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道路交通伤害的模式 被引量:47
1
作者 池桂波 王声湧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98-601,共4页
目的 探讨中国道路交通伤害的模式。方法 分析中国1951~2001年的道路交通伤害资料,讨论道路交通伤害的时间趋势、发生特征和影响因素,并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道路交通伤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中国在1951~2001年的51年中道路交... 目的 探讨中国道路交通伤害的模式。方法 分析中国1951~2001年的道路交通伤害资料,讨论道路交通伤害的时间趋势、发生特征和影响因素,并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道路交通伤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中国在1951~2001年的51年中道路交通伤害一直呈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个趋势尤为明显。2001年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数、受伤人数和死亡人数均比1951年增加了100倍以上;死亡率攀升至8.51/10万人口,比1990年翻了一番。在过去的10年中,广东、山东、浙江等省的道路交通伤害死亡人数始终占据前五位,2001年道路交通伤害的综合事故率显示,西藏、新疆、青海、宁夏和甘肃等西部诸省区是道路交通碰撞最严重的地区。道路交通伤害造成的死伤以男性青壮年为最多,65岁以上的伤亡者有逐年上升趋势。道路质量、机动化程度、交通运输量等交通环境,以及驾驶员或路人的过失等人为因素是道路交通伤害的影响因素。结论 改善道路交通条件,交通立法与执法,提高城乡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等,是预防和控制道路交通伤害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道路交通伤害 交通安全 安全教育 预防 安全意识
原文传递
中国道路交通伤害长期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8
2
作者 池桂波 王声湧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8-153,共6页
目的总结与分析中国道路交通伤害的长期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万车死亡率、10万人口死亡率、里程死亡率、机动化程度和死亡系数等指标综合评价,采用聚类分析、等级相关方法分析道路交通伤害的影响... 目的总结与分析中国道路交通伤害的长期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万车死亡率、10万人口死亡率、里程死亡率、机动化程度和死亡系数等指标综合评价,采用聚类分析、等级相关方法分析道路交通伤害的影响因素。结果2000年以前道路交通伤害的伤亡人数以每10年翻一番的速度上升,2000年以来每年车祸死亡人数在10万上下。万车死亡率从1970年代中期开始下降,10万人口死亡率、里程死亡率和死亡系数等道路交通伤害指标从2002年以后开始出现下降迹象。中国道路交通伤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为西藏、宁夏、新疆、青海等西部地区和浙江、广东沿海地区。道路交通伤害死亡人员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3:1。死者主要分布在21~50岁年龄组;65岁以上的死亡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行人、乘客、骑自行车者和摩托车驾驶者是道路使用者中的弱势人群。机动车驾驶者是道路交通伤害的主要肇事者,其中半数以上为职业驾驶员,驾驶员超速行驶是发生道路交通伤害的最主要原因。等级相关分析显示,10万人口死亡率与机动车辆数(X1)、公路货运量(X2)、公路客运量(X3)、等级公路(X4)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1=0.986、r2=0.986、r3=0.987、r4=0.985,P=0.001)。结论中国道路交通伤害10万人口死亡率经过半个世纪的持续上升,在2003年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害 长期趋势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关注颅颌面交通事故伤——加强宏观研究,提高防治水平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益 何黎升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03-407,共5页
本文概括地总结了近10余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伤的发生与防治现状,简要介绍了颌面部交通伤的伤情特点及流行病学状况,重点分析了我国在颌面交通伤救治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认为道路交通安全是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积极开展对交通伤... 本文概括地总结了近10余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伤的发生与防治现状,简要介绍了颌面部交通伤的伤情特点及流行病学状况,重点分析了我国在颌面交通伤救治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认为道路交通安全是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积极开展对交通伤的预测和预防研究,努力提高救治水平,将是我们今后15~20年所面临的重大社会责任。作者建议,今后一段时间内,颌面创伤的学术发展应重视创伤严重度评分的研究和应用,争取进行全国性颌面交通伤流行病学调查,积极开展颌面部撞击损伤机制和创伤预测模型的研究,以促进颌面部交通伤的有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颌面创伤 道路交通事故伤
下载PDF
2008-2011年中国特大道路交通伤害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洋 池桂波 +5 位作者 董晓梅 王声湧 田军章 叶泽兵 彭淋 张思恒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33-836,共4页
目的分析2008-2011年中国特大道路交通伤害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特大道路交通伤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过录2008-2011年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交通事故资料中有关全国一次死亡10人(含10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伤害事故的资料和通过Goo... 目的分析2008-2011年中国特大道路交通伤害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特大道路交通伤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过录2008-2011年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交通事故资料中有关全国一次死亡10人(含10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伤害事故的资料和通过Google搜索引擎搜索的补充新闻资料为依据,经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编码录入,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1年全国共发生特大道路交通事故114起,1 721人死亡,1 883人受伤,发生地区集中在中西部,云南、贵州和西藏3省占全国发生起数的1/5;发生时间多在2~3月和10~11月,时点为下午2点和3点;事故发生的道路依次为国道(41.23%)、省道(25.44%)和县道(11.40%);事故原因主要为碰撞(45.61%)和坠车(38.60%);70.18%的肇事车型为客车,以大型客车为主(53.51%);71.88%肇事车处于制动不良或制动失效等非正常状态,87.72%的事故由超速行驶(44.74%)或超载(15.79%)等违法过错所引发。结论遏制特大道路交通伤害的措施在于提高公众和机动车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从源头上完善路网安全建设和相关配套设施特,加大对公路客运公司的监管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害 伤害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A Workable Solution for Reducing the Large Number of Vehicle and Pedestrian Accidents Occurring on a Yellow Light
5
作者 Pranav Gupta Silki Arora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2024年第1期82-87,共6页
Traffic intersections are incredibly dangerous for drivers and pedestrians. Statistics from both Canada and the U.S. show a high number of fatalities and serious injuries related to crashes at intersections. In Canada... Traffic intersections are incredibly dangerous for drivers and pedestrians. Statistics from both Canada and the U.S. show a high number of fatalities and serious injuries related to crashes at intersections. In Canada, during 2019, the National Collision Database shows that 28% of traffic fatalities and 42% of serious injuries occurred at intersections. Likewise, the U.S.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Administration (NHTSA) found that about 40% of the estimated 5,811,000 accidents in the U.S. during the year studied were intersection-related crashes. In fact, a major survey by the car insurance industry found that nearly 85% of drivers could not identify the correct action to take when approaching a yellow traffic light at an intersection. One major reason for these accidents is the “yellow light dilemma,” the ambiguous situation where a driver should stop or proceed forward when unexpectedly faced with a yellow light. This situation is even further exacerbated by the tendency of aggressive drivers to inappropriately speed up on the yellow just to get through the traffic light. A survey of Canadian drivers conducted by the Traffic Injury Research Foundation found that 9% of drivers admitted to speeding up to get through a traffic light. Another reason for these accidents is the increased danger of making a left-hand turn on yellow.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ssociation (NHTSA), left turns occur in approximately 22.2% of collisions—as opposed to just 1.2% for right turns. Moreover, a study by CNN found left turns are three times as likely to kill pedestrians than right turns. The reason left turns are so much more likely to cause an accident is because they take a driver against traffic and in the path of oncoming cars. Additionally, most of these left turns occur at the driver’s discretion—as opposed to the distressingly brief left-hand arrow at busy intersections. Drive Safe Now proposes a workable solution for reducing the number of accidents occurring during a yellow light at in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ffic Accidents Yellow Light traffic Light Signals INTERSECTION Crashes Collision traffic Fatalities traffic injuries Vehicles SAFETY Speed Limit Driving Pedestrians Bicyclists MOTORCYCLISTS Caution Line Yellow Light Dilemma Left Hand Turn on Yellow Distance Smart road Technology Signs Signage Autonomous Vehicles AVs road Safety IoT Internet of Things Infrastructure Accident Reduction Driving Habits Stop Line Red Light Jumping Pedestrian Safety Caution Light Stopping at Intersection Safety at Intersections
下载PDF
宁波市4所小学学生道路交通伤害相关行为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涛 崔军 +3 位作者 高华 胡丹标 丁可 林寅 《疾病监测》 CAS 2007年第4期261-262,281,共3页
目的了解小学生道路交通伤害的相关行为,为预防和减少小学生道路交通伤害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城市和农村各选取2所小学,中选学校的2~6年级各抽取4个班级,以被抽取班级的全部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结果共调查2921名小学... 目的了解小学生道路交通伤害的相关行为,为预防和减少小学生道路交通伤害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城市和农村各选取2所小学,中选学校的2~6年级各抽取4个班级,以被抽取班级的全部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结果共调查2921名小学生,小学生上学时最主要的方式是步行(46.0%)。在调查前的30d内,被调查的小学生中有2.9%经常用滑板或旱冰鞋在马路上滑行,2.2%经常在马路上打闹嬉戏,5.8%经常不遵守交通信号灯管理,7.1%经常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56.4%的小学生坐在汽车的副驾驶座时经常不系安全带。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的发生率低年级学生高于高年级学生(P<0.05);除坐在机动车副驾驶室不系安全带外,其余不安全交通行为的发生率男生均高于女生(P<0.05)。小学生违反交通规则的最主要原因是怕上课迟到(47.9%),其次为随人群乱穿马路(25.8%)。结论应针对小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的特点开展教育,以减少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道路交通伤害 行为 学生
下载PDF
天津市2013年道路交通伤害院内报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卓 张颖 +2 位作者 沈成凤 王德征 江国虹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39-1141,共3页
目的 分析2013年天津市道路交通伤害病例分布特征.方法 数据源自天津市发病报告监测体系中2013年首次就诊于各级医疗机构的病例资料.结果 2013年天津市共报告道路交通伤害26405例,发生率为263.01/10万.男女性别比为1.68∶1,平均年龄(40... 目的 分析2013年天津市道路交通伤害病例分布特征.方法 数据源自天津市发病报告监测体系中2013年首次就诊于各级医疗机构的病例资料.结果 2013年天津市共报告道路交通伤害26405例,发生率为263.01/10万.男女性别比为1.68∶1,平均年龄(40.24±17.58)岁;机动车交通事故19 547例(74.0%),非机动车交通事故6 858例(26.0%);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率前四位的地区依次为滨海新区684.86/10万、东丽区634.03/10万、西青区519.83/10万、津南区504.12/10万.轻、中、重度伤害和死亡依次为15 771例(59.7%)、8 747例(33.1%)、1 783例(6.8%)和103例(0.4%),且不同地区和年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死亡病例最多的地区为滨海新区,占全部死亡病例的28.16%,其中塘沽街/镇占全部死亡的26.21%,最高年龄组为45~64岁组,占所有死亡病例的46.60%.结论 2013年天津市道路伤害的发生例数、严重程度在不同地区、年龄组间存在较大差异,应制定针对性政策有效预防道路交通伤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 道路交通伤害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大连市机动车交通伤害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梅丹 许放 +1 位作者 何静 王浩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974-976,共3页
目的分析大连市机动车交通伤害发生的特点及流行规律。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收集2006-2009年在大连市3所医院就诊的,诊断为伤害的全部首诊病例,提取机动车交通伤害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09年共报告机动车交通伤害病例10 243例... 目的分析大连市机动车交通伤害发生的特点及流行规律。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收集2006-2009年在大连市3所医院就诊的,诊断为伤害的全部首诊病例,提取机动车交通伤害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09年共报告机动车交通伤害病例10 243例,占全部伤害病例的15.53%,居伤害原因的第4位。男女性别比1.38∶1。25-岁年龄组为机动车交通伤害高发人群,占机动车交通伤害病例的42.66%。机动车交通伤害病例以商业服务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和办事人员为主,分别占18.51%、10.83%和10.68%。机动车交通伤害发生的地点主要在公路/街道、贸易/服务场所和工业/建筑场所,分别占57.16%、22.85%和13.74%。机动车交通伤害病例的伤害性质主要是挫伤擦伤,占60.36%;伤害部位主要在头部,占30.30%;伤害发生时活动主要是驾乘交通工具(45.97%)。多为意外事故(98.88%)。结论机动车交通伤害是大连市门急诊伤害病例的主要类型,青壮年是高发人群,男性多见。应针对机动车交通伤害重点人群,开展伤害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害 监测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2017—2019年苏州市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伤患者特征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路鑫 陈都 +3 位作者 刘伟臣 杨鹏 徐峰 林岐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5期375-379,共5页
目的调查苏州市交通伤流行病学特征,为探索及制定更加有效的预防措施及降低道路交通伤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苏州市急救中心接报并现场处置的道路交通伤患者性别、年龄、交通方式、受伤解剖部位及其他相... 目的调查苏州市交通伤流行病学特征,为探索及制定更加有效的预防措施及降低道路交通伤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苏州市急救中心接报并现场处置的道路交通伤患者性别、年龄、交通方式、受伤解剖部位及其他相关资料,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参与抢救的道路交通伤患者总计54 510例,年龄0.5~97岁,平均45.5岁,男女比1.22∶1;其中电动自行车交通伤患者28 516例,占全部交通伤患者52.3%;19~60岁青中年为调查总人数72.8%,且19~60岁交通伤患者主要交通方式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患者受伤部位为头面部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交通工具(P<0.001),且脊柱骨盆损伤比例显著低于其他交通工具(P<0.001);电动自行车交通伤患者受伤部位数量显著多于其他交通伤患者(P<0.001);电动自行车交通伤患者修正创伤评分(RTS)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显著低于其他交通工具,且其重伤及现场死亡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交通工具(P<0.001);酒后交通伤中,电动自行车交通伤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交通伤患者,占全部酒后交通伤人群53.3%。结论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伤现已成为道路交通伤害主要类型,其中头面部受伤比例高、受伤部位数量多、年龄分布广及酒后交通伤占比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 电动自行车 损伤严重程度 创伤评分 流行病学 苏州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road traffic fatalities and injuries in Iran with other countries 被引量:7
10
作者 Mohammad R Rasouli Mohsen Nouri Mohammad-Reza Zarei Soheil Saadat Vafa Rahimi-Movaghar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08年第3期131-134,共4页
Objective: To compare fatalities and injuries in road traffic crashes (RTC) in Iran with other countries. Methods: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national health sources of Iran. These data included population number, r... Objective: To compare fatalities and injuries in road traffic crashes (RTC) in Iran with other countries. Methods: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national health sources of Iran. These data included population number, registered motor-vehicles number, number of RTCs and consequent fatalities and injuries from 1997 to 2006. Results: RTC fatality and injury rates increased from 1997 to 2005, but decreased in 2006. The overall men/women ratio in the RTC fatalities was 4.2:1. High RTC fatality rate of 39 per 100 000 population in Iran was almost the same as some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Iran, RTC fatalities in recent years were almost twice as much as the highest rate among the European countries. Conclusions: This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in spite of reduction of RTC fatality in Iran in 2006, it is still one of the highest in the world. Moreover,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ate of RTC-related parameters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in comparison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cidents road traffic FATALITY Wounds and injuries Iran World
原文传递
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和地区分布特点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孔质彬 刘翔 +1 位作者 秦文玉 秦军灵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8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桂林市道路交通事故的分布特征。方法通过对2007—2014年桂林市交通事故资料的研究,分析桂林市道路交通事故趋势、事故原因、地区分布以及不同道路类型事故特征。结果 2007—2014年桂林市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道... 目的探讨桂林市道路交通事故的分布特征。方法通过对2007—2014年桂林市交通事故资料的研究,分析桂林市道路交通事故趋势、事故原因、地区分布以及不同道路类型事故特征。结果 2007—2014年桂林市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道路交通事故原因中以机动车驾驶人的因素为主,直接原因主要以驾驶人不按规定让行、超速行驶行为为主;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以七星区(31.52%)最多,受伤人数比例以象山区(29.15%)最高,致死率以雁山区为首高达21.38%,与各城区的致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道路交通事故主要发生于城市一般道路(79.65%),二级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率(25.79%)与其他道路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和致死率呈区域分布,并根据道路类型不同而迥异,应根据道路类型和交通事故伤害特征制定相应措施,从而减少交通伤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事故 道路交通伤害 事故原因 特征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人群道路交通伤害的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义涛 朱荣芳 +1 位作者 林金雄 申树群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89-1295,共7页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人群道路交通伤害(road traffic injuries,RTIs)的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为中国RTIs防控提出参考依据。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2019,GBD 2019)数据库,选取中国1990―2019年RTIs的...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人群道路交通伤害(road traffic injuries,RTIs)的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为中国RTIs防控提出参考依据。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2019,GBD 2019)数据库,选取中国1990―2019年RTIs的死亡数、死亡率、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of life years,DALYs)、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s lost due to disability,YLDs)、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fe lost,YLLs)、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DALYs率、YLDs率、YLLs率等指标,利用Joinpoint模型分析1990―2019年中国人群RTIs的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结果1990―2019年中国人群RTIs的死亡率(AAPC=-0.47%,P<0.001)、DALYs率(AAPC=-0.87%,P<0.001)、YLL率(AAPC=-1.47%,P<0.001)呈先升后降的趋势,YLDs率(AAPC=2.85%,P<0.001)则逐年增加。2019年中国人群RTIs死亡数为25.00万人,因RTIs造成的YLL占DALY的81.64%;男性的死亡数(率)、YLL数(率)为女性的3倍,YLD数、YLDs率亦高于女性。中国RTIs的死亡率、DALYs率以及YLLs率在0~14岁儿童均有所减轻。老年群体中死亡率、YLLs率在<65岁人群中呈下降趋势,DALYs率以60岁为界,在老年人口中呈上升趋势,YLDs率在各年龄段呈上升趋势。结论1990―2019年中国人群RTIs疾病负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然面临着总体疾病负担较高、老年群体疾病负担加重、男性疾病负担远高于女性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强对RTIs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害 疾病负担 变化趋势
原文传递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2213 inpatients with traffic injuries from January 2003 to September 2005 in Ningbo city 被引量:6
13
作者 祁晓 杨东亮 +2 位作者 祁峰 张启华 王菊萍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06年第4期228-233,共6页
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patients with traffic trauma in order to provide objective data for basic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raffic trauma. Methods: The data of ... 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patients with traffic trauma in order to provide objective data for basic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raffic trauma. Methods: The data of 2213 inpatients with traffic trauma admitted to Lihuili Hospital, Ningbo Medical Centre, Ningbo, China, from January 2003 to September 2005 were studied retro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transportation way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pedestrians, bicyclists, motorcyclists, and automobilists. And the data of injured regions, combined injuries and causes of death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Among the 2213 patients, there were 550 pedestrians ( 23. 5 %), 521 bicyclists (24. 9%), 738 motorcyclists (33.3%), and 404 automobilists (18.3%), Male patients were more than female ones, with the ratio of male to female of 2.8:1. Single region injury was found in 1663 patients (75.15%) and multiple injuries in 550 patients (24.85 % ). In total, 2849 regions were injured. Fracture of extremities (53.3%) occurred most often, craniocerebral tranma (19. 4% ) next, then followed in turn by fracture visceral injury (6.56%), spine (5.37 % ), fracture of ribs (4.88 % ), and pelvic fracture (4.18%). The percentage of multiple injuries (33.2%) was highest and the percentage of thoracoabdominal injury (18.0%) was higher in motorcyclists. The percentages of craniocerebral trauma in pedestrians and bicyclists were 27.8 % and 28.2 %, respectively. The incidence of fracture of extremities in motorcyclists reached 73.8%, but with the lowest case-fatality ratio of 1.4%. The incidence of traffic accidents caused by motorcyclists themselves (32.8%) was highest. A total of 56 patients died, with the case-fatality ratio of 2.53%. Among the deaths, 47 died from craniocerebral injury, 6 from multiple fractures combined with hemorrhagic shock, 2 from combined injury in the thoraco-abdominal region, and 1 from cervical cord injury. Concin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demiological study Accidents road traffic Wounds and injuries
原文传递
恶劣天气对道路交通伤害影响的Meta分析
14
作者 李寅璐 徐明磊 +6 位作者 鹿子龙 张泽晗 董静 任杰 郑文贵 郭晓雷 楚洁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恶劣天气对道路交通伤害(road traffic injuries,RTIs)的影响。方法检索气象对RTIs发生和伤亡影响的相关文献。使用State 16.0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28篇。结果显示,高温热浪、多云、雪天... 目的探讨恶劣天气对道路交通伤害(road traffic injuries,RTIs)的影响。方法检索气象对RTIs发生和伤亡影响的相关文献。使用State 16.0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28篇。结果显示,高温热浪、多云、雪天、雨天以及风暴等其他恶劣天气对发生RTIs有影响;风暴等其他恶劣天气对RTIs伤亡具有影响。结论高温热浪、多云、雪天、雨天、风暴等其他恶劣天气均是发生RTIs的独立主要危险因素,其中风暴等其他恶劣天气也是导致事故伤亡的危险因素;尚不能证明低温寒潮、雾天是发生事故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 道路交通伤害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实时远程会诊系统对严重交通伤救治的应用效果研究
15
作者 梁伟 谢芬 +2 位作者 余红标 郁毅刚 夏挺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现实(AR)技术的交通伤医疗资源共享平台在交通伤患者处置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20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急诊科应用基于AR的交通伤医疗资源共享平台模式救治严重交通伤患者56例(观察组),2...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现实(AR)技术的交通伤医疗资源共享平台在交通伤患者处置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20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急诊科应用基于AR的交通伤医疗资源共享平台模式救治严重交通伤患者56例(观察组),2012年6月—2016年5月该平台启用前严重交通伤患者68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创伤中心严重创伤患者常规救治流程进行规范救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院前“120”急救医师利用实时远程视频会诊信息系统实时传输患者情况,院内急救专家根据实时音视频远程指导事发现场与运送途中抢救,指导包括建立人工气道、损伤控制性复苏、大血管夹闭等救命性操作。比较两组患者急诊室滞留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漏诊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会诊次数,在呼吸机使用、抢救、休克、器官功能障碍等方面的发生率,抢救成功率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ISS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诊室滞留时间(18.8±5.4)min、入院至手术时间(44.1±9.1)min、住院天数(21.5±3.4)d均短于对照组(27.0±4.1)min、(62.6±7.2)min、(31.0±5.6)d(P<0.05);观察组漏诊发生率12.5%和并发症发生率19.6%低于对照组30.8%、38.2%(P<0.05);观察组会诊次数(1.2±0.2)次少于对照组(2.1±0.3)次(P<0.001);观察组呼吸机使用(21.4%)、抢救(19.6%)、休克(17.8%)、器官功能障碍(23.2%)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39.7%、44.1%、38.2%、42.6%(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89.3%高于对照组82.4%(P<0.05),病死率10.7%低于对照组17.6%(P<0.05)。结论基于AR技术的交通伤医疗资源共享平台模式在急诊室滞留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漏诊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会诊次数,在呼吸机使用、抢救、休克、器官功能障碍等方面的发生率,抢救成功率,病死率等方面均优于该平台启用前,降低了患者的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伤 增强现实技术 医疗资源共享
下载PDF
7735例道路交通伤害病例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荣峰 陈雪 +1 位作者 陶磊 张思华 《皖西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61-64,88,共5页
道路交通伤害是全球范围内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分析了2009~2012年淮北市3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道路伤害病例的分布特征,拟为道路交通伤害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4年共监测道路交通伤害病例7 735例,为该地伤害发生的首位类型。其中男性、中... 道路交通伤害是全球范围内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分析了2009~2012年淮北市3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道路伤害病例的分布特征,拟为道路交通伤害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4年共监测道路交通伤害病例7 735例,为该地伤害发生的首位类型。其中男性、中青年和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是道路交通伤害干预的重点人群。道路交通伤害的伤害性质、程度往往较其他类型伤害严重,且呈现一定的年龄特征,儿童和老年人等道路安全弱势群体的道路安全问题应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道路交通伤害造成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是头部损伤,重视头部等重要部位的防护对伤害的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害 伤害监测 公共卫生 分布特征
下载PDF
道路交通伤害的形成原因及干预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艳丽 于长久 张素平 《河北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345-347,共3页
目的:讨论在城市交通运输日益发展与道路建设项目日益增多的情况下,道路交通伤害形成的原因以及针对这些应采取的干预措施。方法:分析1795伤害病例中交通伤害事故的占比,以及在交通事故中的性别与年龄结构。从而总结出道路交通伤害形成... 目的:讨论在城市交通运输日益发展与道路建设项目日益增多的情况下,道路交通伤害形成的原因以及针对这些应采取的干预措施。方法:分析1795伤害病例中交通伤害事故的占比,以及在交通事故中的性别与年龄结构。从而总结出道路交通伤害形成的原因,根据这些原因制定出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在1795例伤害病例中交通伤害病例为420例,占比为23.4%;平均年龄为16.4±37.8岁;在交通伤害病例中青年多于老幼患者;另外城市打工者及各种流动人口也是道路交通伤害的主要人群。结论: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全社会多个职能部门都在进行着减少交通事故方法的研究,目前能够达成共识的方法有正确的驾驶习惯和良好交通的秩序,这两项是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最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害 形成原因 干预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新疆0~6岁儿童道路交通伤害住院患者人数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芦浩雅 杨圆圆 +3 位作者 尧依莹 方娴 权晓雯 罗振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3年第1期6-14,共9页
目的分析新疆0~6岁儿童道路交通伤害变化趋势,利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及指数平滑模型对2011—2021年道路交通伤害住院人数进行分析,模拟验证两种模型适用性后选择最优模型,为本地区儿... 目的分析新疆0~6岁儿童道路交通伤害变化趋势,利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及指数平滑模型对2011—2021年道路交通伤害住院人数进行分析,模拟验证两种模型适用性后选择最优模型,为本地区儿童道路交通伤害防控及住院人数的动态分析和短期预测提供一定理论支持。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收集新疆7所公立医院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0~6岁道路交通伤害入院儿童信息,使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季节、不同受伤类型下道路交通伤害发生情况,分别建立ARIMA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对模型拟合效果进行评价,验证模型对未来儿童道路交通伤害住院人数预测的适用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511例儿童患者,春夏季发生伤害的人数较多,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类型以行人及机动车受伤为主。简单季节性指数平滑模型为最优模型,其中稳定系数R2=0.616,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6.177,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mean absolute percentageerror,MAPE)=39.209,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4.852,正态化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s,BIC)=3.716,模型白噪声检验(P=0.302),该模型可以对未来0~6岁儿童道路交通伤害住院人数进行预测,且模型对年度数据的预测能力优于月度。结论简单季节性指数平滑模型对数据拟合效果更好,可以被用来进行道路交通伤害住院人数的预测研究,未来仍需探索更精准、更全面的预测方法,需采取防控措施预防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道路交通伤害 ARIMA模型 指数平滑模型 预测
下载PDF
南京市2005-2007年机动车驾乘人员安全带佩戴情况调查 被引量:5
19
作者 覃玉 武鸣 +8 位作者 杨婕 周金意 向全永 陶然 韩仁强 潘晓群 林萍 Virginia Routley Joan Ozanne-Smith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9-461,共3页
目的调查道路安全法或条例出台3年后南京市机动车驾乘人员安全佩戴情况。方法在市区内选取4个观察点,在不同时间段对出租车、小轿车(8座以内)、厢式小货车和“皮卡”4种车型的司机和前排乘车人安全带的佩戴情况进行观察。结果2005-2... 目的调查道路安全法或条例出台3年后南京市机动车驾乘人员安全佩戴情况。方法在市区内选取4个观察点,在不同时间段对出租车、小轿车(8座以内)、厢式小货车和“皮卡”4种车型的司机和前排乘车人安全带的佩戴情况进行观察。结果2005-2007年共观察35256辆车辆和司机,以及15772名前排乘车人。其中司机安全带佩戴率为49.9%,不佩戴率和假戴率分别为44.1%和4.6%;乘车人安全带佩戴率为9.1%,不佩戴率90.9%。在调整了性别、车型等因素后,3年来无论是司机还是前排乘车人安全带佩戴率均呈现下降趋势(P〈0.01),司机不佩戴安全带会增加前排乘车人不佩戴的风险(OR=8.10,P〈0.01)。结论现有法律或条例在司机和乘车人佩戴安全带方面并无具体的规定,妨碍了法律或条例的有效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害 机动车 安全带
原文传递
安全头盔对电动车驾驶员道路交通伤害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鼎圣 钟武 +2 位作者 彭琪琦 吴寿伟 鲁霞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1041-1044,共4页
目的研究道路交通伤害发生时安全头盔对电动车驾驶员伤员损伤类型、伤害结局及住院日的影响,为论证佩戴安全头盔对驾驶员有保护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急诊科接诊的在电动车与机动车交通事故中受伤的电动车... 目的研究道路交通伤害发生时安全头盔对电动车驾驶员伤员损伤类型、伤害结局及住院日的影响,为论证佩戴安全头盔对驾驶员有保护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急诊科接诊的在电动车与机动车交通事故中受伤的电动车驾驶员的伤情。统计伤员损伤类型及人数、留观或处置后回家人数、住院人数、转院人数、死亡人数及住院伤员住院日。在明确电动车驾驶员伤员在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时是否佩戴头盔后,将伤员分为佩戴头盔组和未佩戴头盔组进行数据比较分析。结果共纳入伤员228例,佩戴头盔组57例,未佩戴头盔组171例。两组伤员的腹部损伤、胸部损伤、骨折、皮肤软组织损伤及其他损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安全头盔组的颅脑损伤发生率低于未佩戴安全头盔组(P<0.05)。两组的转院比例和死亡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安全头盔组的住院比例和住院日均低于未佩戴安全头盔组(P<0.05),留观或处置后回家比例则高于未佩戴安全头盔组(P<0.05)。结论安全头盔可有效减少电动车驾驶员道路交通伤害发生时的颅脑损伤、住院率及住院日,并改善伤害结局,电动车驾驶员在行驶中正确佩戴安全头盔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车 头盔 道路交通伤害 伤害结局 住院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