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麻益智方对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病人认知功能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吴琼 刘方 +3 位作者 刘剑刚 韦云 刘美霞 李浩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19期2381-2385,共5页
目的观察参麻益智方对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D)病人认知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社区筛选60例轻中度VD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给予参麻益智颗粒剂,对照组给予银杏叶片,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 目的观察参麻益智方对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D)病人认知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社区筛选60例轻中度VD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给予参麻益智颗粒剂,对照组给予银杏叶片,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并进行血液黏度(椎-板法)、红细胞功能和血小板功能等流变学指标的检测。结果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剪切率为1.0s^(-1)、5.0s^(-1)时血液黏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两组剪切率为1.0s^(-1)时血液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剪切率为5.0s^(-1)时血液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剪切率为10.0s^(-1)、35.0s^(-1)、120.0s^(-1)时血液黏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剪切率为10.0s^(-1)、35.0s^(-1)、120.0s^(-1)时血液黏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红细胞变形能力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和黏附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麻益智方能有效改善轻中度VD病人的认知功能障碍,并能提高病人的红细胞变形能力、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黏附性、降低血液黏度,改善病人血液的流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参麻益智方 银杏叶片 血液流变学 认知功能 呆病
下载PDF
参麻益智方对多发脑梗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和脑白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泽惠 曹宇 +3 位作者 刘佳妮 刘美霞 裴卉 李浩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1120-1123,1128,共5页
目的:研究参麻益智方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认知功能和脑白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经造模手术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麻益智方低剂量组、参麻益智方中剂量组、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和多奈哌齐组。给药2周后行水... 目的:研究参麻益智方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认知功能和脑白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经造模手术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麻益智方低剂量组、参麻益智方中剂量组、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和多奈哌齐组。给药2周后行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认知功能,脑组织LFB染色观察胼胝体髓鞘脱失情况并进行脑白质损伤评分,Western blot法检测MBP蛋白表达。结果: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大鼠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延长,脑白质损伤评分明显降低,MBP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参麻益智方可以改善VD大鼠的认知功能,减轻VD大鼠的脑白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多发脑梗 参麻益智方 脑白质 髓鞘
下载PDF
参麻益智方对双侧颈动脉结扎大鼠海马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曹宇 刁雪梅 +4 位作者 李泽惠 李琨 刘美霞 裴卉 李浩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8期1151-1155,共5页
目的观察参麻益智方对双侧颈动脉结扎大鼠行为学及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双侧颈动脉结扎组(2-VO)、多奈哌齐组(0.5 mg/kg)、中药低剂量组(3.3 mg/kg)、中药中剂量组(6.6 mg/kg... 目的观察参麻益智方对双侧颈动脉结扎大鼠行为学及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双侧颈动脉结扎组(2-VO)、多奈哌齐组(0.5 mg/kg)、中药低剂量组(3.3 mg/kg)、中药中剂量组(6.6 mg/kg)和中药高剂量组(16.5 mg/kg),每组10只。灌胃给药4周后进行水迷宫实验,并观察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的形态改变。结果 2-VO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Sham组明显延长(P<0.05),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明显下降(P<0.05);多奈哌齐组及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2-VO组明显缩短(P<0.05),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显著延长(P<0.05)。2-VO组大鼠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较Sham组增多,胞体增大。给药后,多奈哌齐组与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较2-VO组数量减少,胞体变小。结论参麻益智方可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轻双侧颈动脉硬化大鼠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增生和激活,从而改善大鼠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参麻益智方 大鼠 双侧颈动脉结扎 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下载PDF
参麻益智汤对拟阿尔海默病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彦儒 戚仁斌 +2 位作者 王华东 张晶 陆大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71-1076,共6页
目的:研究参麻益智汤(SYD)对拟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和灌胃三氯化铝(AlCl3)90 d制备AD小鼠模型,3个治疗组在造模的后40 d分别灌胃低、中、高剂量SYD。从第86 d起灌胃结束... 目的:研究参麻益智汤(SYD)对拟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和灌胃三氯化铝(AlCl3)90 d制备AD小鼠模型,3个治疗组在造模的后40 d分别灌胃低、中、高剂量SYD。从第86 d起灌胃结束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连续5 d。水迷宫测试结束后检测小鼠海马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用荧光实时定量PCR的方法观察小鼠海马bax mRNA和bcl-2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小鼠海马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AD模型组比较,SYD中剂量组小鼠水迷宫学习成绩较好(P<0.05);SYD中、高剂量组小鼠海马组织内SOD活性增高,MDA含量降低(P<0.05);中剂量的SYD能下调小鼠海马bax mRNA的表达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P<0.01),各剂量的SYD对bcl-2 mRNA的表达均未见明显影响(P>0.05)。结论:SYD可以改善拟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SYD提高小鼠海马神经元的抗氧化能力(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下调bax mRNA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进而减少小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 记忆 海马 细胞凋亡 参麻益智汤
下载PDF
参麻益智方对酒精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刁雪梅 曹宇 +7 位作者 杨洋 王飞雪 马丽娜 韦云 刘美霞 李浩 张宇忠 裴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24期3922-3928,共7页
目的探讨参麻益智方对酒精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以30只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3.3 g/kg)、中药中剂量组(6.6 g/kg)、中药高剂量组(16.5 g/kg),各6只,分别灌胃蒸馏水及相... 目的探讨参麻益智方对酒精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以30只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3.3 g/kg)、中药中剂量组(6.6 g/kg)、中药高剂量组(16.5 g/kg),各6只,分别灌胃蒸馏水及相应剂量中药,3个月后模型组、中药组分别灌胃25%酒精5 g/(kg·d),连续灌胃10 d,空白组仍灌胃等量蒸馏水。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和海马CA1区椎体细胞形态结构,同时比色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结果中药高剂量组潜伏期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5),穿台次数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较模型组均上升(P<0.05),海马CA1区形态较模型组趋于正常,海马组织中Nrf2及HO-1蛋白表达、GSH含量、SOD活力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参麻益智方能通过抗氧化应激进而保护神经细胞,改善慢性酒精中毒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痴呆 参麻益智方 氧化应激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参麻益智方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畅苏瑞 刘剑刚 +4 位作者 刘美霞 李浩 孙成成 宋博策 周丽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3期424-426,共3页
目的观察参麻益智方的急性毒性实验反应,评价参麻益智方一定时间内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最大给药量法”进行试验,灌胃给予清洁级ICR小鼠按比例配制参麻益智方浸膏(溶液),观察药物对小鼠的毒性作用,测定半数致死量和最大耐受量,并于14 d... 目的观察参麻益智方的急性毒性实验反应,评价参麻益智方一定时间内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最大给药量法”进行试验,灌胃给予清洁级ICR小鼠按比例配制参麻益智方浸膏(溶液),观察药物对小鼠的毒性作用,测定半数致死量和最大耐受量,并于14 d后解剖小鼠,观察对其主要脏器的影响。结果药物的半数致死量未测出,以生药97.6 g/kg给药后,小鼠均未产生明显的毒性症状,其体质量与对照组小鼠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麻益智方对小鼠无明显急性毒性作用,在规定剂量下服用是安全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麻益智方 急性毒性试验 半数致死量 最大耐受量
下载PDF
基于AHP法结合正交试验法优选参麻益智方水提工艺
7
作者 刘宇 郑蕊 +3 位作者 李浩 刘美霞 刘剑刚 匡颖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40-44,共5页
目的优选参麻益智方最佳水提工艺。方法以溶剂倍数(A)、煎煮时间(B)、煎煮次数(C)为考察因素,以天麻素转移率、对羟基苯甲醇转移率、阿魏酸转移率和出膏率作为评价指标,多指标层次分析法(AHP)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水提工艺。结... 目的优选参麻益智方最佳水提工艺。方法以溶剂倍数(A)、煎煮时间(B)、煎煮次数(C)为考察因素,以天麻素转移率、对羟基苯甲醇转移率、阿魏酸转移率和出膏率作为评价指标,多指标层次分析法(AHP)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水提工艺。结果通过层次分析法确认各指标权重系数,通过综合评分优选出最佳水提工艺为加水提取3次,第1次10倍量水2 h,第2次8倍量水1 h,第3次8倍量水1 h。此工艺条件下的天麻素转移率为108.10%,对羟基苯甲醇转移率为39.12%,阿魏酸转移率为74.45%,出膏率为20.21%,综合评分97.68分。结论该工艺简单、稳定、提取率高,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同时为参麻益智方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麻益智方 层次分析法 正交试验 阿魏酸 天麻素 对羟基苯甲醇 出膏率
下载PDF
参麻平肝益智汤加减联合银杏叶片对肝阳上亢型血管性痴呆患者MMSE评分及脑血灌注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晓宇 王一森 罗佳宝 《四川中医》 2021年第6期152-155,共4页
目的:观察参麻平肝益智汤加减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肝阳上亢型血管性痴呆(VD)的效果及对患者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脑血灌注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肝阳上亢型VD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 目的:观察参麻平肝益智汤加减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肝阳上亢型血管性痴呆(VD)的效果及对患者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脑血灌注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肝阳上亢型VD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患者57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参麻平肝益智汤加减联合银杏叶片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银杏叶片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和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脑血流灌注情况、MMSE、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炎性因子浓度变化。结果:观察组中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脑血流灌注参数双侧大脑动脉(MCA)、后动脉(PCA)、基底动脉(BA)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MMSE、NIHSS、ADL、各项中医证候评分以及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ɑ)浓度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参麻平肝益智汤加减联合银杏叶片可显著改善肝阳上亢型VD患者的脑血流灌注状况和神经功能,改善其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麻平肝益智汤加减 银杏叶片 上亢型血管性痴呆患者 脑血灌注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