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究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研究共计纳入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17年6月—2021年6月),将12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患者,其中参照组脱落1例,剩余59例,...目的 探究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研究共计纳入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17年6月—2021年6月),将12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患者,其中参照组脱落1例,剩余59例,观察组无脱落,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电针治疗,患者数据对比: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神识昏蒙、偏瘫、口舌歪斜、目偏不瞬、共济失调等)总积分变化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变化、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变化、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变化及CRP水平异常率情况、治疗前后患者简易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upper extremity scale, FMA)及中国卒中量表(chinese stroke scale, CCS)评分变化、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生活质量综合量表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74)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NIHSS评分与ADL评分、CRP水平及CRP水平异常率、FMA及CC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GQOL-74评分等观察指标对比,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NIHSS评分与ADL评分、CRP水平及CRP水平异常率、FMA及CC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GQOL-74评分等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NIHSS评分与ADL评分、CRP水平及CRP水平异常率、FMA及CC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GQOL-74评分等观察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与参照组患者(81.36%,48/59)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57/60)更高(P<0.05)。结论 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良好,患者恢复较好,生活质量提升,值得应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探究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研究共计纳入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17年6月—2021年6月),将12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患者,其中参照组脱落1例,剩余59例,观察组无脱落,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电针治疗,患者数据对比: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神识昏蒙、偏瘫、口舌歪斜、目偏不瞬、共济失调等)总积分变化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变化、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变化、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变化及CRP水平异常率情况、治疗前后患者简易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upper extremity scale, FMA)及中国卒中量表(chinese stroke scale, CCS)评分变化、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生活质量综合量表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74)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NIHSS评分与ADL评分、CRP水平及CRP水平异常率、FMA及CC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GQOL-74评分等观察指标对比,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NIHSS评分与ADL评分、CRP水平及CRP水平异常率、FMA及CC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GQOL-74评分等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NIHSS评分与ADL评分、CRP水平及CRP水平异常率、FMA及CC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GQOL-74评分等观察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与参照组患者(81.36%,48/59)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57/60)更高(P<0.05)。结论 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良好,患者恢复较好,生活质量提升,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