,分析耳石脱落的侧别、管别与习惯睡眠姿势、眩晕诱发体位的关系。结果:①446例患者中,女性所占...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习惯睡眠姿势、眩晕诱发体位等特点。方法:调查446例确诊为特发性管石型BPPV并复位成功的患者,分析耳石脱落的侧别、管别与习惯睡眠姿势、眩晕诱发体位的关系。结果:①446例患者中,女性所占比例最高(319例,占71.5%),41~60岁组所占比例最高(192例,占43.0%),后半规管所占比例最高(289例,占64.8%);②病变侧别与习惯睡眠姿势有关(P<0.05,ES=0.392),常采用左侧或右侧卧位者同侧耳发病更多见;③病变管别间的诱发体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0.380),多半规管、水平半规管和后半规管BPPV均更多见多个体位变化诱发眩晕及眼震。结论:在接诊疑似BPPV患者时,应重视病史采集包括习惯睡姿姿势、诱发体位等来预测病变侧别和管别,滚转试验及Dix-Hallpike试验相结合更利于准确判别耳石脱落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睡眠姿势 诱发体位
原文传递
头位变化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严重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鸿光 李彦如 +2 位作者 郜飞 丁秀 王慧君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2年第10期658-661,共4页
目的分析睡眠时头部转动方向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严重程度的影响,并探讨仰卧位时将头部转向一侧的侧头位简称仰卧头侧转位(trunk supine-head lateral,TSHL)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明显改善的患者临床... 目的分析睡眠时头部转动方向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严重程度的影响,并探讨仰卧位时将头部转向一侧的侧头位简称仰卧头侧转位(trunk supine-head lateral,TSHL)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明显改善的患者临床特征。方法整夜多道睡眠图监测确诊为OSAHS且未经治疗的180例患者,男性140例,女性40例。根据同步视频监测将睡眠时仰卧位进一步分为TSHL和头部与躯干姿势一致的仰头位简称仰卧仰头位(trunk supine-head supine,TSHS)。比较患者在不同头部姿势下AHI的变化规律,并分析TSHL较TSHS的AHI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特征。结果TSHL的AHI较TSHS降低,58.8[32.4,76.0]次/h vs 50.7[19.5,75.2]次/h(Z=-4.670,P<0.001),88例(48.9%)患者AHI明显改善,92例(51.1%)患者改善不明显,33.0[16.9,48.6]次/h vs 56.3[21.7,68.8]次/h(P=0.003)。仰卧位AHI是TSHL病情改善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P=0.014),体位依赖性(仰卧位AHI为侧卧位2倍以上)患者,TSHL的AHI改善比例更高(χ^(2)=5.844,P=0.016)。结论仰卧位时,向一侧转头可以改善部分患者病情。TSHL能否改善AHI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轻度OSAHS患者更可能通过头位的变化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头位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下载PDF
3种睡眠姿势对新生儿溢乳及睡眠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宝坚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2133-2134,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3种睡眠姿势对新生儿溢乳及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至2019年12月广东省恩平市人民医院的新生儿3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睡眠姿势的不同分为分为甲组(右侧卧位组)、乙组(仰卧位组)及丙组(左侧卧位组),每组120例。比较... 目的:探讨分析3种睡眠姿势对新生儿溢乳及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至2019年12月广东省恩平市人民医院的新生儿3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睡眠姿势的不同分为分为甲组(右侧卧位组)、乙组(仰卧位组)及丙组(左侧卧位组),每组120例。比较3组的溢乳问题发生率及睡眠时间。结果:丙组的溢乳问题发生率显著高于甲组及乙组,乙组则显著高于甲组;甲组的睡眠时间显著长于乙组及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乙组与丙组的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生儿右侧卧位可有效避免溢乳的发生及改善睡眠,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溢乳 睡眠姿势 右侧卧位 仰卧位 左侧卧位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自动正压通气对OSAHS患者睡眠体位及翻身频率的影响
17
作者 张涛 刘吉祥 +1 位作者 王林 杨相立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3年第5期358-361,共4页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不同睡眠体位及翻身频率特点,进一步探讨自动正压通气(automatic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APAP)对OSAHS患者睡眠体位及翻身频率影响。...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不同睡眠体位及翻身频率特点,进一步探讨自动正压通气(automatic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APAP)对OSAHS患者睡眠体位及翻身频率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且符合入选标准的OSAHS患者及正常人群共149例,分析各组不同睡眠体位占总睡眠时间比例及翻身频率特点,OSAHS患者中同期行APAP治疗共58例,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睡眠体位及翻身频率变化。结果OSAHS患者翻身频率较正常组均明显提高;仰卧位时间占比中,重度OSAHS患者高于轻、中度患者,左、右卧位时间占比中,各组间无明显差异。正常组内仰卧位时间占比高于左、右卧位,轻度组内仰卧位时间占比高于左卧位,中度组内仰卧位及右侧卧位时间占比高于左侧卧位,重度组内不同睡眠体位时间占比均存在差异。经APAP治疗后,OSAHS患者翻身频率均明显降低,轻、中度OSAHS患者左侧卧位时间占比升高,右侧卧位时间占比下降。结论重度OSAHS患者仰卧位时间占比较高,随着OSAHS病情加重,患者右侧卧位时间占比逐渐增加,为减轻睡眠阻塞程度,OSAHS患者睡眠翻身频率会明显提高。APAP治疗不仅降低OSAHS患者翻身频率,还能够调整轻、中度患者侧卧位睡姿更加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自动正压通气 翻身频率 睡眠体位。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睡眠呼吸检测仪设计及其气道优化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亮 张冰 《中国医疗设备》 2018年第1期49-52,共4页
针对市面上睡眠呼吸检测仪的气流进气道检测数据失真的情况,本文设计一种便携式睡眠呼吸检测仪,并由实验分析出检测位置的最优值范围。首先建立气道内压力流量优化模型,采用模块化结构方法进行系统方案设计,硬件部分通过单片机及传感器... 针对市面上睡眠呼吸检测仪的气流进气道检测数据失真的情况,本文设计一种便携式睡眠呼吸检测仪,并由实验分析出检测位置的最优值范围。首先建立气道内压力流量优化模型,采用模块化结构方法进行系统方案设计,硬件部分通过单片机及传感器进行呼吸信号的采集分析,软件部分以KeilμVision作为开发平台实现数据的处理存储及显示,同时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气道进行实验研究,分析4个不同等径距的检测位置对系统检测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检测位置后置时受到气流压降影响较小且流动稳态恢复过程较快,系统对呼吸信号检测效果最佳,为后续呼吸检测仪的气道结构设计提供了优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 气道优化 气流压力流量模型 系统方案设计 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 检测位置
下载PDF
Left lateral decubitus sleeping position i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symptom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19
作者 Daniel Martin Simadibrata Elvira Lesmana +2 位作者 Bagus Ramasha Amangku Muhammad Prasetio Wardoyo Marcellus Simadibrata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3年第30期7329-7336,共8页
BACKGROUND A limited number of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sleeping in the left lateral decubitus(LLD)decreases nocturnal reflux in patients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compared to right lateral decub... BACKGROUND A limited number of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sleeping in the left lateral decubitus(LLD)decreases nocturnal reflux in patients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compared to right lateral decubitus(RLD)and supine.AIM This systematic review summariz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leeping in the LLD position and nocturnal reflux in patients with GERD.METHODS Studies published up to July 17,2023,in MEDLINE,EMBASE,and CENTRAL were searched.Eligible studies were randomized and nonrandomized studies assessing the effect of sleeping in LLD compared to RLD and supine in reducing nocturnal reflux in GERD patients.Outcomes include the acid exposure time(AET)(%time in pH<4),acid clearance time(ACT)(in sec/episode),number of reflux episodes,and improvement in N-GSSIQ scores.RESULTS Two nonrandomized studies showed decreased AET and ACT in LLD sleep position in comparison to RLD(mean difference[MD]-2.03[95%CI:-3.62 to-0.45];-81.84[95%CI:-127.48 to-36.20],respectively)and supine position(MD-2.71[95%CI:-4.34 to-1.09];-74.47[95%CI:-116.26 to-32.69],respectively).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AET and ACT between RLD sleep position and supine.Furthermore,on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vestigating the use of electronic sleep positional therapy,which increased the duration of LLD sleep and decreased the duration of RLD sleep compared to sham,showed nocturnal symptoms improvement(improved N-GSSIQ score,increased reflux-free nights,and resolution of nocturnal reflux symptoms).CONCLUSION Current evidence suggests that sleeping on the left side could reduce nocturnal reflux and improve GERD-related quality of life,therefore warranting interventions that promote LLD sleep pos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Left lateral decubitus sleep position Systematic review
下载PDF
睡眠体位改变对开角型青光眼眼压波动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秀娟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年第5期977-97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睡眠体位改变对开角型青光眼眼压波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厦门市中医院就诊的3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坐位、平卧位、右侧卧位、左侧卧位下... 目的:探讨不同睡眠体位改变对开角型青光眼眼压波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厦门市中医院就诊的3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坐位、平卧位、右侧卧位、左侧卧位下的眼压变化。结果:2组最高眼压均为侧卧位,其中观察组左眼最高眼压为左侧卧位,右眼最高眼压为右侧卧位。2组左、右眼眼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坐位、平卧位眼压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右侧卧位、左侧卧位时观察组左、右眼眼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卧位、右侧卧位、左侧卧位时左、右眼眼压较坐位的增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侧卧位眼压上升幅度要明显高于平卧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睡眠体位会造成开角型青光眼眼压波动,尤其侧卧位会使得眼压显著提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体位 开角型青光眼 眼压波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