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南汉中地区页岩气形成条件及资源潜力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文平 乔建新 《陕西地质》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通过对扬子陆块西北缘复杂构造区地质构造分析,依据地层剖面研究及分析测试资料成果,认为陕南地区存在多套页岩气成藏层段,具有页岩气成藏及资源开发潜力。
关键词 陕西南部 页岩气 形成条件 资源潜力
下载PDF
陕西镇坪县钟宝断裂周缘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成藏条件浅析
2
作者 王立波 张家政 +7 位作者 杨南坤 杨本昭 王玉芳 罗卫锋 周惠 康海霞 李娟 迟焕鹏 《陕西地质》 2024年第1期27-35,共9页
陕南地区下古生界富有机质页岩层系较多,是页岩气勘查的有利地区。镇坪县钟宝断裂周缘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厚度大,分布稳定,以Ⅰ型干酪根为主,有机碳(TOC)分布在1.27%-11.72%,平均3.42%,有机质丰度高;镜质体反射率(Ro) 2.48-3.48%... 陕南地区下古生界富有机质页岩层系较多,是页岩气勘查的有利地区。镇坪县钟宝断裂周缘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厚度大,分布稳定,以Ⅰ型干酪根为主,有机碳(TOC)分布在1.27%-11.72%,平均3.42%,有机质丰度高;镜质体反射率(Ro) 2.48-3.48%,平均3.18%,处于过成熟阶段,生烃潜力好;其页岩储集空间丰富,脆性矿物含量高,利于压裂储层改造。ZBDR01井发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排水测试点火成功,火焰高度2-3m,气体来源分析表明为海相油型裂解气,成熟度较高;综合地质研究初步判断为牛蹄塘组烃源岩。揭示陕西安康南部地区具有较好的页岩气成藏条件,结合二维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初步圈定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有利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镇坪 钟宝断裂 寒武系牛蹄塘组 页岩气 成藏条件
下载PDF
浅析企业文化建设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纪文静 刘进利 《科技与企业》 2014年第15期71-71,72,共2页
本文结合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自身特点,就如何立足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突出问题出发,通过加强塑造企业形象、培育企业精神,创建具有自身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治理污染、改善投... 本文结合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自身特点,就如何立足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突出问题出发,通过加强塑造企业形象、培育企业精神,创建具有自身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治理污染、改善投资环境及建成西部经济强省发挥更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天然气 建设 特色企业文化
下载PDF
管道天然气压力能在天然气净化处理装置上的利用
4
作者 刘刚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17年第5期57-60,共4页
为确保天然气供应充足,陕京管道运行压力维持在较高水平,甚至接近10 MPa。而作为天然气用户终端,运行压力最低的民用用户只需3 k Pa,运行压力稍高的石化装置或电厂也仅需3.5 MPa左右。因此,陕气通常调压后输送,这一部分压力能的利用已... 为确保天然气供应充足,陕京管道运行压力维持在较高水平,甚至接近10 MPa。而作为天然气用户终端,运行压力最低的民用用户只需3 k Pa,运行压力稍高的石化装置或电厂也仅需3.5 MPa左右。因此,陕气通常调压后输送,这一部分压力能的利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与陕气资源毗邻的天然气净化处理装置,可以就近利用其压力能,因此提出了采取利用陕气焓降提升装置C_3收率,利用节流制冷替代丙烷辅助制冷,利用喷射器携带低压气体,将压力能用于发电项目等几种应用方法,为高压天然气的压力能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气 陕京管道 净化处理 制冷量 压力能利用
下载PDF
陕西省东南部下寒武统页岩气资源潜力分析
5
作者 赵雪娇 吴彦君 +1 位作者 杨甫 田涛 《中国煤炭地质》 2017年第2期29-34,64,共7页
陕西省东南部下寒武统黑色页岩发育,厚度较大,目前对该地区页岩的相关研究极少。通过烃源岩分析、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X线衍射、液氮吸附等实验方法,对页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矿物组成、孔隙结构特征等储层物性参数及页岩气勘探... 陕西省东南部下寒武统黑色页岩发育,厚度较大,目前对该地区页岩的相关研究极少。通过烃源岩分析、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X线衍射、液氮吸附等实验方法,对页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矿物组成、孔隙结构特征等储层物性参数及页岩气勘探开发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套黑色页岩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干酪根为主,总有机碳(TOC)平均为2.24%。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平均为2.07%,处于高或过成熟阶段,有利于页岩气的生成及吸附。页岩储层发育溶蚀孔隙、黏土矿物微孔隙和微裂缝。从矿物组成看,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利于后期压裂改造。从孔隙结构看,孔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平均值为2.75 m^2/g,以中孔为主。综上所述,虽然研究区构造复杂,但有机地化特征、矿物组成、孔隙发育及孔隙结构特征等均表明下寒武统黑色页岩具有一定的页岩气资源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下寒武统 页岩气 储层特征
下载PDF
陕北斜坡东部三叠系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被引量:89
6
作者 赵靖舟 武富礼 +3 位作者 闫世可 顾根深 郭德运 杨县超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4-27,34,共5页
陕北斜坡东部三叠系构造简单,为平缓的西倾单斜,断裂褶皱均不发育,因此该区三叠系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一直被认为主要受沉积相控制,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油藏。研究结果表明,陕北斜坡三叠系油藏的形成与富集实际上受沉积相带、鼻状隆起背景... 陕北斜坡东部三叠系构造简单,为平缓的西倾单斜,断裂褶皱均不发育,因此该区三叠系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一直被认为主要受沉积相控制,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油藏。研究结果表明,陕北斜坡三叠系油藏的形成与富集实际上受沉积相带、鼻状隆起背景、运移通道、水动力等多重因素控制。鼻状隆起背景的存在是中生界油气藏形成和富集的一个重要条件,大中型油田的形成均与一定规模的鼻状隆起背景有关。对延长组上部长1-长2-长3成藏组合以及侏罗系成藏组合而言,断裂及裂缝等垂向运移通道对其油气藏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水动力则是三叠系油藏形成的一个重要圈闭因素。因此,陕北斜坡东部三叠系油藏的类型复杂多样,除岩性油藏外,构造-岩性、构造-水动力等复合油藏是该区三叠系油藏的主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陕北斜坡 三叠系油藏 油气分布规律 油藏类型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油气成藏期研究 被引量:38
7
作者 黄志龙 江青春 +2 位作者 席胜利 张才利 张菊红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24,共4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烃源岩的生烃史、构造运动特征、包裹体均一温度和伊利石K-Ar同位素定年的研究,结合研究区的裂缝发育特征,综合分析了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油气成藏期.鄂尔多斯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其中影响最大的...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烃源岩的生烃史、构造运动特征、包裹体均一温度和伊利石K-Ar同位素定年的研究,结合研究区的裂缝发育特征,综合分析了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油气成藏期.鄂尔多斯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早白垩世末期的构造运动.长7段泥质烃源岩在早白垩世初期开始大量生烃,对侏罗系延9段裂缝储层和三叠系延长组伊利石K-Ar同位素定年以及对储层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显示,陕北斜坡带三叠系延长组油藏形成于早白垩世的早中期,而侏罗系延安组的油藏则形成于早白垩世末的构造抬升期,对应时间为晚白垩世早—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陕北斜坡带 油气成藏期
下载PDF
应用API581对输气站场进行定量风险评价 被引量:31
8
作者 谷志宇 帅健 董绍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1-114,共4页
目前专门针对输气站场的风险评价方法还不多,现有的手段也只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得出定性的评价结果,然后按照评价结果对照得出整改方案。为此,对输气站场的定量风险评价工作提出了一套新方法,得到了定量的和更加客观的风险排序,为管道... 目前专门针对输气站场的风险评价方法还不多,现有的手段也只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得出定性的评价结果,然后按照评价结果对照得出整改方案。为此,对输气站场的定量风险评价工作提出了一套新方法,得到了定量的和更加客观的风险排序,为管道站场的完整性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并以陕京输气管道榆林压气站为例,应用美国石油学会标准API581(基于风险检测的基本源文件)对站内设施进行了风险评价,计算了站内设备和管线的失效后果、失效概率,得到了定量风险值,进而分析了风险值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后,针对我国输气管道风险评估工作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石油学会 国外标准 陕京输气管道 输气站场 定量 风险评价 应用 建议
下载PDF
基于简化拓扑结构的陕京天然气管网供气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范慕炜 宫敬 +1 位作者 伍阳 孔文慧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3-129,共7页
为了定量分析结合了拓扑结构与水力计算的天然气管网的供气可靠性,以陕京天然气管网为分析对象,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天然气长输管网系统供气可靠性评估方法。首先从上述天然气管网的拓扑结构入手,将站场与天然气管段视为网络结构的结点与... 为了定量分析结合了拓扑结构与水力计算的天然气管网的供气可靠性,以陕京天然气管网为分析对象,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天然气长输管网系统供气可靠性评估方法。首先从上述天然气管网的拓扑结构入手,将站场与天然气管段视为网络结构的结点与链路单元,对系统进行了简化,建立了天然气管网系统的拓扑结构模型;然后通过设备失效数据库确定了系统各单元的事故率分布,耦合基于故障率分布的蒙特卡洛模拟生成了天然气管网的拓扑结构;最后再结合水力计算得到一定拓扑结构下陕京天然气管网的供气能力。结果表明:①无论是用气高月还是用气低月,该管网都保持了很高的供气可靠性;②陕京一、二、三线3条天然气管道构成了具有一定拓扑结构的供气网络,增加了系统的鲁棒性,从拓扑结构层面也提高了供气的可靠性。结论认为,该项研究成果给出了天然气管网供气可靠性的定量计算方法,为天然气管网供气可靠性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京天然气管网 可靠性 拓扑结构 水力计算 蒙特卡洛模拟 供气能力 定量分析 计算方法
下载PDF
管道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研究——以陕京二线输气管道工程山西段为例 被引量:10
10
作者 任志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0-103,共4页
对管道工程建设施工特点及其引发的水土流失特点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管道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并以陕京二线输气管道工程山西段为例,提出了监测技术路线,确定监测指标体系及各指标的监测方法,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管道工程 水土保持 监测 陕京二线输气管道工程
下载PDF
陕京输气系统整合优化 被引量:15
11
作者 周英 陈凤 孙在蓉 《天然气与石油》 2011年第1期5-8,21,共5页
陕京输气系统包括陕京一线、二线、三线三条输气干线。陕京三线是继陕京一线、二线之后向环渤海地区供应天然气的又一重要通道,于2010年10月建成。通过介绍陕京输气系统网络的构成,结合陕京三线的优化设计以及整合陕京输气系统的运行,... 陕京输气系统包括陕京一线、二线、三线三条输气干线。陕京三线是继陕京一线、二线之后向环渤海地区供应天然气的又一重要通道,于2010年10月建成。通过介绍陕京输气系统网络的构成,结合陕京三线的优化设计以及整合陕京输气系统的运行,达到节约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京输气系统 工艺设计优化 联合运行优化 跨接
下载PDF
陕北斜坡上古生界构造裂缝及其天然气成藏意义 被引量:12
12
作者 万永平 王根厚 +3 位作者 归榕 李春霞 银晓 周进松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8,共11页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上古生界气藏发育多套储层,中上部储层(石盒子组及石千峰组)与烃源岩(山西组下部及本溪组煤系地层)之间发育280~350m致密砂泥岩隔层,由于盆地断裂构造不发育,天然气运移通道及成藏模式成为该区气藏研究的焦点。在...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上古生界气藏发育多套储层,中上部储层(石盒子组及石千峰组)与烃源岩(山西组下部及本溪组煤系地层)之间发育280~350m致密砂泥岩隔层,由于盆地断裂构造不发育,天然气运移通道及成藏模式成为该区气藏研究的焦点。在岩心观察、微裂缝研究、测井解释、岩心孔隙度-渗透率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成岩作用及裂缝形成时间分析,对研究区上古生界隔层裂缝分布与中上部气藏之间的匹配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上古生界主要发育剪性裂缝,裂缝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裂缝的形成在改善储层渗透性的同时,为天然气的纵向运移提供了必要的运移通道。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上古生界隔层裂缝与中上部气藏在时空上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形成了基于裂缝运移及砂岩储存的石盒子组与石千峰组"岩性-裂缝型"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斜坡 上古生界 裂缝 运移通道 天然气 成藏
下载PDF
陕甘宁盆地下奥陶统马家沟组层序地层与天然气的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创业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9年第5期47-52,共6页
陕甘宁盆地马家沟组可划分出3 个层序,每个层序均由海侵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所组成,海平面变化是控制层序形成的主要因素。此外,盆地基底构造对层序地层的分布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盆地中部发育浅水层序,在盆地西部及南部则发育较... 陕甘宁盆地马家沟组可划分出3 个层序,每个层序均由海侵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所组成,海平面变化是控制层序形成的主要因素。此外,盆地基底构造对层序地层的分布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盆地中部发育浅水层序,在盆地西部及南部则发育较深水层序。在盆地中部浅水层序的高位体系域中,生储盖组合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盆地 马家沟组 层序地层 天然气
下载PDF
陕京二线输气管道风险预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群 周锡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97-100,共4页
采用 EST法对建设中的陕京二线输气管道进行了风险评价 ,得到了管道的高风险区段。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 ,得出了造成各管段风险值较高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控制措施。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风险评价 长输管道 EST法 陕京二线
下载PDF
在役X52输气管线钢塑性和韧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天寿 胡兴民 +1 位作者 黄淑菊 郭生武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7-120,共4页
陕北某气田输气干线由进口X52纵焊管段经现场焊接而成。输送的介质中,H2S含量为500~1000mg/L,CO2含量为5%左右,同时还有少量凝析水,该环境下潜伏着氢损伤危险。为此,测试了该输气干线X52钢的延伸率和J积分值,研究了经过NACE溶... 陕北某气田输气干线由进口X52纵焊管段经现场焊接而成。输送的介质中,H2S含量为500~1000mg/L,CO2含量为5%左右,同时还有少量凝析水,该环境下潜伏着氢损伤危险。为此,测试了该输气干线X52钢的延伸率和J积分值,研究了经过NACE溶液中的浸泡、焊缝质量和残余应力等对延伸率和J积分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输送含H2S的X52输气管线随着服役时间的延长,其延伸率和J积分值会有所下降,并且焊缝及其附近延伸率降低的幅度大于母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气田 含硫天然气X52钢 输气管线 延伸率 J积分 影响
下载PDF
陕西油气资源开发及产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被引量:3
16
作者 杜小武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6期28-32,共5页
陕西油气资源开发历史悠久,产业发展规模空前,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油气生产省区。对陕西石油天然气产业而言,沿革其历史发展的脉络,以历史观和产业观进行研究,发现农耕时代陕北地区已经开始出现石油的初级应用,中国石油工业诞生于陕北,... 陕西油气资源开发历史悠久,产业发展规模空前,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油气生产省区。对陕西石油天然气产业而言,沿革其历史发展的脉络,以历史观和产业观进行研究,发现农耕时代陕北地区已经开始出现石油的初级应用,中国石油工业诞生于陕北,在近代工业时代的产业开发中,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石油储层的低渗透率问题,技术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性要素;而由于历史原因该产业目前存在很多的问题,诸如两个开发主体并存问题,地权矿权冲突问题,多个利益主体的矛盾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油气资源 石油天然气产业 油气资源开发
下载PDF
陕北斜坡东部上古生界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浩 任战利 +1 位作者 陈西泮 陈玉林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5-800,共6页
陕北斜坡东部是鄂尔多斯盆地新发现的天然气富集区,通过综合剖析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和烃源岩的展布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对该区烃源岩进行探究。研究后认为:1该区天然气具有甲烷含量高、非烃气体含量低的特点,气藏的重烃含量不高,干燥系... 陕北斜坡东部是鄂尔多斯盆地新发现的天然气富集区,通过综合剖析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和烃源岩的展布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对该区烃源岩进行探究。研究后认为:1该区天然气具有甲烷含量高、非烃气体含量低的特点,气藏的重烃含量不高,干燥系数较高,气藏偏干。2煤层是上古生界天然气贡献最大的源岩,泥岩是天然气的第二位供应者,其中山西组泥岩为中等—好的烃源岩,太原组泥岩为好—非常好的烃源岩,本溪组泥岩属于好—极好的烃源岩。3该区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母质输入具有多元性,有机质类型以腐殖型为主,Ro普遍高于2.0%,已进入过成熟干气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斜坡 上古生界 烃源岩 天然气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调峰项目在陕西燃气市场的功能发挥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卫冰 郝晓晨 +2 位作者 邓军孝 胡恒进 强生利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4年第1期58-60,共3页
阐述了陕西天然气资源配置、长输管网规划建设及城市燃气发展状况;分析了陕西燃气供应系统的运行特点及存在困难。结合陕西燃气集团应急储备调峰项目的规划建设和应用分析,提出了加快城市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调峰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大... 阐述了陕西天然气资源配置、长输管网规划建设及城市燃气发展状况;分析了陕西燃气供应系统的运行特点及存在困难。结合陕西燃气集团应急储备调峰项目的规划建设和应用分析,提出了加快城市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调峰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大力发展液化天然气汽车,理顺产业链价格机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 应急调峰 LNG汽车 陕西燃气市场
下载PDF
陕京三线输气管道并行敷设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裕鑫 李江 +1 位作者 李岳 王棠昱 《天然气与石油》 2013年第5期12-15,4-5,共4页
陕京三线输气管道是将中亚天然气、塔里木气区、长庆气区的天然气资源通过管道输往急需清洁能源的环渤海地区,以满足该地区对天然气能源的迫切需要。针对陕京三线输气管道与在役陕京一线、陕京二线输气管道及在建中石化榆济输气管道在... 陕京三线输气管道是将中亚天然气、塔里木气区、长庆气区的天然气资源通过管道输往急需清洁能源的环渤海地区,以满足该地区对天然气能源的迫切需要。针对陕京三线输气管道与在役陕京一线、陕京二线输气管道及在建中石化榆济输气管道在局部地区并行敷设的安全问题,尽量减少对地方规划的影响,通过分析国内外油气管道设计规范在这一问题上的有关规定及相关工程并行敷设实例,探讨输气管道并行敷设的间距,研究从设计施工角度如何确保管道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京三线 输气管道 并行敷设
下载PDF
基于陕京管道系统能耗计算的优化运行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嘉琦 郭杰 +2 位作者 蒲明 魏开华 周英 《天然气与石油》 2022年第1期21-26,83,共7页
为了降低陕京管道系统能耗,优化陕京管道系统输送方案,以陕京管道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TGNET仿真模拟软件,在能耗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优化。经过多方案对比得出,多条管道组成的管道系统的最优输量配置并非是优先选择大口径管道输送,而... 为了降低陕京管道系统能耗,优化陕京管道系统输送方案,以陕京管道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TGNET仿真模拟软件,在能耗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优化。经过多方案对比得出,多条管道组成的管道系统的最优输量配置并非是优先选择大口径管道输送,而要综合考虑管道的负荷率。研究结果认为,在实际生产中,能耗最优的输送方案需要根据管道输量情况具体分析得出。研究结果可为其他大型管道系统的生产运营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京管道系统 能耗分析 总能耗 生产单耗 增输方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