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国际关系心理学视角下的1943年宋美龄拒绝访英的原因探析 |
董烨寒
|
《淄博师专学报》
|
2018 |
0 |
|
2
|
英国对香港事务的干预及其对中英关系的影响 |
陈寒溪
刘诗琦
|
《战略决策研究》
|
2018 |
9
|
|
3
|
读《条约口岸体制的酝酿》学记 |
罗建新
|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4
|
从适应到征服:资本主义东亚扩张的轨迹——以英国对清代中国的殖民贸易为例 |
周峰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5
|
“照会”与中国外交文书近代范式的初构 |
郭卫东
|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4
|
|
6
|
陈寅恪与牛津大学 |
程美宝
|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4
|
|
7
|
英国牛痘接种术传入中国的桥梁——斯当东与《英吉利国新出种痘奇书》 |
侯毅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8
|
论中英两国政府处理林维喜事件的手法与态度 |
林启彦
林锦源
|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0
|
|
9
|
中英外交翻译中“政治等效”与话语平等辩证关系分析——从马戛尔尼使华到共建“一带一路”(1792-2019) |
杨明星
张琰
|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10
|
《京报》的流传与19世纪中英关系构建:以“觐见问题”为例 |
赵莹
|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11
|
战后国民政府的西藏政策 |
陈谦平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4
|
|
12
|
近代《泰晤士报》涉藏报道初探 |
郭永虎
|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13
|
论英美在承认新中国问题上的分歧与协调 |
徐友珍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4
|
英国东印度公司与马戛尔尼使华 |
吴义雄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基于“涉华报告”的英国情报机构对华“威胁”认知研究 |
廖茂忠
董淑萍
|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6
|
近现代西方知识精英涉藏活动探析——以黎吉生为例 |
于雪哲
|
《西部学刊》
|
2024 |
0 |
|
17
|
中英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台湾因素 |
尹朝晖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2
|
|
18
|
近代中英关系史上的小斯当东——《小斯当东回忆录》译后余语 |
屈文生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9
|
抗战时期蒋介石访问印度的再考察 |
肖如平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20
|
马戛尔尼使团“驻使”问题研究 |
刘洋
|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