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皮瓣修复面部皮肤恶性肿瘤软组织缺损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1
作者 童璐 刘悦 +2 位作者 王珺 陈晴燕 商冠宁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皮肤恶性肿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40例,其中基底细胞上皮瘤27例,鳞状细胞癌6例,恶性黑色素瘤3例,隆突性皮纤维肉瘤2例,角化棘皮瘤恶变及皮脂腺癌各1例,均行手术广泛切除肿瘤...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皮肤恶性肿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40例,其中基底细胞上皮瘤27例,鳞状细胞癌6例,恶性黑色素瘤3例,隆突性皮纤维肉瘤2例,角化棘皮瘤恶变及皮脂腺癌各1例,均行手术广泛切除肿瘤,手术软组织缺损应用局部皮瓣移植修复。结果 40例均Ⅰ期修复,局部皮瓣全部存活,术区外形和功能满意;术后随访24个月,鳞状细胞癌局部复发1例,鳞状细胞癌及黑色素瘤各1例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黑色素瘤发生肺转移,余无局部复发和转移。结论手术广泛切除是治疗面部皮肤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局部皮瓣可修复手术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保证手术治疗顺利开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恶性肿瘤 面部 外科手术 局部皮瓣
原文传递
1990-2019年中国皮肤恶性肿瘤疾病负担状况及发病趋势预测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明 汪舒文 宇传华 《中国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53-861,共9页
[目的]描述分析1990—2019年我国皮肤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和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并对未来的发病率进行预测。[方法]利用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分析1990—2019年我国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和疾病负担变化情况及其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 [目的]描述分析1990—2019年我国皮肤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和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并对未来的发病率进行预测。[方法]利用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分析1990—2019年我国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和疾病负担变化情况及其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同时,采用集成嵌套拉普拉斯近似(integrated nested Laplace approximation,INLA)的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分析(Bayesian age-period-cohort analysis,BAPC)方法对2020—2030年中国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2019年中国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标化发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DALY)率(95%UI)分别为0.92/10万(0.58/10万~1.17/10万)、0.28/10万(0.18/10万~0.36/10万)和7.96/10万(5.06/10万~9.10/10万),1990—2019年相应的AAPC(95%CI)分别为3.35%(3.03%~5.48%)、-0.45%(-0.56%~-0.33%)和-0.56%(-0.69%~-0.43%);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的标化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95%UI)分别14.32/10万(12.36/10万~16.31/10万)、0.88/10万(0.71/10万~1.01/10万)和16.76/10万(14.18/10万~19.38/10万),1990—2019年相应的AAPC(95%CI)分别为3.87%(3.39%~4.35%)、1.48%(1.17%~1.79%)和1.09%(0.81%~1.37%)。中国皮肤恶性黑色素瘤较高的标化DALY率出现在85~89岁和90~94岁年龄组人群中,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则在95岁及以上年龄组。相较于全球和印度、日本、韩国,我国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相关指标仍处于较低水平,但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的形势不容乐观,预计未来中国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仍将继续上升。[结论]近30年来,中国皮肤恶性肿瘤的标化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疾病负担改善缓慢。未来应当综合运用三级预防,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以减少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恶性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 时间趋势 疾病负担 预测 中国
原文传递
局部皮瓣在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修复重建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高原 张本源 +4 位作者 夏铁男 张芷豪 邱恩铎 张晓晶 商冠宁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54-56,76,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在修复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10月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的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1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缺损部位、面积和形状选择皮瓣类型。6例采用叶状皮瓣,3例采用菱形皮瓣,4例采...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在修复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10月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的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1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缺损部位、面积和形状选择皮瓣类型。6例采用叶状皮瓣,3例采用菱形皮瓣,4例采用V-Y推进皮瓣于广泛切除术后行局部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结果 1例出现皮瓣部分坏死,经局部换药处理后延迟愈合,其余病例均一期愈合,经6~28个月(平均17个月)随访,皮瓣色泽、质地均佳。尚无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局部皮瓣在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修复重建的方式效果确切,可达到最佳修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恶性肿瘤 头面部 软组织缺损 局部皮瓣
下载PDF
68例皮肤恶性肿瘤与癌前病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林春玲 赵延明 牛云彤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第6期1031-1033,共3页
目的分析皮肤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皮肤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8名患者中,以皮肤鳞癌、皮肤基底癌和皮肤转移性肿瘤较多;男性较女性患者更易患有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皮肤基底癌、皮肤鳞癌、皮肤黑色素瘤、日光... 目的分析皮肤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皮肤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8名患者中,以皮肤鳞癌、皮肤基底癌和皮肤转移性肿瘤较多;男性较女性患者更易患有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皮肤基底癌、皮肤鳞癌、皮肤黑色素瘤、日光性角化病、增殖性红斑以男性患者为主;皮肤转移癌、蕈样肉芽肿、Bowen病以女性患者为主;特别是癌前病变患者多见于男性。面部以皮肤基底癌、皮肤鳞癌为主,躯干前部以皮肤鳞癌和皮肤转移癌为主,躯干后部以皮肤鳞癌为主,四肢以皮肤鳞癌,皮肤黑色素瘤为主,臀部以皮肤鳞癌为主,乳腺以皮肤鳞癌、皮肤黑色素瘤、蕈样肉芽肿及Bowen病为主。结论分析皮肤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更好地认识皮肤恶性肿瘤及皮肤癌前病的发病特点,为今后临床皮肤癌研究及治疗提供进一步临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恶性肿瘤 皮肤癌前病变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316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陈娜 张良 陈柳青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56-459,共4页
目的:分析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的临床资料,了解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本院2007年—2016年组织病理诊断为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的病例资料,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入选3163例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患者,癌前病变患者共592例(占18.... 目的:分析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的临床资料,了解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本院2007年—2016年组织病理诊断为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的病例资料,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入选3163例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患者,癌前病变患者共592例(占18.72%),确诊恶性肿瘤的共2399例(占75.85%),少见肿瘤27例(0.85%),转移癌39例(1.23%),淋巴系统肿瘤106例(3.35%);男女性别无差异;60岁以上年龄段患者占比最高。在临床诊断与组织病理诊断符合率方面,皮肤常见恶性肿瘤符合率为59.61%,附属器肿瘤符合率为3.7%。结论:在皮肤肿瘤的诊治过程中,提高诊断率,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性应用是未来皮肤科医生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前病变 皮肤恶性肿瘤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及创面修复与重建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9
6
作者 李琳 林瑞英 +1 位作者 韦淑怡 刘颖芝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第4期20-22,共3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和创面修复以及重建的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54例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实行回归行分析,手术后根据患者具体创面情选取(MATRIDERM)人工脱细胞异体真皮进进行... 目的研究并分析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和创面修复以及重建的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54例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实行回归行分析,手术后根据患者具体创面情选取(MATRIDERM)人工脱细胞异体真皮进进行移植修复12例;10例原位缝合;8例局部皮瓣;7例邻位皮瓣进行重建和修复。结果有1例MATRIDERM移植创面的边缘出现感染,在换药医治伤口Ⅱ期已愈合,其他植皮和皮瓣均已成活,且供区以及MATRI DERM移植创面均是Ⅰ期愈合。对54例患者均进行随访,时间为1~3年,其中只有1例患者复发,在对其手术扩大切除后采取皮瓣移位修复,在随访1年过程中没有再次复发;全部患者均存活良好,功能以及外形满意。结论对于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应尽早诊断,测定切除,及时修复以及避免复发、功能和外观效果良好是医治的重点所在。根据患者肿瘤切面大小和周围组织情况,尽可能最大程度兼顾其缺损区域功能和外形的重建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建 修复 皮肤恶性肿瘤 头面部
下载PDF
云南地区420例皮肤恶性肿瘤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邹晓芳 蔡梅 +2 位作者 熊臻 周晓鸿 李晓岚 《皮肤病与性病》 2018年第4期470-473,共4页
目的探讨云南地区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到2017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所有行组织病理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收集了420例皮肤恶性肿瘤的患者,其中单发皮肤恶性肿瘤395例,同一患者患多个... 目的探讨云南地区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到2017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所有行组织病理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收集了420例皮肤恶性肿瘤的患者,其中单发皮肤恶性肿瘤395例,同一患者患多个皮肤恶性肿瘤25例,基底细胞癌(BCC)仍为云南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BCC、鳞状细胞癌(SCC)好发头面颈部;恶性黑色素瘤(CMM)好发于四肢末端;Bowen病发病部位可遍及全身;皮肤恶性肿瘤主要好发于老年群体,就诊高峰年龄在(61~70)岁,70岁以后有下降趋势;此次研究病例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符合率普遍不高,需提高对可疑癌变皮损的认识,积极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论云南地区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较国内其他地区具有一定的自身特点,对深入进行皮肤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病机制及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恶性肿瘤 临床 回顾性
下载PDF
局部任意皮瓣修复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效果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凌 华栋 +4 位作者 吴苏州 方小魁 倪韬略 操瑞昌 何萍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局部任意皮瓣修复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彻底切除后创面的效果。方法:回顾总结2017年7月-2019年7月笔者医院皮肤科收治的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后行局部任意皮瓣修复手术8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修复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并比较... 目的:分析局部任意皮瓣修复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彻底切除后创面的效果。方法:回顾总结2017年7月-2019年7月笔者医院皮肤科收治的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后行局部任意皮瓣修复手术8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修复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并比较修复前和修复半年后创面色泽、美观度、功能、情绪状态评分和复发率情况。结果:80例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修复总有效率为95.00%(76/80)。修复后,患者创面色泽评分、美观度评分、功能评分较修复前均升高,患者90项症状自评(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心理因子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较修复前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半年,复发率为2.50%(2/80)。结论:局部任意皮瓣用于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创面修复,能显著改善患者面部美观度和功能状态,且移植皮瓣色泽更好,效果持久性更好,术后复发少,患者心理状态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恶性肿瘤 头面部 局部任意皮瓣 缺损修复 情绪状态 美观度
下载PDF
局部皮瓣在鼻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赵华 李永忠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在鼻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鼻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致鼻部皮肤组织缺损的85例患者,根据缺损位置、范围、类型和患者要求,设计局部皮瓣修复鼻部皮肤缺损创面,术后定期随访1年。结果:85...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在鼻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鼻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致鼻部皮肤组织缺损的85例患者,根据缺损位置、范围、类型和患者要求,设计局部皮瓣修复鼻部皮肤缺损创面,术后定期随访1年。结果:85例患者中,81例缺损区应用局部皮瓣修复后达到一期愈合(95.29%),3例患者皮瓣尖端发生缺血性坏死(3.53%),1例患者切口轻度感染(1.18%),经换药处理后创面愈合,供区均未形成继发性缺损。修复后创面皮肤色泽、质地、美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5例患者满意度为98.82%(84/85),术后随访1年,无肿瘤复发情况。结论:对于鼻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患者,根据缺损创面的大小、位置、形态及周围皮肤情况设计局部皮瓣进行修复,能够获得满意功能和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面部 皮肤恶性肿瘤 肿瘤切除术 局部皮瓣 创面缺损 修复效果
下载PDF
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的整复治疗与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黎洪棉 高建华 +2 位作者 姜平 黎小间 陈晓炜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20-222,共3页
目的 总结不同手术方法 治疗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术后缺损,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1991年1月至2008年1月,对136例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基底细胞癌(BCC)65例(47.79%),鳞状上皮细胞癌(SCC)54例(39.71%),恶性黑色素... 目的 总结不同手术方法 治疗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术后缺损,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1991年1月至2008年1月,对136例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基底细胞癌(BCC)65例(47.79%),鳞状上皮细胞癌(SCC)54例(39.71%),恶性黑色素瘤11例(8.09%),纤维肉瘤4例(2.94%),脂肪肉瘤2例(1.47%).病变范围0.5 cm×0.5 cm~12.0 cm×9.0 gm.根治性切除肿瘤后缺损面积1.5 cm×1.5 cm~13.0 cm×11.0 cm.修复方法 :单纯植皮83例,直接拉拢缝合11例.邻近随意皮瓣27例,轴型皮瓣15例.术中常规冰冻切片以监测手术切缘的性质.结果 119例皮片及皮瓣成活,伤口Ⅰ期愈合,11例直接缝合伤口Ⅰ期愈合;5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Ⅱ期愈合;1例皮瓣感染,经对症处理后愈合.供区均Ⅰ期愈合.105例患者获随访1~5年.8例复发,余患者均存活良好.结论 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彻底切除并进行合理的创面修复;术中常规冰冻切片,将有助于保证肿瘤的根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面部 皮肤恶性肿瘤 皮瓣 皮肤移植 修复
原文传递
情境体验式健康教育对皮肤恶性肿瘤患者身体状况、心理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宋静卉 王思思 +1 位作者 袁胜华 王建波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第13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情境体验式健康教育对皮肤恶性肿瘤患者身体状况、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1日收治的96例皮肤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观察组实施情境体验式健康教... 目的:探讨情境体验式健康教育对皮肤恶性肿瘤患者身体状况、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1日收治的96例皮肤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观察组实施情境体验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弹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希望水平[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应对能力[采用Jalowiec应对量表(JCS)]、健康状况[采用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JC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CD-RISC、HHI、KPS、AD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和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境体验式健康教育能够更好地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能力,对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体验式 健康教育 皮肤恶性肿瘤 心理弹性 应对方式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旋转皮瓣在恶性皮肤肿瘤切除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12
作者 李关芳 胡晋云 +2 位作者 张宁宁 谢彤阳 卫艳萍 《医药论坛杂志》 2023年第15期1-4,9,共5页
目的 探讨针对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组织缺损使用旋转皮瓣转移术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焦作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30例皮肤恶性肿瘤患者行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缺损创面采用旋转皮瓣转移术修复。结果 术后30例皮瓣均... 目的 探讨针对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组织缺损使用旋转皮瓣转移术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焦作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30例皮肤恶性肿瘤患者行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缺损创面采用旋转皮瓣转移术修复。结果 术后30例皮瓣均未发生坏死,创面一期愈合,未出现皮瓣感染、血肿、皮瓣撕脱等并发症,成活率100.00%。供区愈合良好,未出现感染病例。30例患者均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在术后第3、6、12个月进行随访。随访结果皮瓣颜色与周围皮肤接近,血液循环良好,质地柔软,外形无臃肿,供区恢复良好,外形无明显异常;术区均未形成明显瘢痕,局部无明显牵拉变形等情况,外观形态及结构功能正常,无复发病例。结论 对于恶性皮肤肿瘤切除后造成的皮肤缺损,采用旋转皮瓣修复皮肤缺损操作简单易行,创面可以进行一期修复,无继发创面需要处理,术后疗效佳,患者承担手术痛苦小且经济压力小,无论是在手术操作还是患者对外观要求等方面,都得到实现及满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恶性肿瘤 组织缺损 旋转皮瓣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腹部皮片在头面部皮肤癌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宗轩 廖奕翔 +8 位作者 韩红钰 周建华 童磊 郭大伟 杨芳 郭庆圆 仇静 王奇民 陈正岗 《中国医刊》 CAS 2018年第5期531-533,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皮片修复头面部皮肤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口腔颌面外科应用腹部皮片修复面部皮肤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肿瘤扩大切除术,病灶切除后皮肤缺损范围为2cm&... 目的探讨腹部皮片修复头面部皮肤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口腔颌面外科应用腹部皮片修复面部皮肤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肿瘤扩大切除术,病灶切除后皮肤缺损范围为2cm×3cm~6cm×7cm。腹部皮片切取范围为2cm×3cm~7cm×8cm,腹部皮片移植同期修复术后面部软组织缺损,油纱加压缝合。结果 18例腹部皮片均顺利成活。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除1例死于鳞癌转移外,其余17例均无复发,皮片质地、色泽恢复良好。结论腹部皮片制备简便,修复头面部皮肤癌术后缺损成功率较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面部 皮肤恶性肿瘤 修复 皮片移植
下载PDF
皮肤恶性肿瘤术前多点活检与病理分析评估切除范围 被引量:3
14
作者 雷山川 李远 廖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51-753,763,共4页
目的探讨皮肤3种常见恶性肿瘤根治术术前评估切除范围确定方法的依据。方法术前采用皮肤外科医师有治疗目的的多点取材作病理组织活检并结合显微镜阅片观察、测量肿瘤组织浸润距远端距离与深度来指导评估手术切除范围,同时在术后对切除... 目的探讨皮肤3种常见恶性肿瘤根治术术前评估切除范围确定方法的依据。方法术前采用皮肤外科医师有治疗目的的多点取材作病理组织活检并结合显微镜阅片观察、测量肿瘤组织浸润距远端距离与深度来指导评估手术切除范围,同时在术后对切除的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19例常见的3种皮肤恶性肿瘤术中一次性切除肿瘤的边缘组织部分均未有肿瘤细胞,其术前评估手术切除范围与术中一次性切除肿瘤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相符合。结论术前多点取材作病理组织活检用于评估皮肤恶性肿瘤手术切除范围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活检 术前评估 切除范围 皮肤恶性肿瘤
下载PDF
免疫组织病理学在皮肤恶性肿瘤术前手术范围评估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雷山川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病理学检查在皮肤科常见3种恶性肿瘤根治术术前评估切除范围确定方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术前皮肤外科医师有诊断、治疗目的多点取材作常规及免疫病理组织活检并结合显微镜阅片观察、评估肿瘤组织浸润距远端距离与深度来... 目的:探讨免疫病理学检查在皮肤科常见3种恶性肿瘤根治术术前评估切除范围确定方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术前皮肤外科医师有诊断、治疗目的多点取材作常规及免疫病理组织活检并结合显微镜阅片观察、评估肿瘤组织浸润距远端距离与深度来指导评估手术切除范围,同时在术后对切除的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免疫病理学检查在31例皮肤恶性肿瘤手术边界评估中,乳房外Paget病意义最大,其次为基底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结论:HE染色虽然可用于评估,但结合免疫组化染色评估肿瘤浸润边界范围具有更高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 术前评估 浸润 皮肤恶性肿瘤
下载PDF
手术治疗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珺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4期50-51,共2页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44例皮肤恶性肿瘤患者(包括26例基底细胞癌患者、8例鲍温病患者、6例鳞癌患者、4例湿疹样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手术治疗联合光动力疗法进行治疗,分析治疗后的临...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44例皮肤恶性肿瘤患者(包括26例基底细胞癌患者、8例鲍温病患者、6例鳞癌患者、4例湿疹样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手术治疗联合光动力疗法进行治疗,分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病灶的复发率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44例患者经过手术切除治疗后,有35例患者完全切除了病灶,其余9例患者进行了部分病灶切除;在术后进行3次局部光动力学治疗后,患者的皮损症状完全消失。术后6个月内无一例患者出现疾病复发症状;在治疗1年后,共有5例患者出现了疾病复发,复发率为11.4%。术后手术部位出现轻度的疼痛感和灼烧感及轻微的红肿疼痛,2 d内不适症状自行消退;部分患者出现显著的肿痛症状,给予冷敷护理。结论光动力疗法是皮肤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重要辅助疗法,能够有效的降低手术切除部位的深度及面积,对于复杂手术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降低联合治疗方法时疾病的复发率,还需要继续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治疗 光动力疗法 皮肤恶性肿瘤
下载PDF
皮肤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肿瘤相关抗原自身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瞿新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936-939,共4页
目的分析皮肤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肿瘤相关抗原自身抗体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4例皮肤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30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均留取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细胞周期蛋白(... 目的分析皮肤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肿瘤相关抗原自身抗体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4例皮肤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30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均留取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B1)、原癌基因蛋白(c-myc)、肿瘤抑制因子p53(TP53)、凋亡抑制基因蛋白(survivin)、核蛋白Ki-67(Ki-67)、免疫调节因子CD25(CD25)、膜联蛋白-1(ANXA-1)等肿瘤相关抗原自身抗体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c-myc、cyclin B1、TP53、survivin、ANXA-1、Ki-67自身抗体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Ⅲ~Ⅳ期皮肤恶性肿瘤患者c-myc、cyclin B1、TP53、survivin、ANXA-1、Ki-67自身抗体表达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结论皮肤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myc、cyclin B1、TP53、survivin、Ki-67、ANXA-1的自身抗体均呈高表达,且肿瘤恶性程度越高,上述各抗原自身抗体表达水平越高。因此,可通过检测肿瘤相关抗原自身抗体表达水平,辅助诊断肿瘤的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恶性肿瘤 肿瘤相关抗原 自身抗体
下载PDF
深度学习软件对皮肤恶性肿瘤诊断准确性的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静 段晓雨 蔡梅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49-1256,1261,共9页
目的分析深度学习软件"优智皮肤"、"睿肤识别"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对皮肤恶性肿瘤的诊断能力,为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结合皮肤科医生诊断情况,分析两款深度学习软件在实际临床中对皮肤恶... 目的分析深度学习软件"优智皮肤"、"睿肤识别"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对皮肤恶性肿瘤的诊断能力,为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结合皮肤科医生诊断情况,分析两款深度学习软件在实际临床中对皮肤恶性肿瘤的诊断性能。结果从区分病例为皮肤恶性/非恶性肿瘤维度看,皮肤科医生总体对皮肤恶性肿瘤的识别灵敏度为96.15%,特异度为63.83%,ROC曲线下面积为0.580(95%CI:0.489~0.668),高于(P<0.05)深度学习软件"优智皮肤"(灵敏度为75.64%,特异度为40.43%,ROC曲线下面积为0.599,95%CI:0.508~0.686)及"睿肤识别"(灵敏度为73.08%,特异度为46.81%,ROC曲线下面积为0.599,95%CI:0.508~0.686);深度学习软件间识别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诊断准确性维度看,皮肤科医生总体对皮肤恶性肿瘤病例的诊断准确率为84.62%,高于深度学习软件"优智皮肤"(51.28%,P<0.05)及"睿肤识别"(48.72%,P<0.05);深度学习软件之间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职称皮肤科医生诊断准确率为92.86%,高于中低职称皮肤科医生(63.64%,P<0.05),中低职称皮肤科医生与深度学习软件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科医生总体上对皮肤恶性肿瘤的识别及诊断准确能力均强于两款深度学习软件,但中低职称皮肤科医生的识别及诊断准确能力与两款深度学习软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成为中低职称皮肤科医生及缺少专业皮肤科医生的基层地区医生临床工作中的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恶性肿瘤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诊断准确性
下载PDF
皮肤恶性肿瘤转移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贾敏鑫 李东霞 《医学信息》 2021年第8期36-40,共5页
皮肤恶性肿瘤是人类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而导致患者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肿瘤转移是多因素、多阶段的,其过程复杂。目前临床上对皮肤恶性肿瘤转移机制的研究尚有很多未知领域。本文... 皮肤恶性肿瘤是人类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而导致患者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肿瘤转移是多因素、多阶段的,其过程复杂。目前临床上对皮肤恶性肿瘤转移机制的研究尚有很多未知领域。本文从不同角度对皮肤恶性肿瘤转移机制相关的分子生物学、非编码RNA、EMT及肿瘤微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期待在肿瘤转移机制中寻找肿瘤治疗的新的靶点,为提高皮肤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提供新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恶性肿瘤 分子生物学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皮肤癌手术治疗62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保富 刘宽荣 《临床医药实践》 2012年第8期595-596,共2页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皮肤癌的临床远期疗效。方法:对1980年1月—2006年12月手术治疗皮肤癌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62/62),85.5%(53/62),83.9%(52/62),71.4%(30/42)。临床分期和病...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皮肤癌的临床远期疗效。方法:对1980年1月—2006年12月手术治疗皮肤癌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62/62),85.5%(53/62),83.9%(52/62),71.4%(30/42)。临床分期和病变部位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头面部病变占50%。结论:皮肤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疗效肯定;临床分期越早,生存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恶性肿瘤 手术 疗效 随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