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局部与非局部线性判别分析和高斯混合模型动态集成的晶圆表面缺陷探测与识别 被引量:16
1
作者 余建波 卢笑蕾 宗卫周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7-59,共13页
在复杂的半导体制造过程中,晶圆生产经过薄膜沉积、蚀刻、抛光等多项复杂的工序,制造过程中的异常波动都可能导致晶圆缺陷产生.晶圆表面的缺陷模式通常反映了半导体制造过程的各种异常问题,生产线上通过探测和识别晶圆表面缺陷,可及时... 在复杂的半导体制造过程中,晶圆生产经过薄膜沉积、蚀刻、抛光等多项复杂的工序,制造过程中的异常波动都可能导致晶圆缺陷产生.晶圆表面的缺陷模式通常反映了半导体制造过程的各种异常问题,生产线上通过探测和识别晶圆表面缺陷,可及时判断制造过程故障源并进行在线调整,降低晶圆成品率损失.本文提出了基于一种流形学习算法与高斯混合模型动态集成的晶圆表面缺陷在线探测与识别模型.首先该模型开发了一种新型流形学习算法—局部与非局部线性判别分析法(Local and nonlocal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NLDA),通过融合数据局部/非局部信息以及局部/非局部惩罚信息,有效地提取高维晶圆特征数据的内在流形结构信息,以最大化数据不同簇样本的低维映射距离,保持特征数据中相同簇的低维几何结构.针对线上晶圆缺陷产生的随机性和复杂性,该模型对每种晶圆缺陷模式构建相应的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提出了基于高斯混合模型动态集成的晶圆缺陷在线探测与识别方法.本文提出的模型成功地应用到实际半导体制造过程的晶圆表面缺陷在线探测与识别,在WM-811K晶圆数据库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制造 晶圆缺陷 模式识别 流形学习 高斯混合模型
下载PDF
半导体制造重调度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莉 乔非 吴启迪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2-616,共5页
以半导体制造重调度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半导体制造重调度体系结构,在此体系结构下,分析了引发半导体制造重调度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重调度策略(何时引发重调度以及引发何种重调度),进一步探讨了重调度方法中的全局修正式重调度方法,给出... 以半导体制造重调度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半导体制造重调度体系结构,在此体系结构下,分析了引发半导体制造重调度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重调度策略(何时引发重调度以及引发何种重调度),进一步探讨了重调度方法中的全局修正式重调度方法,给出了基于群体智能的半导体制造重调度模型,建立了用于重调度性能评价的短期性能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制造 重调度 重调度因素 重调度策略 重调度方法
下载PDF
半导体制造中清洗技术的新动向 被引量:12
3
作者 许宝兴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05年第7期1-6,10,共7页
多年来习惯采用多槽浸渍式RCA清洗的半导体清洗领域里,正在兴起的是从多槽浸渍式向单片式处理转移。并出现了取代RCA法的新型清洗液与新的生产方法。正在开始对超临界流体清洗等下一代清洗技术的开发。概述这些半导体清洗技术的最新动向。
关键词 半导簿制造 清汔技术 墨圆
下载PDF
面向半导体制造的大数据分析平台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俊刚 张洁 +2 位作者 秦威 张启华 康盛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900-2910,共11页
为充分利用半导体制造过程产生的大量数据,发掘数据中蕴含的价值,对半导体制造过程进行分析、预测和调控,建立了半导体制造大数据分析平台。归纳得出了半导体制造过程中大数据的特性,提出了半导体制造大数据分析体系架构,分析了其关键... 为充分利用半导体制造过程产生的大量数据,发掘数据中蕴含的价值,对半导体制造过程进行分析、预测和调控,建立了半导体制造大数据分析平台。归纳得出了半导体制造过程中大数据的特性,提出了半导体制造大数据分析体系架构,分析了其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根据半导体制造过程中大数据的使用特点,将数据导入、去重、筛选、标准化等共性操作归入平台通用预处理层;预处理后的数据进入数据仓库层,在数据仓库中按主题进行组织;最上方的专用处理算法层根据上层应用的特定数据要求,从数据仓库中抽取数据,使用专用算法进行处理,为其提供标准化、可靠、可复用的数据资源。最后基于半导体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搭建了原型系统,对半导体制造过程产生的大量实际数据进行导入、存储、组织和预处理,并进行了性能测试和常用统计分析算法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制造过程数据 半导体制造 分布式处理 HADOOP
下载PDF
半导体制造中的车间层控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然 吴澄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2-203,共12页
由于半导体制造业的高收益性和激烈竞争,它的生产线复杂,特别是车间层的复杂控制问题,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半导体生产线是不同于Job-shop和Flow-shop的第三种类型生产线,它的加工路径长,有回流(Non-acyc... 由于半导体制造业的高收益性和激烈竞争,它的生产线复杂,特别是车间层的复杂控制问题,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半导体生产线是不同于Job-shop和Flow-shop的第三种类型生产线,它的加工路径长,有回流(Non-acyclic),且随机性大,此外,设备特性各异.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使之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是对研究者和工业界提出的巨大挑战.本文从设备特性,控制问题内容和解决途径的角度,对该领域近几年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工业应用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制造 车间层控制 调度策略 投料策略
下载PDF
基于混合模型与流形调节的晶圆表面缺陷识别 被引量:10
6
作者 卢笑蕾 余建波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2-308,共7页
为了探测和识别半导体晶圆生产线上的晶圆表面缺陷,及时诊断出半导体晶圆制造过程的故障源,提出一套晶圆表面缺陷检测与识别系统。该系统首先采用层次聚类法将晶圆表面的局部缺陷划分为缺陷簇,并提出一种基于轮廓系数标准的最优缺陷簇... 为了探测和识别半导体晶圆生产线上的晶圆表面缺陷,及时诊断出半导体晶圆制造过程的故障源,提出一套晶圆表面缺陷检测与识别系统。该系统首先采用层次聚类法将晶圆表面的局部缺陷划分为缺陷簇,并提出一种基于轮廓系数标准的最优缺陷簇数目判定方法,提升了缺陷簇识别性能。针对晶圆表面常见的线形、曲线形和椭球形缺陷模式,该系统充分考虑数据在空间子流形上的分布,采用基于流形调节的局部连续高斯模型(LCGMM),同时加入主曲线模型,实现了对晶圆表面局部缺陷模式分布的统计描述建模。在完成初始建模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集成LCGMM和主曲线模型的混合模型,对晶圆表面所有的缺陷模式进行建模识别,以提高缺陷模式识别的准确性。通过仿真案例和工业案例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制造 晶圆缺陷 流形调节 混合模型 模式识别 故障诊断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推理的半导体生产重调度策略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乔非 李莉 +2 位作者 马玉敏 王遵彤 施斌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2-108,116,共8页
半导体生产重调度策略重点解决重调度的判定和重调度方法的选择,鉴于这两类问题中都涉及到大量随机和不确定因素,提出一种基于模糊Petri网模型的模糊推理方法。首先定义了由七类元素构成的面向重调度策略判定的模糊Petri网模型,继而详... 半导体生产重调度策略重点解决重调度的判定和重调度方法的选择,鉴于这两类问题中都涉及到大量随机和不确定因素,提出一种基于模糊Petri网模型的模糊推理方法。首先定义了由七类元素构成的面向重调度策略判定的模糊Petri网模型,继而详细讨论了基于该模糊Petri网模型的模糊推理过程。最后,以实际半导体生产线为背景,针对因设备故障引发的重调度问题,运用文中所提出的方法进行推理,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推理 半导体生产 重调度策略 PETRI网 建模
下载PDF
半导体晶圆制造中的设备效率和设备能力 被引量:6
8
作者 梁静 钱省三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5-38,共4页
在半导体制造车间中,设备是非常昂贵的,设备折旧与维修占生产成本组成的最大比重,设备利用率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设备效率和设备能力已成为半导体制造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针对该问题,系统地介绍了半导体晶圆制造中设备效率和... 在半导体制造车间中,设备是非常昂贵的,设备折旧与维修占生产成本组成的最大比重,设备利用率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设备效率和设备能力已成为半导体制造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针对该问题,系统地介绍了半导体晶圆制造中设备效率和设备能力的衡量标准及其数据收集,以期达到提高设备利用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晶圆制造 设备效率 设备能力 设备利用率 OEE
下载PDF
半导体生产规划中的优化决策方法:线性规划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琦 刘大成 +1 位作者 郑力 张涛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5-39,共5页
半导体制造是一个流程高度复杂,资金高度密集的加工过程,相对于其它制造业来说,其产品种类繁多,工序复杂,对设备的利用率要求较高,因而生产优化也较为复杂。本文利用线性规划(linearprogramming, LP),对半导体制造的封装和测试过程进行... 半导体制造是一个流程高度复杂,资金高度密集的加工过程,相对于其它制造业来说,其产品种类繁多,工序复杂,对设备的利用率要求较高,因而生产优化也较为复杂。本文利用线性规划(linearprogramming, LP),对半导体制造的封装和测试过程进行数学建模,并构建一套决策支持系统。与电子表格手工计算相比,该系统大大缩短了生产计划响应时间,并提高了瓶颈设备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生产 优化决策 线性规划 决策支持系统
下载PDF
基于分层Petri网的半导体生产线建模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丹 乔非 严隽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5期192-195,共4页
论文提出了一种分层Petri网模型用于半导体生产线建模。首先,总结了Petri网在半导体生产线建模中的应用,继而给出了分层Petri网的定义及其建模过程。最后以一个典型的半导体生产线为例,进行该方法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分层Petri网 半导体制造 建模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晶圆图缺陷模式识别方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振良 汪俊亮 +1 位作者 张洁 蒋小康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0-236,共7页
针对晶圆生产过程中晶圆图数据角度与维度多样性和数量不平衡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对抗生成网络的晶圆图缺陷模式识别方法。设计了Radon变换,实现了数据多角度的统一;采用重采样机制实现数据多维度的缩放,得到了标准晶圆缺陷数据。提出了... 针对晶圆生产过程中晶圆图数据角度与维度多样性和数量不平衡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对抗生成网络的晶圆图缺陷模式识别方法。设计了Radon变换,实现了数据多角度的统一;采用重采样机制实现数据多维度的缩放,得到了标准晶圆缺陷数据。提出了基于对抗生成网络的晶圆缺陷分类方法,利用生成机制平衡各缺陷模式的样本数量,以提升缺陷模式识别精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大幅提升少类样本的识别精度,且在整体识别率上远优于支持向量机和Adaboost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制造 晶圆缺陷 模式识别 数据驱动 对抗生成网络
下载PDF
微电子制造和封装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丹 《科技创新导报》 2019年第27期70-71,共2页
随着电子产品的高集成、小型化、高性能等发展趋势,对微电子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微电子技术作为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性产业,正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集成电路制造和封装技术作为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核心,更是发展的关键。本文对微电子... 随着电子产品的高集成、小型化、高性能等发展趋势,对微电子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微电子技术作为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性产业,正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集成电路制造和封装技术作为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核心,更是发展的关键。本文对微电子制造和封装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现状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探讨,只有继续积极布局和推进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才能让我国在信息社会中处于领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 半导体制造 封装技术
下载PDF
基于统计合格率管理自动化机械设备故障预测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聂斌 齐二石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4-37,共4页
针对半导体制造业的制造模式 ,提出通过实施面向工序合格率的统计过程控制实现机械自动化设备的故障监控方法 ,初步实现了故障监控的事前控制。通过实证研究 ,说明方法的可操作性 ,并取得一定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 故障监控 合格率管理 统计过程控制(SPC) 半导体制造
下载PDF
基于迁移学习与深度森林的晶圆图缺陷识别 被引量:6
14
作者 沈宗礼 余建波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28-1239,共12页
为了有效识别晶圆图缺陷模式并及时诊断制造过程的故障源,提出基于迁移学习和深度森林集成的DenseNet-GCForest晶圆图缺陷模式识别模型.为了解决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困难和晶圆图缺陷类型数目不平衡的问题,利用迁移学习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 为了有效识别晶圆图缺陷模式并及时诊断制造过程的故障源,提出基于迁移学习和深度森林集成的DenseNet-GCForest晶圆图缺陷模式识别模型.为了解决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困难和晶圆图缺陷类型数目不平衡的问题,利用迁移学习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nseNet在ImageNet上预训练的网络权重参数迁移至本模型并重新设计分类层,以减少深度网络模型的训练时间并提高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基于DenseNet网络提取的高维抽象晶圆图特征,引入深度森林模型进行晶圆图特征缺陷模式识别.工业案例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6.8%,并提高了识别效率,其性能优于典型的卷积神经网络以及其他常用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制造 晶圆缺陷 迁移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森林
下载PDF
基于Petri网的半导体生产线建模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丹 严隽薇 +1 位作者 乔非 吴启迪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71,133,共4页
总结了Petri网在半导体生产线建模中的应用,着重针对半导体生产线大规模、可重入、可靠性、混合加工方式、不确定性等特殊复杂性,对多种扩展Petri网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进一步探讨了基于Petri网模型和扩展Petri网模型的半导体生产... 总结了Petri网在半导体生产线建模中的应用,着重针对半导体生产线大规模、可重入、可靠性、混合加工方式、不确定性等特殊复杂性,对多种扩展Petri网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进一步探讨了基于Petri网模型和扩展Petri网模型的半导体生产线建模方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I网 半导体制造 模型 建模
下载PDF
复杂单臂机器人集束型装备调度模型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林瑛 胡静涛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1-436,共6页
针对一类存在并行和可重入腔的复杂单臂机器人集束型装备的调度问题,通过对加工腔、机器人、并行和可重入腔中的各个机器人活动进行分析,推导出对应的时序约束关系,建立了问题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从而获得最优的机器人动作序列和最小周... 针对一类存在并行和可重入腔的复杂单臂机器人集束型装备的调度问题,通过对加工腔、机器人、并行和可重入腔中的各个机器人活动进行分析,推导出对应的时序约束关系,建立了问题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从而获得最优的机器人动作序列和最小周期.调度实例表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制造 集束型装备 混合整数规划模型 并行腔 可重入腔
下载PDF
半导体晶圆制造中组合设备运行和控制综述 被引量:6
17
作者 闵雁 伍乃骐 《工业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5,共15页
作为半导体制造中单晶圆加工技术的可重构集成设备,组合设备在半导体产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使用组合设备使得半导体制造产出更高、生产周期更短、空间利用率更高以及生产成本更低。由于组合设备的运行受限于诸多约束条件,有效运行... 作为半导体制造中单晶圆加工技术的可重构集成设备,组合设备在半导体产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使用组合设备使得半导体制造产出更高、生产周期更短、空间利用率更高以及生产成本更低。由于组合设备的运行受限于诸多约束条件,有效运行一台组合设备相当困难。目前已有大量的有关组合设备建模、性能分析及调度等相关研究工作。本文回顾了这些研究工作的进展及其使用的研究方法,探讨了现有的方法的优缺点。基于这些分析,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制造 组合设备 生产调度 系统建模和分析
下载PDF
一种基于随机规划的晶圆制造产能规划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耿娜 江志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35-1938,共4页
针对晶圆制造过程中产能与需求的高度不确定性问题,采用基于场景(scenario)的随机规划方法进行设备购置决策.未来不确定的需求采用多个以发生概率相联系的预测场景来模拟,使得到的设备购置决策具有较好的鲁棒性.采用加工作为衡量产能的... 针对晶圆制造过程中产能与需求的高度不确定性问题,采用基于场景(scenario)的随机规划方法进行设备购置决策.未来不确定的需求采用多个以发生概率相联系的预测场景来模拟,使得到的设备购置决策具有较好的鲁棒性.采用加工作为衡量产能的标准,考虑了优先设备与后备设备的区别,目标是尽量满足各阶段各场景中的需求.结果表明,当未来产品需求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基于随机规划的决策优于基于线性规划的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圆制造 产能规划 随机规划
下载PDF
基于多层数据分析框架的半导体加工周期预测 被引量:5
19
作者 汤珺雅 李莉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86-1092,共7页
为了在大数据环境下利用制造数据对半导体加工周期进行准确预测,针对传统预测模型准确性和泛性上的不足提出一种多层数据分析框架,基于该框架实现加工周期预测算法,利用某半导体生产线数据建立预测模型,检验了该预测方法的有效性并与多... 为了在大数据环境下利用制造数据对半导体加工周期进行准确预测,针对传统预测模型准确性和泛性上的不足提出一种多层数据分析框架,基于该框架实现加工周期预测算法,利用某半导体生产线数据建立预测模型,检验了该预测方法的有效性并与多种常用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多层数据分析框架的半导体加工周期预测方法有效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和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周期预测 半导体制造 多层数据分析框架 机器学习 集成学习
下载PDF
纳米压印光刻技术在中国半导体领域的应用与挑战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志伟 《中国科技产业》 2024年第6期50-53,共4页
光刻技术作为半导体制造的核心工艺,对提高集成电路(IC)的功能性和复杂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半导体行业对更高分辨率的追求,传统的光刻技术面临着光源波长与成本效益的限制。纳米压印光刻(Nanoimprint lithography,NIL)技术作为... 光刻技术作为半导体制造的核心工艺,对提高集成电路(IC)的功能性和复杂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半导体行业对更高分辨率的追求,传统的光刻技术面临着光源波长与成本效益的限制。纳米压印光刻(Nanoimprint lithography,NIL)技术作为一种非传统的光刻方法,以其低成本和高分辨率的优势,为光刻机领域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将探讨NIL技术的原理,以及它如何为中国光刻机行业的破局提供技术支持,从而促进产业技术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压印光刻 光刻机 半导体制造 技术突破 产业进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