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舞蹈的美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43
1
作者 韦广忠 胡强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12,共3页
美是体育舞蹈的基本特征。在运动过程中既遵循对称、和谐、统一、整齐等美学形式、法则,又体现体育特定的健康、力量、速度、协调、灵敏等美学与锻炼的价值,从而实现体育舞蹈特有的美学与观赏的价值。
关键词 身体美 运动美 音乐美 美感 审美
下载PDF
美育并非只是“美”的教育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元骧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9-125,共7页
审美教育的内容不等于艺术教育,它包括从现实生活中所获得的一切具有审美价值的情感体验在内。凡是立足于感性对象和个人趣味,又能实现对个人欲望的超越,使人达到感性与理性、个人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而进入生存的自由境界的内容,都属于审... 审美教育的内容不等于艺术教育,它包括从现实生活中所获得的一切具有审美价值的情感体验在内。凡是立足于感性对象和个人趣味,又能实现对个人欲望的超越,使人达到感性与理性、个人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而进入生存的自由境界的内容,都属于审美教育所要培养的情感。它是由美(优美)感和崇高感两方面所构成的。所以,要造就健全的人格,除了美的教育外,还需要崇高的教育。只有同时兼顾这两者,我们对美育的理解才是完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美感 崇高感 健全人格
原文传递
“以美立人”:美育“新境界说”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被引量:19
3
作者 程岭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3-6,共4页
本体论偏颇、认识论古板、价值论粗陋和方法论简单是一些学校美育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教育即美育。开展美育需要拓展视野,把美育扩展到教育全局,树立"以美立人"的旗帜,以立人成才为核心旨归,走向美育"新境界"。美... 本体论偏颇、认识论古板、价值论粗陋和方法论简单是一些学校美育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教育即美育。开展美育需要拓展视野,把美育扩展到教育全局,树立"以美立人"的旗帜,以立人成才为核心旨归,走向美育"新境界"。美育"新境界说"包括感美、审美和立美三个层次,容纳了美的唤醒、美的目标、美的追求、美的学习和美的教学等多重意蕴。通过"三全手法""三双关照"和"三重手段"的组合模式去开展美育,可以让情感审美化、生活审美化、课堂审美化,从而实现"以美立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以美立人 新境界说 感美 审美 立美
下载PDF
基本功、美感、表现力——刍议健美操教学的三要素 被引量:9
4
作者 朱瑛 《福建体育科技》 2005年第2期42-44,共3页
通过健美操教学的实践,提出了基本功、美感、表现力是健美操教学的"三要素",具体阐述了"三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对"三要素"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做了较深入的探索研究,旨在提高健美... 通过健美操教学的实践,提出了基本功、美感、表现力是健美操教学的"三要素",具体阐述了"三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对"三要素"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做了较深入的探索研究,旨在提高健美操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功 美感 表现力 健美操
下载PDF
作为共通感的美感——审美之中的共通感问题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旭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16,48,共12页
在鉴赏判断中,共通感作为一种"内心状态的普遍能传达性",是鉴赏判断的前提,是表象力的"自由感"和诸种认识能力的内在比例。使用共通感这个概念的理论目的,是要解决"每个人的情感与每个他人的特殊情感相汇合的... 在鉴赏判断中,共通感作为一种"内心状态的普遍能传达性",是鉴赏判断的前提,是表象力的"自由感"和诸种认识能力的内在比例。使用共通感这个概念的理论目的,是要解决"每个人的情感与每个他人的特殊情感相汇合的客观必然性"。它既是审美愉悦的先天构成性原则,也是经验的调节性原则。但康德认为共通感就不是一种"感觉",而是基于人的反思性的评判能力而被预设出的"理念",但现代哲学说明感官自身有具体的普遍性。在审美中,这种普遍性一方面是时代性的,另一方面也是民族性的,通过教化而使人们具有共通感,成为欧洲人文主义的核心观念,这个观念虽然被后现代思想家所怀疑与批判,但不能动摇共通感在审美的核心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通感 审美 美感
下载PDF
大学体育舞蹈教学中的美感培养 被引量:9
6
作者 亢晋勇 贾丽萍 李淑萍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45-46,共2页
体育舞蹈是融体育与艺术为一体的一项运动,是健与美的有机结合,具有运动与艺术的双重性。体育舞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和运动的同时产生出各种审美效应,从而使他们得到精神的净化、情操的陶冶、心灵的愉悦和情感的升华。
关键词 体育舞蹈 教学 美感 培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 被引量:8
7
作者 谢青松 陈光连 《保山师专学报》 2005年第6期79-82,共4页
对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认为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折射出各民族多元的审美价值观,并蕴含着各民族不同的道德价值观。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服饰文化 审美价值 道德价值观
下载PDF
情境、感知与沁润——美育中美感捕获的“自我”姿态 被引量:9
8
作者 顾平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3,共8页
对"美"的寻觅是主体的人对事物中"美感"的发现、感受与体验,既是一种"经验"的积累,也是情感产生共鸣并获得愉悦的过程,身心被美所沁润。由此,审美教育对"美感"的捕获便成为核心任务。本文提出&... 对"美"的寻觅是主体的人对事物中"美感"的发现、感受与体验,既是一种"经验"的积累,也是情感产生共鸣并获得愉悦的过程,身心被美所沁润。由此,审美教育对"美感"的捕获便成为核心任务。本文提出"艺术美育"的概念,并以之为前提来设定审美教育活动的情境,在学校、家庭与社会复合的"美育立方体"中,获得其路径与方法,实现"自我"审美感知与身心沁润。美育,家庭侧重熏陶与养成,关键在"内化";社会是感染与影响,"环境美"的营造是前提;学校应提倡"课程美育",重在掌握审美知识与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感 捕获 路径与方法 美育
原文传递
唐长安城宏观布局与初盛唐诗歌 被引量:8
9
作者 康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3-79,共7页
唐长安城所蕴涵的建筑文化思想表现出长安文化兼容并蓄、求实创新的文化气度 ,代表着初盛唐时代的审美理想 ,对初盛唐诗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初盛唐诗人笔下的关中景观是积淀深厚的社会之美 ,是蕴藉丰厚的文化意象。唐长安城的文化地理... 唐长安城所蕴涵的建筑文化思想表现出长安文化兼容并蓄、求实创新的文化气度 ,代表着初盛唐时代的审美理想 ,对初盛唐诗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初盛唐诗人笔下的关中景观是积淀深厚的社会之美 ,是蕴藉丰厚的文化意象。唐长安城的文化地理背景及其由宫城而皇城、外郭城 ,自上而下逐层推移的立体布局 ,赋予初盛唐诗歌高蹈雍容的气度 ,博大宽广的胸襟。长安城层层递进循环往复的方形平面建筑模式营造出刚劲稳健、明净朗练的美感氛围 ;整齐反复的节奏韵律又传递着强烈的秩序感、归属感与崇高感。大唐诗人的骄傲与激情 ,大一统王朝的政治意志、审美理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长安城 初盛唐诗歌 美感
下载PDF
“渗流力学”课程创新思维教学方法探索 被引量:8
10
作者 袁迎中 戚志林 +2 位作者 严文德 李继强 雷登生 《中国地质教育》 2014年第2期60-62,共3页
"渗流力学"课程以数学力学为主,课程抽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针对学生在"渗流力学"中创新思维缺乏的现象,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改进教学目... "渗流力学"课程以数学力学为主,课程抽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针对学生在"渗流力学"中创新思维缺乏的现象,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改进教学目标和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对渗流力学及数学之美的感受、将科研方法融入到教学工作之中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力学 美感 创新思维 教学方法
下载PDF
服装工艺的美学初探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静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30-131,共2页
服装工艺是服装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服装设计的基本要素之一。服装工艺的形式特征既有技术理性的美 。
关键词 工艺 基本要素 美感
下载PDF
《荷塘月色》两个英译本经典片段对比赏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彭雁萍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4-47,共4页
《荷塘月色》是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杰作,历来为广大师生所喜爱,是用于审美教学最为理想的一篇散文。它以"文质相称,形神俱美"的艺术魅力倾倒了无数读者,赢得一个个译者将其译成英文。文章对朱纯深先生和王椒升先生两个英译本... 《荷塘月色》是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杰作,历来为广大师生所喜爱,是用于审美教学最为理想的一篇散文。它以"文质相称,形神俱美"的艺术魅力倾倒了无数读者,赢得一个个译者将其译成英文。文章对朱纯深先生和王椒升先生两个英译本中的三段经典文字进行对比与赏析,发现它们在很多方面有着不同的特色,特别是朱先生的译文对原作的理解更进一步,译文中有不少精彩的译笔,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内容和风格,让读者领略到了英译本的美感和韵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塘月色 对比 赏析 美感 韵味
下载PDF
美学在服装款式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桂花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23-25,共3页
服装款式设计是文化、艺术与工艺的综合体现,它既要研究服装美学,把握艺术规律,也要具备一定的生理学、心理学以及商品材料学知识,包括对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时代潮流和社会需要的综合研究。
关键词 服装款式设计 服装美学 结构 艺术 美感
下载PDF
浅谈诗歌中的诵读教学 被引量:4
14
作者 文建忠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2-54,共3页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熔时空、远近、情景、现实与幻想等于一炉。文章从引起学生的审美关注,启动学生的诵读兴味,反复诵读、获得美感、加强语感能力的培养3个方面,探讨了诗歌的诵读教学。
关键词 诗歌 诵读致精 诗眼 警策:美感 语感
下载PDF
英语头韵探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吕煦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4期69-72,共4页
头韵是英语语音修辞手段之一 ,它蕴含了语言的音乐美和整齐美 ,使得语言声情交融、音义一体 ,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应用范围、结构特征以及审美价值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讨论 ,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欣赏这一辞格。
关键词 英语 音韵 节奏 语义 结构特征 美感 修辞手段 头韵 审判价值
下载PDF
探析渐变方法在当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秦瑶 李迎军 朱小姗 《设计》 2021年第10期124-127,共4页
从2020年开始,渐变方法成为国际秀场上流行的设计方法,分析不同渐变方法与美感和设计的关系,探究女装设计中渐变方法的应用价值。基于渐变的视知觉原理,通过最新几季的秀场款式,和笔者对于渐变方法的创新探索实践,分析不同渐变方法应用... 从2020年开始,渐变方法成为国际秀场上流行的设计方法,分析不同渐变方法与美感和设计的关系,探究女装设计中渐变方法的应用价值。基于渐变的视知觉原理,通过最新几季的秀场款式,和笔者对于渐变方法的创新探索实践,分析不同渐变方法应用的方式和发展趋势。多维度地论证渐变设计方法的特征和应用价值。渐变设计方法在女装中的合理应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产品快速转化商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变 设计方法 视知觉 色彩 形式 美感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强化基础训练 拓宽教学内容——论油画基础教程中的几个重要环节 被引量:4
17
作者 曹知博 《嘉应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93-95,共3页
本文论述了在综合性院校中美术系油画教学所需要经历的几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提出了素描教学是学习油画艺术的第一“语言”,重点强调了素描教学在油画艺术中的重要位置 ,提出了油画创作课与环境艺术课结合训练的观点。
关键词 油画 素描 色彩 美感 培养
下载PDF
有关美学与美育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楚廷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3-127,共5页
美学及与其紧密相关的艺术学、心理学、哲学,属于历史最为悠久的人文科学。中国人文科学曾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二分的观念中饱受挫折,复兴三十五年来将迎来一个更加繁荣的新时代。中国的美学教育开启于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首开的美学... 美学及与其紧密相关的艺术学、心理学、哲学,属于历史最为悠久的人文科学。中国人文科学曾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二分的观念中饱受挫折,复兴三十五年来将迎来一个更加繁荣的新时代。中国的美学教育开启于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首开的美学课程。而较之专门性的美学教育,美育更广泛地存在着。美育全面地、决定性地作用于学生的成长。任何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所直接表现的活动必然包含着美育和德育,学生对教师的感觉中,最重要的、最起作用的,就是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人文科学 美学教育 美育 美感
下载PDF
融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美育工作的创新路径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池凤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20-128,共9页
融媒体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美育工作面临着全新的契机与挑战。一方面,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美育功能,有助于塑造全面人格、弘扬优秀文化、营造良好校风;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在适应融媒体环境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信息内容单一,动态... 融媒体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美育工作面临着全新的契机与挑战。一方面,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美育功能,有助于塑造全面人格、弘扬优秀文化、营造良好校风;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在适应融媒体环境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信息内容单一,动态化呈现较少;传播形式单调,平台融合度较低;信息发布零散,隐私保密性较弱;传播理念陈旧,创新实践不足等。在此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遵循美育的发展规律,尝试从感美、立美、创美三个阶段创新美育育人的路径:美化馆藏空间,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丰富馆院活动,创设立体情境;激发创新潜能,升华美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高校图书馆 美育 感美 立美 创美
下载PDF
健美操运动中动机与美感的调查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瑞芳 郑幸红 李粲 《体育科学研究》 1999年第3期19-21,共3页
对福州、厦门、南平三城市的健美操锻炼者关于动机与美感的若干问题的调查 ,分析了身体形态的变化对运动美感产生的积极作用 ,得出了参与健美运动离不开某些动机的驱使。
关键词 健美操 运动动机 美感 审美理念 身体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