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刺玫籽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殷春燕 杨明建 +2 位作者 穆谈航 昝立峰 陈江魁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1-157,共7页
为提高黄刺玫籽油的贮藏稳定性,以黄刺玫籽油为芯材,麦芽糊精和阿拉伯胶为壁材,蔗糖脂肪酸酯为乳化剂,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得黄刺玫籽油微胶囊。采用单因素以及响应面实验设计,研究壁材复配比、乳化剂添加量、芯壁比、固形物含量对包埋率... 为提高黄刺玫籽油的贮藏稳定性,以黄刺玫籽油为芯材,麦芽糊精和阿拉伯胶为壁材,蔗糖脂肪酸酯为乳化剂,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得黄刺玫籽油微胶囊。采用单因素以及响应面实验设计,研究壁材复配比、乳化剂添加量、芯壁比、固形物含量对包埋率的影响,确定制备黄刺玫籽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壁材比m(麦芽糊精):m(阿拉伯胶)=2.5:1、壁芯比2.5:1、乳化剂添加量1.25%,固形物含量2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黄刺玫籽油微胶囊包埋率为(88.32±2.75)%。60℃烘箱加速保藏实验结果表明,微胶囊化的黄刺玫籽油过氧化值增长速率降低,氧化稳定性明显提高。且黄刺玫籽油微胶囊具备一定的热稳定性,在155℃前质量较稳定,能够满足常规的食品加工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刺玫籽油 微胶囊 包埋率 抗氧化性
原文传递
溶剂法提取黄刺玫籽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殷春燕 杨明建 +2 位作者 张献忠 董占军 昝立峰 《现代食品》 2020年第11期95-99,共5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利用溶剂法提取黄刺玫籽油,考察不同有机溶剂、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粉碎度对黄刺玫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以石油醚作为浸提剂,粉碎度为60目,料液比1∶8(W∶V),浸提温度80℃,浸...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利用溶剂法提取黄刺玫籽油,考察不同有机溶剂、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粉碎度对黄刺玫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以石油醚作为浸提剂,粉碎度为60目,料液比1∶8(W∶V),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2 h。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率为6.76%±0.15%。该方法操作简便,为进一步研究黄刺玫籽油的提取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刺玫籽油 有机溶剂 提取率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黄刺玫籽油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殷春燕 李伶俐 +3 位作者 张献忠 李丹 陈江魁 穆谈航 《食品工业》 CAS 2021年第8期4-8,共5页
为研究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提取黄刺玫籽油的工艺条件,并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油脂品质的影响,试验以石油醚作为提取溶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3个主要影响因素(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及超声温度)进行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设计,确定超声波辅... 为研究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提取黄刺玫籽油的工艺条件,并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油脂品质的影响,试验以石油醚作为提取溶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3个主要影响因素(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及超声温度)进行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设计,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黄刺玫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8(g/mL)、超声温度45℃、超声功率350 W、超声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7.12%±0.14%。与溶剂萃取法、水酶法相比,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得到的黄刺玫籽油水分及挥发物质量分数、过氧化值最低,VA和VE质量分数最高,超声波辅助法更适宜黄刺玫籽油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刺玫籽油 超声波 提取 响应面法
原文传递
超临界CO_2萃取野生黄刺玫果籽油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田建华 王巨成 《山西林业科技》 2015年第4期32-33,56,共3页
对超临界CO_2萃取野生黄刺玫果籽油的工艺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分析了不同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以及原料粒度对黄刺玫果籽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黄刺玫果籽油的较佳条件为:1 L萃取釜装料量200 g,萃取压力25 ... 对超临界CO_2萃取野生黄刺玫果籽油的工艺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分析了不同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以及原料粒度对黄刺玫果籽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黄刺玫果籽油的较佳条件为:1 L萃取釜装料量200 g,萃取压力25 MPa,温度40℃,萃取时间为2 h,原料粒度40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黄刺玫果籽油 萃取压力 萃取温度 萃取时间 原料粒度 萃取率
下载PDF
水酶法提取黄刺玫籽油的工艺条件优化
5
作者 殷春燕 谢广明 +3 位作者 韩博洋 张献忠 李丹 董占军 《现代食品》 2021年第16期115-120,124,共7页
采用水酶法对黄刺玫籽油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3个主要影响因素(酶解时间、pH及酶添加量)进行响应面Box-Behnken实验设计,确定水酶法提取黄刺玫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以复合酶(纤维素酶∶... 采用水酶法对黄刺玫籽油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3个主要影响因素(酶解时间、pH及酶添加量)进行响应面Box-Behnken实验设计,确定水酶法提取黄刺玫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以复合酶(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1∶1)为提取用酶,酶添加量3.20%,酶解时间5 h,料液比1∶8,酶解温度50℃,pH6.2。在此条件下,黄刺玫籽油的提取率为7.05%±0.1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pH>酶解时间>加酶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刺玫籽油 水酶法 响应面实验
下载PDF
黄刺玫籽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晓燕 张文琴 +1 位作者 阮文辉 张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0,共5页
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萃取黄刺玫籽油。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黄刺玫籽粉碎粒度、水分含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_2流量、分离压力及分离温度对黄刺玫籽油萃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得到超临界CO_... 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萃取黄刺玫籽油。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黄刺玫籽粉碎粒度、水分含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_2流量、分离压力及分离温度对黄刺玫籽油萃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得到超临界CO_2萃取黄刺玫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粉碎粒度40目,水分含量5.0%,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CO_2流量15 L/h,萃取时间2 h,分离压力8.5 MPa,分离温度45℃。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黄刺玫籽油萃取率可达94.38%。对黄刺玫籽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VE、VA及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表明:黄刺玫籽油酸值(KOH)为0.73 mg/g、过氧化值为0.026 g/100 g;脂肪酸组成主要为棕榈酸(3.57%)、硬脂酸(1.45%)、油酸(16.95%)、亚油酸(53.88%)及亚麻酸(24.06%),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4.89%;黄刺玫籽油中含有VE193.5μg/g、VA36.8μg/g及多种微量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刺玫籽油 超临界CO2萃取 营养成分分析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黄刺玫果籽油浸提工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宋高林 杨莹莹 +1 位作者 冯夏珍 王晓燕 《农产品加工》 2015年第9期17-19,22,共4页
采用溶剂浸提法对黄刺玫果籽油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工艺参数,以提取率、酸值及过氧化值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最佳浸提工艺为液料比12∶1,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4 h,浸提次数2次。... 采用溶剂浸提法对黄刺玫果籽油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工艺参数,以提取率、酸值及过氧化值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最佳浸提工艺为液料比12∶1,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4 h,浸提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黄刺玫果籽油的提取率为95.9%,酸值为0.739 mg KOH/g,过氧化值为4.732 mmol/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刺玫果籽油 浸提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