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泰关系近况与泰国社会厌华情绪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锡镇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6年第3期22-27,共6页
中泰战略伙伴关系发展良好,这表现在双边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的迅速发展上。但是,近几年来,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随着到泰国的中国游客和中资企业的不断增加,泰国社会舆论中出现了一股厌华情绪。本文将分析这种情绪的表... 中泰战略伙伴关系发展良好,这表现在双边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的迅速发展上。但是,近几年来,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随着到泰国的中国游客和中资企业的不断增加,泰国社会舆论中出现了一股厌华情绪。本文将分析这种情绪的表现和产生这种情绪的根源,并向中泰双方决策者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泰关系 厌华情绪 “一带一路” 中国形象
下载PDF
拉玛六世的民族主义与排华思想及其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黄瑞真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72-80,共9页
从1910年泰国拉玛六世登基到1944年披汶.颂堪军人政权的垮台,在这30多年的时间里,泰国统治阶级掀起了泰中关系史上的第一次排华浪潮。可以说拉玛六世最先拉开了排华运动的序幕,创建君主立宪制的民党政府则将排华丑剧推上了舞台,而披汶.... 从1910年泰国拉玛六世登基到1944年披汶.颂堪军人政权的垮台,在这30多年的时间里,泰国统治阶级掀起了泰中关系史上的第一次排华浪潮。可以说拉玛六世最先拉开了排华运动的序幕,创建君主立宪制的民党政府则将排华丑剧推上了舞台,而披汶.颂堪政府则把这出丑剧表演得淋漓尽致。纵观这期间的排华政策,几乎都是以"限制华人政治权利、打压华人经济、阻止中华文化传播"为主线,但在具体措施上略有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 排华政策 民族主义 中泰关系
下载PDF
泰国对印太战略的认知与反应:“中等国家”的地缘引力平衡策略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方冶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20年第2期71-90,共20页
近年来,针对美日印澳等国推动印太战略引发的地缘政治压力,泰国形成了"中等国家"及对印太战略"必要但非关键的次区域支点"的自我定位。泰国认为,印太战略的根源在于地区秩序重塑,将会增加地区安全风险,但也会为跨... 近年来,针对美日印澳等国推动印太战略引发的地缘政治压力,泰国形成了"中等国家"及对印太战略"必要但非关键的次区域支点"的自我定位。泰国认为,印太战略的根源在于地区秩序重塑,将会增加地区安全风险,但也会为跨区域联通与发展提供动力,并将推进国际规则的制度化建构。于是,泰国采取了"以中美为主轴,保持地缘平衡;以日印为两翼,分散大国引力;以东盟为根基,提升抗风险能力"的积极地缘策略,试图通过保持地缘引力结构的动态平衡,从而趋利避害,甚至化危为机。对此,中国有必要重视泰国的次区域支点作用,防范政治风险,补齐安全短板,巩固经济优势,拓展文化纽带,稳步推进中泰战略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太战略 美泰关系 中泰关系 地缘引力结构
下载PDF
中泰关系发展中的一个亮点:中泰文化交流 被引量:11
4
作者 朱振明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10年第4期1-6,共6页
中泰建交以来,中泰关系稳步、健康发展。中泰两国已经建立起全方位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在中泰关系中,中泰文化交流日益活跃,成为中泰关系的一个亮点,中泰文化交流活动之频繁,涵盖面之广、内容之丰富、参与民众之多,都显示了中泰文化交... 中泰建交以来,中泰关系稳步、健康发展。中泰两国已经建立起全方位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在中泰关系中,中泰文化交流日益活跃,成为中泰关系的一个亮点,中泰文化交流活动之频繁,涵盖面之广、内容之丰富、参与民众之多,都显示了中泰文化交流的活力。这从一个方面显示了中泰关系的密切程度。中泰文化交流对促进中泰关系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泰关系 亮点 文化交流
下载PDF
文化相似性和中泰关系:历史的视角 被引量:11
5
作者 庄国土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5-14,共10页
"共同利益"和"地缘政治"等国际关系研究中流行的理论,远不足以解释中泰双边友好关系竟能持续千年的"奇迹"。中泰千年友好关系的基础,是两国人民相似的文化与价值观。这种文化和价值观塑造了两国人民和平... "共同利益"和"地缘政治"等国际关系研究中流行的理论,远不足以解释中泰双边友好关系竟能持续千年的"奇迹"。中泰千年友好关系的基础,是两国人民相似的文化与价值观。这种文化和价值观塑造了两国人民和平、友好、宽容和仁慈的民族性,也是数百年来两国朝野相互秉承善意和泰国社会善待华人移民的基本原因。这种文化的相似性也将最终决定今后中泰关系的基本走向。因此,增强对这种文化相似性的认识和促进相互理解,将是推动中泰双边友好关系的最有效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相似性 中国人 泰国人 中泰关系
下载PDF
利益、认知的耦合与泰国长期对华友好合作政策 被引量:4
6
作者 宋清润 田霖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2年第1期109-131,155-156,共25页
1975年中国和泰国建交以来,泰国对华友好合作水平在东盟国家中位居前列,在中国周边国家以及美国盟国中,泰国亦是长期对华友好并与中国开展战略合作的国家之一,具有模范的类型化意义。泰国对华利益需求较多与其对华友好认知长期并存,形... 1975年中国和泰国建交以来,泰国对华友好合作水平在东盟国家中位居前列,在中国周边国家以及美国盟国中,泰国亦是长期对华友好并与中国开展战略合作的国家之一,具有模范的类型化意义。泰国对华利益需求较多与其对华友好认知长期并存,形成合力,构成较强耦合,成为泰国长期对华友好合作的两大互不可或缺的关键动因。一方面,泰国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对华有较多利益需求,这是其对华友好的重要动因。另一方面,受两国合作成果丰硕、文化相似性高、泰国王室和官方推动等因素影响,泰国官民对华认知总体上是正面的,有助于其对华建构更多共同利益和扩大对华合作。中泰关系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友好合作的典范,两国友好合作的经验有助于中国优化整体周边外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 中国 中泰关系 友好合作 耦合 周边外交
下载PDF
1955年亚非会议与中泰关系的有限缓和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莲芬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0-67,共8页
泰国在亚洲冷战形成的过程中选择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拒不承认新中国,中泰关系处于隔绝状态。中国一贯重视改善同东南亚邻国的关系,在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后积极为改善中泰关系而努力。1955年的亚非会议,不仅为中泰两国提供了直接... 泰国在亚洲冷战形成的过程中选择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拒不承认新中国,中泰关系处于隔绝状态。中国一贯重视改善同东南亚邻国的关系,在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后积极为改善中泰关系而努力。1955年的亚非会议,不仅为中泰两国提供了直接接触和了解的机会,促使泰国转变对华态度,而且也给东南亚地区局势带来缓和。尽管这一时期的关系缓和是有限的、短暂的,但它是新中国推行和平外交的一次重要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泰关系 亚洲冷战 亚非会议 有限缓和
原文传递
20世纪50年代中期泰中关系从紧张走向缓和的原因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瑞真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2-70,共9页
受冷战思维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初期,泰国唯美国外交政策马首是瞻,不仅拒绝承认新中国政府,而且反对中国加入联合国,对中国实施贸易禁运,中泰关系基本处于隔绝状态。但是,冰山终有松动的时候,中泰关系于1955—1957年出现了短暂的缓和。... 受冷战思维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初期,泰国唯美国外交政策马首是瞻,不仅拒绝承认新中国政府,而且反对中国加入联合国,对中国实施贸易禁运,中泰关系基本处于隔绝状态。但是,冰山终有松动的时候,中泰关系于1955—1957年出现了短暂的缓和。究其原因,除了受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政策等外在因素影响外,更主要的动因还是来自泰国国内的政治和经济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中关系 双重国籍 泰国 华人
下载PDF
转型时期的外交:1975年的中泰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一平 罗文春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31-37,共7页
中泰两国是邻邦,有着友好交往的悠久历史。但二战后的冷战格局却将中泰阻隔近30年。从70年代初开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面临着重要的转变,主要因为国际环境和地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美关系缓和,中苏交恶,美苏竞争加剧,苏联支持越南... 中泰两国是邻邦,有着友好交往的悠久历史。但二战后的冷战格局却将中泰阻隔近30年。从70年代初开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面临着重要的转变,主要因为国际环境和地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美关系缓和,中苏交恶,美苏竞争加剧,苏联支持越南在东南亚地区推行地区霸权主义的扩张政策。中国与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出现了战略与安全方面的合作需要。1975年,中泰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泰合作和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泰关系 革命外交 和平共处
下载PDF
试论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泰关系中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问题的缘起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阳林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1年第5期52-57,共6页
1953年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的成立曾被泰国强指为中国蓄意对泰国进行侵略的证据,由此引发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泰关系中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问题。实际上,这一问题只不过是美国、泰国统治集团和台湾当局出于各自的政治利益和... 1953年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的成立曾被泰国强指为中国蓄意对泰国进行侵略的证据,由此引发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泰关系中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问题。实际上,这一问题只不过是美国、泰国统治集团和台湾当局出于各自的政治利益和政治需求共同制造的一个谣言。这一问题的产生,受到了体系与单元层面因素的双重影响,它既受制于两极国际体系,与20世纪50年代东亚冷战的国际格局基本吻合,也与中泰两国的国内政治等单元层面的因素息息相关,可以说是冷战国际政治和中泰两国国内政治相互结合的产物。傣—泰民族跨越国界的分布状况是这一问题产生的客观基础,而体系与单元层面上的各种政治利益和政治需求则是这一问题产生的深层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民族 中泰关系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 冷战体系 泰国国内政治 中国国内政治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中泰关系中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问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阳林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3-100,128,共8页
1953年,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的成立曾在泰国引发了中国企图对泰国进行渗透、颠覆和侵略的谣言。在冷战的国际背景下,这一问题成为20世纪50年代中泰关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为标志的中国外交在理论和政... 1953年,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的成立曾在泰国引发了中国企图对泰国进行渗透、颠覆和侵略的谣言。在冷战的国际背景下,这一问题成为20世纪50年代中泰关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为标志的中国外交在理论和政策上的调整,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创造了积极有利的条件,围绕"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问题"的谣言逐渐消退,并由此推动了这一时期中泰关系有限缓和局面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泰关系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问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亚非会议 “人民外交”
原文传递
冷战时期泰国对华制衡的动因与启示——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
12
作者 沈圆圆 邹春萌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2年第5期130-153,157-158,共26页
为深入理解冷战时期泰国对华政策的因果复杂性,本文基于威胁制衡的解释框架,构建泰国领导人威胁认知的影响因素,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重点考察冷战时期泰国对华制衡形成的动因。研究结果表明,冷战时期泰国对华政策的演变... 为深入理解冷战时期泰国对华政策的因果复杂性,本文基于威胁制衡的解释框架,构建泰国领导人威胁认知的影响因素,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重点考察冷战时期泰国对华制衡形成的动因。研究结果表明,冷战时期泰国对华政策的演变是威胁认知驱动下泰国对华制衡由强转弱的过程。中泰两国的综合实力差距与对华贸易依存度低是冷战时期泰国对华制衡的必要条件。在泰美紧密的安全合作与泰国国内威权政体的驱动下,泰国对华制衡形成以美泰联盟为主的强制衡;在中美冲突程度降低的情况下,泰国对华制衡则形成以区域合作为主的弱制衡。本研究为冷战时期泰国对华政策的因果解释提供了新框架,对进一步深化中泰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泰国 对华制衡 中泰关系 中美冲突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
下载PDF
“一带一路”建设与中泰战略合作:机遇、挑战与建议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方冶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6年第4期67-78,共12页
"一带一路"建设的双多边合作框架,有助于促进中泰合作提升层次、拓展领域、扩大规模,特别是为方兴未艾的投融资合作提供有利条件,契合泰国国家发展模式变革的现实诉求。不过,中泰铁路合作的一波三折,也深刻反映出中泰战略合作... "一带一路"建设的双多边合作框架,有助于促进中泰合作提升层次、拓展领域、扩大规模,特别是为方兴未艾的投融资合作提供有利条件,契合泰国国家发展模式变革的现实诉求。不过,中泰铁路合作的一波三折,也深刻反映出中泰战略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面临诸多挑战,从多边层面的地缘政治博弈,到双边层面对互利合作的认知差异,再到泰国国内的利益集团分歧,都有可能影响中泰关系发展。本文建议,有必要构造多层次全方位的"一带一路"交流与合作网络,进一步夯实中泰战略合作的发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泰关系 铁路合作 泰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