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方氏头针联合Rood技术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疗效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赵卫锋 陆鹤 +6 位作者 袁清 安军明 任媛媛 宋峰 韩静 李超 张竞文 《陕西中医》 2018年第5期641-644,共4页
目的:通过方氏头针联合Rood技术对早期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干预,探讨方氏头针对中风偏瘫早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中风偏瘫早期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普通... 目的:通过方氏头针联合Rood技术对早期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干预,探讨方氏头针对中风偏瘫早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中风偏瘫早期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配合Rood技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方氏头针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和Ashworth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FMA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shworth量表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方氏头针加Rood技术和普通针刺加Rood技术均可明显改善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方氏头针加Rood技术治疗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疗效优于普通针刺加Rood技术且疗效满意,可作为临床中风偏瘫早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优化方案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针灸疗法 @方氏头针 @rood技术
下载PDF
Bobath、Brunnstrom、Rood及PNF技术对脑血管病迟缓期的康复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2
作者 黄妃凤 朱炯端 +2 位作者 谭明芳 孙芳 成晓霞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4年第4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及PNF技术对脑血管病迟缓期的康复疗效。方法:85例患者随机分为Bobath技术组、Rood技术组、Brunnstrom技术组、PNF技术组和对照组,五组均接受基础治疗至迟缓期结束,四组技术组分别予... 目的:观察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及PNF技术对脑血管病迟缓期的康复疗效。方法:85例患者随机分为Bobath技术组、Rood技术组、Brunnstrom技术组、PNF技术组和对照组,五组均接受基础治疗至迟缓期结束,四组技术组分别予以相应的康复技术,治疗前后采用FMA、MBI进行康复评定,并记录迟缓期持续的时间。结果:治疗后五组患者FMA、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四组技术组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四组技术组迟缓期持续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管病迟缓期患者早期介入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或PNF技术均可缩短迟缓期持续时间,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四种康复技术对脑血管病迟缓期患者的康复疗效相当,可康复治疗中灵活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迟缓期 BOBATH技术 Brunnstrom技术 rood技术 PNF技术 神经发育疗法 康复训练
原文传递
方氏头针结合Rood技术治疗早期中风偏瘫患者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赵卫锋 陆鹤 +3 位作者 刘国强 任媛媛 安军明 盛刚 《陕西中医》 2018年第11期1623-1626,共4页
目的:通过方氏头针结合Rood技术对中风早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进行干预,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照1∶1∶1比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予常规针刺治疗,B组:予方氏头针治疗,C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方氏头针配合Rood... 目的:通过方氏头针结合Rood技术对中风早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进行干预,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照1∶1∶1比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予常规针刺治疗,B组:予方氏头针治疗,C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方氏头针配合Rood技术治疗,3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3、4疗程结束后,分别采用ADL评分、NIHSS评分、Ashworth量表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ADL评分比较,第2、3疗程结束,C组与A、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4疗程结束,A、B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NIHSS评分比较:第2、3疗程结束后C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4疗程结束后C组与A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C组与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B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shworth量表评分:与自身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A、B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简式Fugl-Meyer评分比较:第4疗程结束后,C组上肢FMA评分与A、B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第3个疗程结束后,C组下肢FMA评分与A、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第4个疗程结束后,C组下肢FMA评分与A、B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临床疗效比较:B组与C组比较,虽无统计学差异,但方氏头针与Rood技术组总有效率更高,与A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方氏头针联合Rood技术治疗中风早期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疗效确切,与单纯使用常规针刺或方氏头针比较,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残疾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头针 @方氏头针 @rood技术
下载PDF
方氏头针联合Rood技术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卫锋 陆鹤 +4 位作者 杨婷 宋峰 张晓宁 张竞文 李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0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方氏头针结合Rood技术对早期中风偏瘫的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将64例早期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DL和NIHSS量表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ADL及NIHSS评分均... 目的探讨方氏头针结合Rood技术对早期中风偏瘫的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将64例早期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DL和NIHSS量表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ADL及NIHS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方氏头针结合Rood技术能够提高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氏头针 rood技术 中风偏瘫
下载PDF
足部运用Rood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曹秀丽 梁英 陈瑞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32期52-53,共2页
目的研究足部运用Rood技术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效果。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2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运用Rood技术,分别对足底皮肤触压觉及踝关节本体感... 目的研究足部运用Rood技术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效果。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2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运用Rood技术,分别对足底皮肤触压觉及踝关节本体感觉进行强化刺激。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对2组患者的平衡功能进行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及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结果经过6周治疗,2组患者的BBS评分及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其中,实验组患者的BBS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均比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足部运用Rood技术结合常规康复治疗能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部 rood技术 脑卒中偏瘫 平衡功能
下载PDF
Rood技术对脑梗塞患者软瘫期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陈瑞旦 苏海婷 +3 位作者 杨玉凤 聂镜钊 陈嘉健 黄山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5期85-88,共4页
目的观察Rood技术对脑梗塞患者软瘫期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60例脑梗塞后上肢处于软瘫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及Rood技术治疗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和肢... 目的观察Rood技术对脑梗塞患者软瘫期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60例脑梗塞后上肢处于软瘫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及Rood技术治疗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和肢体关节被动活动等常规康复治疗,Rood技术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Rood技术疗法.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U-FMA)、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和Barthel指数(BI)评分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上肢运动功能评分、肌张力等级评定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U-FMA评分和BI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Rood技术治疗组U-FMA评分、BI评分分别为(10.33±2.86)分、(54.34±6.82)分,均高于常规治疗组的(8.41±3.02)分、(46.51±7.13)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od技术治疗组肌张力改善率为80.00%,高于常规治疗组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ood技术疗法可有效促进脑梗塞患者软瘫期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od技术 脑梗塞 软瘫期 上肢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生物反馈穴位刺激联合Rood技术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孟海超 曲淑婕 +5 位作者 常永霞 郝丽莎 赵海璐 马秋云 左小宏 王正田 《康复学报》 CSCD 2023年第4期341-346,共6页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穴位刺激联合Rood技术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12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2组均接受...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穴位刺激联合Rood技术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12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2组均接受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细胞、维持水及电解质稳定性等常规治疗,同时配合作业治疗、物理治疗及心理治疗等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接受Rood技术治疗(感觉刺激诱发肌肉反应训练、感觉刺激抑制肌肉反应训练、依照个体发育规律促进运动控制能力训练),1次/d,40 min/次,5 d/周,共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生物反馈穴位刺激,穴位选择足三里、阳陵泉、解溪、上巨虚穴,刺激频率保持50 Hz,持续4 s,每间隔12 s刺激1次,患者可耐受强度保持20~60 mA,按患者耐受水平调整,1次/d,15 min/次,5次/周,共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10 m步行测试(10MWT)、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和功能性步行分级(FAC)量表评估患者步行功能;采用胫前肌表面肌电信号(iMEG、RMS)评估患者胫前肌状态。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TUG明显下降,10MWT、6MWT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UG明显更低,10MWT、6MWT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AC分级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AC分级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胫前肌iEMG明显升高,RMS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胫前肌iEMG明显更高,RMS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穴位刺激联合Rood技术可改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步行功能、胫前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步行功能 rood技术 生物反馈穴位刺激
下载PDF
Rood技术联合经口间歇胃管置管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薛芬 杨付连 +1 位作者 鲁娟娟 薛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3期27-28,共2页
目的分析Rood技术联合经口间歇胃管置管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经口间歇胃管置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Rood技术。... 目的分析Rood技术联合经口间歇胃管置管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经口间歇胃管置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Rood技术。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GF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Rood技术联合经口间歇胃管置管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更利于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rood技术 经口间歇胃管置管
下载PDF
Rood技术结合关节腔注射治疗脑卒中偏瘫肩痛的康复疗效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黄妃凤 陈戈 +2 位作者 洪家文 孙芳 陈恋戈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年第10期8-9,共2页
目的:观察Rood技术结合关节腔注射治疗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方法:将72例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均采用Rood技术训练4周,治疗组则配合关节腔注射治疗,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 目的:观察Rood技术结合关节腔注射治疗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方法:将72例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均采用Rood技术训练4周,治疗组则配合关节腔注射治疗,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FMA、MBI、V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ood技术结合关节腔注射可明显减轻脑卒中偏瘫肩痛,促进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肩痛 rood技术 关节腔注射 疗效
原文传递
方氏头针联合常规针刺和Rood技术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4
10
作者 段灵珠 王芦琼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8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方氏头针联合常规针刺和Rood技术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和Rood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方氏头针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方氏头针联合常规针刺和Rood技术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和Rood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方氏头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SF-36评分、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方氏头针联合常规针刺和Rood技术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可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偏瘫 方氏头针 rood技术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生命质量
下载PDF
Rood技术在高危儿早期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磊 焦振兴 姚蔚峦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793-2794,共2页
[目的]分析Rood技术在高危儿早期干预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6月—12月收治的50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研究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早期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Rood技术。1个疗程后采用Peabody运... [目的]分析Rood技术在高危儿早期干预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6月—12月收治的50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研究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早期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Rood技术。1个疗程后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对两组患儿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治疗后PDMS‑2评分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ROOD技术可改善患儿运动功能,促进患儿运动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早期干预 rood技术 运动功能 疗效 应用 效果
下载PDF
穴位肌电生物反馈联合rood技术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娟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10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穴位肌电生物反馈联合rood技术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疾病药物及rood技术疗法干预,研究组联合... 目的:探讨穴位肌电生物反馈联合rood技术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疾病药物及rood技术疗法干预,研究组联合穴位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和关节活动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平衡功能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关节活动度大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干预后的平衡功能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行rood技术联合穴位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有效提高关节活动度,改善下肢运动功能与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足下垂 穴位肌电生物反馈 rood技术 平衡功能 下肢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中医手法介入Rood技术联合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治疗脑卒中后面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郑若楠 牛明敏 赵树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18-1522,共5页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介入Rood技术(多种感觉刺激治疗法或皮肤感觉输入促通技术)联合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治疗脑卒中后遗症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明显由于脑卒中导致面瘫后遗症状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中医手法介入Rood技术联合神经肌肉...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介入Rood技术(多种感觉刺激治疗法或皮肤感觉输入促通技术)联合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治疗脑卒中后遗症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明显由于脑卒中导致面瘫后遗症状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中医手法介入Rood技术联合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治疗组(试验组)和Rood技术联合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同时在相关部位皮肤的特殊区域施加中医手法介入Rood技术联合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的治疗。治疗前后对脑卒中后遗症面瘫患者进行评定,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及症状量表的相关内容,结合面神经功能分级(MHBN)。结果治疗后根据评定均得到明显改善,尤其治疗组(试验组)改善更加显著,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介入Rood技术联合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能够很大程度的恢复脑卒中后遗症面瘫患者的面部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面部进食状况,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手法 rood技术 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 脑卒中后面瘫
下载PDF
路堑边坡防护复合型土钉墙施工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洪坤 臧秀阳 李冰 《西部交通科技》 2011年第4期12-16,37,共6页
复合型土钉墙防护是通过预加固桩对边坡进行预加固后,施水泥土搅拌桩作土钉墙,使土钉墙与预加固桩共同承受边坡滑坡推力,从而达到加固边坡的效果。文章依托工程实例,介绍了复合型土钉墙的施工材料及机具,阐述了复合型土钉墙施工工艺流程... 复合型土钉墙防护是通过预加固桩对边坡进行预加固后,施水泥土搅拌桩作土钉墙,使土钉墙与预加固桩共同承受边坡滑坡推力,从而达到加固边坡的效果。文章依托工程实例,介绍了复合型土钉墙的施工材料及机具,阐述了复合型土钉墙施工工艺流程,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堑边坡防护 复合型土钉墙 施工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