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世纪朝鲜北学思想探源 被引量:5
1
作者 杨雨蕾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4期85-93,共9页
18世纪朝鲜北学思想堪称朝鲜走向近代社会的前奏。它主要是在部分朝鲜入华燕行使臣深切感受到清初中国政治稳定、人民生活繁盛、文化事业发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更准确地说是在使臣为解决其传统华夷观与现实所产生的矛盾中,在其“攘清... 18世纪朝鲜北学思想堪称朝鲜走向近代社会的前奏。它主要是在部分朝鲜入华燕行使臣深切感受到清初中国政治稳定、人民生活繁盛、文化事业发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更准确地说是在使臣为解决其传统华夷观与现实所产生的矛盾中,在其“攘清夷”观逐渐被打破的过程中形成的。虽然它率先提出打破“华夷之辨”的口号,但根本上还是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认同的一种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学 朝贡使臣 燕行录 华夷观 中韩关系
下载PDF
明清朝鲜文人的江南意象 被引量:6
2
作者 杨雨蕾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1-149,共9页
江南是中国的一个特殊地区。作为一个地理名词,它所代表的区域范围多有变化,而且还具有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唐代以来,有关江南的诗作颇为丰富,产生了各种意象。明清朝鲜文人的江南意象深受这些作品的影响,但同时也发展出自己... 江南是中国的一个特殊地区。作为一个地理名词,它所代表的区域范围多有变化,而且还具有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唐代以来,有关江南的诗作颇为丰富,产生了各种意象。明清朝鲜文人的江南意象深受这些作品的影响,但同时也发展出自己的特点。一方面,明清朝鲜文人在创作中沿袭中国文人的江南意象,歌咏江南风情,并借以抒发自己的愁思;另一方面,他们将中国文人的江南之意与朝鲜本土的江南实景相融,赋江南以新的地理内容。江南一词的区域范围在明清朝鲜文人的作品中并不局限在中国,而往往带有朝鲜本土江南景象的关照,从而创造出朝鲜本土的地理意象。除此之外,明清交替,政治上对清朝的力屈而降及文化上的尊明攘清,使朝鲜文人笔下的中国江南更具备了感念明朝的政治和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 朝鲜文人 地理意象 中韩关系 明清时期
下载PDF
壬辰战争初期朝鲜国王内附问题考议 被引量:3
3
作者 解祥伟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8-128,共11页
壬辰战争爆发后,朝鲜迅速溃败,国王决定"北渡"内附,并采取对内命世子权摄国事及设立分朝,对外向明请援等措施为内附做准备。明朝同意朝鲜国王有条件地内附。但在此过程中,情况发生一定变化,国王不得已放弃内附。国王的内附虽... 壬辰战争爆发后,朝鲜迅速溃败,国王决定"北渡"内附,并采取对内命世子权摄国事及设立分朝,对外向明请援等措施为内附做准备。明朝同意朝鲜国王有条件地内附。但在此过程中,情况发生一定变化,国王不得已放弃内附。国王的内附虽然没有实现,但其过程的展开仍对朝鲜政局及壬辰战局产生深远影响。梳理朝鲜内附的过程及明朝的应对,一方面可以发现明朝在对外交往中具备清晰的疆界观念,并予以恪守,这与近代殖民体系下的"宗主国"与"附属国"的关系有本质的不同;另一方面则说明中朝之间宗藩关系的主流之外亦有一种看似亲密,而实则疏远的潜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辰战争 内附 请援 信任危机 中朝关系
下载PDF
从《朝鲜日报》看韩国媒体中的中国形象 被引量:3
4
作者 郑寅淑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55-59,共5页
由于政治原因,中韩两国曾经长期处于互不往来的状态,直至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关系才有所改善。自中韩两国于1992年建交以来,尤其是最近十多年来,两国之间的交流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中国出现了"韩流",韩国成为中国留学和观... 由于政治原因,中韩两国曾经长期处于互不往来的状态,直至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关系才有所改善。自中韩两国于1992年建交以来,尤其是最近十多年来,两国之间的交流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中国出现了"韩流",韩国成为中国留学和观光的热点地区。韩国媒体中的中国形象如何?通过对《朝鲜日报》的相关报道内容分析,可以了解近十年来中国在韩国主流媒体中的国家形象及其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韩关系 国家形象 朝鲜日报
下载PDF
中韩关系“跃进式”发展与韩国外交面临的战略抉择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晓波 王宇轩 《当代韩国》 2015年第4期35-45,共11页
中韩建交23年来,中韩关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每5年就迈上一个新台阶。目前,中韩关系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双边关系的范畴而上升到地区层次,成为我国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伴随着中国在韩国外交战略中地位的渐次提高,韩国... 中韩建交23年来,中韩关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每5年就迈上一个新台阶。目前,中韩关系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双边关系的范畴而上升到地区层次,成为我国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伴随着中国在韩国外交战略中地位的渐次提高,韩国理想的安全上靠美国,经济上靠中国,在美中之间实行"平衡外交"战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韩国外交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韩关系 “跃进式”发展 平衡外交 战略抉择
原文传递
中韩贸易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宇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0-184,共5页
中韩建交20年来,两国进入了直接贸易阶段。中韩经贸关系发展日新月异,但一些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如贸易与投资的不平衡等,使双边关系可持续性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此同时,两国关系的发展又存在历史机遇。如何抓住契机,扩大交流与合作... 中韩建交20年来,两国进入了直接贸易阶段。中韩经贸关系发展日新月异,但一些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如贸易与投资的不平衡等,使双边关系可持续性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此同时,两国关系的发展又存在历史机遇。如何抓住契机,扩大交流与合作领域,实现双赢和地区多赢,是两国政府应该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韩关系 贸易 投资 合作
下载PDF
加强合作 改善中韩贸易逆差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宇 《特区经济》 2012年第7期124-126,共3页
中韩建交20年来,经贸关系发展日新月异,但存在的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如贸易与投资的不平衡等,使双边关系可持续性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此同时,两国关系的发展又存在历史机遇。如何抓住契机,扩大交流与合作领域,实现双赢和地区多赢,是... 中韩建交20年来,经贸关系发展日新月异,但存在的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如贸易与投资的不平衡等,使双边关系可持续性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此同时,两国关系的发展又存在历史机遇。如何抓住契机,扩大交流与合作领域,实现双赢和地区多赢,是两国政府应该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韩关系 贸易 投资 合作 逆差
下载PDF
中韩民族联合抗敌御侮的新起点——虹口公园爆炸案的历史地位述论 被引量:1
8
作者 詹明静 《皖西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72-75,共4页
1932年4月29日,中韩两国爱国者共同策划发动了上海“虹口公园爆炸案”,这一事件不仅震惊世界,引起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而且成为中韩两大民族联合御侮、团结抗日的新起点,对中国和韩国独立运动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中韩关系 抗日 独立运动
下载PDF
通过燕行史料看18世纪朝鲜对清观的转变
9
作者 陈冰冰 《韩国研究论丛》 2019年第1期3-16,共14页
清朝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加强与周边邻国的外交关系,对朝鲜实行友好外交政策。清朝的厚施恩典,以及日益稳固的统治地位和繁荣发展的社会经济,让朝鲜的对清观也开始逐渐地发生转变。本文通过朝鲜燕行史料,具体了解18世纪清朝与朝鲜之间... 清朝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加强与周边邻国的外交关系,对朝鲜实行友好外交政策。清朝的厚施恩典,以及日益稳固的统治地位和繁荣发展的社会经济,让朝鲜的对清观也开始逐渐地发生转变。本文通过朝鲜燕行史料,具体了解18世纪清朝与朝鲜之间的外交关系,朝鲜对清观的转变,以及朝鲜北学派“新华夷观”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世纪 燕行录 对清观 中朝关系
下载PDF
政治、礼制与科学:宗藩视域下的清代中朝交食测验与救护
10
作者 李亮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8-96,共9页
日月交食在中国古代具有特定的科学和社会意义,其救护仪式也是重要的礼制活动。随着西方天文学知识的传入,日月食的预报水平得到大幅提高,科学的进步不但对礼制产生了影响,在康雍乾时期交食的测验与救护也被清朝广泛用于国家治理和宗藩... 日月交食在中国古代具有特定的科学和社会意义,其救护仪式也是重要的礼制活动。随着西方天文学知识的传入,日月食的预报水平得到大幅提高,科学的进步不但对礼制产生了影响,在康雍乾时期交食的测验与救护也被清朝广泛用于国家治理和宗藩管理当中,成为重要的政治运作工具。中朝双方交食测验与救护活动的长期互动,反映出宗藩体系下清鲜关系的嬗变,以及双方在政治、礼制和科学等方面的内外角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月食 交食测验 救护礼制 中朝关系 宗藩外交
原文传递
韩国学界有关元末明初中朝关系研究综述
11
作者 金洪培 王建辉 《韩国研究论丛》 2021年第1期122-134,共13页
14世纪后半叶,东亚格局发生巨变,中原王朝正值元明朝代更替,朝鲜半岛也经历了从高丽到朝鲜的政权更迭交接。之前维系百年的元帝国秩序崩塌,取而代之的是以明帝国为中心的新的东亚国际秩序。在东亚局势的变化与新秩序的建构过程中,各方... 14世纪后半叶,东亚格局发生巨变,中原王朝正值元明朝代更替,朝鲜半岛也经历了从高丽到朝鲜的政权更迭交接。之前维系百年的元帝国秩序崩塌,取而代之的是以明帝国为中心的新的东亚国际秩序。在东亚局势的变化与新秩序的建构过程中,各方关系错综复杂,这一历史时期的中朝关系也被中韩两国学界所关注。本文通过系统梳理韩国学界有关元末明初时期的元、明、女真、高丽、朝鲜关系方面的前期研究,对韩国学界的关注倾向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我国学界继续深入研究这段历史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末明初 中朝关系 韩国学界
下载PDF
共同民主党的对外政策主张与文在寅时期中韩关系的发展方向
12
作者 张弛 《韩国研究论丛》 CSSCI 2018年第1期56-69,共14页
随着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文在寅当选总统,韩国政局及中韩关系开启了新的时代。从政策纲领来看,共同民主党在外交上奉行“均衡外交”;在安保上既坚守美韩同盟,又寻求国防自主;在南北统一问题上重视交流与对话。这些主张与中国在朝鲜半岛和... 随着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文在寅当选总统,韩国政局及中韩关系开启了新的时代。从政策纲领来看,共同民主党在外交上奉行“均衡外交”;在安保上既坚守美韩同盟,又寻求国防自主;在南北统一问题上重视交流与对话。这些主张与中国在朝鲜半岛和东北亚问题上的立场有不少相近之处,对文在寅时期中韩关系的恢复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尽管文在寅执政后,中韩关系的发展仍面临美国因素、韩国保守势力和民族主义抬头的牵制,但文政府将会致力于与中国妥善处理“萨德”问题,重新构建韩国在中美之间的“均衡外交”,促使中韩经贸往来尽快恢复正常,并在和平解决朝核问题上维持和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民主党 文在寅 对外政策 中韩关系
下载PDF
“明代遗民”:韩国华人历史探微
13
作者 崔承现 金惠连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64,共11页
论文运用历史研究方法,从倭乱时期的移民和明清交替时期的移民两个方面考察了明代遗民的迁移以及定居过程;分析了明代遗民同时具有对明朝、对韩国、对明代遗民社团的多重认同和形成这种认同的客观条件,并将明代遗民的地位变化过程与韩... 论文运用历史研究方法,从倭乱时期的移民和明清交替时期的移民两个方面考察了明代遗民的迁移以及定居过程;分析了明代遗民同时具有对明朝、对韩国、对明代遗民社团的多重认同和形成这种认同的客观条件,并将明代遗民的地位变化过程与韩中关系的变化过程相结合进行探讨。相对于向来以单一民族自居的韩国,朝鲜时期的明代遗民,是对韩国民族的一种学术性挑战,同时明代遗民研究对韩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也是一种新的开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 韩国 华人研究 移民研究 明代遗民 韩中关系
下载PDF
李鸿章与《朝美修好通商条约》
14
作者 李晓光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12期94-95,共2页
李鸿章这位晚清重臣,在晚清中朝外交关系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他在朝鲜与美国签订《朝美修好通商条约》中,可以说起到了推动作用。
关键词 李鸿章 《朝美修好通商条约》 中朝关系 外交主权
下载PDF
韩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基于焦点集团访谈的研究结果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晓玲 董向荣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9-133,共25页
本研究以生活在首尔的韩国青壮年中的意见领袖为对象,通过FGI方法调查了他们心目中的中国形象。研究结果表明,受访者对中国非常关注,但对中国的认识和情感都偏向负面。如,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持有偏见;认为虽然中国经济有巨大潜力,但发... 本研究以生活在首尔的韩国青壮年中的意见领袖为对象,通过FGI方法调查了他们心目中的中国形象。研究结果表明,受访者对中国非常关注,但对中国的认识和情感都偏向负面。如,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持有偏见;认为虽然中国经济有巨大潜力,但发展水平仍很低;认为中国社会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贫富差距大、食品不安全、治安差、不注重环保、市民修养低等。受访者对中国崛起充满担忧,认为中国崛起后会成为霸权国而威胁韩国。在中韩关系方面,他们不认为中国是可信任的合作伙伴,虽然希望强化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但不愿承认韩国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韩国人对中国的上述认识中有一部分是"刻板印象",其成因是社会制度差异以及诸多历史原因。他们对中国流露出不信任、自尊、自卑以及受害意识等复杂情感,也促成了其对中国的负面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形象 中国崛起 中韩关系 FGI
原文传递
试析万历朝鲜之役期间朝鲜白银之解禁
16
作者 孙卫国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73,共13页
1429年,在朝鲜多年陈请下,明廷免除朝鲜的金银岁贡,为了避嫌,朝鲜从此在国内禁用白银,而以楮布为主要流通货币。1592年,日本侵朝战争爆发,明廷迅速赐给朝鲜两万两白银,宣祖当即赐给身边人员,人人有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白银是朝鲜国王... 1429年,在朝鲜多年陈请下,明廷免除朝鲜的金银岁贡,为了避嫌,朝鲜从此在国内禁用白银,而以楮布为主要流通货币。1592年,日本侵朝战争爆发,明廷迅速赐给朝鲜两万两白银,宣祖当即赐给身边人员,人人有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白银是朝鲜国王给朝臣的赏赐,并非军饷,亦非货币。在跟明、日交往时,常需用白银,战争期间更是必不可少。明大军开赴朝鲜,带来大量白银,对朝鲜产生巨大影响。为了确保朝鲜白银的来源,宋应昌等极力鼓动朝鲜开采银矿,发现了端川等多处银矿,1594年以后,每年都能开采一些白银,宣祖终于解除白银禁令,朝鲜各地渐渐接受白银为货币。尽管历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朝鲜最终融入了东亚白银世界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历朝鲜之役 宋应昌 白银货币 端川银矿 明代中朝关系史
原文传递
朝鲜王朝对清观之演变及其根源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卫国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51-62,共12页
相当长的时期内,朝鲜王朝并不把清朝视作"中国",因为他们所认同的"中国"是明朝。他们深感"胡无百年之运",有强烈的现实忧虑,文化上不认同清朝。英祖、正祖时期所出现的"北学派",虽然强调认清现... 相当长的时期内,朝鲜王朝并不把清朝视作"中国",因为他们所认同的"中国"是明朝。他们深感"胡无百年之运",有强烈的现实忧虑,文化上不认同清朝。英祖、正祖时期所出现的"北学派",虽然强调认清现实,倡导向清朝学习"利用厚生"之学,但依然不将清朝视作"中国"。近代以后,为了应对西方列强与日本的侵略,朝鲜要仰仗清朝,政治上,方将清朝视作"中国",但文化心态上依然不认同清朝为中华。影响朝鲜对清观的原因可以从历史、文化与政治三个维度进行考察,现实政治的需要,乃是决定一切的最终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王朝 中国 清国 对清观 清代中朝关系
下载PDF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史研究述要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卫国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36,共21页
中国与朝鲜半岛古代关系史的研究萌芽于1949年前,正常发展则是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得以蓬勃发展。中国朝鲜史学会日益壮大,学术刊物日益增多,学术会议日益频繁,学术成果日益丰硕,中韩学术交流日益密切,成为改革开放... 中国与朝鲜半岛古代关系史的研究萌芽于1949年前,正常发展则是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得以蓬勃发展。中国朝鲜史学会日益壮大,学术刊物日益增多,学术会议日益频繁,学术成果日益丰硕,中韩学术交流日益密切,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史学术发展的总体趋势。随着新一代学人的崛起,这个领域的研究将会迎来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韩(朝)关系史 朝鲜半岛 韩国研究中心 中朝文化交流史
下载PDF
万历抗倭援朝战争中的明朝商人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卫国 《史学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55,共9页
在琉、日的明朝商人陈申、许仪后等获悉丰臣秀吉将发动侵略明朝的战争,想方设法将消息传回国内。随后,许仪后成为明朝去日本打探消息的线人,他总是尽可能为明朝提供帮助。明朝从商人手上征集粮草,指令商船协助运送粮饷,又召募行商前往朝... 在琉、日的明朝商人陈申、许仪后等获悉丰臣秀吉将发动侵略明朝的战争,想方设法将消息传回国内。随后,许仪后成为明朝去日本打探消息的线人,他总是尽可能为明朝提供帮助。明朝从商人手上征集粮草,指令商船协助运送粮饷,又召募行商前往朝鲜,为明军将士提供生活必需品,以弥补朝鲜商业不发达、不用白银为流通货币的缺陷。朝鲜不满于明朝行商赚走明军将士白银和大量购买朝鲜人参、水铁等物品,不准他们租用粮船,拒绝为他们运送物品,并借机加以打击;同时希望留置水铁制品,以便为其制造火器。本次战争对于商人的依仗,也体现了明朝商人在万历年间较高的社会地位。战争结束不久,朝鲜即开放白银禁令,最终融入白银世界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历抗倭援朝战争 许仪后 明朝行商 白银世界 明代中朝关系
原文传递
刘鸿训天启使行与朝鲜海上贡道之重启——兼及《辛酉皇华集》与《朝鲜光海君日记》叙事之比较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卫国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24,共10页
1 621年,明使刘鸿训与杨道寅颁熹宗即位诏于朝鲜,在明代后期中朝交往中,具有重要地位。《辛酉皇华集》中的唱和诗文,显示出明与朝鲜宗藩关系的主从地位。此次使行,不但重启从登州登陆的海上贡道。而刘鸿训之贪墨,也给朝鲜接待明使开了新... 1 621年,明使刘鸿训与杨道寅颁熹宗即位诏于朝鲜,在明代后期中朝交往中,具有重要地位。《辛酉皇华集》中的唱和诗文,显示出明与朝鲜宗藩关系的主从地位。此次使行,不但重启从登州登陆的海上贡道。而刘鸿训之贪墨,也给朝鲜接待明使开了新例,留下恶名,引起《光海君日记》的大肆批评,在中国民间亦演绎成一个神话故事,极具反讽意味。《皇华集》乃是宗藩关系下明代中朝间政治外交的体现,《光海君日记》则是朝鲜王朝的官方实录,两书对刘鸿训使行一褒一贬的评价,亦可见明代中朝宗藩关系的多重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鸿训 《辛酉皇华集》 诗赋外交 海上贡道 明代中朝关系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