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多模态话语的文化语境——社会符号学视角 |
张德禄
|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16 |
24
|
|
2
|
多模态话语建构中的模态融合模式研究 |
张德禄
|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4
|
|
3
|
多模态话语中符号意义构成研究 |
张德禄
|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6
|
|
4
|
多模态语法建构问题探索 |
张德禄
张兢田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5
|
地区生态文化符号体系建设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
侯迪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9 |
5
|
|
6
|
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构建的符号系统及其修辞策略 |
刘涛
刘倩欣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7
|
语言符号系统的功能分析 |
李杰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2 |
4
|
|
8
|
系统功能语言学对符号研究的贡献 |
周今由
于晖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9
|
符号系统两大特性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意义 |
何随贤
|
《龙岩学院学报》
|
2011 |
2
|
|
10
|
符号任意性问题申论 |
赵菡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7 |
2
|
|
11
|
基于文化符号学理论的边境地区民族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
金艳春
朴润绪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
2019 |
2
|
|
12
|
英汉语篇元符号组篇功能对比研究 |
张德禄
|
《德州学院学报》
|
2011 |
1
|
|
13
|
色彩语言的文化符号意义比较 |
巨积兰
|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
2010 |
1
|
|
14
|
"建造"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学工程帕特里克·舒马赫《建构主义》译后记 |
闫超
|
《时代建筑》
|
2023 |
0 |
|
15
|
从“龙与独角兽”看旅游文学之符号系统 |
迟欣
唐娟
|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1
|
|
16
|
多模态话语交际模式:传承与构建 |
傅顺
罗永胜
杨劲松
|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2018 |
1
|
|
17
|
语言符号的特殊表现形式及其修辞功能 |
桂林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98 |
0 |
|
18
|
对索绪尔符号学的几点认识 |
夏金兰
|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19
|
静心慢运 动感日常——制轿个案的指号分析 |
卢芳芳
|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
2018 |
0 |
|
20
|
比较本体论一相似性方法 |
张忠玉
刘惟一
郭祥文
张燕锋
|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
200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