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自尊与宽恕倾向的关系:归因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3
1
作者 黎玉兰 付进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自尊与宽恕倾向的关系,并验证归因在自尊和宽恕倾向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SES、MMCS和Heartland宽恕量表调查了193名大学生。结果:自尊与人际宽恕、自我宽恕呈显著正相关;高自尊者容易宽恕他人和自己,且高自尊者更倾... 目的:探讨自尊与宽恕倾向的关系,并验证归因在自尊和宽恕倾向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SES、MMCS和Heartland宽恕量表调查了193名大学生。结果:自尊与人际宽恕、自我宽恕呈显著正相关;高自尊者容易宽恕他人和自己,且高自尊者更倾向于内控归因,从而容易宽恕他人。对于男生群体,自尊完全通过归因影响人际宽恕,但这一中介作用在女生群体中并没有体现。结论:需进一步研究自尊与宽恕的关系、归因的中介作用以及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尊 归因 人际宽恕 自我宽恕 中介作用
原文传递
自我宽恕的概念、测量及其与其他心理变量的关系 被引量:20
2
作者 喻丰 郭永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09-1315,共7页
自我宽恕是指当自己是侵犯者时,发生于自己内部的,对待自己的动机由报复转向善待的变化。自我宽恕的概念在其对象、过程、实质和价值方面都存在着争议,即自己与他人、给予与寻求、特质与情境、积极与消极的争论。自我宽恕与人际宽恕在... 自我宽恕是指当自己是侵犯者时,发生于自己内部的,对待自己的动机由报复转向善待的变化。自我宽恕的概念在其对象、过程、实质和价值方面都存在着争议,即自己与他人、给予与寻求、特质与情境、积极与消极的争论。自我宽恕与人际宽恕在其对象、影响因素与后果等诸多方面也存在区别。对自我宽恕的测量现有宽恕自我(FS)量表、Heartland宽恕量表(HFS)以及状态自我宽恕量表(SSFS)3种工具。有关自我宽恕的相关研究显示,自我宽恕与人格特质的关系还待探讨,而自我宽恕与心理健康水平有相关。未来的研究应深化自我宽恕的界定、拓展其研究方法、扩大其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恕 自我宽恕 人格
下载PDF
自我宽恕-健康心理学新热点 被引量:21
3
作者 单家银 徐光兴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2008年第1期92-94,共3页
自我宽恕(self-forgiveness)是宽恕(forgivenesss)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特定冒犯事件的反应,也是一种人格特质。自我宽恕能够帮助当事人消除消极性情绪及内在的冲突,促进自我接纳,减轻抑郁及焦虑,促进社会交往,提高其生活满意度。本文回... 自我宽恕(self-forgiveness)是宽恕(forgivenesss)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特定冒犯事件的反应,也是一种人格特质。自我宽恕能够帮助当事人消除消极性情绪及内在的冲突,促进自我接纳,减轻抑郁及焦虑,促进社会交往,提高其生活满意度。本文回顾近年来的有关文献,着重探讨自我宽恕的概念、影响因素及自我宽恕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宽恕 心理健康 心理干预
下载PDF
整合视野下宽恕心理的概念厘定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9
4
作者 朱婷婷 陶琳瑾 郑爱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367-371,共5页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对宽恕心理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为了强调宽恕作为积极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在人们面对社会冲突情景中能够起到的积极作用,文章在梳理人际宽恕、自我宽恕和寻求宽恕等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义的、整合的宽恕概念,...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对宽恕心理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为了强调宽恕作为积极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在人们面对社会冲突情景中能够起到的积极作用,文章在梳理人际宽恕、自我宽恕和寻求宽恕等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义的、整合的宽恕概念,澄清了宽恕心理的主要误区,总结了有关宽恕影响因素、与健康关系及相关干预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恕 人际宽恕 自我宽恕 寻求宽恕
下载PDF
大学生中庸思维对宽恕及自我宽恕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吕美祯 潘家玮 +2 位作者 郑淇 薛花 邓铸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研究大学生中庸思维对宽恕及自我宽恕的影响。方法:利用《中庸整合思维量表》对5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分组,设置故事情境并抽取《中国莫勒宽恕问卷》及《宽恕可能性量表》不同因子结构的题目对所有大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对其中16名大学... 目的:研究大学生中庸思维对宽恕及自我宽恕的影响。方法:利用《中庸整合思维量表》对5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分组,设置故事情境并抽取《中国莫勒宽恕问卷》及《宽恕可能性量表》不同因子结构的题目对所有大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对其中16名大学生增加访谈研究。结果:后果严重程度与关系亲密程度显著影响宽恕倾向(P<0.01),中庸思维水平与后果严重程度存在交互作用(P=0.05),中庸思维水平能显著预测自我宽恕倾向(t=-2.052,P<0.05)。结论:中庸思维水平与冒犯行为的后果严重程度能相互作用并共同影响宽恕倾向,同时中庸思维水平越高的大学生其自我宽恕倾向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宽恕 中庸思维 自我宽恕 交互作用
下载PDF
道德创伤的发生机制探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肖楚兰 杨放 常运立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第2期151-158,共8页
道德创伤的发生始于打破了有关公平正义、善恶判定、生命价值等伦理规则的作战行为。此行为作用于由个体道德信仰、文化传统等共同塑造的道德直觉,并基于此作用于士兵的道德推理,由此创伤事件内化成一种道德事件。进而道德事件或是道德... 道德创伤的发生始于打破了有关公平正义、善恶判定、生命价值等伦理规则的作战行为。此行为作用于由个体道德信仰、文化传统等共同塑造的道德直觉,并基于此作用于士兵的道德推理,由此创伤事件内化成一种道德事件。进而道德事件或是道德事件所引发的二次体验的强度突破道德情感的道德韧性,由此道德主体走向道德创伤,表现为自我谴责、退缩、自伤、杀人等行为、认知和情感症状;且随着自我谴责的增强,受创者将陷入一个道德创伤愈来愈严重的恶性循环。而自我宽恕意味着一条恢复调和之道,要求受创者自我原谅,及时调和道德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创伤 创伤事件 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 自我宽恕
下载PDF
西方自我宽恕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凌 马旭颖 沈悦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211-215,共5页
自我宽恕是个体在面对自己的、已认识到的错误时,愿意放弃对自己的不满,并给予自己同情、宽大和关爱的过程。自我宽恕及其模型的建构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为了揭示自我宽恕的过程、路径与影响因素,研究者通过访谈、问卷等方法... 自我宽恕是个体在面对自己的、已认识到的错误时,愿意放弃对自己的不满,并给予自己同情、宽大和关爱的过程。自我宽恕及其模型的建构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为了揭示自我宽恕的过程、路径与影响因素,研究者通过访谈、问卷等方法对自我宽恕进行了研究,并对自我宽恕模型进行了建构。在介绍、总结、比较Hall与Fincham的自我宽恕过程模型、Rangganadhan与Todorov的自我宽恕道德情绪模型,以及Macaskill的自我宽恕多重相关模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探讨了个体实现自我宽恕的路径与影响因素,提出了只有准确界定自我宽恕,提升研究方法与测量方式,才能为自我宽恕模型研究的深入提供充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宽恕 冒犯 和解行为 归因 道德情绪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排斥及自我宽恕和正念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佟芗 杨晓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25-630,共6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排斥之间的关系及自我宽恕和正念在其关系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大学生2072人(男1131人,女941人),采用一般健康问卷(GHQ-20)、大学生社会排斥量表(SEQU)、自我宽恕量表(CSSQ)和正念量表(PHLMS)进行测量。采...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排斥之间的关系及自我宽恕和正念在其关系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大学生2072人(男1131人,女941人),采用一般健康问卷(GHQ-20)、大学生社会排斥量表(SEQU)、自我宽恕量表(CSSQ)和正念量表(PHLMS)进行测量。采用SPSS程序中宏程序PROCESS模型59进行有调节的中介检验。结果:自我宽恕在心理健康和社会排斥之间起中介作用(β=-0.10);正念调节了自我宽恕在心理健康和社会排斥间的中介作用的前、后两条路径以及社会排斥对心理健康的直接作用路径(β=0.01、-0.01、0.01)。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排斥相关,自我宽恕在两者中起中介作用,正念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排斥 自我宽恕 正念 心理健康
下载PDF
自我宽恕对服刑人员攻击性的影响: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钟伟芳 陈润龙 谢丽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0年第2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探讨自我宽恕对服刑人员攻击性的影响,以及应对方式在自我宽恕和服刑人员攻击性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Heartland宽恕量表、攻击性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294名服刑人员进行测查。结果:服刑人员的自我宽恕与攻击性显著负相... 目的:探讨自我宽恕对服刑人员攻击性的影响,以及应对方式在自我宽恕和服刑人员攻击性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Heartland宽恕量表、攻击性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294名服刑人员进行测查。结果:服刑人员的自我宽恕与攻击性显著负相关(r=-0.252,P<0.001);积极应对(β=0.080,P<0.05)和消极应对(β=0.117,P<0.05)均对服刑人员的自我宽恕与攻击性的关系有显著调节作用,自我宽恕对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服刑人员的攻击性有更显著负向影响,且仅对少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服刑人员的攻击性有显著负向影响。结论:自我宽恕对服刑人员的攻击性有显著负向影响;应对方式可以调节自我宽恕与服刑人员攻击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刑人员 自我宽恕 攻击性 应对方式 调节作用
下载PDF
宽恕内涵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兆良 李辰旭 《阴山学刊》 2013年第3期5-11,共7页
西方心理学对宽恕的研究是以宽恕他人为主导,这是植根于西方的文化传统对于宽恕内涵的单一理解。中国的本土心理学应以宽恕他人和自我宽恕来构建宽恕的内涵,这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宽恕思想、中国人的整体思维方式、中国文化... 西方心理学对宽恕的研究是以宽恕他人为主导,这是植根于西方的文化传统对于宽恕内涵的单一理解。中国的本土心理学应以宽恕他人和自我宽恕来构建宽恕的内涵,这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宽恕思想、中国人的整体思维方式、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心性学说以及中国文化的社会关系取向,对宽恕内涵的新认识和新理解。此种认识和理解是对西方已有宽恕心理学研究的丰富、完善和发展,是宽恕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一种努力和尝试,有助于推进中国宽恕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恕 宽恕他人 自我宽恕 本土心理学
下载PDF
自我宽恕的相关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蕾 张文渊 《科教文汇》 2011年第9期174-175,共2页
人际宽恕和自我宽恕是宽恕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文中主要对自我宽恕的概念、自我宽恕的相关研究以及研究中存在的争议进行概述;最后,对自我宽恕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展望。
关键词 宽恕 自我宽恕 相关研究
下载PDF
认知性旅游体验对青年旅游者压力后成长的影响——自我宽恕和人际宽恕的多重链式中介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瑛 贺文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2-105,共14页
为了提升青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青年群体实现压力后成长,探究旅游“治愈”价值的本质,文章基于599份调查问卷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剖析了认知性旅游体验对青年旅游者压力后成长的影响机理,检验了自我宽恕和人际宽恕的多重链式中... 为了提升青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青年群体实现压力后成长,探究旅游“治愈”价值的本质,文章基于599份调查问卷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剖析了认知性旅游体验对青年旅游者压力后成长的影响机理,检验了自我宽恕和人际宽恕的多重链式中介效应。研究表明:认知性旅游体验是青年实现压力后成长的重要驱动因素;自我宽恕在认知性旅游体验与青年旅游者压力后成长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人际宽恕以及自我宽恕→人际宽恕在认知性旅游体验与青年旅游者压力后成长间存在“遮掩效应”。结合对填写问卷的10位青年旅游者的回访发现:旅行之所以能疗愈内心,让青年实现压力后成长,主要是因为旅游中的所见所思让自己重新认识了自己。该研究尝试从个体认知视角解释旅游体验“治愈”价值的本质,同时有助于提升青年群体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性旅游体验 自我宽恕 人际宽恕 压力后成长 青年旅游者
下载PDF
工作场所正念对人际反生产行为的双刃剑效应
13
作者 倪丹 张梦怡 郑晓明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7-218,共12页
众多企业已引入正念训练以期提升员工效能,但近来研究发现,正念在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消极影响。本文基于特质激活理论,旨在探讨工作场所正念对人际反生产行为的双重效应。通过对一家高新技术企业862名员工进行多时点的问卷调研,研究结... 众多企业已引入正念训练以期提升员工效能,但近来研究发现,正念在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消极影响。本文基于特质激活理论,旨在探讨工作场所正念对人际反生产行为的双重效应。通过对一家高新技术企业862名员工进行多时点的问卷调研,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场所正念通过同情他人减少了员工的人际反生产行为,并通过自我宽恕增加了员工的人际反生产行为;感知到的团队合作性调节了工作场所正念与同情他人、自我宽恕的关系以及上述中介效应;感知到的团队合作性越高,正念对同情他人的影响及其中介效应越强,而正念对自我宽恕的影响及其中介效应越弱。本文揭示了正念对人际反生产行为存在双刃剑效应,研究结果启示企业应辩证地看待正念及其人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场所正念 同情他人 自我宽恕 人际反生产行为 感知到的团队合作性
原文传递
医学生自我宽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秋蕾 朱婷婷 郑爱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95-199,共5页
目的:通过探讨医学生自我宽恕水平、影响因素以及与心理健康变量的相关性,为提高医学生自我宽恕水平以及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随机在3所医学院校选取720名医学生作为研究样本,采用自编问卷和相关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自我... 目的:通过探讨医学生自我宽恕水平、影响因素以及与心理健康变量的相关性,为提高医学生自我宽恕水平以及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随机在3所医学院校选取720名医学生作为研究样本,采用自编问卷和相关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自我宽恕水平为(27.00±4.74)分,自我宽恕在年级、专业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方受伤害程度、冒犯者内疚程度和愤怒、人格与自我宽恕显著相关(P<0.05),医学生焦虑、抑郁水平以及幸福感这些心理健康变量与自我宽恕显著相关(P<0.05)。结论:对方受伤害程度、内疚、愤怒、人格等因素,影响医学生自我宽恕的意愿,同时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水平也影响着其自我宽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宽恕 医学生 心理健康
下载PDF
自我宽恕对戒毒动机的影响:自尊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钟伟芳 李小英 侯伟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303-306,共4页
目的:探讨自我宽恕对戒毒人员戒毒动机的影响,以及自尊在自我宽恕和戒毒动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Hearland宽恕量表、戒毒动机量表、自尊量表对220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测查。结果:自我宽恕与戒毒动机显著负相关(r=-0.186,P<... 目的:探讨自我宽恕对戒毒人员戒毒动机的影响,以及自尊在自我宽恕和戒毒动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Hearland宽恕量表、戒毒动机量表、自尊量表对220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测查。结果:自我宽恕与戒毒动机显著负相关(r=-0.186,P<0.01);自尊对自我宽恕与戒毒动机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β=0.179,P<0.01),自我宽恕仅对低自尊戒毒人员的戒毒动机有显著影响。结论:自我宽恕对戒毒人员的戒毒动机有显著负向影响;自尊可以调节自我宽恕与戒毒动机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宽恕 戒毒动机 自尊 调节作用
原文传递
NEET族的自我意象建构与自我宽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勤锦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80-86,共7页
NEET族的自我是在退出竞争性关系联结、转嫁物质约束、幽闭于情感欲望下的意象建构。自我意象是个体对自我的认知与评判的统合,统合使NEET族对自身冒犯行为造成的伤害采取自我宽恕策略,自我宽恕粘合了NEET族的多重自我,造成低自立人格... NEET族的自我是在退出竞争性关系联结、转嫁物质约束、幽闭于情感欲望下的意象建构。自我意象是个体对自我的认知与评判的统合,统合使NEET族对自身冒犯行为造成的伤害采取自我宽恕策略,自我宽恕粘合了NEET族的多重自我,造成低自立人格加重、心理调控力衰退以及零风险嗜好的后果进一步固化NEET族身份。社会心态修复、法律赋能、关系的联结以阻隔NEET族自我意象的扩充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意象 自我宽恕 NEET族 关系联结
下载PDF
自我宽恕的研究进展述评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子 李兆良 《阴山学刊》 2013年第3期16-19,51,共5页
自我宽恕是指个体在面对自己做过的错事时,主动放弃对自己的不满,并给予自己同情、宽大与关爱的过程。将自我宽恕与人际宽恕、情景宽恕以及自我开脱相区别是深入探究自我宽恕的必要前提。自我宽恕既有特质性亦有情境性。国内对于自我宽... 自我宽恕是指个体在面对自己做过的错事时,主动放弃对自己的不满,并给予自己同情、宽大与关爱的过程。将自我宽恕与人际宽恕、情景宽恕以及自我开脱相区别是深入探究自我宽恕的必要前提。自我宽恕既有特质性亦有情境性。国内对于自我宽恕的基础研究及测量量表不断涌现,而国外学者多探讨其临床应用及理论内涵。将自我宽恕作为一种新型心理资本应用于管理学领域也是自我宽恕研究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自我宽恕 健康 心理资本 管理心理学
下载PDF
情绪复杂性与智慧推理的关系:情绪调节策略和自我宽恕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浩彬 陈宇凡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年第11期675-683,共9页
为探讨情绪复杂性与智慧推理的关系,以及情绪调节策略和自我宽恕的中介作用,采用情绪体验范围和区分性量表、情绪调节问卷、自我宽恕分量表和情境智慧推理量表对129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情绪复杂性正向预测智慧推理;(2)认知... 为探讨情绪复杂性与智慧推理的关系,以及情绪调节策略和自我宽恕的中介作用,采用情绪体验范围和区分性量表、情绪调节问卷、自我宽恕分量表和情境智慧推理量表对129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情绪复杂性正向预测智慧推理;(2)认知重评和自我宽恕在情绪复杂性与智慧推理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表达抑制的中介作用不显著,认知重评和自我宽恕以及表达抑制和自我宽恕在情绪复杂性与智慧推理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这表明情绪复杂性既能直接影响智慧推理,还能通过认知重评和自我宽恕的中介作用以及认知重评和自我宽恕、表达抑制和自我宽恕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智慧推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复杂性 认知重评 表达抑制 自我宽恕 智慧推理
下载PDF
自我宽恕对服刑人员冲动性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19
作者 钟伟芳 朱训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0年第3期377-382,共6页
目的:探讨自我宽恕对服刑人员冲动性的影响,以及心理健康和人生意义感在服刑人员自我宽恕与冲动性关系中的中介和调节作用。方法:采用Heartland宽恕量表、冲动性量表(BIS-11)、总体健康量表(GHQ-20)及人生意义感量表对292名服刑人员进... 目的:探讨自我宽恕对服刑人员冲动性的影响,以及心理健康和人生意义感在服刑人员自我宽恕与冲动性关系中的中介和调节作用。方法:采用Heartland宽恕量表、冲动性量表(BIS-11)、总体健康量表(GHQ-20)及人生意义感量表对292名服刑人员进行测查。结果:自我宽恕与心理健康(r=-0.318,P<0.001)、冲动性(r=-0.235,P<0.001)显著负相关,与人生意义感显著正相关(r=0.183,P<0.001);心理健康与冲动性显著正相关(r=0.500,P<0.001),与人生意义感显著负相关(r=-0.378,P<0.001);人生意义感与冲动性显著负相关(r=-0.360,P<0.001)。自我宽恕对服刑人员冲动性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总效应值=-0.269,P<0.001),心理健康在两者的关系中起了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值=-0.148,P<0.01);人生意义感对自我宽恕和冲动性的关系(B=0.086,t=-1.961,P<0.05)、心理健康与冲动性(B=-0.105,t=0.105,P<0.05),以及自我宽恕与心理健康(B=0.127,t=-1.998,P<0.01)的关系均具有调节作用。结论:自我宽恕对服刑人员的冲动性有抑制效应,心理健康和人生意义感在服刑人员自我宽恕与冲动性的关系中分别起了中介和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刑人员 自我宽恕 冲动性 心理健康 人生意义感
下载PDF
《利他人格自陈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修订 被引量:9
20
作者 汤舒俊 舒博 张文渊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7期87-89,共3页
对41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查以修订《利他人格自陈量表》,并进一步考察该量表的心理测量学指标。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修订后的量表有四个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修订后的四因素结构拟合良好,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1,分半... 对41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查以修订《利他人格自陈量表》,并进一步考察该量表的心理测量学指标。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修订后的量表有四个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修订后的四因素结构拟合良好,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1,分半信度为0.873,并且效标关联效度良好。因此,修订后的《利他人格自陈量表》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属性,可作为大学生利他人格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自我宽恕量表 大学生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