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转移、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创新能力研究——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区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卓乘风 白洋 邓峰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3-59,共7页
文章采用DEA-Windows法测算出2004-2016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区创新效率,在控制创新空间关联效应的基础上,运用空间交叉模型考察了产业转移对地区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基础设施的异质性杠杆作用;并进一步对不同基础设施的最优投资... 文章采用DEA-Windows法测算出2004-2016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区创新效率,在控制创新空间关联效应的基础上,运用空间交叉模型考察了产业转移对地区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基础设施的异质性杠杆作用;并进一步对不同基础设施的最优投资结构进行了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当前经济带各地区本地创新活动会抑制要素关联地区的创新活动;承接产业转移能够显著提升经济带各地区创新能力;尽管科技型基础设施投资相比一般性基础设施,其“撬动”产业转移发挥创新效应的杠杆作用更为显著;但进一步分析发现,当科技型基础设施投资比重超越9.4%时,产业转移对丝路带地区创新能力的边际效应有所削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基础设施投资 区域创新能力 sac模型
下载PDF
函数曲面参数率定方法在SAC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赖善证 瞿思敏 +1 位作者 包为民 罗良丰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73-983,共11页
传统优化算法和现代优化算法均是基于目标函数曲面寻求优值,而大多数参数率定方法的目标函数均为误差平方和。直观看来,基于误差平方和的目标函数曲面往往较参数函数曲面更为复杂。此外,这些算法常常无法证明寻得的优值是全局优值,而且... 传统优化算法和现代优化算法均是基于目标函数曲面寻求优值,而大多数参数率定方法的目标函数均为误差平方和。直观看来,基于误差平方和的目标函数曲面往往较参数函数曲面更为复杂。此外,这些算法常常无法证明寻得的优值是全局优值,而且计算过程较复杂,效率较低。鉴于此,提出函数曲面参数率定方法,并应用于SAC理想模型和实际模型的参数率定。首先,通过理想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其次,通过东张流域13年日资料和13场洪水验证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是可行的、效率与精度皆较高,是一种有效的参数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曲面 参数率定方法 参数优选 sac模型
原文传递
交通可达性、集聚外部性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振华 刘翘楚 江金启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6-61,共6页
基于中国282个城市面板数据,将交通可达性纳入产业集聚对区域高质量发展影响的非线性框架,分别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验证三者间的逻辑关系。结果发现:制造业集聚和服务业集聚对区域高质量发展有非线性影响;产业集聚的外部性... 基于中国282个城市面板数据,将交通可达性纳入产业集聚对区域高质量发展影响的非线性框架,分别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验证三者间的逻辑关系。结果发现:制造业集聚和服务业集聚对区域高质量发展有非线性影响;产业集聚的外部性表现为拥挤效应;交通可达性在产业集聚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交通可达性提高会放大产业集聚的负外部性进而降低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因此,政府在尝试释放和扩大产业集聚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外部性时,应该充分考虑交通可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可达性 产业集聚 区域高质量发展 门槛模型 sac模型
原文传递
法制环境、银行业市场结构与普惠金融 被引量:5
4
作者 粟勤 孟娜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8-38,共11页
基于2006—2011年31个省级区域的经济与金融数据,构建静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法制环境、银行业市场结构与普惠金融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区普惠金融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且法制环境、银行业市场结构对普惠... 基于2006—2011年31个省级区域的经济与金融数据,构建静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法制环境、银行业市场结构与普惠金融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区普惠金融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且法制环境、银行业市场结构对普惠金融的影响存在空间关联效应。地区法制环境的改善既能够直接对普惠金融产生积极促进作用,又能够通过优化银行业市场结构进而对普惠金融产生积极影响;地区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优化有助于促进普惠金融的持续发展。不同地区法制环境、政府作为和经济发展水平作用下的银行业市场结构(HHI)调整都对普惠金融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环境 银行业市场结构 普惠金融 sac模型 SEM模型
下载PDF
高低字频对汉字记忆中错误联接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红椿 张积家 刘鸣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9年第4期51-54,共4页
通过实验考察高低字频对汉字记忆中错误联接的影响。实验表明,汉字再认记忆中出现了频率的镜子效应,但在反应时间限制下,镜子效应中对学习词的正确再认率的差异消失。被试对低频联合诱字的错误再认率高于高频联合诱字。无论是高频字还... 通过实验考察高低字频对汉字记忆中错误联接的影响。实验表明,汉字再认记忆中出现了频率的镜子效应,但在反应时间限制下,镜子效应中对学习词的正确再认率的差异消失。被试对低频联合诱字的错误再认率高于高频联合诱字。无论是高频字还是低频字,被试对联合诱字的反应时都长于对学习字和无关字的反应时。研究结果可用修正后的激活混淆来源理论(source of activation confusion,SAC)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误联结 联合诱字 字频 镜子效应 sac模型
下载PDF
为什么“华为你学不会”?
6
作者 谭俊峰 《企业管理》 2023年第5期29-31,共3页
近年来,市场上一些带有华为标签的培训项目上座率通常很高,一众有着华为从业经历,或在职或离职的主讲嘉宾们轮番登场,无疑为华为管理方式的传播和解读提供了新活力、新视角、新机会。
关键词 华为 实证主义 诠释主义 sac模型 组织防卫
下载PDF
情节记忆中的前摄干扰:神经心理药物学及计算认知建模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符仲芳 孙洵伟 梁佩鹏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2-499,共8页
记忆障碍患者的前摄干扰敏感性显著上升,但其认知机制仍不清楚。结合神经心理药物学实验和计算认知建模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实验为被试内、双盲设计,由健康成年人进行两次词对任务的学习,间隔一周,两次测试中或注射0.03 mg/kg体... 记忆障碍患者的前摄干扰敏感性显著上升,但其认知机制仍不清楚。结合神经心理药物学实验和计算认知建模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实验为被试内、双盲设计,由健康成年人进行两次词对任务的学习,间隔一周,两次测试中或注射0.03 mg/kg体重咪唑安定或注射相同浓度的生理盐水。学习过程中及学习结束后进行测试,要求被试根据线索词回忆靶词。实验结果发现,注射咪唑安定可引起情节记忆的短时下降,两种注射条件下均呈现明显的前摄干扰;与生理盐水条件相比,注射咪唑安定时引起的前摄干扰显著较高。基于SAC(Source of Action Confusion)的计算认知建模结果较好地拟合了实验数据。这一结果提示,编码困难可能是记忆障碍患者前摄干扰敏感性较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安定 前摄干扰 计算认知建模 sac模型
下载PDF
汉字记忆中错误联接的码相加效应
8
作者 王红椿 刘鸣 张积家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09年第3期213-218,共6页
采用错误联接的实验范式考察汉字记忆中的码相加效应。实验1采用形码加义码,结果发现对义似形似组的特征诱字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义异形似组的。实验2采用形码加音码,结果发现对音似形似组的诱字的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音异形似组的。研究... 采用错误联接的实验范式考察汉字记忆中的码相加效应。实验1采用形码加义码,结果发现对义似形似组的特征诱字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义异形似组的。实验2采用形码加音码,结果发现对音似形似组的诱字的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音异形似组的。研究表明汉语记忆中的错误联接存在码相加效应。研究结果可用激活混淆来源理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误联结 特征诱字 码相加效应 sac模型
下载PDF
字频和加工水平对汉字记忆中错误联接的影响
9
作者 王红椿 刘鸣 张积家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3-806,共4页
通过实验考察字频和加工水平对汉字记忆中错误联接的影响。研究表明:汉字再认记忆中出现频率和强度的镜子效应。低频联合诱字的错误再认率高于高频联合诱字的错误再认率。加工水平对联合诱字的错误再认率没有影响。研究可用修正后的SAC... 通过实验考察字频和加工水平对汉字记忆中错误联接的影响。研究表明:汉字再认记忆中出现频率和强度的镜子效应。低频联合诱字的错误再认率高于高频联合诱字的错误再认率。加工水平对联合诱字的错误再认率没有影响。研究可用修正后的SAC模型进行解释,修正后的模型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误联结 联合诱字 字频 镜子效应 sac模型
下载PDF
基于COSMO-SAC模型的离子液体萃取剂的选择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瑞 崔现宝 +2 位作者 吴添 冯天扬 张缨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52-469,共18页
COSMO-SAC模型是计算无限稀释活度因子的一种有效方法,只需知道分子结构,即可进行有机物或离子液体的无限稀释活度因子计算。COSMO-SAC模型中最耗时的计算步骤是产生σ-图谱(σ-profile)的量子化学计算。利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中的DM... COSMO-SAC模型是计算无限稀释活度因子的一种有效方法,只需知道分子结构,即可进行有机物或离子液体的无限稀释活度因子计算。COSMO-SAC模型中最耗时的计算步骤是产生σ-图谱(σ-profile)的量子化学计算。利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中的DMol3模块,建立了包含32种离子液体阴离子和191种离子液体阳离子的σ-图谱数据库。利用σ-图谱数据库和COSMO-SAC模型,针对离子液体液液萃取过程,提出了离子液体萃取剂的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方法。以乙醇-乙酸乙酯体系为研究对象,选择了适宜的离子液体萃取剂,采用乙醇-乙酸乙酯-离子液体三元体系的液液平衡文献数据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COSMO—sac模型 无限稀释活度因子 萃取剂 液液平衡
下载PDF
EG-EGDA分离萃取剂的筛选及其萃取工艺模拟
11
作者 曹江婷 陈布天 +3 位作者 程晓亮 刘娜 代方方 王晨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09,115,共8页
乙酸与乙二醇(EG)的直接酯化法是合成乙二醇二乙酸酯(EGDA)的常用方法,然而,针对产物体系中EG-EGDA共沸物分离萃取剂的选择研究较少.利用COSMO-SAC模型,评价了萃取剂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乙苯对EG-EGDA体系的萃取效果.结果表明,... 乙酸与乙二醇(EG)的直接酯化法是合成乙二醇二乙酸酯(EGDA)的常用方法,然而,针对产物体系中EG-EGDA共沸物分离萃取剂的选择研究较少.利用COSMO-SAC模型,评价了萃取剂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乙苯对EG-EGDA体系的萃取效果.结果表明,四种萃取剂萃取性能遵循乙苯>间二甲苯>甲苯>邻二甲苯规律,乙苯的表面屏蔽电荷主要分布在非极性区,同时具有较大的峰面积,表明乙苯萃取分离共沸体系的能力最强.使用Othmer-Tobias和Hand方程对相平衡数据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相关系数R 2均大于0.99.以乙苯为萃取剂,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萃取分离EG-EGDA的工艺进行模拟优化,结果表明,萃取塔最佳塔板数为4,最佳进料为250 kg/h.回收塔最佳塔板数为7,最佳进料板位置为4,溶剂回收塔的摩尔回流比为2.5,在最优工艺参数下,得到EGDA的回收率为98.15%,模拟结果为分离EG-EGDA的工业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 乙二醇二乙酸酯 萃取剂筛选 COSMO-sac模型 过程模拟
下载PDF
COSMO-SAC法筛选环戊烷/新己烷分离萃取剂及过程模拟 被引量:3
12
作者 戚律 崔佳 +2 位作者 徐荣 李进龙 钟璟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5期43-49,共7页
利用COSMO-SAC溶剂化模型,计算了无限稀释条件下,几种常见卤代烷烃、环烷醇对环戊烷和新己烷的分离选择性。结果表明,三氯丙烷的表面屏蔽电荷主要在非极性区域分布,同时具有一定的氢键供体能力,展现出对环戊烷和新己烷较好的理论分离能... 利用COSMO-SAC溶剂化模型,计算了无限稀释条件下,几种常见卤代烷烃、环烷醇对环戊烷和新己烷的分离选择性。结果表明,三氯丙烷的表面屏蔽电荷主要在非极性区域分布,同时具有一定的氢键供体能力,展现出对环戊烷和新己烷较好的理论分离能力。将其COSMO-SAC模型参数带入AspenPlus软件,对三氯丙烷萃取精馏分离环戊烷和新己烷的工艺进行了模拟。计算显示,剂油比为13时,两塔产品纯度均达到0.98。萃取剂进料板位置对产品纯度和精馏能耗有显著影响,而C5,C6原料进料位置主要影响产品纯度,物质的量回流比为9时,环戊烷和新己烷产品纯度满足要求。通过理论计算溶剂分离选择性、考察剂油比对相对挥发度影响规律、工艺流程计算3个层次的研究,发现筛选的三氯丙烷萃取分离效果优于DM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戊烷 萃取精馏 萃取剂筛选 COSMO-sac模型 流程模拟
下载PDF
正十二烷+联苯+萃取剂三元液液相平衡实验测定及预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天一 梁智 +2 位作者 李佳书 丁延 李进龙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88-1195,共8页
实验测定了常压、温度为303.15,323.15,343.15 K条件下,正十二烷+联苯+有机萃取剂的三元液液相平衡数据。借助分配系数和选择性系数,评价了二甲基亚砜(DMSO)、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糠醛对联苯的萃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温度下,... 实验测定了常压、温度为303.15,323.15,343.15 K条件下,正十二烷+联苯+有机萃取剂的三元液液相平衡数据。借助分配系数和选择性系数,评价了二甲基亚砜(DMSO)、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糠醛对联苯的萃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温度下,不同萃取剂对联苯的分配系数遵循DMF>糠醛>DMSO规律,三者选择性系数DMSO最高。采用NRTL和UNIQUAC热力学模型成功关联了实验数据,获得了新的二元相互作用参数。借助UNIFAC和COSMO-SAC模型预测了不同萃取剂对联苯的萃取效果,除COSMO-SAC模型对DMF体系不能获得分相结果外,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液相平衡 联苯 正十二烷 萃取剂 COSMO-sac模型
下载PDF
基于COSMO-SAC模型计算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
14
作者 朱正浩 许振良 +1 位作者 魏永明 许海涛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4-241,共8页
基于COSMO-SAC模型计算了几类聚合物膜材料与不同溶剂间的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利用溶解度参数与相互作用参数间的关系,分别通过线性拟合和最小二乘法获得了Hildebrand溶解度参数和Hansen溶解度参数。与文献值比较,Hildebrand溶... 基于COSMO-SAC模型计算了几类聚合物膜材料与不同溶剂间的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利用溶解度参数与相互作用参数间的关系,分别通过线性拟合和最小二乘法获得了Hildebrand溶解度参数和Hansen溶解度参数。与文献值比较,Hildebrand溶解度参数计算结果的相对偏差区间为2.44%~17.31%,平均相对偏差为10.13%。当校正因子α=0.6时得到的Hansen溶解度参数相对偏差较小(6.64%),偏差区间为1.66%~13.60%;而α=1时得到的Hansen溶解度参数相对偏差较大(12.62%),偏差区间为5.56%~19.77%;α=0.6时得到的色散分量和偶极分量相对偏差较小,但氢键分量相对偏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度参数 COSMO-sac模型 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 聚合物膜材料
下载PDF
信息量对SAC模型日模参数率定的影响
15
作者 赖善证 《江西建材》 2017年第10期300-300,共1页
对资料信息的有效利用是模型参数率定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而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对模型的参数率定结果影响很大。基于函数曲面直接率定方法,采用无误差的理想模型论证率定SAC模型相关参数所需要的信息量。分别采用从少至多的连续的逐日资料... 对资料信息的有效利用是模型参数率定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而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对模型的参数率定结果影响很大。基于函数曲面直接率定方法,采用无误差的理想模型论证率定SAC模型相关参数所需要的信息量。分别采用从少至多的连续的逐日资料,用函数曲面直接率定方法对SAC模型日模的相关参数进行优选,判断对于不同的参数初值,是否均能收敛到真值。结果表明当采用一年长度资料用于率定三个敏感性产流参数EKC、UZFWM和UZK时,率定结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c模型 参数率定 信息量 函数曲面直接率定方法
下载PDF
信息量对SAC模型次洪参数率定的影响
16
作者 赖善证 《江西建材》 2017年第10期244-244,共1页
对资料信息的有效利用是模型参数率定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而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对模型的参数率定结果影响很大。基于函数曲面直接率定方法,采用无误差的理想模型论证率定SAC次洪模型相关参数所需要的信息量。分别采用从少至多的连续的逐... 对资料信息的有效利用是模型参数率定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而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对模型的参数率定结果影响很大。基于函数曲面直接率定方法,采用无误差的理想模型论证率定SAC次洪模型相关参数所需要的信息量。分别采用从少至多的连续的逐场洪水资料,用函数曲面直接率定方法对SAC模型次洪的相关参数进行优选,判断对于不同的参数初值,是否均能收敛到真值。结果表明当采用两场洪水资料用于率定六个个敏感性产汇流参数REXP、CS、CI、CG、KE、XE时,率定结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c模型 参数率定 信息量 函数曲面直接率定方法
下载PDF
基于SAC模型的改进遗传算法求解TSP问题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斌 刘卫国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80-1693,共14页
遗传算法(GA)的全局搜索能力强,易于操作,但其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值。针对以上问题,利用深度强化学习模型SAC对遗传算法进行改进,并将其应用至旅行商问题(TSP)的求解。改进算法将种群作为与智能体(agent)交互的环境,引入贪心算... 遗传算法(GA)的全局搜索能力强,易于操作,但其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值。针对以上问题,利用深度强化学习模型SAC对遗传算法进行改进,并将其应用至旅行商问题(TSP)的求解。改进算法将种群作为与智能体(agent)交互的环境,引入贪心算法对环境进行初始化,使用改进后的交叉与变异运算作为agent的动作空间,将种群的进化过程视为一个整体,以最大化种群进化过程的累计奖励为目标,结合当前种群个体适应度情况,采用基于SAC的策略梯度算法,生成控制种群进化的动作策略,合理运用遗传算法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优化种群的进化过程,平衡种群收敛速度与遗传操作次数之间的关系。对TSPLIB实例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遗传算法可有效地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在提高种群收敛速度的同时,减少寻优过程的迭代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学习 遗传算法(GA) 旅行商问题(TSP) 深度策略梯度 soft actor-critic(sac)模型
下载PDF
4种有机萃取剂萃取柴油中偏三甲苯的分离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延 孙宇航 +2 位作者 陈道启 赵德明 李进龙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2-591,共10页
以正癸烷模拟柴油中的烷烃,偏三甲苯模拟柴油中的芳烃,实验测定了303.15~343.15 K及常压下正癸烷+偏三甲苯+有机萃取剂液-液相平衡数据,借助分配系数和选择性系数,系统评价了环丁砜、二甲亚砜(DMSO)、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N-甲酰吗啉... 以正癸烷模拟柴油中的烷烃,偏三甲苯模拟柴油中的芳烃,实验测定了303.15~343.15 K及常压下正癸烷+偏三甲苯+有机萃取剂液-液相平衡数据,借助分配系数和选择性系数,系统评价了环丁砜、二甲亚砜(DMSO)、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N-甲酰吗啉(NFM)对偏三甲苯的萃取效果。结果表明:相同温度下,不同萃取剂对偏三甲苯的摩尔分配系数从大到小顺序为DMF、NFM、DMSO、环丁砜,选择性从大到小依次为环丁砜、DMSO、NFM、DMF。采用NRTL和UNIQUAC热力学模型成功关联了实验数据,获得了新的二元相互作用参数。借助片段活度系数类导体屏蔽(COSMO-SAC)模型预测了环丁砜、NFM和DMSO 3种萃取剂对偏三甲苯的脱除效果,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趋势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柴油脱重芳烃萃取剂筛选和过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脱芳烃 偏三甲苯 液-液萃取 萃取剂 片段活度系数类导体屏蔽(COSMO-sac)模型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