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ble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e evidence of human and pig diets at the Qinglongquan site,China 被引量:6
1
作者 GUO Yi HU YaoWu +3 位作者 ZHU JunYing ZHOU Mi WANG ChangSui Michael P. RICHARDS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519-527,共9页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Rice-Millet (foxtail millet and common millet) Blended Zone in Chinese Neolithic have not clearly addressed such questions as the importance of primitive rice-millet mixed agriculture to huma...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Rice-Millet (foxtail millet and common millet) Blended Zone in Chinese Neolithic have not clearly addressed such questions as the importance of primitive rice-millet mixed agriculture to human lifestyle and livestock managements within this regi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e, paleo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interactions, and so on. Here stable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e analysis of human and pig bones from the Qinglongquan site was conducted, covering two cultural phases, namely the Qujialing Culture (3000 BC to 2600 BC) and the Shijiahe Culture (2600 BC to 2200 BC). Based on this analysis, we further discussed the diets of ancient humans and pigs in the site, investigated the importance of rice-millet mixed agriculture to human and pig diets, and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primitive rice agriculture and millet agriculture, cultural interactions, and paleoenvironment. The δ^13C values of human bone collagen (-16.7‰ to -12.4‰, averaging -14.6‰±1.3‰, n=24) revealed that both C3 and Ca foods were consumed, probably from the contribution of rice (C3 plant) and millets (C4 plants) due to the coexistence of these crops at this site. In addition, the human mean δ^13C value suggested that millet agriculture was only minor in human diets. The human δ^15N values (6.6‰ to 10.8‰, averaging 9.0‰±1.2‰, n=24) showed that animal resource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human diets, and varied greatly. The mean δ^13C value of the pigs (-14.3‰±2.5‰, n=13) was quite similar to that of the humans, but the mean δ^15N value of the pigs was slightly less (1.3‰) The similar δ^13C and δ^15N values between humans and pigs suggested that the pigs consumed a lot of humans' food remains. No correlations of the δ^13C and δ^15N values between humans and pigs showed that both human and pig diets were based mainly on plant foods, which might be related to highly developed rice-millet mixed agriculture at tha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eodiet the rice-millet Blended Zone stable isotope cultural interaction PALEOENVIRONMENT
原文传递
新石器时代粟稻混作区初探 被引量:46
2
作者 王星光 徐栩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共7页
从新石器时代早期至晚期 ,在黄河和淮河之间的广袤区域逐渐形成了稻作物与粟作物的混作原始农业区。该地区地处我国南北地理的生态过渡带 ,史前时期所具备的生态环境条件使两种作物的共生成为可能。混作区的出现既是人口增多对食物数量... 从新石器时代早期至晚期 ,在黄河和淮河之间的广袤区域逐渐形成了稻作物与粟作物的混作原始农业区。该地区地处我国南北地理的生态过渡带 ,史前时期所具备的生态环境条件使两种作物的共生成为可能。混作区的出现既是人口增多对食物数量和质量要求的需要 ,亦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进步的表现 ,还是南北地域文化交流的产物。原始农业的繁荣为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并伴随着日益频繁的南北交流的趋势 ,不断吸纳得以更新 ,由此促进这一区域向更高程度的文明社会迈进 ,又影响和推动着周围地区农业及社会文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稻作物 粟作物 混作原始农业区 生态过渡带 黄淮地区 南北地域文化交流
下载PDF
淀粉粒分析揭示的河南唐户遗址裴李岗文化古人类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 被引量:35
3
作者 杨玉璋 李为亚 +3 位作者 姚凌 程至杰 张居中 信应君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9-239,共11页
本文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对河南唐户遗址(约7.8~7.0ka B.P.)出土的裴李岗文化时期6件石磨盘、2件石磨棒和8件陶炊器残片表面附着残留物进行了分析,共提取到6类不同形态的淀粉粒,鉴定结果显示有分别来自小麦族(Triticeae)、粟(Setar... 本文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对河南唐户遗址(约7.8~7.0ka B.P.)出土的裴李岗文化时期6件石磨盘、2件石磨棒和8件陶炊器残片表面附着残留物进行了分析,共提取到6类不同形态的淀粉粒,鉴定结果显示有分别来自小麦族(Triticeae)、粟(Setaria italica)、水稻(Oryza sativa)、栎属(Quercus)、莲属(Nelumbo)以及未知种属的淀粉粒.石磨盘、石磨棒表面附着淀粉粒种类的多样性表明该类工具在当时被用于加工多种需要碾磨或脱壳的植物果实或块根块茎.粟、水稻、小麦族及栎属等淀粉粒的同时发现也表明,农业种植和采集是唐户先民获取植物性食物资源的主要途径.此外,根据粟的淀粉粒在实验选取样品表面普遍出现的情况,同时结合邻近的贾湖遗址植物考古和生产工具研究结果来看,以粟种植为主,水稻种植为辅的农业生产活动可能已成为唐户先民经济活动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粒分析 唐户遗址 裴李岗文化 淮河上游 稻旱混作 生业模式演变
原文传递
安徽宿州杨堡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程至杰 杨玉璋 +5 位作者 袁增箭 张居中 余杰 陈冰白 张辉 宫希成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5-103,共9页
本文利用浮选法获取了杨堡遗址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战国晚期--汉代的炭化植物遗存,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粟、黍所占比重较小;岳石文化时期,粟的比重上升,与水稻的地位相当,同时小麦... 本文利用浮选法获取了杨堡遗址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战国晚期--汉代的炭化植物遗存,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粟、黍所占比重较小;岳石文化时期,粟的比重上升,与水稻的地位相当,同时小麦和大豆出现,且小麦初具规模,黍的比重较小;到了战国晚期--汉代,粟和小麦成为主要作物,水稻的地位明显下降。上述研究结果显示,以杨堡遗址为代表的淮河中游地区最晚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开始实行多种作物的种植制度,并不断发展;稻-旱混作农业模式在这里长期延续并经历了此消彼长的演变过程。研究结果对揭示淮河中游地区古代人类生业模式及农业结构演变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堡遗址 大汶口文化晚期 岳石文化 战国晚期—汉 多种作物种植 稻旱混作
原文传递
中国农业起源与早期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居中 陈昌富 杨玉璋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6,共11页
本文通过对稻(Oryza sativa)作和粟(Setaria italica)作遗存的发现、环境背景和考古学文化关系的分析,梳理了中国早期农业发展的动态过程,将其分为酝酿、萌芽、确立、快速发展和稳定发展五个阶段,并认为"南稻北粟"农业格局从... 本文通过对稻(Oryza sativa)作和粟(Setaria italica)作遗存的发现、环境背景和考古学文化关系的分析,梳理了中国早期农业发展的动态过程,将其分为酝酿、萌芽、确立、快速发展和稳定发展五个阶段,并认为"南稻北粟"农业格局从农业初始阶段即已奠定。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动态变化的模糊地带—稻粟混作区。该区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呈现南北摆动的动态变化状态。水稻的北进、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传播等丰富了黄河流域的作物结构,加上起源于本地区的粟、黍(Panicum miliaceum)、豆(Leguminosae)类,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生业模式;在南方长江流域,采集经济的比重则随着稻作农业的发展逐渐降低,形成了有别于华北地区且比较稳定的以稻作为主、渔猎采集并重的生业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起源 新石器时代 发展稻粟混作区 淮汉文化带
原文传递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human diets in Gouwan site,Xichuan,Henan 被引量:14
6
作者 FU QiaoMei JIN SongAn +3 位作者 HU YaoWu MA Zhao PAN JianCai WANG ChangSu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0年第7期614-620,共7页
This paper undertook the C and N stable isotopic analysis of human bones unearthed at the Gouwan site in Xichuan,Henan,to reveal the human diets and to explore the lifestyle of huma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ice and m... This paper undertook the C and N stable isotopic analysis of human bones unearthed at the Gouwan site in Xichuan,Henan,to reveal the human diets and to explore the lifestyle of huma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ice and millet agriculture.The contribution of rice to human diets was almost equal to that of millet in this site though millet agriculture is the traditional economic model for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Valley.On the other hand,the comparison of C and N stable isotopes in different cultural periods clearly indicates changes in millet and rice agriculture.Humans mainly depended on agriculture and gathering in the Yangshao Culture I. Millet agriculture,livestock rearing,and fishing were enhanced in the Yangshao Culture II.Millet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developed steadily in the Yangshao Culture III.After that the mixed rice and millet agriculture developed further.In addition,rice agriculture spread to the north in the climate suitable for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in the Yangshao Culture phases.In the Qujialing Culture period,under a colder climate,the rice farming was not dominant,though the Qujialing Culture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 人类 网站 饮食 河南 稳定同位素分析 仰韶文化 生活方式
原文传递
水稻遗存在陕西华县东阳遗址的发现与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夏秀敏 殷宇鹏 +1 位作者 许卫红 吴妍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9-131,共13页
稻作的起源与传播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然而水稻何时传入黄河中游并扩散至关中地区,则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华县东阳遗址是关中地区仰韶早中期的过渡性遗存(ca. 5900-5600 cal. BP)。本文借助植硅体分析,并结合炭化植物遗存,探... 稻作的起源与传播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然而水稻何时传入黄河中游并扩散至关中地区,则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华县东阳遗址是关中地区仰韶早中期的过渡性遗存(ca. 5900-5600 cal. BP)。本文借助植硅体分析,并结合炭化植物遗存,探讨了东阳遗址水稻的栽培和利用情况,并尝试分析水稻在关中地区出现的动因及传播过程。研究显示,东阳先民在以种植粟黍为主的同时,已经开始少量的栽培水稻,稻粟兼作的种植模式在此时出现。本研究发现的东阳遗址水稻遗存是目前关中地区最早的水稻遗存,指示了水稻至少在距今5800年时传入关中地区。仰韶晚期至龙山早期关中稻作获得较大发展,至龙山晚期则鲜少发现。该研究刷新了中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区最早的水稻遗存记录,为进一步了解稻作起源与传播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东阳遗址 关中地区 传播 稻粟兼作
下载PDF
淮河中游地区商代农业研究——以安徽阜南台家寺遗址为例
8
作者 赵珍珍 何晓琳 靳桂云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139,共7页
安徽阜南台家寺遗址(2014~2016年发掘区)商代炭化植物遗存分析显示,农业是先民主要的生计活动,聚落周围的野生植物资源可能作为食物的补充。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台家寺遗址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粟为辅,另有少量黍和小麦。以台家寺遗址为基础... 安徽阜南台家寺遗址(2014~2016年发掘区)商代炭化植物遗存分析显示,农业是先民主要的生计活动,聚落周围的野生植物资源可能作为食物的补充。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台家寺遗址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粟为辅,另有少量黍和小麦。以台家寺遗址为基础的区域研究显示,淮河中游地区在商代延续了稻粟兼作的农业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家寺遗址 商代 农业 稻粟兼作
原文传递
四川大邑县高山古城遗址宝墩文化先民牙本质序列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易冰 刘祥宇 +3 位作者 原海兵 胡耀武 陈剑 周志清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6-106,共11页
通过对成都平原新石器时代晚期(约4500BP)高山古城遗址出土人骨和牙齿进行稳定同位素分析,重建个体层面上先民的生活史,以及断奶行为、生活方式等重要信息。人骨同位素数据(δ13C:-19.6‰^-18.0‰)表明,该人群主要以C3类食物为食,这应... 通过对成都平原新石器时代晚期(约4500BP)高山古城遗址出土人骨和牙齿进行稳定同位素分析,重建个体层面上先民的生活史,以及断奶行为、生活方式等重要信息。人骨同位素数据(δ13C:-19.6‰^-18.0‰)表明,该人群主要以C3类食物为食,这应当与当时较为发达的稻作农业相关。然而,该群体的个体牙本质序列的同位素数据(δ13C:-19.6‰^-15.0‰)较骨骼更高,显然这是因为C4类食物(粟黍作物)在其先民断奶过程和童年早期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个体牙本质序列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变化趋势,显示总体上先民的断奶行为在2.5~4岁之间完成。这一研究成果,为探讨稻粟混作区的粟作农业在先民生活方式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向南方传播和扩散的进程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古城 牙本质序列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稻粟混作区 粟作农业
原文传递
中国早期农业文化起源再探——以北方粟文化与南方稻文化交融关系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姚庆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7-11,17,共6页
中国史前农业起源和发展一直是考古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其中稻、粟两种文化是农业文明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稻作文明和粟作文明分别在南、北方起源并形成各自发展区域,从祖本植物、地理环境、气候环境、水源等方面分析,均可找到适... 中国史前农业起源和发展一直是考古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其中稻、粟两种文化是农业文明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稻作文明和粟作文明分别在南、北方起源并形成各自发展区域,从祖本植物、地理环境、气候环境、水源等方面分析,均可找到适应稻、粟起源及传播的轨迹,故有"南稻北粟"之说。但是近年来考古发掘材料显示,稻、粟作物在南、北的生产区域是互有重叠的,并在黄淮地区出现稻、粟混作区,这便为研究稻文明与粟文明传播途径提供了新的论据。以此为研究背景,结合《国语》《说文解字》等文献史料,从考古发现和史料研究两个层次分析北方粟文化与南方稻文化在史前农业文化起源中产生的关联,得出稻文化与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常出现"稻亦是粟,粟亦是稻"现象及"此消彼长"态势,为探究中国早期农业文化起源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农业起源 粟文化 稻文化 交融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分析小米黄酒与黍米黄酒的香气成分 被引量:14
11
作者 刘浩 赵生满 任贵兴 《酿酒科技》 2015年第1期115-119,123,共6页
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小米黄酒与黍米黄酒的香气成分。共鉴定出香气成分87种,其中小米黄酒67种,黍米黄酒61种,两者共有41种。2种黄酒在香气组成上相似,醇类含量最高,酯类次之,两者相对含量占鉴定得到物质总... 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小米黄酒与黍米黄酒的香气成分。共鉴定出香气成分87种,其中小米黄酒67种,黍米黄酒61种,两者共有41种。2种黄酒在香气组成上相似,醇类含量最高,酯类次之,两者相对含量占鉴定得到物质总量的90%以上。苯乙醇、异戊醇、丁二酸二乙酯和丁二酸单乙酯均为2种黄酒含量最高的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小米黄酒 黍米黄酒 香气成分 黄酒
下载PDF
摄入不同谷物对人体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马静 夏颖 +4 位作者 吴聪娥 林侨 沈峰 蔡李倩 范华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红米、黑米、小米、荞麦米对人体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1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每天进食一种谷物;以白米作为食物参照标准,每份谷物均含碳水化物50g。测定空腹及餐后30、60、120、180min共5个时点的血糖值,计算血糖指数... 目的:探讨红米、黑米、小米、荞麦米对人体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1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每天进食一种谷物;以白米作为食物参照标准,每份谷物均含碳水化物50g。测定空腹及餐后30、60、120、180min共5个时点的血糖值,计算血糖指数。结果:将参照标准白米的血糖指数定为100,各种试验谷物的血糖指数分别为:红米68.54±32.93,荞麦米76.01±30.56,小米94.18±26.83,黑米98.80±32.17,红米的血糖指数显著低于黑米和小米。结论:红米、荞麦米为低血糖指数(GI)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米 小米 荞麦米 血糖指数 食用 降血糖 糖尿病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