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时程亚低温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部分凝血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3
1
作者 李鸿炜 张玮豪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200-205,共6页
目的:探讨长时程亚低温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部分凝血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13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按术后治疗方式分为长时程组(长时程亚低温治疗,n=48)、短时程组(短时程亚低温治疗,n=44)及常... 目的:探讨长时程亚低温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部分凝血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13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按术后治疗方式分为长时程组(长时程亚低温治疗,n=48)、短时程组(短时程亚低温治疗,n=44)及常温组(常温治疗,n=38),3组均在接受重型颅脑损伤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相应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和治疗后8、12、48及72 h时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治疗前和治疗第1、3及5天和复温时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及5天和复温时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随访3月评价预后。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12 h时,3组患者Fbg、D-D上升,PT、TT、APTT缩短,Fbg、D-D降低,PT、TT、APTT延长(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在治疗第1、3及5天时,NO、SOD、MDA、CRP、IL-6、TNF-α及NSE水平均降低(P<0.05);长短时程两组复温时,NO、SOD、MDA、CRP、IL-6、TNF-α及NSE水平也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第1、3及5天时,长短时程两组NO、SOD及MDA降低幅度高于常温组(P<0.05),长时程组NO降低幅度又高于短时程组(P<0.05);长短时程两组纤溶亢进和脑梗死发生率低于常温组(P<0.05),其余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随访结果显示,长时程组预后良好所占比例高于短时程组和常温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用长时程亚低温疗法可减轻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抑制纤溶亢进,改善患者氧化应激损伤,减轻炎症反应程度,优化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重型颅脑损伤 氧化应激 凝血 炎症
下载PDF
依达拉奉辅助脑苷肌肽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方理超 安堃 +3 位作者 华燕琴 范诚 王晓旻 乔世刚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9-323,共5页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辅助脑苷肌肽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作用效果以及与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er acidic protein, GFAP)、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biquitin carboxyl terminal-L1, UCH-L1)的影响。方法纳入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于...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辅助脑苷肌肽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作用效果以及与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er acidic protein, GFAP)、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biquitin carboxyl terminal-L1, UCH-L1)的影响。方法纳入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3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1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脑苷肌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监测治疗前后血清丙二醇(malonaldehyde,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9)、GFAP、UCH-L1水平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APACHEⅡ评分均降低(t=15.88,P=0.008;t=25.17,P=0.003),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5,P=0.013);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均升高(t=5.58,P=0.025;t=19.13,P=0.008),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4,P=0.012);治疗后两组MDA、SOD、MPO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1,P=0.024;t=2.03,P=0.22;t=7.16,P=0.038);治疗后两组MMP-9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5,P=0.012);治疗后两组GFAP(t=31.79,P=0.016;t=53.83,P=0.011)、UCH-L1(t=10.27,P=0.047;t=18.31,P=0.019)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90,P=0.014;t=15.31,P=0.03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06%,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8,P=0.719)。结论依达拉奉辅助脑苷肌肽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可以有效保护神经细胞,改善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血清GFAP、UCH-L1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依达拉奉 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泛素竣基末端水解酶-L1
原文传递
早期肠内营养对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炎症反应的临床效果探讨 被引量:16
3
作者 田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5期69-72,共4页
目的通过对接受早期肠内营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炎性标记物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进行观察,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于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1年11月该院收治的12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入治... 目的通过对接受早期肠内营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炎性标记物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进行观察,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于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1年11月该院收治的12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入院48 h内分别给予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分别于入院第1、3、5、7和14天测定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均呈下降趋势,但治疗组患者第3、5、7和14天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第14天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其他检测节点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早期的肠内营养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重症颅脑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并且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 重症颅脑损伤 C反应蛋白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黎景光 严拥军 +1 位作者 龚高新 罗益民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8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6年8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58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7例早期应用肠内营养乳剂治疗,对照组31例按传统方法鼻饲流质,其余治疗两组无差异。分析两组病...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6年8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58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7例早期应用肠内营养乳剂治疗,对照组31例按传统方法鼻饲流质,其余治疗两组无差异。分析两组病人的营养指标、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27例病人中,除1例因发生较重的并发症而暂时中断肠内营养外,其余病例均顺利接受了早期肠内营养,其营养指标及预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肠内营养方便、经济、并发症少,可以提供患者所需要的营养素,增强免疫,减少感染;绝大多数病人能顺利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早期胃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中非常重要,可明显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应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重型颅脑损伤 预后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抗感染干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道菌群感染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任秀赞 马旭辉 +2 位作者 裘静娥 吕奕 李倩倩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9期685-688,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联合抗感染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道菌群感染的关系和治疗效果。方法 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并实施治疗的15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78例)和对...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联合抗感染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道菌群感染的关系和治疗效果。方法 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并实施治疗的15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78例)和对照组(7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护理,研究组患者增加肠内营养联合抗感染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感染部位、感染病原菌种类、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和死亡率等。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体质量(t=4.42,P<0.05);血红蛋白(t=3.53,P<0.05);尿素氮(t=3.96,P<0.05);血清铁蛋白(t=3.03,P<0.05);血清蛋白(t=4.14,P<0.05)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感染率25.64%(20/78),对照组感染率45.45%(3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3,P=0.04)。分离出6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1株(50.82%),革兰阳性菌24株(39.34%),真菌6株(9.84%)。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13%(4/78),低于对照组18.18%(1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P<0.05)。研究组患者死亡率1.28%(1/78)低于对照组5.19%(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5,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抗感染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抗感染 重型颅脑损伤 胃肠道菌群 有效率 感染部位 营养指标
原文传递
两种肠内营养方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超元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7-18,共2页
目的比较持续和间断2种肠内营养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5例,分别采用间断和持续2种不同的肠内营养方法,观察并比较2组的不良反应和效果。结果采用持续肠内营养的实验... 目的比较持续和间断2种肠内营养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5例,分别采用间断和持续2种不同的肠内营养方法,观察并比较2组的不良反应和效果。结果采用持续肠内营养的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轻于采用间断肠内营养的对照组患者。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肠内营养方法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能够达到满意的肠内营养疗效,且疗效优于间断肠内营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肠内营养 重度颅脑损伤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自体胃液回输联合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胃瘫病人营养吸收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洪岩 王玉果 +4 位作者 李梅花 王俊伟 安冉冉 王树君 李勐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9-222,227,共5页
目的:探讨自体胃液回输联合肠内营养(EN)对重型颅脑损伤胃瘫病人营养支持的效果及对胃肠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入住神经外科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胃瘫病人85例,随机分为回输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采用鼻空肠管输注营养液联合鼻胃管减... 目的:探讨自体胃液回输联合肠内营养(EN)对重型颅脑损伤胃瘫病人营养支持的效果及对胃肠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入住神经外科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胃瘫病人85例,随机分为回输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采用鼻空肠管输注营养液联合鼻胃管减压引流的EN方式,回输组把减压引流的胃液经营养管道与EN液混合后回输至空肠;对照组将减压引流胃液弃去,补充等量的温开水。记录两组病人胃液引流量和回输时间;EN后1周、EN后2周两组病人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的变化及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回输组病人开始回输的时间是入院后3~7d;回输持续时间(9.12 ± 3.2) d;24h回输胃液量为(1298.1 ± 629.5) mL,病人均能耐受胃液回输。回输组7 d热量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病人EN后2周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得到改善,回输组病人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 0.05)。回输组病人腹胀、腹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便秘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自体胃液回输联合EN能够显著改善重型颅脑损伤胃瘫病人的营养状况.增加病人对EN的耐受性.减少腹胀、腹泻、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胃瘫 胃液回输 肠内营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 C4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高晨 张建生 +1 位作者 丁永忠 周海燕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95-898,共4页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C4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补体C3、C4进行监测,与相关指标正常值进行比较,并依据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lasgow Outcome ...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C4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补体C3、C4进行监测,与相关指标正常值进行比较,并依据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分析免疫功能状态及在预后评估中的作用。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IgG、IgM较正常值明显下降(P<0.01),补体C3、C4则明显升高(P<0.01)。预后评估重残+植物生存+死亡组较恢复良好+中残组早期免疫球蛋白抑制更严重,补体系统则过度激活。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免疫球蛋白抑制及补体系统过度激活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早期监测外周血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使用适当抗生素和免疫调节药物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免疫球蛋白 补体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颅骨缺损同期治疗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建民 张荣伟 +2 位作者 袁绍纪 刘子生 孙希炎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193-195,共3页
目的评价早期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加颅骨修补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疗效。方法将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患者53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36例,早期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加颅骨修补术;B组17例,... 目的评价早期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加颅骨修补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疗效。方法将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患者53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36例,早期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加颅骨修补术;B组17例,分次手术。结果术后有效率、分流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流不足、皮下积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加颅骨修补术较分次手术的疗效显著,并可降低分流感染的发生率,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有效的、经济实用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颅骨缺损 脑积水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体会 被引量:7
10
作者 何深流 谢乃胜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1年第7期633-635,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重症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患者经抢救存活22例,存活率为66.7%,死亡11例,病死率为33.3%;存活者术后半年按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OS)评分分级为恢复...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重症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患者经抢救存活22例,存活率为66.7%,死亡11例,病死率为33.3%;存活者术后半年按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OS)评分分级为恢复良好8例(占36.4%);中度残疾5例(22.7%);重度残疾6例(27.3%),植物生存2例(9.1%),死亡1例(4.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病死率、致残率高,应早期诊断、及时抢救,正确处理危及生命的合并伤、维持重要脏器功能及术后严密监护、预防合并症对成功救治及改善预后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多发伤 治疗
下载PDF
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脑氧代谢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鹿中华 孙昀 +2 位作者 李惠 郑瑶 汤艳 《安徽医学》 2012年第6期666-668,共3页
目的探讨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脑氧代谢变化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ICU治疗的27例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采集其颈静脉与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及血葡萄糖测定,计算脑氧利用率(O2Ucc),以及颈内静脉与动脉血二... 目的探讨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脑氧代谢变化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ICU治疗的27例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采集其颈静脉与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及血葡萄糖测定,计算脑氧利用率(O2Ucc),以及颈内静脉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V-APCO2)、血乳酸差(V-ALac)、血糖差(V-AGlu)的绝对值和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根据近期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上述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V-ALac显著降低(P<0.01),O2Ucc、V-APCO2、SjvO2明显升高(P<0.01),而V-AGlu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存在脑氧代谢异常,O2Ucc、V-ALac、V-APCO2、SjvO2等指标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重度颅脑损伤 氧代谢 预后
下载PDF
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杰英 朱震平 邹少清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356-358,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50例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法分为机械通气治疗组(A组)和吸氧治疗组(B组)两组,分别给以机械通气(每天FiO2100%2 h)和吸氧(低流量)治疗,每天监测... 目的观察早期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50例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法分为机械通气治疗组(A组)和吸氧治疗组(B组)两组,分别给以机械通气(每天FiO2100%2 h)和吸氧(低流量)治疗,每天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颅内压(ICP)、C一反应蛋白(CRP)、PO2、PCO2、氧合指数(PaO2/FiO2),比较两组患者脑水肿消退程度、脑水肿消退时间、平均ICU住院时间、死亡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比较.机械通气治疗组较吸氧治疗组生命体征更趋于稳定。各项监测指标提示机械通气治疗组PO2及氧合指数更佳,脑水肿消退快、程度轻,脑水肿持续时间短,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说明颅脑损伤逐步恢复。表3示2周内死亡率比较.机械通气治疗组较吸氧治疗组明显下降。机械通气治疗组与吸氧治疗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机械通气能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改善脑供氧,防止氧自由基的产生减轻炎症损伤.防止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及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机械通气 颅内压 C一反应蛋白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左延卿 张子军 崔明 《安徽医药》 CAS 2008年第3期232-233,共2页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年9月~2007年9月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结果术后半年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分级,Ⅰ级4例,Ⅱ级9例,Ⅲ级5例,Ⅳ级2例,Ⅴ级1例;死亡3例。结论该...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年9月~2007年9月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结果术后半年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分级,Ⅰ级4例,Ⅱ级9例,Ⅲ级5例,Ⅳ级2例,Ⅴ级1例;死亡3例。结论该方法具有骨窗范围大,使挫伤的大脑半球充分显露,有利于清除血肿和静脉回流,使损伤的大脑半球、侧裂血管充分减压,有效降低颅内压,减少脑梗死和闭塞率,减少脑组织嵌顿,有利于脑疝解除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重型颅脑损伤 疗效 病例
下载PDF
早期大剂量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陶宁 胡家正 《西部医学》 2006年第2期179-180,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5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作为治疗组,采用盐酸纳洛酮每天0.1~0.2mg/kg,持续静脉点滴7天。对照组不使用盐酸纳洛酮。比较两组病人治疗7天后GCS评分及3个月后GO...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5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作为治疗组,采用盐酸纳洛酮每天0.1~0.2mg/kg,持续静脉点滴7天。对照组不使用盐酸纳洛酮。比较两组病人治疗7天后GCS评分及3个月后GO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年龄、GCS评分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7天后两组病人GC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GOS评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使用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可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纳洛酮 重型颅脑损伤 GCS GOS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低血压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寿海 马班友 +1 位作者 是旌 葛永兴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14-1415,共2页
目的评价重型颅脑损伤(SHI)患者开颅术中低血压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63例SHI患者资料。行急诊开颅手术183例,对63例术中低血压患者进行复苏,并对预后进行评估。结果63例中,恢复良好的11例,中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2例,植物生存1例... 目的评价重型颅脑损伤(SHI)患者开颅术中低血压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63例SHI患者资料。行急诊开颅手术183例,对63例术中低血压患者进行复苏,并对预后进行评估。结果63例中,恢复良好的11例,中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43例,病死率68.3%,高于同期开颅术中无低血压表现者(病死率30.2%)。结论SHI术中出现低血压明显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对术中低血压进行积极防治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开颅术 低血压 预后
原文传递
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易双红 张杯 曾雯瑜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3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就诊并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观... 目的探讨和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就诊并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第3、5、7天不同时段的颅内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第3、5、7天的颅内压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GCS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13,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方面的效果更好,能明显降低患者的颅内压,促进患者的意识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大骨瓣减压 重型颅脑损伤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小脑幕裂孔疝手术救治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勉 吴昊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小脑幕裂孔疝手术救治的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急诊手术救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小脑幕裂孔疝的病死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格拉斯哥计分(GCS)、瞳孔变化、中线移位、环池显示、手术方式与小脑幕裂孔疝的病死率...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小脑幕裂孔疝手术救治的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急诊手术救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小脑幕裂孔疝的病死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格拉斯哥计分(GCS)、瞳孔变化、中线移位、环池显示、手术方式与小脑幕裂孔疝的病死率显著相关(P<0.05)。结论:GCS、瞳孔变化、中线移位、环池显示状况是判断伤情和预后的重要指标;缩短伤后手术时间,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小脑幕裂孔疝的病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小脑幕裂孔疝 病死率
下载PDF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高压氧治疗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素英 姚琼珍 +5 位作者 伍柳丝 何巧媚 周伙荷 李华连 刘伟燕 邓羡勇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后早期行高压氧治疗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随机将8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病情予以抗感染、脱水、营养脑细胞、激素治疗、对症处理及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还采用高压...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后早期行高压氧治疗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随机将8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病情予以抗感染、脱水、营养脑细胞、激素治疗、对症处理及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还采用高压氧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功能恢复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后越早期行高压氧治疗效果越好。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及早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是预防高压氧治疗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高压氧的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外伤 高压氧 护理
原文传递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宇 李颖 +3 位作者 贾军 仪立志 黄凯雄 欧阳锡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和救治措施。方法:对33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急诊开颅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9例,中残2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和救治措施。方法:对33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急诊开颅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9例,中残2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9例,死亡11例。结论:迟发性颅内血肿和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是导致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针对不同的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脑膨出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采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观察
20
作者 王海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2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应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应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对照组患者平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6.39±0.27)分,治疗后平均GCS评分(10.57±0.33)分;治疗前研究组患者平均GCS评分(6.40±0.29)分,治疗后平均GCS评分(13.04±0.35)分。治疗前两组患者平均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GC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级:5级6例,4级7例,3级17例,2级8例,1级12例。治疗后研究组患者GOS评分分级:5级15例,4级17例,3级9例,2级4例,1级5例。治疗后两组患者GOS评分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常规的治疗方法 ,使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效果更好,能够降低患者死残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瓣减压术 重型颅脑损伤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