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芥子中芥子碱类和硫代葡萄糖苷类成分化学稳定性和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青山 王卓 +2 位作者 孔铭 刘丽芳 李松林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8-156,共9页
芥子中主要化学成分为硫代葡萄糖苷类和芥子碱类。芥子碱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雄性激素、缓慢降压等多种药理活性;硫代葡萄糖苷类成分及其降解产物具镇咳平喘、抗氧化、抗癌、抗菌等功效。综述了芥子中硫代葡萄糖苷类和芥子碱类成分的... 芥子中主要化学成分为硫代葡萄糖苷类和芥子碱类。芥子碱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雄性激素、缓慢降压等多种药理活性;硫代葡萄糖苷类成分及其降解产物具镇咳平喘、抗氧化、抗癌、抗菌等功效。综述了芥子中硫代葡萄糖苷类和芥子碱类成分的化学组成、稳定性和质量控制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对芥子药材及其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子 硫代葡萄糖苷类 芥子碱类 稳定性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种子类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滴定法检测对比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建茹 董伟伟 +5 位作者 焦晓林 彭娟 吴馨琰 蒋宁 韩雪 高微微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12期1533-1537,共5页
目的:比较碘滴定法(Iodine Titration,IT法)与酸碱滴定法(Acid-base titration,ABT法)检测种子类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两种滴定法检测莱菔子、芥子、沙苑子、紫苏子、急性子、女贞子、补骨脂7种药材共100个批次样... 目的:比较碘滴定法(Iodine Titration,IT法)与酸碱滴定法(Acid-base titration,ABT法)检测种子类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两种滴定法检测莱菔子、芥子、沙苑子、紫苏子、急性子、女贞子、补骨脂7种药材共100个批次样品的二氧化硫残留量。对莱菔子及芥子进行两种滴定方法对比实验,配对t检验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采用ABT法检测炒制前后的莱菔子及芥子二氧化硫含量。结果:采用IT法检测12个批次十字花科药材(莱菔子、芥子生品及炒制品)二氧化硫含量全部超出《中国药典》限量标准,采用ABT法检测的13个批次样品阳性率为53. 8%;其他75批非十字花科药材采用两种滴定法分别检出1个批次的阳性样品。对比实验表明两种滴定法对莱菔子及芥子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 0. 05)。芥子炒制后二氧化硫检出量显著升高(P <0. 05)。结论:未经硫磺熏蒸的十字花科种子类药材莱菔子与芥子采用IT法与ABT法均能检出二氧化硫,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芥子二氧化硫检出量受到炒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滴定法 酸碱滴定法 种子类药材 莱菔子 芥子 炒制
下载PDF
白芥子本草考证 被引量:4
3
作者 吴玉强 戴忠华 +1 位作者 陈晓艺 罗宇东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28-30,35,共4页
白芥子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具有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是我国传统中药材,药用历史悠久。但因历代著作中的名称、来源等存在差异,对临床用药造成一定干扰,为了解决白芥子基源混乱问题,本文以历代本草著作为基础,结合现代研究资... 白芥子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具有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是我国传统中药材,药用历史悠久。但因历代著作中的名称、来源等存在差异,对临床用药造成一定干扰,为了解决白芥子基源混乱问题,本文以历代本草著作为基础,结合现代研究资料,对白芥子的名称、基源、性效进行归纳总结。经考证推断古今所用白芥子性味、功效、花色、产地、性状、基原一致,均为十字花科白芥(Sinapis alba L.)的干燥成熟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子 本草考证 基源
下载PDF
煎药器皿对白芥子煎液中芥子碱含量及其特征图谱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喻刚艳 薛宇涛 +7 位作者 谭丽 喻祥龙 莫雨佳 罗菊元 陆洋 杜守颖 白洁 李鹏跃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3-188,共6页
目的:比较4种煎药器皿对白芥子煎液中芥子碱含量及煎液特征图谱的影响,为经典名方的开发优选最佳的煎煮容器。方法:选择传统砂锅、陶瓷锅、圆底烧瓶、不锈钢锅4种煎煮器皿,以白芥子煎液中芥子碱含量及煎液的特征图谱为指标,探究不同煎... 目的:比较4种煎药器皿对白芥子煎液中芥子碱含量及煎液特征图谱的影响,为经典名方的开发优选最佳的煎煮容器。方法:选择传统砂锅、陶瓷锅、圆底烧瓶、不锈钢锅4种煎煮器皿,以白芥子煎液中芥子碱含量及煎液的特征图谱为指标,探究不同煎煮器皿对白芥子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和煎液特征图谱的影响。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特征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传统砂锅、陶瓷锅、圆底烧瓶、不锈钢锅提取的芥子碱质量分数分别为0.04%,0.07%,0.84%,0.97%。传统砂锅与陶瓷锅、圆底烧瓶、不锈钢锅所制煎液的特征图谱相似度分别为0.98,0.82,0.68;陶瓷锅与圆底烧瓶、不锈钢锅所制煎液的特征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0.79,0.62;圆底烧瓶与不锈钢锅所制煎液的特征图谱的相似度0.97。结论:不同煎煮容器所得白芥子煎液中芥子碱的含量有较大差异,传统砂锅与圆底烧瓶、不锈钢锅所得煎液的特征图谱的相似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子 煎煮容器 特征图谱 芥子碱硫氰酸盐 相似度 水煎液
原文传递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测定法探究不同炮制时间对白芥子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怡萱 盛一梁 +3 位作者 吴嫣 张静 朱星宇 沈建飞 《抗感染药学》 2021年第3期316-320,共5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同时测定炒白芥子中有效成分(羟基苯乙腈和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的方法,探究不同炮制时间对白芥子中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UPLC法与色谱柱为Waters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同时测定炒白芥子中有效成分(羟基苯乙腈和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的方法,探究不同炮制时间对白芥子中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UPLC法与色谱柱为Waters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以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22 nm,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25℃,进样量为2μL,测定其白芥子中对羟基苯乙腈和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含量。结果:羟基苯乙腈和芥子碱硫氰酸盐浓度分别在0.006307~0.1577μg/mL(r^(2)=1,n=6)、0.01472~0.3680μg/mL(r^(2)=1,n=6)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建立的炒白芥子的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为炒白芥子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C 白芥子 对羟基苯乙腈 芥子碱硫氰酸盐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芥子微波和恒温鼓风烘烤炮制工艺研究
6
作者 廖小娟 周宜 +5 位作者 谢瑜 邹菊英 刘小丽 王庄 代薇 王竹鑫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6期44-48,共5页
目的:优化芥子微波和恒温鼓风烘烤炮制工艺。方法:建立白芥子苷含量测定方法;按照析因设计试验法,通过CRITIC法计算外观性状、芥子碱硫氰酸盐和白芥子苷3个指标的权重系数,以综合评分为指标,考察微波火力、恒温鼓风烘烤温度、加热时间... 目的:优化芥子微波和恒温鼓风烘烤炮制工艺。方法:建立白芥子苷含量测定方法;按照析因设计试验法,通过CRITIC法计算外观性状、芥子碱硫氰酸盐和白芥子苷3个指标的权重系数,以综合评分为指标,考察微波火力、恒温鼓风烘烤温度、加热时间对炮制品的影响,选出2种炮制工艺的最佳炮制品;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考察最佳炮制品与传统文火清炒炮制品对HaCaT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芥子微波大火加热2 min、150℃恒温鼓风烘烤30 min得到的炒芥子综合评分最高,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符合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与传统炮制品比较,白芥子苷含量更高,在800μg/mL浓度时对HaCaT细胞均无明显毒性。结论:微波、恒温鼓风烘烤芥子炮制工艺合理、可行、易操作,可为炒芥子的规范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子 芥子碱硫氰酸盐 白芥子苷 炮制工艺 HACAT细胞
下载PDF
炒芥子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建立 被引量:2
7
作者 潘银蕉 郑晓英 +1 位作者 谭颖仪 黄俊忠 《中国药师》 CAS 2016年第10期1863-1865,共3页
目的:建立炒芥子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芥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方中芥子碱硫氰酸盐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Hibar Purospher STAR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以乙腈-0.08 mol·L^(-1)磷酸二氢钾... 目的:建立炒芥子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芥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方中芥子碱硫氰酸盐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Hibar Purospher STAR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以乙腈-0.08 mol·L^(-1)磷酸二氢钾(10∶90),流速:1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326 nm。结果:TLC法中炒芥子配方颗粒在与芥子碱硫氰酸盐对照品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且斑点清晰;芥子碱硫氰酸盐线性范围为0.012 2~3.912 3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0.6%(n=6);炒芥子配方颗粒水分、溶化性、粒度均符合要求。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定性及定量方法简单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炒芥子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炒芥子 配方颗粒 芥子碱硫氰酸盐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白芥子挥发油对小鼠肝癌H_(22)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吴圣曦 吴国欣 +1 位作者 何珊 林清强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024-3029,共6页
目的探讨白芥子挥发油对肝癌H22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小鼠肝癌H22移植性肿瘤模型。造模24 h后小鼠分成5组:模型组,环磷酰胺(25 mg/kg)阳性对照组,白芥子挥发油低、中、高剂量(20、40、80 mg/kg)组,采用腹腔给药或原... 目的探讨白芥子挥发油对肝癌H22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小鼠肝癌H22移植性肿瘤模型。造模24 h后小鼠分成5组:模型组,环磷酰胺(25 mg/kg)阳性对照组,白芥子挥发油低、中、高剂量(20、40、80 mg/kg)组,采用腹腔给药或原位注射给药,观察白芥子挥发油对H22荷瘤小鼠肿瘤质量、生存期的影响;HE染色法以及吖啶橙(AO)染色观察肿瘤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结果白芥子挥发油显著延长H22荷瘤小鼠生存期并抑制肿瘤生长(P<0.01);上调Bax的表达、下调Bcl-2的表达。白芥子挥发油对H22细胞的抑制作用呈良好的剂量相关性,但高剂量组毒副作用明显。结论白芥子挥发油能够抑制H22荷瘤小鼠肿瘤细胞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的表达、下调Bcl-2的表达,进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子挥发油 抗肿瘤 肝癌H22细胞 细胞凋亡 BAX BCL-2
原文传递
白芥子及炒白芥子饮片、水煎液、配方颗粒UPLC特征图谱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涛乾 张志鹏 +3 位作者 夏长青 何民友 钟志奎 黄瑶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13期59-63,共5页
目的:采用UPLC法对白芥子及炒白芥子饮片、水煎液和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进行研究,考察各工艺过程中主要特征峰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WATERS CORTECS T3色谱柱(150 mm×2.1 mm,1.6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L/... 目的:采用UPLC法对白芥子及炒白芥子饮片、水煎液和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进行研究,考察各工艺过程中主要特征峰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WATERS CORTECS T3色谱柱(150 mm×2.1 mm,1.6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78 nm,利用国家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对色谱图进行匹配。结果:分别建立了白芥子及炒白芥子饮片、水煎液、配方颗粒的UPLC特征图谱。白芥子饮片特征图谱确定了13个共有峰,其中11个共有峰可在水煎液和配方颗粒中得到追踪;炒白芥子饮片特征图谱确定了11个共有峰,11个共有峰均可在水煎液和配方颗粒中得到追踪。结论:建立的UPLC特征图谱能够快速有效区分白芥子与炒白芥子饮片、水煎液、配方颗粒,可为白芥子与炒白芥子炮制品质量控制、配方颗粒提取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及成品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子 炒白芥子 水煎液 配方颗粒 UPLC特征图谱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