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3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egional Ocean Reanalysis System for Coastal Waters of China and Adjacent Seas 被引量:29
1
作者 Guijun Han Wei Li +6 位作者 Xuefeng Zhang Dong Li Zhongjie He Xidong Wang Xinrong Wu Ting Yu Jirui Ma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3期682-690,共9页
A regional ocean reanalysis system for the coastal waters of China and adjacent seas has been developed by the National Marine Data and Information Service(NMDIS).It produces a dataset package called CORA (China oc... A regional ocean reanalysis system for the coastal waters of China and adjacent seas has been developed by the National Marine Data and Information Service(NMDIS).It produces a dataset package called CORA (China ocean reanalysis).The regional ocean model used is based on the Princeton Ocean Model with a generalized coordinate system(POMgcs).The model is parallelized by NMDIS with the addition of the wave breaking and tidal mixing processes into model parameterizations.Data assimilation is a sequential three-dimensional variational(3D-Var) scheme implemented within a multigrid framework.Observations include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altimetry sea level anomaly(SLA),and temperature/salinity profiles.The reanalysis fields of sea surface height,temperature,salinity,and currents begin with January 1986 and are currently updated every year. Error statistics and error distributions of temperature,salinity and currents are presented as a primary evaluation of the reanalysis fields using sea level data from tidal gauges,temperature profiles,as well as the trajectories of Argo floats.Some case studies offer the opportunity to verify the evolution of certain local circulations.These evaluations show that the reanalysis data produced provide a good representation of the ocean processes and phenomena in the coastal waters of China and adjacent s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ean reanalysis data coastal waters China adjacent seas sea temperature SALINITY CURRENTS ocean circulation
下载PDF
渤海、黄海冬夏季主要月份的海温分布特征 被引量:18
2
作者 贾瑞丽 孙璐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8,共8页
将北海分局—年的断面观测资料,用建立数据库。并用本数据库表 19761999 Visual Foxpro 5.0 层、底层、断面海温计算及分析图产品,分析了渤海、黄海冬夏季主要月份海温的分布特征,并获取了一些较新的有关厄尔尼诺事件与黄海海温相关的... 将北海分局—年的断面观测资料,用建立数据库。并用本数据库表 19761999 Visual Foxpro 5.0 层、底层、断面海温计算及分析图产品,分析了渤海、黄海冬夏季主要月份海温的分布特征,并获取了一些较新的有关厄尔尼诺事件与黄海海温相关的结论。结果表明:冬季表层等温线分布密集,研究海域由黄海暖舌、北部结冰区、胶东半岛南部弱冷舌几个系统组成,底层海温分布与表层较一致,黄海中部断面呈上下均匀一致的温度分布。夏季表层等温线分布稀疏,底层冷水团发展最强,黄海中部断面有强温跃层出现;各年黄海海温垂直分布场对厄尔尼诺年及反厄尔尼诺年有较显著响应,其程度以准高温均匀层及温跃层较明显,深层无明显响应。即:厄尔尼诺年的准高温均匀层高温线包围的面积小,温跃层明显向表层突起,而反厄尔尼诺年准高温均匀层高温线包围的面积大,温跃层较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黄海 夏季 海温 数据库 断面观测 厄尔尼诺事件 冬季
下载PDF
山西省近48a高温和强降水极端事件变化特征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咏梅 张红雨 +2 位作者 郭雪 刘慧丽 李润春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9-295,共7页
利用山西68个台站逐日最高气温、降水等资料,采用百分位值极端事件定义方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山西1961-2008年极端高温和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年以来,山西极端高温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趋... 利用山西68个台站逐日最高气温、降水等资料,采用百分位值极端事件定义方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山西1961-2008年极端高温和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年以来,山西极端高温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趋势为5.9 d/10 a,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变化趋势不明显,1997年以来增多趋势显著。与此同时,极端强降水事件趋于减少。极端高温事件在2001年发生了突变,2001年以后极端高温事件显著增多。极端高温日数有3~4 a,8~12 a及30 a的周期,极端强降水日数有准3 a,6~10 a及准16 a的周期。极端高温事件的增加与气候变暖有密切联系,Nino_3区海温、欧亚地区的纬向环流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下称西太副高)对极端高温事件有很大影响,当Nino_3区海温偏高、纬向环流偏强、副高面积偏大、位置偏西时,容易导致极端高温日数偏多。极端强降水的发生则与东亚季风和Nino_3区海温有密切联系,当季风强盛、Nino_3区海温偏低时,往往引起极端强降水事件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高温 极端强降水 突变 时空变化 季风 海温 大气环流 山西
原文传递
台湾海峡水文要素特征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刘金芳 刘忠 +2 位作者 顾翼炎 任帅 张国友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32,共11页
本文通过各要素31、85年间年限不等、层次不等的资料,按1°×1°或 0.5°×0.5°(纬度,下同)网格进行统计,进一步深入分析台湾海峡水文要素的分布特征及月季变化规律,为船舶在海上航行、军事活动和海洋学研究... 本文通过各要素31、85年间年限不等、层次不等的资料,按1°×1°或 0.5°×0.5°(纬度,下同)网格进行统计,进一步深入分析台湾海峡水文要素的分布特征及月季变化规律,为船舶在海上航行、军事活动和海洋学研究,提供可参考的风场和水文要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 海面风 海浪 潮汐 海流 海温 密度 声速
下载PDF
卫星观测的我国近海海域闪电分布特征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艳 张义军 马明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7-163,共7页
利用星载闪电探测仪OTD(optical transient detecter)和LIS(lightning imaging sensor)所获取的1995年6月—2006年4月的卫星闪电资料,结合NOAA Optimum Interpolation SST海温资料,分析我国近海海域的闪电分布时空特征以及闪电活动与该... 利用星载闪电探测仪OTD(optical transient detecter)和LIS(lightning imaging sensor)所获取的1995年6月—2006年4月的卫星闪电资料,结合NOAA Optimum Interpolation SST海温资料,分析我国近海海域的闪电分布时空特征以及闪电活动与该海域海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近海闪电密度平均值为3.39 fl·km^(-2)·a^(-1),其中,南海和渤海的闪电活动相对频繁,随着与海岸线间距离以及纬度的增加,该海域闪电密度逐渐下降;在春季和冬季,黑潮主干海域的海温值相对较高,该处闪电活动也明显强于同纬度的东海近海和太平洋海域,表明黑潮海域是强闪电活动区;在季节变化上,我国近海海域闪电活动与同海域海温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797,闪电活动与海温变化体现出了一致的变化趋势;而在年际变化上,我国近海海域闪电活动与该海域海温的线性相关不显著,说明我国近海海域海温的年际变化并不是引起该海域闪电活动年际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TD/LIS 闪电 海温 近海海域
下载PDF
南海北部滨珊瑚生长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6
作者 苏瑞侠 孙东怀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42-451,共10页
南海北部滨珊瑚生长序列的X光数字图像分析和环境参数的相关分析表明,表层海温是滨珊瑚生长的首要气候因子,表层海温的季节性变化决定着滨珊瑚骨骼密度的季节性变化和年生长层的形成,高密度带形成于夏季而低密度带形成于冬季。年生长带... 南海北部滨珊瑚生长序列的X光数字图像分析和环境参数的相关分析表明,表层海温是滨珊瑚生长的首要气候因子,表层海温的季节性变化决定着滨珊瑚骨骼密度的季节性变化和年生长层的形成,高密度带形成于夏季而低密度带形成于冬季。年生长带的结构特征分析表明,季风环流控制的表层海流的性质和成分决定着年生长层的结构特征,微生长层的形成可能与潮汐和月光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珊瑚 海温 南海 生长序列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010年夏季内蒙古干旱高温成因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陈廷芝 尤莉 +1 位作者 古月 李金田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8-92,共5页
2010年夏季内蒙古降水为1961年以来最少,气温为1961年以来最高,异常的高温少雨使得干旱加重。文中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造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850hPa中低纬度偏南气流极弱,不利于南支水汽向北输送;500hPa中高纬度高压脊控制着... 2010年夏季内蒙古降水为1961年以来最少,气温为1961年以来最高,异常的高温少雨使得干旱加重。文中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造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850hPa中低纬度偏南气流极弱,不利于南支水汽向北输送;500hPa中高纬度高压脊控制着内蒙古地区,不利于降水而利于高温;在太平洋上,30°N-45°N海表温度偏高,使其上空500hPa太平洋中部大槽偏弱,影响日本海高压的建立和稳定,不利于内蒙古降水;南海夏季风极弱,且8月下旬夏季风北边缘才到达华北,形成整个夏季内蒙古降水少的严重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高温 大气环流异常 海温 夏季风
原文传递
渤海三维海洋温度和海流数值预报 被引量:8
8
作者 刘钦政 张建华 +4 位作者 刘煜 王旭 李燕 白珊 吴辉碇 《海洋预报》 2005年第z1期27-34,共8页
“十·五”期间,我国开展了三维海洋温度和海流数值预报的业务化研究工作。经过3年的努力,渤海三维海洋温度和海流数值预报系统研制完成,并于2003年10月,开始试预报。本文对该预报系统以及运行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所存在的问题... “十·五”期间,我国开展了三维海洋温度和海流数值预报的业务化研究工作。经过3年的努力,渤海三维海洋温度和海流数值预报系统研制完成,并于2003年10月,开始试预报。本文对该预报系统以及运行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海洋温度 海流 海冰 三维海洋要素数值预报 冰-海洋耦合模式
下载PDF
海洋水温垂直分布数据同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韩桂军 何柏荣 +1 位作者 马继瑞 李冬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7,共7页
以一维海洋水温模型为例,利用伴随法进行海洋观测数据同化试验,以便为水温的数值预报提供较准确的初始场.文中利用泛函的Gateaux微分和Hilbert空间上伴随算子的概念讨论了连续的伴随模型的建立,并通过选择适当的差分格式离散伴随模... 以一维海洋水温模型为例,利用伴随法进行海洋观测数据同化试验,以便为水温的数值预报提供较准确的初始场.文中利用泛函的Gateaux微分和Hilbert空间上伴随算子的概念讨论了连续的伴随模型的建立,并通过选择适当的差分格式离散伴随模型,使其保持连续时的伴随关系,同时给出了水温初始场最优化过程及相应的同化试验数值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水温 数据同化 伴随法 垂直分布
下载PDF
2019年广西异常暖冬的气候成因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妍君 陆虹 +1 位作者 覃卫坚 孙明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0年第1期75-78,共4页
选取1961-2019年广西国家气象观测站气温观测资料、NOAA/ESRL高度场及海平面气温资料,分析了2019年广西异常暖冬的气候背景、大气环流及海温外强迫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大、偏强、偏西,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平面温度偏... 选取1961-2019年广西国家气象观测站气温观测资料、NOAA/ESRL高度场及海平面气温资料,分析了2019年广西异常暖冬的气候背景、大气环流及海温外强迫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大、偏强、偏西,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平面温度偏高,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和冬季风偏弱,导致冷空气难以南下,南方暖气流占主导地位,是2019年广西冬季气温偏高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高压 季风 海温 强暖冬 气候异常
下载PDF
海水温度垂直分布预报数据同化的离散伴随算子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何柏荣 马继瑞 +1 位作者 韩桂军 李冬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53-559,共7页
以一维水温模型为例 ,利用伴随算子法进行海洋观测数据同化 ,以便给水温的数值预报提供一个较准确的初始场。讨论了离散伴随算子法的思想 ,最优化过程 ,计算水温方程和伴随方程的差分格式 ,并图示描述水温场的初始猜测和同化后的分布。
关键词 海水温度 数据同化 离散伴随算子法 水温预报
下载PDF
海底地形对南海海流、海面高度和海温影响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7
12
作者 钱永甫 王谦谦 朱伯承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89-296,共8页
利用美国普林斯顿入学海洋模式(POM)的南海版本(SCS-POM),研究了南海海底地形对南海海流、海面高度和海温的影响。共做了4个数值试验,分别包含陡峭(STP)、光滑(SMT)、平坦(PLT)和中间(MDT)4种地... 利用美国普林斯顿入学海洋模式(POM)的南海版本(SCS-POM),研究了南海海底地形对南海海流、海面高度和海温的影响。共做了4个数值试验,分别包含陡峭(STP)、光滑(SMT)、平坦(PLT)和中间(MDT)4种地形。在真实的海岸线和1月气候个均风应力的共同强迫下,将模式积分360天,对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海底地形对海水质量输送和海温分布有重要的影响,对表层和次表层流以及海面自由高度的影响较小,它们的分布主要由海岸线和风应力次定。并对海气耦合模式中海洋模式的选择提出了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温 数值模拟 海底地形 海面高度 南海 海流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海温观测数据质量控制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玉龙 王国松 +2 位作者 侯敏 徐珊珊 苗庆生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3-291,共9页
基于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质量控制后的西太平洋10度方区约100万站次温盐实测历史调查资料,对经过26种严格质量控制方法的综合海温质量符进行分类分析,首次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海洋数据质量控制多分类(multiclass classification)算法与应... 基于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质量控制后的西太平洋10度方区约100万站次温盐实测历史调查资料,对经过26种严格质量控制方法的综合海温质量符进行分类分析,首次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海洋数据质量控制多分类(multiclass classification)算法与应用研究。通过人工合成少数类样本和加权损失函数方法减少多数类的频率来降低数据的不平衡,并构建了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MLP)和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两个海温资料质量符分类深度学习模型。分类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两个深度分类模型能够较准确快速地识别该海域海温数据质量,在20975条温盐剖面资料测试集中分类准确率分别达到99.63%和99.69%。海温资料的分类精度评分有着较好的表现,其中正确数据(QC1)和数据缺失(QC9)的正确识别率均达100%。MLP和DNN多分类质量控制模型可大幅降低传统质量控制方法的工作量,提升海量数据处理速度和分析能力,为海温观测资料在海洋研究与工程中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温 质量控制 深度神经网络 多层感知器
下载PDF
中国近岸海域基础预报单元海温预报指导产品研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兆毅 李云 王旭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9-65,共7页
基于海温数值预报系统和偏差订正释用方法,开发了中国近岸海域基础预报单元海温预报指导产品,并对2018年7月—2019年9月长时间序列的预报结果进行了检验评估。结果表明:该产品对未来3 d预报的日平均绝对误差分别达到了0.17℃、0.30℃和0... 基于海温数值预报系统和偏差订正释用方法,开发了中国近岸海域基础预报单元海温预报指导产品,并对2018年7月—2019年9月长时间序列的预报结果进行了检验评估。结果表明:该产品对未来3 d预报的日平均绝对误差分别达到了0.17℃、0.30℃和0.38℃,预报准确度良好,能够为我国县级海域提供较为准确的海温预报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温 预报 释用 近岸海域
下载PDF
巴士海峡水文要素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金芳 邓冰 +1 位作者 佟凯 尼建军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29,共8页
本文通过各要素31~85年间年限不等、层次不等的资料,按1°× 1°或 0.5°×0.5°(纬度,下同)网格进行统计,进一步深入分析巴士海峡水文要素的分布特征及月季变化规律,为船舶在海上航行和海... 本文通过各要素31~85年间年限不等、层次不等的资料,按1°× 1°或 0.5°×0.5°(纬度,下同)网格进行统计,进一步深入分析巴士海峡水文要素的分布特征及月季变化规律,为船舶在海上航行和海洋学研究,提供可参考的风场和水文要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士海峡 海面风 海浪 潮汐 海流 海温 密度 声速
下载PDF
海温季节性变化对藻类生长影响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艳拢 杨建洪 +3 位作者 赵冬至 宋琍琍 龙华 余骏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4-110,共7页
利用沿海海洋观测台站多年的海温观测资料,依据赤潮藻比生长率与海水温度间的响应关系,模拟了不同适温藻种比生长率在相同海区季节性变化规律,以及同一适温藻种比生长率在不同海区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适温藻种在相同海区有... 利用沿海海洋观测台站多年的海温观测资料,依据赤潮藻比生长率与海水温度间的响应关系,模拟了不同适温藻种比生长率在相同海区季节性变化规律,以及同一适温藻种比生长率在不同海区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适温藻种在相同海区有不同的高生长时段,赤潮藻通常易在高生长时段出现爆发性增殖而形成赤潮;同样的,由于南北地域的差异性导致海温季节性变化规律不同,同一适温藻种在不同海区最大比生长率出现的时间也各不相同,比生长率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有较大差异。以夜光藻和东海原甲藻为例,模拟了该藻种在各自赤潮多发海域比生长率的季节变化规律,并与1933~2009年间的赤潮灾害发生记录资料对比,藻种在各海区的高生长时段与赤潮高发期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生长率 赤潮 最适温度 海水温度 定量
原文传递
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姚晨雨 黄乾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8期154-158,共5页
利用1961—2014年站点观测月平均资料,选取东北27站,利用EOF分解方法分析中国东北地区冬季(12、1、2月)2 m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相关分析得到东北地区2 m气温时空变化与太平洋海温及大气环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EOF分解第一模态显... 利用1961—2014年站点观测月平均资料,选取东北27站,利用EOF分解方法分析中国东北地区冬季(12、1、2月)2 m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相关分析得到东北地区2 m气温时空变化与太平洋海温及大气环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EOF分解第一模态显示为全区一致的升温趋势,尤其表现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EOF分解第二模态为东北南部与东北北部的反位相关系,表现出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与海温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东北地区整体的升温趋势与赤道印度洋海温密切相关。从环流特征来看,对流层上层极涡强度偏强,并收缩在极地,东北地区为异常高压脊控制,抑制极地冷空气向南扩散;东北地区气温的南北振荡与赤道太平洋海温密切相关,前期及同期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暖,对应东北气温南高北低的形势,从环流形势来看,大陆冷高压偏弱,贝加尔湖到雅库茨克为显著低压槽,值得注意的是与中纬度太平洋位势高度显著正相关,与东北到北太平洋位势高度显著负相关,与对流层上层赤道东太平洋位势高度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冬季气温 海温 极涡
下载PDF
柘溪水库月入库流量预报方案的建立与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葛朝霞 王会容 +1 位作者 曹丽青 王晓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8-511,共4页
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对柘溪水库月入库流量与全球海温及27类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逐步回归,建立了3种类型的月入库流量预报模型,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柘溪水库月径流量的主要因子有青藏高原西部西风带系统、... 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对柘溪水库月入库流量与全球海温及27类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逐步回归,建立了3种类型的月入库流量预报模型,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柘溪水库月径流量的主要因子有青藏高原西部西风带系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西南季风;前期海温对柘溪入库流量有重要影响,关键海区在北部印度洋和北赤道中西段.建议不同月份的预报可采用不同的预报模型,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入库流量 海温 预报模型 柘溪水库
下载PDF
南海及邻近海区海况季节变化的模拟 被引量:5
19
作者 任雪娟 钱永甫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45-555,共11页
文中使用改进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区域海洋环流模式 (POM)对南海及邻近海区海况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 ,所得的主要结果与海洋观测及已有的一些研究结果相吻合。模拟结果表明 :1~ 1 2月 ,黑潮南海分支是南海北部的一支重要海流 ;... 文中使用改进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区域海洋环流模式 (POM)对南海及邻近海区海况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 ,所得的主要结果与海洋观测及已有的一些研究结果相吻合。模拟结果表明 :1~ 1 2月 ,黑潮南海分支是南海北部的一支重要海流 ;黑潮右侧的大尺度反气旋性暖涡全年都存在。在所模拟的海区中 ,南海海区表层海流受季风影响最大 ,季节变化最明显示。改进的 POM对海温的季节变化特征也有较好的模拟能力 ,能再现西南季风爆发前后 ,南海及邻近海区表层海温的突增和暖水区的北推过程 ,以及东北季风开始前后 ,海温的下降过程。这为以后发展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海洋模式 冬夏季风 南海 POM 季节变化 海况
下载PDF
山东半岛冷流降雪过程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崔宜少 李建华 +1 位作者 张丰启 王琛岩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8年第B09期22-26,共5页
对威海地区2001 2006年1、2、11、12月所有冷流过程的温压湿等气象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偏西北风有利于冷流过程的发生;冷流降水量与海气温差有着较强的正对应关系,而与大气相对湿度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相关系数进一步表明了850 ... 对威海地区2001 2006年1、2、11、12月所有冷流过程的温压湿等气象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偏西北风有利于冷流过程的发生;冷流降水量与海气温差有着较强的正对应关系,而与大气相对湿度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相关系数进一步表明了850 hPa温度与海温之差直接决定了地面冷流降水量的大小。从探空指数和垂直湿位涡分布可以看出,尽管大气近于弱的对流稳定,但仍不影响对称不稳定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半岛 冷流 海温 相关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