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upuncture for ischemic stroke:cerebellar activation may be a central mechanism following Deqi 被引量:27
1
作者 Miao-keng Li Yu-jie Li +6 位作者 Gui-feng Zhang Jun-qi Chen Ji-ping Zhang Ji Qi Yong Huang Xin-sheng Lai Chun-zhi T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1997-2003,共7页
The needling sensation of Deqi during acupuncture is a key factor of influencing acupuncture outcome.Recent studies have mainly focused on the brain function effects of Deqi in a physiological state.Functional magneti... The needling sensation of Deqi during acupuncture is a key factor of influencing acupuncture outcome.Recent studies have mainly focused on the brain function effects of Deqi in a physiological state.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on the effects of acupuncture at Waiguan(SJ5)in pat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states is controversial.In this study,12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received acupuncture at Waiguan(SJ5)and simultaneously underwent f MRI scanning of the brain,with imaging data of the activated areas obtained.Based on the patient's sensation,imaging data were allocated to either the Deqi group or non-Deqi group.In the Deqi group,the activated/deactivated areas were the left superior temporal gyrus(BA39)/right anterior lobe of the cerebellum and left thalamus.In the non-Deqi group,the activated areas included the medial frontal gyrus of the right frontal lobe(BA11),right limbic lobe(BA30,35),and left frontal lobe(BA47),while the only deactivated area was the right parietal lobe(BA40).Compared with the non-Deqi group,the Deqi group exhibited marked activation of the right anterior lobe of the cerebellum and right limbic lobe(BA30).These findings confirm that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eqi during acupuncture is based on brain functional changes.Cerebellar activation may be one of the central mechanisms of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functional 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 ischemic stroke Brodmann area Waiguan sj5 acupoint DEQI non-Deqi 973Program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运用PET脑功能成像对针刺脑梗塞患者外关穴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曌 赖新生 沈巍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145-3147,共3页
目的运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以不同脑区的血流、代谢、功能活动为指标,研究中风病人经穴和非穴的脑功能成像特点。方法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对10例缺血性脑病患者(针刺外关组5例... 目的运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以不同脑区的血流、代谢、功能活动为指标,研究中风病人经穴和非穴的脑功能成像特点。方法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对10例缺血性脑病患者(针刺外关组5例,针刺非穴组5例),手法针刺24min后,开始PET扫描观察不同处理状态下的PET脑功能成像特点。结果针刺引起多个脑区的葡萄糖代谢增高,大脑、小脑、丘脑均有激活,左侧激活区有BA6、BA13,BA18,BA19,BA24,BA32;右侧激活区有BA2、BA4、BA9、BA13、BA22、BA38、BA40,增强区域大多与躯体运动、感觉,语言,情志有关。结论针刺外关穴与针刺非穴点比较,外关穴其激活脑区与脑梗塞后损伤区域有特异性联系,能调节中风后运动、感觉障碍、失语、情志障碍有关的脑区的脑功能活动,并且与非穴在治疗效应上有明显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外关穴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下载PDF
针刺曲池、外关穴调节长时程增强样脑可塑性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孙倩倩 余果 +1 位作者 张惠田 何晓阔 《康复学报》 CSCD 2020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观察单侧针刺曲池穴、外关穴的不同针刺状态对健康受试者双侧运动皮层(M1)长时程增强(LTP)样脑可塑性的影响。方法:纳入18名健康受试者,取右侧曲池、外关穴,给予常规普通针刺,进针后行针,得气为度。于针刺前15 min、进针后30 min... 目的:观察单侧针刺曲池穴、外关穴的不同针刺状态对健康受试者双侧运动皮层(M1)长时程增强(LTP)样脑可塑性的影响。方法:纳入18名健康受试者,取右侧曲池、外关穴,给予常规普通针刺,进针后行针,得气为度。于针刺前15 min、进针后30 min及拔针后20 min分别使用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MSMEP)检测皮层兴奋性,观察单侧针刺对成对关联刺激(PAS)诱导LTP脑可塑性的影响。操作方法:①TMSMEP的诱导:进行TMS刺激点定位,找到以最小的刺激强度产生最大MEP波幅的位置,即为FDI皮层运动点;并使用TMS外固定架固定线圈、激光定位仪监测。②检测静息运动诱发电位阈值(rMT):基于FDI对应的皮层运动点,寻找给予10次TMS刺激能够产生至少5个MEP波幅≥50μV的刺激强度,记录为rMT。③短潜伏期尺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的测定:刺激电极置于FDI肌腹,阴极在近端,刺激电流5~10 mA,刺激强度为食指轻微抽动为宜。④PAS-LTP脑可塑性的诱导:使用电刺激加磁刺激进行诱导,共200对刺激。每位受试者需进行8次检测,每次约80 min。2次检测需间隔1周,以避免针刺后效应影响试验结果。结果:①与针刺前比较,留针时针刺对侧M1区MEP波幅比降低,针刺同侧M1区MEP波幅比升高;拔针后,针刺双侧M1区MEP波幅比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PAS诱导后,留针时针刺同侧M1区MEP波幅升高;起针后,针刺双侧M1区MEP波幅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侧单次针刺曲池、外关穴不同针刺状态(留针、拔针后)对双侧LTP脑可塑性的影响不同,可以通过调节皮层兴奋性特异性改变双侧皮层的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曲池穴 外关穴 运动皮层兴奋性 长时程增强 脑可塑性
下载PDF
针刺外关穴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晓陵 姜海洋 +7 位作者 王丰 刘晓慧 蔡丽娜 曹丹娜 聂守萍 张坤宇 李冰昕 范越 《中医药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72-75,共4页
目的:通过查阅应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针刺外关穴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并提出展望。方法:运用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以“针刺and外关and fMRI”或“针刺and外关and功能磁共振成像”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对文章... 目的:通过查阅应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针刺外关穴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并提出展望。方法:运用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以“针刺and外关and fMRI”或“针刺and外关and功能磁共振成像”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对文章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结果:针刺外关穴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激活脑区不同,以及外关穴与外关穴组穴针刺脑激活区具有差异性。结论:针刺外关穴特异性激活右侧颞叶,右侧枕叶,双侧额下回、小脑,从而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感觉及视觉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外关 穴位 功能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anual acupuncture at the SJ5(Waiguan) acupoint shows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by regulating expression of the anti-apoptotic gene Bcl-2 被引量:2
5
作者 Dong Lin Li-li Lin +1 位作者 Kyle Sutherland Chuan-hai Cao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期305-311,共7页
Acupuncture at the SJ5(Waiguan) acupoint has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in cerebral infarction, but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Here, we analyzed gene expression in healthy rat cerebellum using ... Acupuncture at the SJ5(Waiguan) acupoint has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in cerebral infarction, but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Here, we analyzed gene expression in healthy rat cerebellum using a pathway-focused DNA microarray to screen 113 genes associated with 18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After 20 minutes of acupuncture at SJ5, the expression of Bcl-2 and Birc1 b m RNA was markedly increased. This was confirmed by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Furthermore, western blot analysis showed that Bcl-2 protein expression remained high in the cerebellum until at least 2 hours after cessation of acupuncture.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acupuncture at SJ5 exerts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by 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anti-apoptotic gene Bc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NEUROPROTECTION acupuncture sj5 CEREBELLUM apoptosis signal transduction BCL-2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MISSION OBJECTIVES OF SJ-5 SATELLITE COMPLETELY ACHIEVED
6
作者 Gui Wenzhuang(Bureau of Hi-tech Research & Development, CAS)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00年第1期33-34,共2页
The SJ-5 (Shijian-5) spacecraft is the first China-made satellit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with theCAS as the user. Blasting off from the TaiyuanSatellite Launch Center on May 10, l999, the SJ-5completed its main exper... The SJ-5 (Shijian-5) spacecraft is the first China-made satellit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with theCAS as the user. Blasting off from the TaiyuanSatellite Launch Center on May 10, l999, the SJ-5completed its main experimental tasks on scheduleafter a 90-day-long earth-orbit flight. The normaloperation of the satellite’s platform provided aguarantee for the smooth fulfillment of its mission.All payloads aboard the satellite were independ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SION OBJECTIVES OF sj-5 SATELLITE COMPLETELY ACHIEVED
下载PDF
SONY CLIE PEG SJ33
7
《数码》 2003年第4期25-26,共2页
可以说SJ33是在没有任何关注的时候诞生的,当人们都在为NZ90惊讶的时候,在人们都在讨论OS5发展的时候.它悄然出现了.那么它究竟有什么本领可以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呢.下面我来慢慢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所有的一切将... 可以说SJ33是在没有任何关注的时候诞生的,当人们都在为NZ90惊讶的时候,在人们都在讨论OS5发展的时候.它悄然出现了.那么它究竟有什么本领可以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呢.下面我来慢慢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所有的一切将在看完全文后得到满意的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j33 OS5 市场 竞争 发展 诞生 PEG 答案
下载PDF
针刺得气的PET脑功能成像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张贵锋 黄泳 +3 位作者 唐纯志 王淑侠 杨君军 单保慈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51,共6页
目的:运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技术,基于脑功能区葡萄糖代谢变化,探讨针刺得气的脑功能成像特点。方法:18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经穴组、非穴组、对照组,分别施以外关穴针刺、非穴针刺、不针刺,以18F-FDG为显影剂,运用PET进... 目的:运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技术,基于脑功能区葡萄糖代谢变化,探讨针刺得气的脑功能成像特点。方法:18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经穴组、非穴组、对照组,分别施以外关穴针刺、非穴针刺、不针刺,以18F-FDG为显影剂,运用PET进行脑部扫描,获得志愿者脑功能区葡萄糖代谢变化的图像数据,扫描完毕随即运用针刺感觉量表量化志愿者的感觉,依据感觉量化结果将所得图像数据分为酸麻胀重感组、刺痛感组与无感觉组进行比较,数据在Matlab平台上采用SPM 2.0软件包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1)临床针刺效应:外关穴组6人,5人有酸麻胀重感,视觉模拟评分(VAS)4.23±1.50;非穴组6人,5人有刺痛感,VAS 5.73±2.40;两组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脑功能成像结果按照P<0.001、相连像素大于10个的统计学标准:酸麻胀重感组与无感觉组比较,显著激活BA 7、13、20、22、39、42、45,主要涉及左颞叶、颞上回等;刺痛感组与无感觉组比较,显著激活BA 18、19、22、24、25、32、36、40、45,主要涉及左边缘叶、海马回等。结论:针刺腧穴产生的感觉主要以徐和的酸麻胀重等得气指征为主,针刺非穴产生的感觉以刺痛为主,前者所激活脑区的调控功能与腧穴的主治作用密切相关;得气的关键与腧穴的定位准确度相关;针刺得气是"针刺""腧穴""感觉""腧穴效应"等的综合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功能成像 PET 针刺 针感 外关穴/非穴
原文传递
常规针刺与皮部浅刺外关穴配伍内关穴功能性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研究比较 被引量:23
9
作者 吴俊贤 黄泳 +4 位作者 赖新生 邹燕齐 唐纯志 杨君军 张贵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8期1625-1628,共4页
目的:运用fMR I观察外关穴配伍内关穴施以常规深度针刺和皮肤浅刺时,脑功能区的激活特点。方法:8名健康志愿者,先后接受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同时采用GE S ignal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全脑功能扫描,获得不同脑区的激活状态,采用感... 目的:运用fMR I观察外关穴配伍内关穴施以常规深度针刺和皮肤浅刺时,脑功能区的激活特点。方法:8名健康志愿者,先后接受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同时采用GE S ignal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全脑功能扫描,获得不同脑区的激活状态,采用感兴趣区(RO Is)法分析常规深度针刺与皮肤浅刺时激活几率、激活点数和激活强度的差异。结果:外关穴配伍内关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对不同脑区的激活几率和激活点数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激活强度统计比较表明,常规针刺对于右侧顶叶的激活强度高于皮部浅刺(P<0.05),其余各RO Is激活强度比较则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外关穴配伍内关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均能激活双侧脑功能区,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对脑区的激活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皮部浅刺 常规针刺 外关穴 内关穴
下载PDF
针刺外关穴与外关配伍非穴的fMRI脑功能成像比较 被引量:16
10
作者 赖新生 苏沛珠 +4 位作者 黄泳 邹燕齐 吴俊贤 唐纯志 杨君军 《天津中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健康志愿者右侧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非穴时不同脑区的激活。[方法]16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外关穴组和外关穴配伍非穴组,分别针刺右侧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非穴;同时,运用GE1.5T超导核磁共振系统完成脑部fMRI扫描,所得数据... [目的]观察针刺健康志愿者右侧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非穴时不同脑区的激活。[方法]16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外关穴组和外关穴配伍非穴组,分别针刺右侧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非穴;同时,运用GE1.5T超导核磁共振系统完成脑部fMRI扫描,所得数据采用感兴趣区(ROI)法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针刺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非穴,对双侧额叶、顶叶、颞叶、枕叶、海马、扣带回、基底节、桥脑、小脑等脑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激活,其激活点数和激活强度都没有显著差异,但针刺外关穴对右侧小脑的激活几率高于针刺外关穴配伍非穴(P<0.05),并有趋势表明,针刺外关穴还能较为集中地激活左侧顶叶、右侧额叶、颞叶。[结论]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表明,外关穴与非穴的配伍关系,不是简单的1+0=1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关穴 外关穴配伍非穴 FMRI 脑功能成像
下载PDF
外关穴配伍支沟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激活脑区的fMRI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邹燕齐 黄泳 +2 位作者 赖新生 唐纯志 杨君军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44-47,共4页
运用fMRI探讨外关穴配伍支沟穴皮部浅刺激和常规深度刺激激活脑功能区的特点。方法:8名健康志愿者先后进行外关穴配伍支沟穴皮部浅刺激和常规深度刺激,运用GE公司1.5T超导核磁共振系统完成脑部fMRI扫描,基于感兴趣区(ROI)观察局部脑区... 运用fMRI探讨外关穴配伍支沟穴皮部浅刺激和常规深度刺激激活脑功能区的特点。方法:8名健康志愿者先后进行外关穴配伍支沟穴皮部浅刺激和常规深度刺激,运用GE公司1.5T超导核磁共振系统完成脑部fMRI扫描,基于感兴趣区(ROI)观察局部脑区的功能变化,用统计学方法比较激活几率、激活点数和激活强度。结果:两种方法对左右不同脑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激活,统计表明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有趋势表明,皮部浅刺相对集中激活额叶,常规针刺相对集中激活枕叶、小脑和基底节区。结论:外关穴配伍支沟穴皮部浅刺激和常规深度刺激对脑功能区的激活没有显著差异,但二者有着作用倾向的不同。表明两种层次的针刺刺激产生的效应,与脑部整合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关穴 支沟穴 皮部浅刺激 常规深度刺激 fMRI/脑功能成像
下载PDF
针刺外关穴与外关配伍内关穴的fMRI脑功能成像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陈俊琦 黄泳 +2 位作者 邹燕齐 吴俊贤 卢阳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27-1129,共3页
目的:运用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观察并比较针刺健康志愿者右侧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内关穴对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方法:16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外关穴组和外关穴配伍内关穴组(每组8例),分别针刺右侧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内关穴;针刺同时进行f... 目的:运用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观察并比较针刺健康志愿者右侧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内关穴对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方法:16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外关穴组和外关穴配伍内关穴组(每组8例),分别针刺右侧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内关穴;针刺同时进行fMRI扫描,所有数据采用SAS9.13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外关穴组和外关配伍内关穴组在针刺状态下,脑部各感兴趣区(ROIs)的激活点数、激活几率、激活强度,并对所激活的相同脑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ROIs激活几率统计比较表明,与外关穴配伍内关穴比较,针刺外关穴右侧小脑激活几率较高(P<0.05);ROIs激活点数统计比较表明,针刺外关穴能相对特异地激活右侧小脑(P<0.05),而外关穴配伍内关穴则能相对特异地激活左侧顶叶(P<0.05);ROIs激活强度统计比较表明,针刺外关穴与针刺外关穴配伍内关穴,对各脑区的激活强度没有显著差异。结论: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表明,针刺外关穴能够在维持躯体平衡、改善肌张力障碍及调节随意运动方面发挥较为突出的作用。外关穴配伍内关穴这种表里经配穴能够加强对偏身感觉及运动障碍的治疗作用,这为外关穴特异性及表里经配穴规律的研究提供了初步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外关穴 外关穴配伍内关穴 磁共振脑功能成像 FMRI
下载PDF
针刺外关穴和非穴SPECT脑功能成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黄泳 李赣龙 +3 位作者 唐纯志 杨君军 单保慈 赖新生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3-7,共5页
目的:运用SPECT脑功能成像技术,比较针刺外关穴、针刺非穴不同状态下,青年志愿者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以印证"经穴特异性-脑相关假说"。方法:18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外关穴针刺组、非穴针刺组,分别接受不同的处... 目的:运用SPECT脑功能成像技术,比较针刺外关穴、针刺非穴不同状态下,青年志愿者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以印证"经穴特异性-脑相关假说"。方法:18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外关穴针刺组、非穴针刺组,分别接受不同的处理。同时,运用GE公司M illennium MG SPECT系统完成脑部扫描。所得图像采用SPM2软件包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外关穴针刺后BA 3、2、20、46区、以及壳核、尾核、岛叶等区域有激活点;非穴针刺后BA10、18、19、30、21、9、8、6、22区等区域有激活点,激活区域都集中在左侧;外关穴针刺组与非穴针刺组比较则表明,BA10、9、8、18、19、21、22、30区、以及小脑扁桃体等区域有负激活点。结论:针刺对脑区血流状态有着肯定的影响;针刺外关穴与针刺非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关穴 非穴 针剌 SPECT 脑功能成像
下载PDF
缺血性中风患者外关穴巨刺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郑禹 黄泳 +3 位作者 赖新生 肖慧玲 陈俊琦 林仁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9-31,共3页
目的:基于功能性磁共振脑功能成像(fMRI)技术,观察缺血性中风患者外关穴巨刺对脑部功能区的激活/负激活。方法:右脑缺血性中风患者6例,接受外关穴巨刺(即针刺健侧上肢外关穴)。Block方法设计针刺过程,同时接受fMRI全脑扫描,所得数据采用... 目的:基于功能性磁共振脑功能成像(fMRI)技术,观察缺血性中风患者外关穴巨刺对脑部功能区的激活/负激活。方法:右脑缺血性中风患者6例,接受外关穴巨刺(即针刺健侧上肢外关穴)。Block方法设计针刺过程,同时接受fMRI全脑扫描,所得数据采用SPM2分析。结果:表现为左侧偏瘫的缺血性中风患者右侧外关穴针刺时,双侧脑区均有显著激活,激活点相对集中在BA18、19、20、21、22、37、39、46区和小脑后叶、扁桃体、山坡。负激活点相对集中在BA3、4、9、10、11、18、19、21、36、38、46、47区和小脑后叶锥体。结论:偏瘫患者外关穴巨刺可以特异性激活主管语言处理与感觉有关的脑区,负激活主管运动的脑区,这可能是外关穴巨刺治疗中风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关穴 缺血性中风 针刺 功能性磁共振 脑功能成像
下载PDF
外关穴和阳陵泉穴区不同层次针刺激活脑区的fMRI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艳杰 吴俊贤 +2 位作者 黄泳 邹燕齐 陈俊琦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4-6,16,共4页
目的:运用fMR I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外关穴配伍阳陵泉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对不同脑功能区的激活异同。方法:8例青年志愿者分别接受外关穴配伍阳陵泉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的2次针刺刺激,分别进行fMR I脑部扫描。统计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 目的:运用fMR I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外关穴配伍阳陵泉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对不同脑功能区的激活异同。方法:8例青年志愿者分别接受外关穴配伍阳陵泉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的2次针刺刺激,分别进行fMR I脑部扫描。统计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状态下,脑部各感兴趣区(ROIs)的激活几率、激活点数、激活强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外关穴配伍阳陵泉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对不同脑区的激活数量、激活强度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有皮部浅刺多激活各浅表脑区,而常规针刺还能激活较为内在的某些核团和小脑的趋势。结论:外关穴配伍阳陵泉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均能激活脑部不同功能区,有趋势表明,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主要激活的脑区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关穴 阳陵泉穴 功能性磁共振(fMRI) 皮部浅刺 常规针刺
下载PDF
养肺滋阴汤对干燥综合征小鼠模型干预作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田孟江 涂志华 +1 位作者 胡瑞 朱萱萱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观察养肺滋阴汤对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小鼠模型症状、血清TNF-α、IL-6、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5,AQP-5)及病理学的影响。方法 6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分成模型组、正常组、养肺滋阴汤(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 目的观察养肺滋阴汤对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小鼠模型症状、血清TNF-α、IL-6、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5,AQP-5)及病理学的影响。方法 6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分成模型组、正常组、养肺滋阴汤(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36.7、18.4、9.2g/kg,0.2mL/10g)及白芍总苷(白芍)组(0.6g/kg),每组10只。各组每周连续干预6日,停药1日,共50日。实验第10、20、30、40、50日测量各组小鼠体重、唾液分泌量、进食量、饮水量,并于第50日取血,摘取小鼠颌下腺、胸腺、脾脏称重,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AQP-5含量,并观察颌下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饮水量无变化,唾液分泌量减少(P<0.01,P<0.05)。模型组胸腺、脾脏、颌下腺重量及指数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同期比较,白芍组、中药各剂量组唾液分泌量均增加(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芍组胸腺、脾脏、颌下腺重量及指数降低(P<0.01,P<0.05);中药低剂量组胸腺、颌下腺重量及指数降低(P<0.01,P<0.05);中药中、高剂量组胸腺、颌下腺重量及指数、脾脏指数降低(P<0.01,P<0.05);白芍组TNF-α、IL-6降低,AQP-5升高(P<0.05);中药中、高剂量组AQP-5升高(P<0.01,P<0.05)。模型组颌下腺组织内腺泡及导管破坏,腺泡及导管不规则,上皮变性坏死脱落,周围有轻至中度淋巴细胞浸润,中药各剂量组及白芍总苷组病理破坏减轻。结论养肺滋阴汤可改善SS模型小鼠症状、血清TNF-α、IL-6、AQP-5及病理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肺滋阴汤 干燥综合征 颌下腺 水通道蛋白-5
原文传递
运用SPECT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针刺外关穴对脑功能区的激活效应 被引量:9
17
作者 袁俊波 李宏霞 +3 位作者 王朝强 肖慧玲 陈胡林 黄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运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技术,以99mTc-ECD为显影剂,观察针刺外关穴对脑功能区的激活效应。方法:将12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不接受针刺刺激,针刺组针刺右侧外关穴。所有健康志愿者均行SPECT脑功能成像,... 目的:运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技术,以99mTc-ECD为显影剂,观察针刺外关穴对脑功能区的激活效应。方法:将12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不接受针刺刺激,针刺组针刺右侧外关穴。所有健康志愿者均行SPECT脑功能成像,利用SPM2软件对比分析针刺外关穴时不同脑功能区的激活。结果:针刺外关穴组的Brodmann area3、2、20、46区、左侧壳核、尾核、小脑以及右侧岛叶等区域有激活点,激活区域相对集中在左侧。结论:针刺外关穴引起脑功能区相对特异激活,可能是临床外关穴治疗疾病的中枢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外关穴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
下载PDF
运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观察针刺外关穴捻针状态脑区的激活 被引量:10
18
作者 余宏 凌美玲 +2 位作者 彭文杰 晨雪 黄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634-2636,共3页
目的在"腧穴特异性-脑相关"假说的指导下,开展外关穴特异性的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进一步探讨外关穴功效主治与脑区激活之间的联系。方法针刺6名健康志愿者右侧外关穴,采用Block设计,针刺得气后捻转30 s后停止捻针30 s,重复6次... 目的在"腧穴特异性-脑相关"假说的指导下,开展外关穴特异性的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进一步探讨外关穴功效主治与脑区激活之间的联系。方法针刺6名健康志愿者右侧外关穴,采用Block设计,针刺得气后捻转30 s后停止捻针30 s,重复6次,同时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 BOLD)技术进行全脑扫描,利用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ricmapping,SPM2)软件包处理图像。结果针刺右侧外关穴捻针状态,左右脑半球、左右小脑均有不同程度的激活,其中,左脑激活的区域相对集中在额下回、颞下回、顶下小叶和小脑,右脑激活的区域相对集中在额下回、颞上回、颞中回、顶下小叶、岛叶、边缘叶、脑干和小脑。结论运用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观察到,针刺外关穴捻针状态下,不同功能脑区有着相对特异的激活,这些脑区与针刺外关穴的功效密切相关,初步表明针刺外关穴的信号在脑区有着相对特异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外关穴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成像
下载PDF
化湿润燥方对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颌下腺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贺倩 余新波 +7 位作者 黄子玮 廖佳禾 陈光耀 吴子华 陈嘉琪 杨建英 罗静 陶庆文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6-44,共9页
目的:探索化湿润燥方对干燥综合征(SS)模型NOD/Ltj小鼠颌下腺组织病理损伤和功能的影响,以及对颌下腺细胞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以NOD/Ltj小鼠构建SS动物模型,选取9周龄雌性NOD/Ltj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化湿润燥方组(7... 目的:探索化湿润燥方对干燥综合征(SS)模型NOD/Ltj小鼠颌下腺组织病理损伤和功能的影响,以及对颌下腺细胞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以NOD/Ltj小鼠构建SS动物模型,选取9周龄雌性NOD/Ltj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化湿润燥方组(7.15 g·kg^(-1)·d^(-1))、硫酸羟氯喹(HCQ)组(1.30 g·kg^(-1)·d^(-1)),选取9周龄雌性BALB/c小鼠为正常组,每组6只。给药8周,记录各组小鼠饮水量、唾液流率,观察各组小鼠颌下腺病理染色结果并进行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法(IHC)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QP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饮水量明显增加(P<0.05)、唾液流率明显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化湿润燥方组小鼠饮水量明显降低(P<0.05)、唾液流率明显增加(P<0.05);HCQ组小鼠唾液流率明显增加(P<0.05)。颌下腺组织病理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病理评分、淋巴细胞浸润灶数目、淋巴浸润灶面积百分比均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化湿润燥方组的病理评分、淋巴细胞浸润灶数目均明显降低(P<0.05),化湿润燥方组和HCQ组的淋巴浸润灶面积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IHC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AQP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与模型组和HCQ组比较,化湿润燥方组AQP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化湿润燥方可以改善SS模型小鼠颌下腺腺泡细胞的分泌功能和腺体结构损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颌下腺细胞AQP5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湿润燥方 干燥综合征 颌下腺 NOD/Ltj小鼠 水通道蛋白5(AQP5)
原文传递
温针灸外关穴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可 钟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6期137-139,共3页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行温针灸外关穴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辽宁省优抚医院2019年6月—2020年10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治疗为基...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行温针灸外关穴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辽宁省优抚医院2019年6月—2020年10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治疗为基础,行温针灸外关穴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VAS与手部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80.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行温针灸外关穴治疗,患者手部水肿、肩部疼痛明显改善,上肢运动能力提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温针灸 外关穴 肩痛 手部水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