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性侵未成年被害人的立法与司法保护 被引量:21
1
作者 兰跃军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19-183,共65页
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也一直是各国刑事司法打击的重点。如何保护性侵未成年被害人,域外国家(地区)有许多先进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针对近年来我国性侵未成年人案件频发的现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也一直是各国刑事司法打击的重点。如何保护性侵未成年被害人,域外国家(地区)有许多先进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针对近年来我国性侵未成年人案件频发的现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2013年联合印发《关于依法惩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以最高限度保护最低限度容忍依法严惩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对性侵未成年被害人实行特殊保护。性侵未成年被害人保护包括立法保护、司法保护、国家救助和社会援助四个方面。立法保护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总则》《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规定和保护,司法保护包括隐私权保护、损害赔偿权保障、获得法律援助权、强制报告与立案、“一站式”侦查取证和知情权保障六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侵害 未成年被害人 权利 立法保护 司法保护
下载PDF
论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规范目的——“年龄提高论”反思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详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0-102,共13页
将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行为入刑的规范目的,不是“对性同意年龄的部分提高”,而是“对滥用信任地位发生性行为的禁止”。在解释论方面,“年龄提高论”面临各种难以合理解决的刑法教义学问题,“信任地位滥用论”则具有几大理论优势:与... 将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行为入刑的规范目的,不是“对性同意年龄的部分提高”,而是“对滥用信任地位发生性行为的禁止”。在解释论方面,“年龄提高论”面临各种难以合理解决的刑法教义学问题,“信任地位滥用论”则具有几大理论优势:与我国宪法特别保护未成年女性的精神更加协调,在刑法规范体系内与其他相关条文的解释保持了逻辑一致性,为司法者处理特殊案件留下了合理出罪的解释空间等。考虑到“利用特殊职责关系”这一“不成文的构成要素”的司法证明难度太高,从刑事政策的维度考量,可以退一步将该构成要素的规范性质解释为立法上的推定规范。“立法推定说”完全满足设立“推定规范”所需的实体与程序的正当性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职责 性侵行为 同意年龄 不成文的构成要素 立法推定
原文传递
论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被引量:10
3
作者 房绍坤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3,共9页
在诉讼时效制度上,期间起算是一项基础性规则。《民法总则》关于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原则上采取了主观标准,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 在诉讼时效制度上,期间起算是一项基础性规则。《民法总则》关于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原则上采取了主观标准,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时效 期间起算 法定代理 未成年人 性侵害
原文传递
校园性暴力的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8
4
作者 董晓莹 《中国性科学》 2013年第9期94-98,共5页
目的:将校园性暴力纳入校园性别暴力的体系之中,从性别和权力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校园性暴力。方法:从定义、现状、目前的处理方式及对策四个方面对我国校园性暴力问题进行综述研究和分析。结果:我国校园性别暴力主要围绕性暴力进行研... 目的:将校园性暴力纳入校园性别暴力的体系之中,从性别和权力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校园性暴力。方法:从定义、现状、目前的处理方式及对策四个方面对我国校园性暴力问题进行综述研究和分析。结果:我国校园性别暴力主要围绕性暴力进行研究,且性暴力的研究缺乏从性别和权力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结论: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都是性暴力的一种,也是校园性别暴力的一种,更是父权社会体制下不平等的性别与权利关系的表现形式,我国文化背景下对于校园中性暴力问题常常被消极的隐瞒,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 性暴力 性侵犯 性骚扰 性别暴力
下载PDF
Sexual Assault and Its Psychopathological Repercussions in the Life of Female Students in Northeastern Benin (2023)
5
作者 Ireti Nethania Elie Ataigba Djibrilla Moussa +7 位作者 Oumou Ousseyni Zika Fidélia Dotou Coovi Ignace Tokpanoude Anselme Djidonou Djibo Douma Maiga Francis Tognon Tchegnonsi Prosper Gandaho Josiane Ezin Houngbe 《Ope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24年第3期163-178,共16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sychic repercussions of sexual assault among female students in Parakou in 2023. Methods: Descriptive cross-sectional study conducted from December 2022 ...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sychic repercussions of sexual assault among female students in Parakou in 2023. Methods: Descriptive cross-sectional study conducted from December 2022 to July 2023 among all students at the University of Parakou. The sampling technique was stratified non-proportional at two level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was self-reported sexual assault. The psychopathological repercussions linked to sexual assault and explored in these students were: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ssessed with the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Checklist-5 (PCL-5) scale;and current depression screened with the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 (PHQ-9) scale. Results: A total of 376 female student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Parakou meeting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surveyed. The average age of the subjects surveyed was 20.56 ± 2.46 years, with extremes of 16 and 32 years. A predominance of subjects under 25 was observed. The prevalence of sexual assault among female students at the University of Parakou was 10.63%. The types of aggression suffered were mostly rape (18 people;45%) and sexual touching (16 people;40%), and the aggressors were mainly friends/boyfriends (13;32.5%), family members (12;30.0%) and people from the house/neighborhood (9;22.5%). Psychological repercussions included depression in 72.5% (29) of cases, with mild depression in 30% (12), moderate depression in 37.5% (15) and severe depression in 5% (2). Anxiety disorders were present in 27.50% (11) of victims. Th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exual assault in these students were gravidity (p = 0.014;OR = 15.32), unhappy life events (p = 0.01;OR = 17.24), and age of first sexual intercourse (p = 0.016;OR = 4.608). Conclusion: One in ten female students in Parakou has been sexually assaulted. Once again, preventive action through effective sex education is a means of fighting the problem that should be prioritized for every girl and boy from an early age. Psychological support by specialists should be offered to an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xual assault Psychopathological Repercussions BENIN 2023
下载PDF
农村留守女童遭遇性侵犯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婷婷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1期11-13,共3页
近年来,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农村中出现了为数众多的留守女童。与非留守儿童和留守男童相比,农村留守女童是一个常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极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尤其是性侵害。这一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需要针对其产生... 近年来,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农村中出现了为数众多的留守女童。与非留守儿童和留守男童相比,农村留守女童是一个常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极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尤其是性侵害。这一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需要针对其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对策,以切实保护农村留守女童的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女童 性侵犯 性安全防范
下载PDF
儿童性侵案件侦审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8
7
作者 庄忠进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4期50-57,共8页
儿童性侵害案件因其特殊性质,固难以在被害人身上采到完整或具体之证据,惟如检警人员善尽调查、查证、搜证、采证、举证与论证之能事,依旧可以将犯罪者绳之以法。为求提升侦办儿童性侵案件的能力,侦查人员宜精进有关儿童认知与心理方面... 儿童性侵害案件因其特殊性质,固难以在被害人身上采到完整或具体之证据,惟如检警人员善尽调查、查证、搜证、采证、举证与论证之能事,依旧可以将犯罪者绳之以法。为求提升侦办儿童性侵案件的能力,侦查人员宜精进有关儿童认知与心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取得询问儿童的专业认证。检警机关应建构本土性的性侵害被害儿童标准化的询问作业及供述效度评估量表,针对不同类别之性侵案件,归纳出犯罪者类型、犯罪者特质、犯罪手法、相对伤痕、对应证据、被害者类型、被害者年龄、被害情境、可疑征候、被害后之异常行为与心理反应等等,彼此之间的对应、甚至因果关系,至少应制定检核表,以利受理与侦查。关于儿童被性侵案件,似宜将儿童再细分为幼儿园阶段与小学阶段两类,以符侦审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性侵害 猥亵 侦审
下载PDF
性侵儿童案中被害人陈述可信度判断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吴慧敏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6-200,共15页
在性侵儿童案中,由于被害儿童身心特点,导致其作证能力和证言可信度常存在争议。但实际上年幼不是否认儿童作证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在性侵儿童案件中,要摒弃过度纠缠于对儿童作证能力的争议,将作证能力与证言可信度分开,肯定其作证能力,... 在性侵儿童案中,由于被害儿童身心特点,导致其作证能力和证言可信度常存在争议。但实际上年幼不是否认儿童作证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在性侵儿童案件中,要摒弃过度纠缠于对儿童作证能力的争议,将作证能力与证言可信度分开,肯定其作证能力,而着重判断证言可信度。通过对371份性侵儿童案件的裁判文书的分析可知,判断儿童被害人陈述可信度的因素与判断成年被害人陈述可信度的因素大致相同,同时实践中也结合儿童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考量因素。因此,对"童言"过于忌惮实无必要。在判断儿童被害人陈述可信度时,可以主要依靠判断被害人(证人)可信度的通常方法,同时更多地引入专家证人/辅助人帮助理解儿童行为和心理特点。这样将有助于解决儿童作证涉及的证明问题,更好地保护儿童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性侵 作证能力 被害人陈述 可信度
原文传递
广州地区女性精神障碍者被性侵害案鉴定特点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俊杰 曹莉萍 +5 位作者 郭扬波 陈瑞珍 王旭荣 林振强 林勇 范碧霞 《广州医药》 2008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发生在广州地区女性精神障碍者被性侵害案的特点,为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及维护这类妇女群体的权利提供参数。方法自制调查表对要求进行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的91例女性精神障碍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在被性侵害的女性精神障... 目的探讨发生在广州地区女性精神障碍者被性侵害案的特点,为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及维护这类妇女群体的权利提供参数。方法自制调查表对要求进行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的91例女性精神障碍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在被性侵害的女性精神障碍者中以精神发育迟滞(73.7%)及精神分裂症(14.3%)的患者最多见;躁狂状态占5.5%;其他占6.5%。(2)性自卫能力丧失者(80.2%)明显多于性自卫能力削弱者(13.2%)及性自卫能力存在者(6.6%)。(3)无性防卫能力者以中度精神发育迟滞最多(51.8%),其次是轻度精神发育迟滞(23.2%);中度、重度精神发育迟滞及伴有其他异常者全部为无性防卫能力(100.0%);轻度精神发育迟滞者中以无性防卫能力的比例最高(56.5%)。(4)案发地点以受害人自家(24.2%)、犯罪嫌疑人家(34.1%)以及空地或偏僻处(28.6%)为多。受害者家住异地的占63.7%;案发地在乡村的70.3%。结论女性精神障碍者被性侵害案例有其自身特点,应特别注意加强轻、中度精神发育迟滞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性侵害 性自我防卫能力
下载PDF
《民法总则》第191条之解释论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丽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63,共6页
采用法解释学方法对《民法总则》第191条进行探讨,认为性侵害之行为,按其适用法律规范的不同,可分为不构成犯罪及治安违法行为之侵权行为及与犯罪行为、治安违法行为重合之侵权行为。性侵害之权利,应为性自主权,即自然人在遵守法律和公... 采用法解释学方法对《民法总则》第191条进行探讨,认为性侵害之行为,按其适用法律规范的不同,可分为不构成犯罪及治安违法行为之侵权行为及与犯罪行为、治安违法行为重合之侵权行为。性侵害之权利,应为性自主权,即自然人在遵守法律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按照其意愿自主支配性行为以实现其性利益并排除他人干涉之权利。性侵害之赔偿,包括财产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性侵害 性自主权 损害赔偿
下载PDF
女性精神障碍45例被性侵害案例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谭常赞 李炬英 李方标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障碍患者被性侵害案的特点及性自卫能力的评定。方法对45例要求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的女性精神障碍患者的鉴定资料采用自编调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被性侵害的女性精神障碍患者中精神发育迟滞占66.7%,精神分裂症占3...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障碍患者被性侵害案的特点及性自卫能力的评定。方法对45例要求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的女性精神障碍患者的鉴定资料采用自编调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被性侵害的女性精神障碍患者中精神发育迟滞占66.7%,精神分裂症占31.1%,躁狂症占2.2%,其中性自卫能力丧失占86.7%,性自卫能力削弱占13.3%;案发在被告家或偏僻处各占28.9%,在受害人家占22.2%,出租屋占15.6%,工棚、厕所各占2.2%;被性侵害后怀孕11例(24.4%),未孕34例(75.6%)。结论女性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社会及家庭应对她们进行更多的性防卫能力的教育,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性侵害案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性侵害 性自我防卫能力
下载PDF
性自主权的民法保护路径问题研究
12
作者 杨培森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6期94-98,共5页
性自主权的概念由来已久,是权利人为实现其性利益而在法律保护范围内自我决定的权利,属于人格权的一种,呈现出专属性、可克减性和普遍性特征,主要内容包括选择权、拒绝权和承诺权。侵害性自主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性侵害、欺诈型性侵害和... 性自主权的概念由来已久,是权利人为实现其性利益而在法律保护范围内自我决定的权利,属于人格权的一种,呈现出专属性、可克减性和普遍性特征,主要内容包括选择权、拒绝权和承诺权。侵害性自主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性侵害、欺诈型性侵害和性骚扰等。当前,民法典在保护性自主权方面存在缺乏独立性、性骚扰之规定体系违和等问题,其解决路径在于:(一)性自主权独立成权;(二)统一裁判标准,避免同案不同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自主权 性侵害 新兴人格权 一般人格权
下载PDF
失败的刑事司法?--性侵犯罪警察侦查比较研究
13
作者 夏菲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4年第3期56-73,共18页
负责性侵犯罪案件立案、侦查工作的警察,在性侵犯罪实际案发数、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关系以及被害人报假案等问题上容易出现认知错误,导致其在案件处置过程中倾向于怀疑报案的被害人、不积极侦查或者采取错误的侦查措施。最终结果是性侵... 负责性侵犯罪案件立案、侦查工作的警察,在性侵犯罪实际案发数、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关系以及被害人报假案等问题上容易出现认知错误,导致其在案件处置过程中倾向于怀疑报案的被害人、不积极侦查或者采取错误的侦查措施。最终结果是性侵犯罪案件在刑事司法系统中的不当耗损情况严重,被害人遭遇二次伤害,刑事司法正义价值的实现大打折扣。警察部门应当构建以被害人为中心的立案、侦查模式,细化工作规则,有效开展犯罪侦查,切实保护性侵犯罪被害人获得刑事司法救济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侵犯罪 侦查 案件损耗 被害人中心 警察文化
下载PDF
从贞操文化谈性侵害和性教育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秀芬 《中国性科学》 2018年第6期143-146,共4页
贞操与性是不可分割的两面体。道德观、婚姻观均与贞操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此形成的贞操文化更是植根于社会的每一寸肌肤中,牢不可破。女性一旦被强奸,她不再纯洁,以后找对象、嫁人都面临艰难险阻。失去了贞操,犹如遭受灭顶之灾、... 贞操与性是不可分割的两面体。道德观、婚姻观均与贞操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此形成的贞操文化更是植根于社会的每一寸肌肤中,牢不可破。女性一旦被强奸,她不再纯洁,以后找对象、嫁人都面临艰难险阻。失去了贞操,犹如遭受灭顶之灾、世界末日,意味着这辈子就毁了。这种贞操文化极大地扭曲了女性的心理,摧残了她们的幸福。大部分被性侵的受害者均保持沉默,身心承受着巨大的折磨和煎熬。因此,重视性教育,预防性侵害,普及性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当让男性女性均能够正确看待性问题,拥有健全的性知识,拥有自我对身体和性的自主权,摆脱贞操文化的腐蚀和禁锢,保持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贞操文化 性侵害 性教育
下载PDF
教师性侵未成年学生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其防范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龙正凤 《凯里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48-53,共6页
教师身份、职业的特殊性,决定教师性侵未成年学生在行为人、被害人、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于其他主体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教师性侵未成年学生既有教师个体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对未成年人缺乏性知识教育以及传统性观念影响... 教师身份、职业的特殊性,决定教师性侵未成年学生在行为人、被害人、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于其他主体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教师性侵未成年学生既有教师个体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对未成年人缺乏性知识教育以及传统性观念影响等多方面原因。应对教师进行人性化关怀,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和健全考核机制;完善性侵未成年人立法和与教师、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构建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公益组织对未成年人性健康教育和防性侵的多方互动机制,创造健康、安全、和谐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性侵 未成年学生 犯罪
下载PDF
网络空间中公共场所的刑法意涵——兼论网络直播性侵案件加重情节的适用
16
作者 查苏娜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14,共8页
传统刑法理论认为,公共场所是指公众的身体可以自由出入的场所,即应当具有现实性或者物理性。但在当前传统犯罪网络异化的背景下,网络空间中的行为同样可以造成实际损害,网络空间秩序亦被包含在了公共秩序中,身体自由进入说的判断标准... 传统刑法理论认为,公共场所是指公众的身体可以自由出入的场所,即应当具有现实性或者物理性。但在当前传统犯罪网络异化的背景下,网络空间中的行为同样可以造成实际损害,网络空间秩序亦被包含在了公共秩序中,身体自由进入说的判断标准早已不合时宜。宏观来看,“网络空间”与“公共场所”并非刑法上的专有名词,互联网的迭代升级也不只触及法律领域,因此有必要借助社会学、传播学的视野来帮助我们厘清公共场所的本质属性。同时以性侵案件作为样本分析可知,网络直播性侵行为具有加重处罚的必要性,实践中强奸、猥亵他人并直播的情形,应当认定行为人是在“公共场所当众”实施,从而适用该加重情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公共场所 社会学 传播学 性侵犯罪
下载PDF
女性精神障碍患者受性侵害案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曹延筠 张宝华 +1 位作者 孙洪强 吉中孚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63-264,共2页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障碍患者受性侵害案例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自编性侵害测评问卷对89例受性侵害女性的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7.5%的受性侵害者年龄在14a~30a;中小学文化以下占78.6%,文盲占57.3%;农民占64%,无业占29...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障碍患者受性侵害案例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自编性侵害测评问卷对89例受性侵害女性的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7.5%的受性侵害者年龄在14a~30a;中小学文化以下占78.6%,文盲占57.3%;农民占64%,无业占29.2%;71.9%性自我防卫能力丧失或削弱,且均为精神发育迟滞和精神分裂症患者;性侵害者与受性侵害者是熟人或亲属者占84.3%,由受性侵害者家属或本人提出鉴定要求者占74.1%。结论受性侵害者人口学特点为青少年妇女、农民或无业、文盲者。中度以上精神发育迟滞和发作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自我防卫能力削弱,甚至丧失,这类女性精神障碍患者更容易受到性侵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精神病鉴定 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分裂症 性自我防卫能力 性侵害
下载PDF
女性精神障碍患者被性侵害司法鉴定案例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珍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563-565,共3页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障碍患者被性侵害案例的特征。方法对273例女性精神障碍患者被性侵害的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被性侵害的女性精神障碍患者中以精神发育迟滞者居多(68.1%),其次为精神分裂症(19.4%);性自我防卫能力...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障碍患者被性侵害案例的特征。方法对273例女性精神障碍患者被性侵害的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被性侵害的女性精神障碍患者中以精神发育迟滞者居多(68.1%),其次为精神分裂症(19.4%);性自我防卫能力削弱者(55.3%)明显多于性自我防卫能力丧失者(26.7%)及性自我防卫能力存在者(18.0);无性自我防卫能力者以精神分裂症居多(57.5%),其次为重度精神发育迟滞(21.9%)、中度精神发育迟滞(12.3%)、器质性精神障碍(5.5%)。结论女性精神障碍患者性自卫能力丧失或削弱者居多,社会及家庭应加强对女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性自我防卫能力 女性 性侵害 司法鉴定
下载PDF
性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员从业禁止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 孙静 《上海公安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22-28,共7页
当前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案件时有发生,应加强对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进行惩治管控以防止再犯罪,预防和保护未成年人不受侵害。从检察机关办案过程及其相关工作领域角度,研究分析我国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从业禁止的实践探索情况和存在的... 当前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案件时有发生,应加强对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进行惩治管控以防止再犯罪,预防和保护未成年人不受侵害。从检察机关办案过程及其相关工作领域角度,研究分析我国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从业禁止的实践探索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从明确从业禁止的期限和适用主体、职业禁止范围,建立涉性侵违法犯罪人员信息库等方面构建和完善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从业禁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侵害 未成年人 违法犯罪人员 从业禁止
下载PDF
论性侵犯罪案件中的品格证据——从“柔性适用”到“综合证明” 被引量:1
20
作者 申育冰 《证据科学》 2023年第4期448-458,共11页
性侵犯罪的证明障碍、复杂成因以及刑罚个别化原则,使被追诉人品格证据在性侵犯罪案件中有其适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实践中,性侵犯罪案件出现了柔性适用品格证据规则的趋势,且品格证据的适用存在着证据能力标准模糊、证明力大小不一的... 性侵犯罪的证明障碍、复杂成因以及刑罚个别化原则,使被追诉人品格证据在性侵犯罪案件中有其适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实践中,性侵犯罪案件出现了柔性适用品格证据规则的趋势,且品格证据的适用存在着证据能力标准模糊、证明力大小不一的问题。证据的运用除了证据规则本身,还依赖于证明模式的影响,不同的证明模式可能强化某种证据的运用效果,也可能削弱某种证据的运用效果。与印证证明模式相比,在性侵案件中采综合证明的模式,对品格证据等补助证据进行筛选运用,能够有效缓解直接由要件事实生成之证据相对短缺的问题,使因核心证据不充分而难以形成印证的难题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侵犯罪 品格证据 印证证明 综合证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