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点压肾俞、照海穴对网球运动员定量负荷运动后红细胞免疫与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筱春 文质君 +1 位作者 熊静宇 李红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 :观察点压肾俞、照海穴对网球运动员红细胞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11名男子网球运动员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点穴组。所有队员每天进行 1次训练 ,点穴组在训练结束后1小时内点压双侧肾俞穴、照海穴 ,每穴 2min ,共 4周。实验... 目的 :观察点压肾俞、照海穴对网球运动员红细胞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11名男子网球运动员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点穴组。所有队员每天进行 1次训练 ,点穴组在训练结束后1小时内点压双侧肾俞穴、照海穴 ,每穴 2min ,共 4周。实验前后均采用功率自行车 ,于 2 0min内完成定量负荷运动 ,取静脉血测定红细胞免疫及红细胞抗氧化功能指标。结果 :实验 4周后 ,点穴组RBC -C3bR花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RBC -IC花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RBC -SOD活性和RBC -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结果表明点压肾俞、照海穴可提高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 ,减轻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海穴 对照组 肾俞 红细胞免疫 RBC 点穴 定量负荷 网球运动员 训练 队员
下载PDF
足三里、脾肾俞穴位埋线调控免疫紊乱改善CKD2~3期患者微炎症状态 被引量:13
2
作者 孙响波 王嵩 +2 位作者 孙红 李永伟 刘卫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1年第7期587-590,共4页
目的:观察双侧足三里、脾肾俞穴位埋线对CKD2~3期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取符合CKD2~3期伴发微炎症状态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侧足三里、脾肾... 目的:观察双侧足三里、脾肾俞穴位埋线对CKD2~3期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取符合CKD2~3期伴发微炎症状态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侧足三里、脾肾俞穴位埋线,7 d治疗1次,2次为1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BUN、Cr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CD_(4)/CD_(8))和炎症因子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D_(3)、CD_(4)细胞百分数明显升高(P<0.01),CD_(8)细胞百分数降低(P<0.01),CD_(4)/CD_(8)比值升高(P<0.01),炎症因子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双侧足三里、脾肾俞穴位埋线可有效改善CKD2~3期患者微炎症状态,其治疗机制可能与通过长时间穴位刺激,激发足三里、脾俞、肾俞对机体的免疫调控,修复肾脏免疫紊乱,从而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与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三里 脾俞 肾俞穴 穴位埋线 CKD2~3期微炎症状态
下载PDF
肾俞穴穴性及用法新探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桃 黄鸿鹏 +1 位作者 石建爽 文希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659-663,共5页
肾俞穴作为肾脏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其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范畴,在临床上广泛运用于生殖泌尿系统等疾病的治疗。该穴位于人体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直行支脉循行处,且为足少阴经脉之标部所在,故具有特殊的穴性。但当前对于肾俞穴穴性及运用... 肾俞穴作为肾脏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其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范畴,在临床上广泛运用于生殖泌尿系统等疾病的治疗。该穴位于人体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直行支脉循行处,且为足少阴经脉之标部所在,故具有特殊的穴性。但当前对于肾俞穴穴性及运用缺乏深入研究。该文基于经脉、标本、四海等理论探究了其穴性,并通过古籍溯源及临床实践探究其疗效发挥与刺灸方法、穴位配伍、针刺深度等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刺灸方法、穴位配伍、针刺深度能激发肾俞穴不同的穴位疗效,因此,只有明辨肾俞穴穴性并辅予合适的刺灸方法、穴位配伍及针刺深度,才可更好地发挥肾俞穴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俞穴 穴性 刺灸方法 穴位配伍 针刺深度 用法 新探
原文传递
少腹逐瘀汤灌肠联合肾俞穴位埋线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 被引量:6
4
作者 余琳 张萍 全晓广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15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灌肠联合肾俞穴位埋线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月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少腹逐瘀汤煎剂保留灌...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灌肠联合肾俞穴位埋线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月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少腹逐瘀汤煎剂保留灌肠及肾俞穴位埋线,对照组口服屈螺酮炔雌醇(II)活性片,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CA125水平、囊肿最大径线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D4、CD8、NK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对比两组治疗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CA125水平、囊肿最大径线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两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CA12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内膜异位囊肿最大径线及复发率小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VEGF、IL-6、IL-8、TNF-α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观察组治疗后各细胞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CD4、CD8、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NK细胞百分比较治疗前升高。对照组治疗前后CD4、CD8、CD4/CD8、NK细胞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小(P <0.05)。结论:少腹逐瘀汤灌肠联合肾俞穴位埋线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 保留灌肠 肾俞 穴位埋线 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屈螺酮炔雌醇(Ⅱ)片
下载PDF
正清风痛宁电致孔给药肾俞、邱氏穴在肾绞痛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波 胡燕 +1 位作者 刘敏萍 吴观土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4期171-173,176,共4页
目的验证正清风痛宁电致孔给药肾俞、邱氏穴治疗肾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共筛选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本院住院的75例肾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每组25例。实验组应用正清风痛宁电致孔给药肾俞、邱氏穴... 目的验证正清风痛宁电致孔给药肾俞、邱氏穴治疗肾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共筛选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本院住院的75例肾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每组25例。实验组应用正清风痛宁电致孔给药肾俞、邱氏穴,对照组A应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B应用生理盐水电致孔给药肾俞、邱氏穴。通过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疼痛缓解维持时间积分,腹部平片、泌尿系B超及肾功能的评价积分以判定疗效。结果三组治疗后的VAS评分、疼痛缓解维持时间积分、腹部平片、泌尿系B超及肾功能的评价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治疗后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B(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A为68.0%,对照组B为56.0%,实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A、B(P=0.024)。结论正清风痛宁电致孔给药肾俞、邱氏穴治疗肾绞痛的效果显著,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清风痛宁 电致孔 肾俞 邱氏穴 肾绞痛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综合护理雷火灸治疗寒湿型腰肌劳损 被引量:3
6
作者 郭桂霞 张阿宏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7期160-162,共3页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雷火灸治疗寒湿型腰肌劳损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按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艾灸,艾卷对准阿是穴、肾俞穴,距皮肤2 ~ 3cm熏烤,以局部温热感无灼痛至皮肤红晕为度,5 ~ 7...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雷火灸治疗寒湿型腰肌劳损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按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艾灸,艾卷对准阿是穴、肾俞穴,距皮肤2 ~ 3cm熏烤,以局部温热感无灼痛至皮肤红晕为度,5 ~ 7min/穴,1次/d,。治疗组30例雷火灸,俯卧位,取阿是穴、肾俞穴,将雷火灸条折断点燃一端后置于灸盒内,同时取毛巾盖住灸盒,以减少灸烟冒出;调整灸盒至患者自觉温和舒适为宜,温度较高时用毛巾垫起灸盒下边;取灸盒时,用毛巾包裹灸盒整体取出;30min/次,1次/d。护理措施:灸前、灸中、灸后根据患者特点,心理引导,消除患者顾虑及恐惧感;选择合理治疗时间,保持环境安静和恒温,及时清除艾灸灰烬,预防不良反应、烫伤;配合运动疗法(仰卧、俯卧保健法),巩固治疗效果和防止再发。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VAS疼痛指数、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VAS疼痛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雷火灸治疗寒湿型腰肌劳损,效果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湿型腰肌劳损 雷火灸 阿是穴 肾俞 艾灸盒 综合护理 心理引导 VAS疼痛指数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肾俞命门穴透刺和罐法治疗溶疱期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7
作者 张靖 刘士政 +1 位作者 甘子义 张士发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79-181,共3页
目的:比较肾俞命门穴透刺和罐法与单纯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80例带状疱疹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透刺组和西药组)。西药用口服维生素B1、B12、泛昔洛韦片,止痛用卡马西平片。透刺组采用肾俞命门穴透刺和起针后肾俞穴拔罐的方法... 目的:比较肾俞命门穴透刺和罐法与单纯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80例带状疱疹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透刺组和西药组)。西药用口服维生素B1、B12、泛昔洛韦片,止痛用卡马西平片。透刺组采用肾俞命门穴透刺和起针后肾俞穴拔罐的方法,不用药。观察疗程7 d,从开始治疗始第30、60、90日随访后遗神经痛(PHN)发生例数。结果:透刺组愈显率(痊愈率+显效率)100%,无PHN发生。西药组愈显率67.5%,PHN发生率20%(P<0.01)。结论:肾俞命门穴透刺和罐法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肾俞穴 命门穴 疗效
下载PDF
艾灸肾俞穴对肾虚大鼠海马DG区组织形态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8
作者 吉云鹏 徐志伟 +4 位作者 敖海清 陈攀 胡海燕 吴皓萌 张晨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艾灸肾俞穴对肾虚大鼠海马齿状回区组织形态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16只月龄10个月、连续配种6个月、经鉴定生殖功能下降的远交群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研究组,8只月龄2个月的大鼠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艾灸肾俞穴治... 目的:探讨艾灸肾俞穴对肾虚大鼠海马齿状回区组织形态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16只月龄10个月、连续配种6个月、经鉴定生殖功能下降的远交群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研究组,8只月龄2个月的大鼠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艾灸肾俞穴治疗,模型组和对照组不予治疗。30 d后处死取材,光镜下观察海马齿状回区组织形态变化,透射电镜下观察大鼠海马齿状回区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对照组大鼠海马齿状回区组织形态及细胞超微结构基本正常,模型组大鼠海马齿状回区存在组织形态及细胞超微结构病变,研究组大鼠海马齿状回区组织形态及细胞超微结构病变明显减轻。结论长期房室不节可引起大鼠海马齿状回区组织形态及细胞超微结构病变,艾灸肾俞穴有改善肾虚大鼠海马齿状回区组织形态及细胞超微结构病理改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肾虚 艾灸 肾俞穴 房室不节 透射电子显微镜 海马 组织形态 细胞超微结构
下载PDF
电针调整慢性疲劳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中枢机制 被引量:20
9
作者 成词松 诸毅晖 +5 位作者 彭晓华 钟振东 袁权 裴钰 范丹 贺智倩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模针组、侧脑室假注射组(假注射组)、侧脑室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组(CRF组)、侧脑室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电针组(CRF电针组)、...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模针组、侧脑室假注射组(假注射组)、侧脑室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组(CRF组)、侧脑室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电针组(CRF电针组)、侧脑室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拮抗剂组(CRFA组)、侧脑室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拮抗剂电针组(CRFA电针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均采用慢性束缚复合强制性冷水游泳复制慢性疲劳模型。假注射组行侧脑室假注射,CRF组、CRF电针组行侧脑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注射,CRFA组、CRFA电针组行侧脑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拮抗剂注射。模针组、CRF电针组、CRFA电针组电针"肾俞""足三里",每天1次,每次20min,治疗3d。治疗后检测各组下丘脑室旁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表达、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皮质酮(CORT)含量。结果:模型组、假注射组、CRFA组、CRFA电针组下丘脑室旁核CRH表达灰度值较空白组升高(均P<0.05),CRF组、CRF电针组CRH表达灰度值较空白组降低(均P<0.05),模针组、CRF组、CRF电针组CRH表达灰度值较模型组降低(均P<0.05);模型组、假注射组、CRF组、CRF电针组、CRFA组、CRFA电针组血浆ACTH含量较空白组降低(均P<0.05);模型组、假注射组、CRFA组血浆CORT含量较空白组降低(均P<0.05)。结论:电针可使慢性疲劳大鼠下丘脑CRH表达升高,血浆ACTH及CORT含量升高,下丘脑室旁核CRH是电针调整慢性疲劳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关键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大鼠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电针 肾俞 足三里
原文传递
温和灸肾俞穴对亚急性衰老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黄立师 刘世敏 +7 位作者 吴焕淦 顾沐恩 刘慧荣 马晓芃 吴璐一 赵琛 李璟 崔云华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78-81,共4页
目的:观察温和灸肾俞穴对亚急性衰老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3组,每组8只。模型组、艾灸组通过25%D-半乳糖125 mg·kg-1·d-1颈背部皮下注射制备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正常组注射等... 目的:观察温和灸肾俞穴对亚急性衰老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3组,每组8只。模型组、艾灸组通过25%D-半乳糖125 mg·kg-1·d-1颈背部皮下注射制备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正常组注射等体积的0.9%Na Cl溶液,均每天1次,连续注射40 d。艾灸组大鼠在造模同时,艾灸双侧肾俞穴,每天1次,每次5 min,连续艾灸40 d;模型组和正常组每天肾俞穴做抓取动作5 min。40 d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gA、IgM、IgG的含量并测算胸腺、脾脏指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gA、IgM、IgG的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血清IgA、IgM、IgG的含量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胸腺、脾脏指数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艾灸组胸腺、脾脏指数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温和灸肾俞穴能全面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可能有助于延缓机体衰老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衰老 免疫系统 肾俞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