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若干国际法问题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简基松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0-99,共10页
反对恐怖主义的实践包含了很多值得研究的国际法问题 ,特别是以下问题 :恐怖主义的定义 ;反恐对传统国际性框架的影响 ;联合国在反恐中的法律地位 ,这些问题似乎显得格外突出 ,急需我们去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 反对国际恐怖主义 国际法 恐怖主义 自卫权 联合国
下载PDF
论防卫人的救助义务——自由分配视角下的正当防卫与先前行为 被引量:2
2
作者 赵雪爽 《法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0-117,共18页
防卫行为本身符合必要性要求,但因防卫人不实施救助而导致不法侵害者重伤死亡的,不构成犯罪。法益衡量理论与正当防卫作为公民权利的概念内涵存在根本冲突。不法侵害者容忍必要防卫行为的义务,是“自我决定导致自我负责”这一基本原理... 防卫行为本身符合必要性要求,但因防卫人不实施救助而导致不法侵害者重伤死亡的,不构成犯罪。法益衡量理论与正当防卫作为公民权利的概念内涵存在根本冲突。不法侵害者容忍必要防卫行为的义务,是“自我决定导致自我负责”这一基本原理在其违反“不得侵害他人”义务时的具体表现。由侵害者承担必要防卫行为溢出的重大损害结果风险,是符合法秩序平等保护公民权利宗旨的自由与责任分配方案。在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框架下,防卫人不负有救助侵害者的义务。这是因为必要防卫行为及其结果终局性地落入了不法侵害者的管辖责任范围,相应地,防卫人被免除了管辖责任从而没有义务救助侵害者。不能基于德国判例要求防卫人依照德国刑法第323c条救助不法侵害者,而在我国未规定见危不救罪的情况下要求防卫人负担保证人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卫权 正当防卫 先前行为 见危不救罪
原文传递
网络空间累积性自卫的理论解构与因应思考
3
作者 张磊 《国际法研究》 2024年第2期80-95,共16页
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相继主张网络攻击的累积效果可视同武力攻击。构成武力攻击是合法诉诸自卫权的前提条件,这种由攻击的累积效果触发自卫权的模式被称为累积性自卫。累积性自卫概念包含行为主体的同一性或协同性、攻击行为的关... 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相继主张网络攻击的累积效果可视同武力攻击。构成武力攻击是合法诉诸自卫权的前提条件,这种由攻击的累积效果触发自卫权的模式被称为累积性自卫。累积性自卫概念包含行为主体的同一性或协同性、攻击行为的关联性、复合义务的追溯性、不法行为的持续性和以效果标准评估是否构成武力攻击等要素。国际法上对累积效果的考察起源于事件累积理论或“针刺理论”,后在《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草案》第15条“复合行为违反国际法义务”中得以确认,并在“爱尔兰诉英国案”“伊朗诉美国石油平台案”等司法判例中得以应用。国内刑法中的聚合原则为累积性自卫提供了一定法理依据。累积性自卫充分适应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大多为低烈度攻击和代理人攻击以及关联性攻击等属性,但也具有累积因子的不法性与严重性存在分歧,累积模式采用线性或加权迭加的任择性,累积效果的计量周期与关联性不明,以及模糊、主观的累积门槛等内在缺陷。中国秉持“不鼓励或将冲突合法化”的基本立场,可以从累积性自卫的法律内涵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政治决定”赋予无限自由裁量权,以及违背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等三方面,明确反对网络空间自卫权被扩大解释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卫权 累积性自卫 诉诸武力权 使用武力 网络空间国际法
原文传递
国家对非国家行为体行使自卫权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
4
作者 廖丽 秦冰燚 《中国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1-82,共12页
随着全球化和国际事务的不断演变,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愈发凸显。本文探讨国家是否有权对非国家行为体行使自卫权的问题,认为国际法并未明确排除面对武力攻击时国家对非国家行为体行使自卫权的可能,同时指出尽管“不愿或不... 随着全球化和国际事务的不断演变,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愈发凸显。本文探讨国家是否有权对非国家行为体行使自卫权的问题,认为国际法并未明确排除面对武力攻击时国家对非国家行为体行使自卫权的可能,同时指出尽管“不愿或不能”测试在维护受害国国家安全和非国家行为体所在领土国主权之间保持了微妙平衡,但这个学说缺乏学理支撑且国际上未形成法律确信,自卫权行使仍需遵循“必要性”和“相称性”原则。因此,在面临来自非国家行为体的武力攻击时,国家有权采取包括自卫权在内的必要行动来维护国家安全,但各国必须深化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沟通协作,捍卫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确保自卫权的行使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国家行为体 武力攻击 自卫权 “不愿或不能”测试
下载PDF
“解禁集体自卫权”与“超越”宪法解释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道英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1-47,共7页
日本内阁以阁议的形式修改宪法解释,承认日本在一定条件下享有集体自卫权,其实质是在难以对宪法第9条进行修改的情况下以宪法解释的形式突破宪法规范,该阁议虽然具有宪法解释的名义,但由于超越了宪法解释的界限,因此实际上已经构成对宪... 日本内阁以阁议的形式修改宪法解释,承认日本在一定条件下享有集体自卫权,其实质是在难以对宪法第9条进行修改的情况下以宪法解释的形式突破宪法规范,该阁议虽然具有宪法解释的名义,但由于超越了宪法解释的界限,因此实际上已经构成对宪法的违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卫权 集体自卫权 宪法解释 和平主义
原文传递
网络攻击与战争法的适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姜世波 《武大国际法评论》 CSSCI 2013年第2期43-70,共28页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应用,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已经完全融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控制了制造业的基本流程、政府系统、公用事业、银行业、通讯业等涉及国家经济和安全的部门。在这种背景下,跨国网络攻击对国家所造成的危害...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应用,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已经完全融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控制了制造业的基本流程、政府系统、公用事业、银行业、通讯业等涉及国家经济和安全的部门。在这种背景下,跨国网络攻击对国家所造成的危害日益凸显,但对现有体制的审查发现,它只能适用于解决部分网络攻击所构成的战争问题,国际社会需要从补充完善现有规则或者制定一部综合性规制网络攻击的国际法文件的方法中选择可行的道路,我国应在应对跨国网络攻击的国际立法中坚持主权和资源平等立场,共享人类文明的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攻击 战争法 自卫权
下载PDF
外层空间军事对抗的国际法探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蒋圣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77-84,共8页
外层空间军事对抗的概念内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在军事对抗中通过军事化利用人造卫星以增强己方作战效能,其二则是在军事对抗中使用地基或者天基外空武器对对方目标进行攻击。就法律性质而言,外层空间军事对抗构成国际法意义上的&q... 外层空间军事对抗的概念内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在军事对抗中通过军事化利用人造卫星以增强己方作战效能,其二则是在军事对抗中使用地基或者天基外空武器对对方目标进行攻击。就法律性质而言,外层空间军事对抗构成国际法意义上的"使用武力";就法理基础而言,自卫权在外层空间的行使为外层空间军事对抗对武力的使用提供了国际法上的合法性。基于外层空间军事对抗极有可能形成武装冲突的事实状态的现实,除了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外层空间法之外,武装冲突法的各项基本原则也应当适用于外层空间军事对抗,包括限制原则、区分原则和比例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层空间军事对抗 外层空间军事化 使用武力 自卫权 武装冲突法
下载PDF
战争与防卫--能否援引个人防卫权为国家战争权进行辩护
8
作者 张楠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2年第3期100-111,共12页
战争是一项高强度的暴力活动,会引发大规模的人员伤亡,这增加了为发动战争进行辩护的难度。在当代西方的战争伦理学中,有论者试图援引个人进行自我防卫的权利,来为国家战争权进行辩护。这一辩护策略试图作出两个论证:一是把国家的防御... 战争是一项高强度的暴力活动,会引发大规模的人员伤亡,这增加了为发动战争进行辩护的难度。在当代西方的战争伦理学中,有论者试图援引个人进行自我防卫的权利,来为国家战争权进行辩护。这一辩护策略试图作出两个论证:一是把国家的防御性战争行为还原为个人进行正当自我防卫的行为,二是论证设置国家战争权有助于总体上增进个人安全。但反对者认为,对于国家的侵犯(如对国家非核心领土的侵犯)并不总能构成对个体安全的侵犯,因而个体的自我防卫权无法为一国所有的交战行为提供辩护。这可以反驳第二个论证,从结果上看,对国家领土的侵犯并不总是构成对个人安全的侵犯。但对于第一个论证,这一反驳并不成立,因为侵犯行径中所隐含的有条件威胁已然触发了挑衅例外原则,因此构成了对个人安全的潜在侵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权 自我防卫权 政治性侵害 挑衅例外原则
下载PDF
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新威胁与联合国框架下的使用武力规则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寿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21-26,共6页
联合国框架下的使用武力规则对国家行使自卫权而使用武力限定了极其严格的条件,但对安理会在应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时使用武力却赋予广泛的自由裁量权。然而,由于安理会决策机制的局限性和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安理会现行的使用武力... 联合国框架下的使用武力规则对国家行使自卫权而使用武力限定了极其严格的条件,但对安理会在应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时使用武力却赋予广泛的自由裁量权。然而,由于安理会决策机制的局限性和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安理会现行的使用武力机制实际上一直难以启动,因此,面对国际和平与安全在世纪之交所面临的新威胁,联合国框架下使用武力规则受到严重的挑战,该规则的某些方面将可能被强行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威胁 自卫权 集体安全制度 使用武力
下载PDF
试论"反恐"对国际法的若干影响与挑战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余地 戴德生 《南京经济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48-51,共4页
打击恐怖主义的实践给国际法带来一些影响和冲击,诸如在这些问题:"9·11"袭击是否属于战争;恐怖主义如何定义;行使自卫权的问题;联合国的法律地位,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 国际法 恐怖主义 自卫权 联合国 反恐怖斗争 "9·11"事件 战争行为 法律地区
下载PDF
人民警察防卫权问题研究
11
作者 刘涛 黄涛 《榆林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36-41,共6页
由于对人民警察防卫权性质不同的理解,对警察防卫权正当性基础出现了不同学说的争议。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观点下人的双重属性对于解释警察防卫权性质也具有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明确警察防卫权的个人防卫和职务防卫的双重属性,分析... 由于对人民警察防卫权性质不同的理解,对警察防卫权正当性基础出现了不同学说的争议。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观点下人的双重属性对于解释警察防卫权性质也具有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明确警察防卫权的个人防卫和职务防卫的双重属性,分析警察防卫权外在属性和根本属性的统一性和警察防卫权的特点,不仅有利于对解决警察防卫权性质争议和立法规定的笼统化问题,而且在当前暴力袭警事件的愈发严重的背景下,为人民警察正当防卫权法定化和类型化的展开具有重要意义,最终实现对人民警察正当防卫权的刑法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警察 正当防卫权 双重属性
下载PDF
从“乌斯京”事件谈邻国越境野生动物致人损害救济制度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栋琦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3-358,共6页
越境野生动物致人损害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越境野生动物不仅毁坏庄稼,捕食家畜,危及人身安全,甚至还涉及到国际政治稳定。目前,我国越境野生动物致人损害救济制度并不健全。主要原因有立法缺位、地方政府补偿不积极、补偿范围... 越境野生动物致人损害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越境野生动物不仅毁坏庄稼,捕食家畜,危及人身安全,甚至还涉及到国际政治稳定。目前,我国越境野生动物致人损害救济制度并不健全。主要原因有立法缺位、地方政府补偿不积极、补偿范围可能不完全涵盖邻国越境野生动物、补偿主体不清、缺少自卫权的规定、经费补偿效率低下和国际沟通机制缺失。所以要在国家层面上规定救济制度、增补补偿范围、设立安全保障义务、建立分级负担补偿责任、创设自卫权、预防动物间谍、加强分析预测和交流合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斯京 邻国越境野生动物 自卫权 补偿责任 致人损害
下载PDF
无效行政行为防卫权制度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庆菊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62-64,共3页
基于无效理论延伸出来的无效行政行为防卫权 ,对防止行政权滥用、坚守行政行为“实质正当性”要求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我国应建立无效行政行为防卫权制度 ,在防卫权标准、无效行为确认以及防卫权矫正机制等方面进行制度化建设。
关键词 无效行政行为 防卫权 无效确认
下载PDF
国际法上的自卫权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玉娟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48-51,99,共5页
在国际法上自卫权是国家的一项自然权利,是禁止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基本原则规定下,一种使用武力的合法例外。自卫权的实施是有限制,其实施条件是"受武力攻击时"。在美国提出的先发制人的战略,以及以自卫权为由对恐怖主义... 在国际法上自卫权是国家的一项自然权利,是禁止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基本原则规定下,一种使用武力的合法例外。自卫权的实施是有限制,其实施条件是"受武力攻击时"。在美国提出的先发制人的战略,以及以自卫权为由对恐怖主义使用武力需要的情势下,国际社会更要严格控制自卫权的使用,确保其在国际法的框架下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卫权 武力攻击 先发制人 恐怖主义
下载PDF
宪法原理视野下的日本“自卫力解释”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大路 《日本研究》 2015年第3期1-7,共7页
"自卫力解释"是日本自卫队的宪法解释学基础,它不仅违背宪法规范含义,在解释基础、技术、权限方面存在问题,更与宪法原理存在深层次矛盾。日本国宪法扬弃了近代立宪主义以控制军队为核心的理论范式,直接否认了武力对抗的有用... "自卫力解释"是日本自卫队的宪法解释学基础,它不仅违背宪法规范含义,在解释基础、技术、权限方面存在问题,更与宪法原理存在深层次矛盾。日本国宪法扬弃了近代立宪主义以控制军队为核心的理论范式,直接否认了武力对抗的有用性。将宪法第9条置入由序言奠基的规范体系中进行阐述,构建"防御型军队"的主张违背宪法精神实质,不具备合理性。军事权的正当性不能从《联合国宪章》的自卫权中倒推出来,只能缘自宪法授权。"自卫力解释"混淆了制宪权和宪定权,是对宪法主权的僭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国宪法 自卫权 军事权 立宪主义 防御型武力
下载PDF
自卫权与安理会职权的冲突
16
作者 王少华 周晓琦 +1 位作者 白千慧 刘超 《大连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83-88,121,共7页
理论上,自卫权是国家使用武力反击外来武力攻击的固有权利或自然权利,但其存在的漏洞使其演变为战争权的变种,并为一些国家发动战争提供了冠冕堂皇的借口。自卫权的存在给国际社会安全埋下了极大隐患,更与安理会的职权形成冲突。因此,... 理论上,自卫权是国家使用武力反击外来武力攻击的固有权利或自然权利,但其存在的漏洞使其演变为战争权的变种,并为一些国家发动战争提供了冠冕堂皇的借口。自卫权的存在给国际社会安全埋下了极大隐患,更与安理会的职权形成冲突。因此,应当废除自卫权,增强安理会对国家发动战争行为的制裁力度,提高安理会维和能力,以维护国际社会和平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卫权 战争权 联合国安理会
下载PDF
行使自卫权跨境打击恐怖主义的法律问题研究
17
作者 翟仲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第5期61-69,共9页
《联合国宪章》第51条确认了联合国会员国在受到武力攻击时得以行使自卫权的固有权利。然而,恐怖袭击是否构成上述规定所称的"武力攻击",国家是否可以基于对自卫权的行使而对恐怖主义进行跨境打击,在国际社会尚未形成定论。对... 《联合国宪章》第51条确认了联合国会员国在受到武力攻击时得以行使自卫权的固有权利。然而,恐怖袭击是否构成上述规定所称的"武力攻击",国家是否可以基于对自卫权的行使而对恐怖主义进行跨境打击,在国际社会尚未形成定论。对此,应当认识到,恐怖袭击构成"武力攻击"须满足如下两个条件:第一,恐怖袭击已经发生并且达到了"武力攻击"的规模和后果;第二,恐怖袭击是可归因于国家或交战团体的行为。而倘若恐怖袭击无法归因于一国或交战团体,那么相应的恐怖袭击发动者则难以成为国家通过行使自卫权进行打击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卫权 跨境打击 恐怖主义 武力攻击
下载PDF
国家援用自卫权打击恐怖主义行为的法律问题研究
18
作者 张丝路 《中国国际法年刊》 2019年第1期-,共20页
国际法院通过判决和咨询意见明确了《联合国宪章》第51条规定的自然权利的意义以及向安理会报告义务的性质,并提供了判断武力攻击严重性的标准,还阐释了习惯国际法对行使自卫权的限制。当非国家行为体实施的恐怖主义行为被一国确认且该... 国际法院通过判决和咨询意见明确了《联合国宪章》第51条规定的自然权利的意义以及向安理会报告义务的性质,并提供了判断武力攻击严重性的标准,还阐释了习惯国际法对行使自卫权的限制。当非国家行为体实施的恐怖主义行为被一国确认且该国表示出承担行为责任的意图时,或者该行为体被一国总体控制时,恐怖主义行为归责于一国。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满足必要性以及相称性的限制,受害国才能行使自卫权。愈演愈烈的恐怖主义行为是对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严重威胁,有必要以自卫权作为打击非国家行为体实施的不归责于特定国家的恐怖主义行为之最后手段。此种情况下,受害国援用自卫权的前提是安理会针对特定恐怖主义行为出台决议,并且实施恐怖主义行为的非国家行为体实际控制一国或多国部分领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卫权 恐怖主义 非国家行为体
原文传递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国际法解读——评黄惠康大使著《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国际法》
19
作者 严文君 《国际法研究》 2020年第2期117-127,共11页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国际法》是我国资深外交官和知名国际法学者黄惠康大使的最新力作。作者结合自身丰富的外交工作经验,以法律与外交的融合作为切入点,解析了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传承和发展脉络,总结了中国在经略海洋、应对气候...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国际法》是我国资深外交官和知名国际法学者黄惠康大使的最新力作。作者结合自身丰富的外交工作经验,以法律与外交的融合作为切入点,解析了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传承和发展脉络,总结了中国在经略海洋、应对气候变化、境外追逃追赃、网络空间治理、涉港澳条法事务等重要外交新领域的恢弘实践,解读了“一国两制”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两个伟大构想,系统、深入地讨论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时代特征、丰富内涵和所面临的诸多国际法问题,内容丰富而发人深省。在过去70年的时间里,中国外交的条法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总结中国经验、分析中国问题、探寻中国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外交条法人神圣的使命担当和孜孜以求的学术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交 国际法 条约机构 自卫权 “一国两制”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网络主权保障问题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邹鹏 何骏 +1 位作者 邹红霞 刘韵洁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2,共5页
随着网络空间承载国家公共和私人利益的日益广泛,网络主权及其保障问题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网络主权的现状,从网络独立权、网络平等权、网络自卫权和网络管辖权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网络主权保障目前应当关注的主... 随着网络空间承载国家公共和私人利益的日益广泛,网络主权及其保障问题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网络主权的现状,从网络独立权、网络平等权、网络自卫权和网络管辖权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网络主权保障目前应当关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力求推动网络主权观的确立,增强我国在国际网络空间治理规则制定方面的话语权,提升维护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利益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主权 网络独立权 网络平等权 网络自卫权 网络管辖权 网络边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