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哲理诠释、精神信仰到成德成人——20世纪以来“致良知”教研究的基本定位与反思
被引量:
1
1
作者
孙德仁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1-166,共6页
"致良知"教作为王阳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既是其讲学的立言宗旨,又是王门诸子学习、实践活动中的思想纲领。20世纪以来,关于"致良知"教的研究主要形成了哲理诠释与精神信仰两种不同诠释路径。反观20世纪以来阳明"...
"致良知"教作为王阳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既是其讲学的立言宗旨,又是王门诸子学习、实践活动中的思想纲领。20世纪以来,关于"致良知"教的研究主要形成了哲理诠释与精神信仰两种不同诠释路径。反观20世纪以来阳明"致良知"教的两种研究取径,都不可回避一个更为本质的问题——成德成人。成德成人的德性教养既是儒学一以贯之的内在精神,更是阳明"致良知"教的本旨意涵,其意义就在转化个体生命情感、精神意志的过程中显现出人人本有且知是知非的良知。在成德成人的基础上,哲理诠释的路径蕴涵着精神信仰的价值追求,而精神信仰的路径又表现出哲理诠释的普遍性面相。这既关涉如何体贴阳明哲学的真精神,也向当代儒学研究提出了应当如何诠释儒学传统价值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致良知”教
哲学理论
精神信仰
成德成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哲理诠释、精神信仰到成德成人——20世纪以来“致良知”教研究的基本定位与反思
被引量:
1
1
作者
孙德仁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1-166,共6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7TS05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资助"宋明道学核心价值研究"(15ZDB008)
文摘
"致良知"教作为王阳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既是其讲学的立言宗旨,又是王门诸子学习、实践活动中的思想纲领。20世纪以来,关于"致良知"教的研究主要形成了哲理诠释与精神信仰两种不同诠释路径。反观20世纪以来阳明"致良知"教的两种研究取径,都不可回避一个更为本质的问题——成德成人。成德成人的德性教养既是儒学一以贯之的内在精神,更是阳明"致良知"教的本旨意涵,其意义就在转化个体生命情感、精神意志的过程中显现出人人本有且知是知非的良知。在成德成人的基础上,哲理诠释的路径蕴涵着精神信仰的价值追求,而精神信仰的路径又表现出哲理诠释的普遍性面相。这既关涉如何体贴阳明哲学的真精神,也向当代儒学研究提出了应当如何诠释儒学传统价值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王阳明
“致良知”教
哲学理论
精神信仰
成德成人
Keywords
Wang
Yangming
sends
the
conscience
doctrine
philosophy
theory
spiritual
belief
to
be
an
ethical
and
real
person
分类号
B248.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哲理诠释、精神信仰到成德成人——20世纪以来“致良知”教研究的基本定位与反思
孙德仁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