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16
篇文章
<
1
2
…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法治社会的法律统一
被引量:
28
1
作者
汪习根
廖奕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2004年第5期110-119,共10页
法律统一是法律统一性和法律统一化的内外结合 ,具有显著的理念性、专业性和动态性。法律统一是法治社会的基本前提。然而 ,在当今中国 ,法律不统一构成了法治社会建构的巨型瓶颈。本文分析了中国法律不统一的深层原因并指出了法律统一...
法律统一是法律统一性和法律统一化的内外结合 ,具有显著的理念性、专业性和动态性。法律统一是法治社会的基本前提。然而 ,在当今中国 ,法律不统一构成了法治社会建构的巨型瓶颈。本文分析了中国法律不统一的深层原因并指出了法律统一的基本路径和具体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
法治
中国
建构
民间习惯法
原文传递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法治社会建设探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黑静洁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3-169,共7页
法治社会是一个具有价值认同、规则多元和社会共治属性的社会治理形态。法治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在于强化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塑造社会整体法治信仰。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人情社会,要实现向法治社会的成功转型,必须从传统观念中探寻与法治...
法治社会是一个具有价值认同、规则多元和社会共治属性的社会治理形态。法治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在于强化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塑造社会整体法治信仰。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人情社会,要实现向法治社会的成功转型,必须从传统观念中探寻与法治观念的内在契合,引导民众逐渐实现由人情意识向法治意识的转变,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制度建设、规范运行到心理认同等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都对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在立法、执法、司法、法治教育和法治人才队伍建设中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确保法治社会建设目标如期实现的根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社会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法治中国的“一体建设”
3
作者
程金华
《复旦公共行政评论》
2023年第2期1-19,共19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方略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但迄今为止,法治“一体建设”没有被理论界完全说透,在全国和各个地方政府陆续发布的“十四五”法治建设规划中,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基于已有研...
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方略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但迄今为止,法治“一体建设”没有被理论界完全说透,在全国和各个地方政府陆续发布的“十四五”法治建设规划中,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基于已有研究,本文从两个角度进一步阐释法治“一体建设”的内涵:一是从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角度,认为法治国家是执政党依法执政下的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是一个相互融合的整体。二是从法治建设的任务目标看,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在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四大领域均有主体建设和辅助建设目标,并且这些建设目标是融为一体的。基于法治“一体建设”的考量,法治社会因之在整个法治国家建设中具有基础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一体建设
原文传递
论县域治理法治化
被引量:
3
4
作者
陈金钊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65-73,81,共10页
县域治理法治化是法治中国建设的组成部分,它不仅牵涉到国家、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权力,还涉及央地权力重新配置等问题。县域治理的法治化路径究竟是应由法治政府引领,还是由法治社会引领,值得探究。从宏观层面上看,县域治理的法治化过程,...
县域治理法治化是法治中国建设的组成部分,它不仅牵涉到国家、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权力,还涉及央地权力重新配置等问题。县域治理的法治化路径究竟是应由法治政府引领,还是由法治社会引领,值得探究。从宏观层面上看,县域治理的法治化过程,国家主义之下的政府万能思想应该受到抑制,社会组织的作用应该凸显与强化。因而,在全面推进法治中国战略的同时,需把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以此实现县域治理法治化。从微观层面上看,需要明确及强化不同治理主体的主体治理地位,将县域治理中的矛盾与冲突纳入到法律关系调整的范畴,发挥多元主体依法治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治理
法治化
法治社会
法治政府
法治中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构建和谐社会应当首先创建法治社会
被引量:
4
5
作者
杨宝国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26,共7页
法治社会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核心内容,是和谐社会的前提基础和制度保障,因此,和谐社会实质上就是一种法治社会。法治社会的终极目标就是和谐社会,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与保障,所以,构建和谐社会应当首先创建法治社会,构建和谐...
法治社会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核心内容,是和谐社会的前提基础和制度保障,因此,和谐社会实质上就是一种法治社会。法治社会的终极目标就是和谐社会,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与保障,所以,构建和谐社会应当首先创建法治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
和谐社会
法治社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法治教育的内涵与目标
被引量:
1
6
作者
李亚娟
肖周录
《未来与发展》
2017年第7期73-78,共6页
法治社会是服从规则的治理,法治教育则是让规则铭刻在公民心中的教育实践活动。普法教育侧重于知识教育,是工具理性主导的对象化教育,强调法律知识的输入而忽视了理性行为的输出。当代法治教育应该是建立在交往理性基础上的价值教育,将...
法治社会是服从规则的治理,法治教育则是让规则铭刻在公民心中的教育实践活动。普法教育侧重于知识教育,是工具理性主导的对象化教育,强调法律知识的输入而忽视了理性行为的输出。当代法治教育应该是建立在交往理性基础上的价值教育,将受教育者视为主体,致力于教化人心,通过培养法治意识与法治理念,进而影响公民的日常行为。法治教育的具体目标则是培养民众主体意识,实现法治价值认同,培育其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实现法治社会有序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社会
法治教育
法律认同
法治精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的公民道德建设研究
7
作者
李全文
赵永明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92-96,共5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全面依法治国成为新时期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其重要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法治与德治的互动效应理论,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需要以公民道德建设为基础。在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实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全面依法治国成为新时期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其重要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法治与德治的互动效应理论,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需要以公民道德建设为基础。在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实践层面,必须立足全面依法治国的道德环境,将公民道德建设融入法治建设过程当中,探讨公民道德建设的内涵、意义和面临的困境,提出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公民道德建设的可行性路径。这不仅对推动国家法治化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依法治国
公民道德
法治社会
道德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意蕴
被引量:
68
8
作者
陈金钊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4,共10页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社会发展是政治管理手段的巨大变革。这意味着,以"革命"方式推进社会发展意识形态的终结;以权力为主导的纵向管理模式将出现平面化趋势,公权力机关和社会组织将会依据法律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共同实施...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社会发展是政治管理手段的巨大变革。这意味着,以"革命"方式推进社会发展意识形态的终结;以权力为主导的纵向管理模式将出现平面化趋势,公权力机关和社会组织将会依据法律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共同实施社会管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不可缺少的工具,对社会管理创新以及社会转型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为实现社会长期稳定的发展,需要用法律限制权力的任意行使,把权力圈在笼子里面,充分发挥法律和法律方法的功能,重视法律的权威以及逻辑推理、修辞论证和理解解释等方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国家
法治社会
法治思维
法治方式
法律方法
原文传递
论我国地方法治社会建设的着力点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
13
9
作者
李鑫
马静华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08-114,共7页
法治建设不仅包含中央政府对全国法治的顶层设计,还包括地方各级政府的法治构建。由于"地方"的区域性、基层性、自主性和差异性等基本属性,地方法治建设不仅已成国家法治建设进程中实践性最强、基础性最广、地方自主性发挥空...
法治建设不仅包含中央政府对全国法治的顶层设计,还包括地方各级政府的法治构建。由于"地方"的区域性、基层性、自主性和差异性等基本属性,地方法治建设不仅已成国家法治建设进程中实践性最强、基础性最广、地方自主性发挥空间最大的部分,也已成我国法治建设中可能性最多,差异性最大的部分。作为地方法治建设的着力点,地方法治社会建设应具充分的发展空间,为此,我们要在符合中共中央作出的我国法治建设总体部署的前提下,在维护我国法制统一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情况,重塑地方社会的治理模式,通过法治和其他社会治理手段的共同运用,实现地方治理权力行使的法治化和规范化、实现地方治理权力在政府、社会团体、经济组织、公民个人之间的重新分配。这种路径的设置不仅符合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的重要指示精神,也将为实现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地方法治社会
社会治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催生法治社会的社会权力引擎
被引量:
7
10
作者
蔡宝刚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4-121,共8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定将法治社会建设提高到与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建设一体建设的地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定将法治社会建设提高到与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建设一体建设的地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法治社会建设备受关注。法治社会的主旨是社会领域的依法自主治理,法治社会建设主要应由社会权力来推进,社会权力是催生法治社会的主要动力引擎,社会权力的健康成长和机制运行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内生动力和关键因素。要认真对待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就要认真对待法治社会建设,要认真对待法治社会建设就必须认真对待社会权力的引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现代化
法治社会
国家权力
社会权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公民参与和法治社会建设
被引量:
4
11
作者
冯静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124-126,共3页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公民参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公民参与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公民的文化素养较低;公民参与遭遇政治体制困境;公民与政府信息不对称等。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完善公民参与制度、协调专家与公民...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公民参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公民参与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公民的文化素养较低;公民参与遭遇政治体制困境;公民与政府信息不对称等。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完善公民参与制度、协调专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政府信息公开化等是消解公民参与实践困境和建设法治社会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
公民参与
法治社会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现状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
4
12
作者
张学亮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2期50-52,共3页
当前,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突出表现为轻法意识、畏法意识、无讼意识、伦理意识等。产生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法律自身的问题,也有历史文化方面的原因,还有法律运行状况及社会控制层面的原因。因此,应多渠道培育农民的现代法...
当前,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突出表现为轻法意识、畏法意识、无讼意识、伦理意识等。产生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法律自身的问题,也有历史文化方面的原因,还有法律运行状况及社会控制层面的原因。因此,应多渠道培育农民的现代法律意识,从而实现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的法律建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意识
依法治国
熟人社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集中体现了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13
作者
雷梅英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7,共4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民主政治、公平主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民主政治、公平主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中外法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的、先进的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集中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也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理念
和谐社会
构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依法治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
14
作者
唐元平
瞿威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83-89,共7页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本文首先回顾...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从"人治"到"法治"的历史进程。其次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文明进步、国家长治久安、改进党领导方式四个方面来阐明依法治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
中国
市场经济
法律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
132
15
作者
姜明安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共8页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个概念在同一时空使用时,法治国家指整个国家公权力的法治化;法治政府主要指国家行政权行使的法治化;法治社会则主要指政党和其他社会共同体行使社会公权力的法治化。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个概念在同一时空使用时,法治国家指整个国家公权力的法治化;法治政府主要指国家行政权行使的法治化;法治社会则主要指政党和其他社会共同体行使社会公权力的法治化。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相互关系是:建设法治国家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前提,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建设法治国家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基础,建设法治社会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条件;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社会的保障,建设法治社会是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原文传递
数智治理的法治悖论
被引量:
63
16
作者
马长山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3-74,共12页
数智治理是以数据和算法为中枢,以平台为载体,实现数字化和智慧化一体交融、万物互联、人机协同的新型治理形态。它具有敏捷性、节点性、穿越性等鲜明特征,是反映数字时代发展规律的主导治理形态,带来了人类社会治理的迭代升级。然而,...
数智治理是以数据和算法为中枢,以平台为载体,实现数字化和智慧化一体交融、万物互联、人机协同的新型治理形态。它具有敏捷性、节点性、穿越性等鲜明特征,是反映数字时代发展规律的主导治理形态,带来了人类社会治理的迭代升级。然而,由于错综复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它也存在数智赋权、数智参与、数智规制、数智人文四重法治悖论。因此,亟须对数智治理进行合理定位,将其纳入数字法治框架,培养数字公民能力,构筑数字社会“道德基础设施”,从而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效果,促进数字法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治理
数智治理
数字政府
数字公民
数字法治
数字社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我救济的权利
被引量:
33
17
作者
贺海仁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3-74,共12页
权利救济是在权利被侵害后对权利的恢复、修复、补偿、赔偿或对侵权的矫正,它是一项实现权利的权利,争取权利的权利。权利救济是自我救济的权利,即权利人或权利主体对其权利的自我判断和自我实现的资格和能力。私力救济、公力救济和自...
权利救济是在权利被侵害后对权利的恢复、修复、补偿、赔偿或对侵权的矫正,它是一项实现权利的权利,争取权利的权利。权利救济是自我救济的权利,即权利人或权利主体对其权利的自我判断和自我实现的资格和能力。私力救济、公力救济和自力救济,是自我救济权利的三种外在表现形式。从自我救济权利出发,当代权利救济问题的实质是以自我救济权利为基点整合公力救济和自力救济。塑造合格的权利主体、倡导司法节制观和建构正义的社会结构有助于权利救济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救济权利
权利救济
法治社会
私力救济
公力救济
原文传递
法治秩序的社会之维
被引量:
32
18
作者
庞正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5,共13页
单凭国家立法展开的法治实践对社会秩序化需求的满足具有不可克服的天然局限性,主要包括国家立法在内容上的限度和调整机制的滞后两大方面。因此国家立法不能否定和完全替代社会自我生成秩序的能力。社会组织是社会自我秩序化的现实践行...
单凭国家立法展开的法治实践对社会秩序化需求的满足具有不可克服的天然局限性,主要包括国家立法在内容上的限度和调整机制的滞后两大方面。因此国家立法不能否定和完全替代社会自我生成秩序的能力。社会组织是社会自我秩序化的现实践行者,它在自我内部追求理性行动和组织秩序,同时在外部为国家与社会的交互作用提供良性且有效的机制,进而缔造出健康而非压制的社会秩序。中国法治成长的真正本土资源来自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体的经济交往活动和社会组织的自治行动,其最直接的资源载体就是由各类社会组织缔造的非正式制度。以社会组织为主体充分发挥社会自我秩序化功能,是法治秩序实现的有效路径,也是弥补我国政府推进型法治的动力单一性缺陷的必要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秩序
社会
社会组织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语境下的民主与法治
被引量:
27
19
作者
李林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21,共19页
在我国语境下,可从国家权力、国家制度、公民权利三个角度理解民主,区分民主的本质与其实现形式,识别民主的功能及其局限。在民主与法治的位阶关系中,两者存在三种基本关系:上下位阶中的决定关系,并列位阶中的互动关系,下上位阶中的从...
在我国语境下,可从国家权力、国家制度、公民权利三个角度理解民主,区分民主的本质与其实现形式,识别民主的功能及其局限。在民主与法治的位阶关系中,两者存在三种基本关系:上下位阶中的决定关系,并列位阶中的互动关系,下上位阶中的从属关系。社会主义法治通过对民主的确认、引导和规制三种主要形式,实现对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法治通过自己特有途径和功能,保障并促进社会和谐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法治
和谐社会
原文传递
试析“四个全面”战略架构的内在关系——基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纵深思考
被引量:
23
20
作者
张书林
《宁夏党校学报》
2015年第1期5-11,共7页
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始,当代中国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四个全面"之战略架构。"四个全面"战略架构基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领导、全...
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始,当代中国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四个全面"之战略架构。"四个全面"战略架构基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手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保障的价值定位和关联逻辑,已经初步建构形成了内在统一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党的建设
小康社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法治社会的法律统一
被引量:
28
1
作者
汪习根
廖奕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法学博士
出处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2004年第5期110-119,共10页
文摘
法律统一是法律统一性和法律统一化的内外结合 ,具有显著的理念性、专业性和动态性。法律统一是法治社会的基本前提。然而 ,在当今中国 ,法律不统一构成了法治社会建构的巨型瓶颈。本文分析了中国法律不统一的深层原因并指出了法律统一的基本路径和具体方式。
关键词
法律
法治
中国
建构
民间习惯法
Keywords
legal
unity,
the
rule
-of-
law
society
,
the
building
of
rule
of
law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法治社会建设探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黑静洁
机构
北方民族大学法学院
出处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3-169,共7页
基金
北方民族大学校级科研平台“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团队”。
文摘
法治社会是一个具有价值认同、规则多元和社会共治属性的社会治理形态。法治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在于强化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塑造社会整体法治信仰。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人情社会,要实现向法治社会的成功转型,必须从传统观念中探寻与法治观念的内在契合,引导民众逐渐实现由人情意识向法治意识的转变,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制度建设、规范运行到心理认同等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都对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在立法、执法、司法、法治教育和法治人才队伍建设中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确保法治社会建设目标如期实现的根本路径。
关键词
法治社会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习近平法治思想
Keywords
rule
-of-
law
society
Legal
Culture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
XI
Jin-ping’s
Thought
on
rule
of
law
分类号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法治中国的“一体建设”
3
作者
程金华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
出处
《复旦公共行政评论》
2023年第2期1-19,共19页
文摘
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方略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但迄今为止,法治“一体建设”没有被理论界完全说透,在全国和各个地方政府陆续发布的“十四五”法治建设规划中,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基于已有研究,本文从两个角度进一步阐释法治“一体建设”的内涵:一是从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角度,认为法治国家是执政党依法执政下的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是一个相互融合的整体。二是从法治建设的任务目标看,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在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四大领域均有主体建设和辅助建设目标,并且这些建设目标是融为一体的。基于法治“一体建设”的考量,法治社会因之在整个法治国家建设中具有基础地位。
关键词
法治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一体建设
Keywords
rule
of
law
rule
-of-
law
State
rule
-of-
law
Government
rule
-of-
law
society
Unified
Construction
of
rule
of
law
分类号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县域治理法治化
被引量:
3
4
作者
陈金钊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方法研究院
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65-73,81,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系解释的原理
方法及运用"(17BFX165)
文摘
县域治理法治化是法治中国建设的组成部分,它不仅牵涉到国家、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权力,还涉及央地权力重新配置等问题。县域治理的法治化路径究竟是应由法治政府引领,还是由法治社会引领,值得探究。从宏观层面上看,县域治理的法治化过程,国家主义之下的政府万能思想应该受到抑制,社会组织的作用应该凸显与强化。因而,在全面推进法治中国战略的同时,需把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以此实现县域治理法治化。从微观层面上看,需要明确及强化不同治理主体的主体治理地位,将县域治理中的矛盾与冲突纳入到法律关系调整的范畴,发挥多元主体依法治理作用。
关键词
县域治理
法治化
法治社会
法治政府
法治中国
Keywords
county
governance
legalization
rule
-of-
law
society
rule
-of-
law
government
rule
-of-
law
China
分类号
DF0-051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构建和谐社会应当首先创建法治社会
被引量:
4
5
作者
杨宝国
机构
江南大学法政学院
出处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26,共7页
文摘
法治社会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核心内容,是和谐社会的前提基础和制度保障,因此,和谐社会实质上就是一种法治社会。法治社会的终极目标就是和谐社会,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与保障,所以,构建和谐社会应当首先创建法治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途径。
关键词
构建
和谐社会
法治社会
Keywords
es.tablishment
harmonious
society
rule
-of-
law
society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法治教育的内涵与目标
被引量:
1
6
作者
李亚娟
肖周录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
出处
《未来与发展》
2017年第7期73-78,共6页
基金
2013年度陕西省社科届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2013C051):法治教育的经验与价值研究
文摘
法治社会是服从规则的治理,法治教育则是让规则铭刻在公民心中的教育实践活动。普法教育侧重于知识教育,是工具理性主导的对象化教育,强调法律知识的输入而忽视了理性行为的输出。当代法治教育应该是建立在交往理性基础上的价值教育,将受教育者视为主体,致力于教化人心,通过培养法治意识与法治理念,进而影响公民的日常行为。法治教育的具体目标则是培养民众主体意识,实现法治价值认同,培育其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实现法治社会有序运行。
关键词
法治社会
法治教育
法律认同
法治精神
Keywords
the
rule
-of-
law
society
,
the
law
-related
Education,
legal
identity,
the
Value
of
rule
-of-
law
,
the
Spirit
of
rule
-of-
law
分类号
D902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的公民道德建设研究
7
作者
李全文
赵永明
机构
阜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92-96,共5页
基金
2015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研究"(AHSKY2015D06)
2015年阜阳师范学院教研项目"大学生法治教育整体优化研究"(2015JYXM27)
2014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美丽中国视域下‘90后’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研究"(2014SK021)
文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全面依法治国成为新时期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其重要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法治与德治的互动效应理论,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需要以公民道德建设为基础。在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实践层面,必须立足全面依法治国的道德环境,将公民道德建设融入法治建设过程当中,探讨公民道德建设的内涵、意义和面临的困境,提出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公民道德建设的可行性路径。这不仅对推动国家法治化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全面依法治国
公民道德
法治社会
道德建设
Keywords
comprehensively
advance
law
-based
governance
civic
morality
rule
-of-
law
society
boosting
of
morality
分类号
G41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意蕴
被引量:
68
8
作者
陈金钊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出处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4,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法律方法理论研究"(10JJD82000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社会发展是政治管理手段的巨大变革。这意味着,以"革命"方式推进社会发展意识形态的终结;以权力为主导的纵向管理模式将出现平面化趋势,公权力机关和社会组织将会依据法律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共同实施社会管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不可缺少的工具,对社会管理创新以及社会转型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为实现社会长期稳定的发展,需要用法律限制权力的任意行使,把权力圈在笼子里面,充分发挥法律和法律方法的功能,重视法律的权威以及逻辑推理、修辞论证和理解解释等方法的作用。
关键词
法治国家
法治社会
法治思维
法治方式
法律方法
Keywords
country
of
rule
-
of
-
law
the
society
rule
d
by
law
thinking
guided
by
law
action
guided
by
law
legal
method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我国地方法治社会建设的着力点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
13
9
作者
李鑫
马静华
机构
四川大学法学院
出处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08-114,共7页
基金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依法执政理念的树立及其实践"(SC13FZ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法治建设不仅包含中央政府对全国法治的顶层设计,还包括地方各级政府的法治构建。由于"地方"的区域性、基层性、自主性和差异性等基本属性,地方法治建设不仅已成国家法治建设进程中实践性最强、基础性最广、地方自主性发挥空间最大的部分,也已成我国法治建设中可能性最多,差异性最大的部分。作为地方法治建设的着力点,地方法治社会建设应具充分的发展空间,为此,我们要在符合中共中央作出的我国法治建设总体部署的前提下,在维护我国法制统一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情况,重塑地方社会的治理模式,通过法治和其他社会治理手段的共同运用,实现地方治理权力行使的法治化和规范化、实现地方治理权力在政府、社会团体、经济组织、公民个人之间的重新分配。这种路径的设置不仅符合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的重要指示精神,也将为实现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依法治国
地方法治社会
社会治理
Keywords
rule
a
country
by
law
local
society
governed
by
law
social
governance
分类号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催生法治社会的社会权力引擎
被引量:
7
10
作者
蔡宝刚
机构
扬州大学法学院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4-121,共8页
基金
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文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定将法治社会建设提高到与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建设一体建设的地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法治社会建设备受关注。法治社会的主旨是社会领域的依法自主治理,法治社会建设主要应由社会权力来推进,社会权力是催生法治社会的主要动力引擎,社会权力的健康成长和机制运行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内生动力和关键因素。要认真对待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就要认真对待法治社会建设,要认真对待法治社会建设就必须认真对待社会权力的引擎作用。
关键词
法治现代化
法治社会
国家权力
社会权力
Keywords
modernization
of
rule
-by-
law
a
rule
-by-
law
society
state
power
social
power
分类号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公民参与和法治社会建设
被引量:
4
11
作者
冯静
机构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124-126,共3页
文摘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公民参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公民参与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公民的文化素养较低;公民参与遭遇政治体制困境;公民与政府信息不对称等。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完善公民参与制度、协调专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政府信息公开化等是消解公民参与实践困境和建设法治社会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改革
公民参与
法治社会建设
Keywords
reform
citizen
particip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society
分类号
D621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现状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
4
12
作者
张学亮
机构
石油大学
出处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2期50-52,共3页
文摘
当前,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突出表现为轻法意识、畏法意识、无讼意识、伦理意识等。产生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法律自身的问题,也有历史文化方面的原因,还有法律运行状况及社会控制层面的原因。因此,应多渠道培育农民的现代法律意识,从而实现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的法律建设目标。
关键词
法律意识
依法治国
熟人社会
Keywords
legal
consciousness
rule
the
country
by
law
acquaintance
society
分类号
D920.4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集中体现了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13
作者
雷梅英
机构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出处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7,共4页
文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民主政治、公平主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中外法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的、先进的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集中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也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关键词
法治理念
和谐社会
构建
Keywords
rule
-by-
law
sense
harmony
society
construct
分类号
DF815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依法治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
14
作者
唐元平
瞿威
机构
中山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83-89,共7页
文摘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从"人治"到"法治"的历史进程。其次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文明进步、国家长治久安、改进党领导方式四个方面来阐明依法治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
中国
市场经济
法律制度
Keywords
rule
the
country
by
law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rule
d
by
law
分类号
F124.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D920.1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
132
15
作者
姜明安
机构
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共8页
文摘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个概念在同一时空使用时,法治国家指整个国家公权力的法治化;法治政府主要指国家行政权行使的法治化;法治社会则主要指政党和其他社会共同体行使社会公权力的法治化。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相互关系是:建设法治国家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前提,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建设法治国家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基础,建设法治社会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条件;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社会的保障,建设法治社会是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关键词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Keywords
a
country
under
the
rule
of
law
,a
government
under
the
rule
of
law
,a
society
under
the
rule
of
law
分类号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数智治理的法治悖论
被引量:
63
16
作者
马长山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出处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3-74,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字社会的法律治理体系与立法变革”(项目批准号:20&ZD17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数智治理是以数据和算法为中枢,以平台为载体,实现数字化和智慧化一体交融、万物互联、人机协同的新型治理形态。它具有敏捷性、节点性、穿越性等鲜明特征,是反映数字时代发展规律的主导治理形态,带来了人类社会治理的迭代升级。然而,由于错综复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它也存在数智赋权、数智参与、数智规制、数智人文四重法治悖论。因此,亟须对数智治理进行合理定位,将其纳入数字法治框架,培养数字公民能力,构筑数字社会“道德基础设施”,从而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效果,促进数字法治建设。
关键词
智慧治理
数智治理
数字政府
数字公民
数字法治
数字社会
Keywords
smart
governance
digital
smart
governance
digital
government
digital
citizenship
digital
rule
of
law
digital
society
分类号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我救济的权利
被引量:
33
17
作者
贺海仁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出处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3-74,共12页
文摘
权利救济是在权利被侵害后对权利的恢复、修复、补偿、赔偿或对侵权的矫正,它是一项实现权利的权利,争取权利的权利。权利救济是自我救济的权利,即权利人或权利主体对其权利的自我判断和自我实现的资格和能力。私力救济、公力救济和自力救济,是自我救济权利的三种外在表现形式。从自我救济权利出发,当代权利救济问题的实质是以自我救济权利为基点整合公力救济和自力救济。塑造合格的权利主体、倡导司法节制观和建构正义的社会结构有助于权利救济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关键词
自我救济权利
权利救济
法治社会
私力救济
公力救济
Keywords
right
of
remedy,
self
-
defense
right,
rule
of
law
society
分类号
D91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法治秩序的社会之维
被引量:
32
18
作者
庞正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5,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4AZD144)"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研究"
江苏省社科基金基地项目(14JD019)"法治江苏建设中的社会组织功能研究"
文摘
单凭国家立法展开的法治实践对社会秩序化需求的满足具有不可克服的天然局限性,主要包括国家立法在内容上的限度和调整机制的滞后两大方面。因此国家立法不能否定和完全替代社会自我生成秩序的能力。社会组织是社会自我秩序化的现实践行者,它在自我内部追求理性行动和组织秩序,同时在外部为国家与社会的交互作用提供良性且有效的机制,进而缔造出健康而非压制的社会秩序。中国法治成长的真正本土资源来自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体的经济交往活动和社会组织的自治行动,其最直接的资源载体就是由各类社会组织缔造的非正式制度。以社会组织为主体充分发挥社会自我秩序化功能,是法治秩序实现的有效路径,也是弥补我国政府推进型法治的动力单一性缺陷的必要选择。
关键词
法治
秩序
社会
社会组织
Keywords
rule
of
law
order
society
social
organizations
分类号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当代中国语境下的民主与法治
被引量:
27
19
作者
李林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出处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21,共19页
文摘
在我国语境下,可从国家权力、国家制度、公民权利三个角度理解民主,区分民主的本质与其实现形式,识别民主的功能及其局限。在民主与法治的位阶关系中,两者存在三种基本关系:上下位阶中的决定关系,并列位阶中的互动关系,下上位阶中的从属关系。社会主义法治通过对民主的确认、引导和规制三种主要形式,实现对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法治通过自己特有途径和功能,保障并促进社会和谐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民主
法治
和谐社会
Keywords
democracy,
rule
of
law
,
harmonious
society
分类号
D902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试析“四个全面”战略架构的内在关系——基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纵深思考
被引量:
23
20
作者
张书林
机构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党建部
出处
《宁夏党校学报》
2015年第1期5-11,共7页
文摘
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始,当代中国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四个全面"之战略架构。"四个全面"战略架构基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手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保障的价值定位和关联逻辑,已经初步建构形成了内在统一关系。
关键词
依法治国
党的建设
小康社会
Keywords
rule
of
law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well-off
society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法治社会的法律统一
汪习根
廖奕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2004
28
原文传递
2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法治社会建设探析
黑静洁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法治中国的“一体建设”
程金华
《复旦公共行政评论》
2023
0
原文传递
4
论县域治理法治化
陈金钊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构建和谐社会应当首先创建法治社会
杨宝国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当代法治教育的内涵与目标
李亚娟
肖周录
《未来与发展》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的公民道德建设研究
李全文
赵永明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意蕴
陈金钊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68
原文传递
9
论我国地方法治社会建设的着力点与实践路径
李鑫
马静华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催生法治社会的社会权力引擎
蔡宝刚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公民参与和法治社会建设
冯静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现状的成因分析
张学亮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集中体现了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雷梅英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依法治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
唐元平
瞿威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相互关系
姜明安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32
原文传递
16
数智治理的法治悖论
马长山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6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自我救济的权利
贺海仁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33
原文传递
18
法治秩序的社会之维
庞正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32
原文传递
19
当代中国语境下的民主与法治
李林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27
原文传递
20
试析“四个全面”战略架构的内在关系——基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纵深思考
张书林
《宁夏党校学报》
2015
2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