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古人类活动的环境背景分析——植硅体、硅藻等化石证据 被引量:31
1
作者 王淑云 莫多闻 +4 位作者 孙国平 史辰羲 李明霖 郑云飞 毛龙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6-334,共9页
长江中下游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为研究该地区新石器时期气候环境变化、古人类活动和文化演化等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是河姆渡早期文化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章通过对田螺山遗址剖面植硅体、硅藻... 长江中下游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为研究该地区新石器时期气候环境变化、古人类活动和文化演化等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是河姆渡早期文化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章通过对田螺山遗址剖面植硅体、硅藻和炭屑等的分析,探讨了田螺山遗址河姆渡文化早期的原始农业和古人类活动的文化环境背景。7000~6600cal.aB.P.期间,植硅体和炭屑含量较低,淡水-半咸水硅藻丰富,推测为淡水或泻湖沉积环境,受海水影响较小;从6600cal.aB.P,开始,水稻植硅体和炭屑含量增加说明田螺山先人已经开始大量种植水稻;晚期(约6000cal.aB.P.后)海绵骨针和硅藻海水种含量的增长说明该时期田螺山地区明显受到海水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河姆渡文化早期,田螺山地区就已经开始水稻栽培,原始农业形态基本是以稻作农业为主;田螺山遗址河姆渡文化之前和之后都可能存在相对海面较高或受海水影响的时期,其与河姆渡文化在田螺山地区兴起与消失有着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螺山遗址 浙江余姚 植硅体 硅藻 水稻栽培 相对海面
下载PDF
江苏泗洪韩井遗址水稻驯化的植硅体证据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8
2
作者 邱振威 庄丽娜 林留根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80,I0004-I0006,共13页
韩井遗址顺山集文化一期由洼地和水沟组成的水稻田,很可能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与人类驯化水稻相关的遗迹,植硅体分析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一论断给予支持。从顺山集文化一期到二期,韩井遗址均以水稻双峰型植硅体居多,而且其百分比和浓度(均值... 韩井遗址顺山集文化一期由洼地和水沟组成的水稻田,很可能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与人类驯化水稻相关的遗迹,植硅体分析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一论断给予支持。从顺山集文化一期到二期,韩井遗址均以水稻双峰型植硅体居多,而且其百分比和浓度(均值)均呈现增多的态势;水稻扇型和横排哑铃型植硅体表现出相反的规律。与同时期顺山集遗址相比,韩井遗址的水稻扇型植硅体尺寸偏小。水稻扇型植硅体鱼鳞状纹饰个数和水稻双峰型植硅体形态测量用于水稻驯化程度的判定上,表现出非协同性。陶胎中掺入破碎稻壳是韩井遗址水稻栽培与驯化实践的又一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井遗址 水稻驯化 植硅体 稻壳羼和料 水稻田 “剖面柱”
原文传递
稻谷遗存落粒性变化与长江下游水稻起源和驯化 被引量:10
3
作者 郑云飞 蒋乐平 Gary W.Crawford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2-130,共9页
人工驯化的水稻有别于野生稻,落粒性变化是水稻最显著的综合驯化性状之一。本研究从形态和组织两方面观察了距今9000-8400年的浙江永康湖西遗址出土的稻谷小穗轴,结果显示既有野生型也有栽培型,以野生型为多,表明新石器时代早期已经栽... 人工驯化的水稻有别于野生稻,落粒性变化是水稻最显著的综合驯化性状之一。本研究从形态和组织两方面观察了距今9000-8400年的浙江永康湖西遗址出土的稻谷小穗轴,结果显示既有野生型也有栽培型,以野生型为多,表明新石器时代早期已经栽培水稻,但带有很多野生祖先种习性。稻谷遗存的野生型和中间型的小穗轴基盘离层细胞组织观察结果显示均为不完全离层组织,维管束组织呈现星散状分布,有向现代粳稻演化的特征但不发达,表明粳稻是长江下游地区原始栽培稻的驯化方向。综合现代遗传学与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认为长江下游地区的稻作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前,距今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水稻落粒性驯化已基本完成。湖西遗址的植物遗存和硅酸体分析不仅提供了人类和栽培活动强化的证据,而且也提供了理解后起的跨湖桥、河姆渡等文化以栽培水稻为特色的混合经济形态的人类生态学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下游 新石器时代早期 稻谷遗存 小穗轴基盘 落粒性缺失 稻作起源
下载PDF
关于中国稻作起源证据的讨论与商榷 被引量:8
4
作者 刘莉 李炅娥 +2 位作者 蒋乐平 张居中 蓝万里 《南方文物》 2009年第3期25-37,共13页
本文是对傅稻镰等人最近的文章批评中国栽培水稻起源研究缺乏证据、提出长江下游水稻栽培开始于公元前4000年这一观点一文的回应。我们首先考察中国从野生稻采集到水稻栽培过程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而从水稻形态学和考古学的角度对早期水... 本文是对傅稻镰等人最近的文章批评中国栽培水稻起源研究缺乏证据、提出长江下游水稻栽培开始于公元前4000年这一观点一文的回应。我们首先考察中国从野生稻采集到水稻栽培过程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而从水稻形态学和考古学的角度对早期水稻遗存加以研究。讨论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长江流域最早水稻栽培的时间;长江下游和淮河流域初期栽培水稻的遗存;考古遗存所见水稻粒形态大小变化的意义。我们也考察了傅文用来区分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的几个标准:考古纪录中所见的未成熟稻遗存、水稻粒的增大和水稻粒的形态。根据已经发表的资料和我们对水稻的研究,我们认为到全新世早期(距今9000年前后),南北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居民就可能已经收获野生稻并开始水稻栽培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收获水稻栽培水稻形态学 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 上山 贾湖 中国全新世
下载PDF
安徽临泉宫庄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与龙山文化时期稻作农业发展的植硅体证据 被引量:6
5
作者 罗武宏 顾纯光 +5 位作者 杨玉璋 张东 梁中合 方方 黄程青 张居中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0-380,共11页
新石器时代晚期(7.0-5.0 kaBP)是淮河中游地区单一稻作农业向稻旱兼作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然而,由于相关研究资料的匮乏,目前学术界对这一转变过程以及该时期淮河中游地区农作物的驯化水平等问题依然不清楚。本文利用植硅体分析方法,结... 新石器时代晚期(7.0-5.0 kaBP)是淮河中游地区单一稻作农业向稻旱兼作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然而,由于相关研究资料的匮乏,目前学术界对这一转变过程以及该时期淮河中游地区农作物的驯化水平等问题依然不清楚。本文利用植硅体分析方法,结合相对应年代分析结果,对安徽临泉宫庄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龙山文化时期的的农业发展与植物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在宫庄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和龙山文化时期的大多数土样中都发现有水稻特征型植硅体,且水稻植硅体的百分含量随时间推移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同时未发现粟、黍等其它农作物遗存的证据。这一结果表明大汶口文化早期和龙山文化时期,该遗址先民从事的是单一稻作农业,基本沿袭着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来的稻作农业传统。对水稻扇型植硅体边缘鱼鳞状纹饰数量统计结果显示,宫庄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水稻的驯化水平已接近于现代栽培稻。此外,本研究还在该遗址所有样品中发现有较丰富的竹亚科植物特征型植硅体,推测宫庄遗址先民可能较普遍的利用竹亚科植物作为工具、建筑、食物等的原材料。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末期先民的植物资源利用概况,农作物结构演替,水稻的驯化历程等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硅体 水稻驯化 稻作农业 竹亚科 宫庄遗址 安徽
原文传递
东乡野生稻叶绿体基因组拼接及系统进化分析(英文) 被引量:4
6
作者 林张翔 王营营 +2 位作者 付菲 叶楚玉 樊龙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7-403,共7页
为了优化叶绿体基因组DNA序列的获取和拼接方法,以东乡野生稻(Oryza rufipogon)嫩绿叶为材料,不需分离叶绿体DNA,利用高通量测序获得的全基因组短序列及叶绿体基因组高度保守的特性,与参考序列进行比对,从而组装拼接出叶绿体DNA序列,并... 为了优化叶绿体基因组DNA序列的获取和拼接方法,以东乡野生稻(Oryza rufipogon)嫩绿叶为材料,不需分离叶绿体DNA,利用高通量测序获得的全基因组短序列及叶绿体基因组高度保守的特性,与参考序列进行比对,从而组装拼接出叶绿体DNA序列,并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进行补洞.最终获得东乡野生稻完整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大小为134 537bp,大、小单拷贝区和反向互补重复区大小分别为80 585bp,12 346bp,20 803bp,共注释叶绿体基因152个.基于获取的东乡野生稻及其他稻属物种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研究结果支持已有的关于栽培籼粳稻起源的结论,即栽培籼粳稻分别与野生稻聚类到2个亚群中,其中粳稻与中国普通野生稻聚在1个亚群中,表明粳稻驯化起源于中国,而籼稻起源于另外一次独立驯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 叶绿体基因组 高通量测序 水稻驯化 东乡野生稻(中国)
下载PDF
Ancient DNA sequences of rice from the low Yangtze reveal significant genotypic divergence 被引量:2
7
作者 FAN LongJiang GUI YiJie +3 位作者 ZHENG YunFei WANG Yu CAI DaGuang YOU XiuL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1年第28期3108-3113,共6页
Rice (Oryza sativa) was first domesticated in the lower and middle Yangtze regions of China, and rice remains have been found in many Chinese archaeological sites. Until now, only phenotypic archeobotanical evidence, ... Rice (Oryza sativa) was first domesticated in the lower and middle Yangtze regions of China, and rice remains have been found in many Chinese archaeological sites. Until now, only phenotypic archeobotanical evidence, such as the spikelet bases of ancient grains, has been used to speculate on the domestication process and domestication rate of rice. In this study, we sequenced 4 genomic segments from rice remains in Tianluoshan, a site of the local Hemudu Neolithic culture in the low Yangtze and two other archaeological sites (~2400 and 1200 BC, respectively). We compared our sequences with those of the current domesticated and wild rice (O. rufipogon) populations. At least two genotypes were found in the remains from each site, suggesting a heterozygotic state of the rice seeds. One ancient genotype was not found in the current domesticated population and might have been lost. The rice remains belonged to the japonica group, and most if not all were japonica-type, suggesting that the remains might be at an early stage of indica-japonica divergence or an indica-japonica mixture. We also identified sequences with significant similarity to those from species of Sapindales, Zygophyllales, and Brassicale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identification of other plant remains in the Tianluoshan site and the common rice field weeds such as mustards in south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DNA序列 长江中游地区 基因型 驯化过程 水稻种子 分歧 大米 中国南方
原文传递
上山文化水稻植硅体研究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邱振威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9-120,共12页
前言(一)上山文化的发现与研究上山遗址位于浙江省浦江县黄宅镇渠南、渠北和三友村之间,地处钱塘江支流浦阳江上游北岸的二级阶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该遗址自2000年考古调查发现,经过多个年度的考古发掘与多学科协同研究,向学界展现了... 前言(一)上山文化的发现与研究上山遗址位于浙江省浦江县黄宅镇渠南、渠北和三友村之间,地处钱塘江支流浦阳江上游北岸的二级阶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该遗址自2000年考古调查发现,经过多个年度的考古发掘与多学科协同研究,向学界展现了浙江地区一种新的史前文化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山文化 植硅体分析 水稻扇型植硅体 水稻双峰型植硅体 水稻驯化
原文传递
人工施肥对水稻扇型植硅体形态发育的影响及其意义
9
作者 唐先干 谢金水 +3 位作者 刘增兵 孙刚 袁福生 吕厚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92-1805,共14页
研究人类施肥对水稻典型细胞形态发育是否存在显著影响,有可能成为判别水稻考古证据中人类如何驯化农作物的重要依据。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人工施肥(NPK处理)与不施肥(CK处理)不同生育时期(从分蘖期、灌浆期、到成熟期)‘中嘉早17’(籼稻... 研究人类施肥对水稻典型细胞形态发育是否存在显著影响,有可能成为判别水稻考古证据中人类如何驯化农作物的重要依据。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人工施肥(NPK处理)与不施肥(CK处理)不同生育时期(从分蘖期、灌浆期、到成熟期)‘中嘉早17’(籼稻)水稻机动细胞扇型植硅体形态特征,结果发现:1)人工施肥(NPK)扇型植硅体形态尺寸(扇宽HL 33.4~41.5μm、扇长VL 36.9~49.4μm)显著大于不施肥(CK)扇型植硅体(HL 20.0~29.3μm、 VL 22.9~32.5μm),而且随着生育时期发育,施肥和不施肥处理的扇型植硅体形态尺寸都呈现增加的趋势;2)NPK扇型植硅体形态B/A比值(扇面长/扇柄长)(0.74_(分蘖期)~0.93_(成熟期))与CK植硅体的B/A比值(0.58_(分蘖期)~0.94_(成熟期))比较,没有显著变化,但是随着生育时期发育都呈现长柄型明显减少、短柄型明显增加的趋势;3)NPK植硅体≥9个鱼鳞纹比例(中位数44.5%、平均数约60.0%)大于CK植硅体≥9个鱼鳞纹比例(中位数27.8%、平均数约54.0%),且随着生育时期发育都呈现出增多的趋势。本文首次研究了施肥对典型水稻品种水稻机动细胞扇型植硅体形态发育的影响,初步揭示了扇型植硅体形态特征在水稻驯化研究中的潜在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扇型植硅体 生育时期 施肥 水稻驯化 形态发育
原文传递
浙江浦江上山遗址水稻扇形植硅体所反映的水稻驯化过程 被引量:37
10
作者 郇秀佳 李泉 +2 位作者 马志坤 蒋乐平 杨晓燕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6-113,共8页
对长江下游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上山遗址出土的各类水稻遗存,其性质是野生、驯化或者是处于驯化过程中,一直争议颇多,这也导致了关于水稻驯化开始时间的争执。本文利用植硅体分析对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南区剖面距今10000年至历史时期... 对长江下游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上山遗址出土的各类水稻遗存,其性质是野生、驯化或者是处于驯化过程中,一直争议颇多,这也导致了关于水稻驯化开始时间的争执。本文利用植硅体分析对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南区剖面距今10000年至历史时期的文化层堆积物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提取出的水稻扇形植硅体进行形态测量和鱼鳞状纹饰的计数,结果发现,扇形植硅体的形态测量参数——长、宽和b/a值(扇形植硅体扇柄长度/扇面长度),在过去一万年间的变化呈无序状态;具有大于等于9个鱼鳞状纹饰的扇形植硅体,占扇形植硅体总量的比例越来越大,从上山文化早期的34.98%上升到河姆渡文化时期的44.68%,进而达到春秋战国时期的59.18%和唐宋时期的78.72%,反映了水稻漫长的驯化过程。通过与野生稻田扇形植硅体的对比,我们认为,上山文化时期水稻驯化已经开始;通过与现代稻田扇形植硅体的对比,我们认为,唐宋时期水稻扇形植硅体特征已与现代种植水稻扇形植硅体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山遗址 水稻扇形植硅体 水稻驯化过程
原文传递
亚洲栽培稻主要驯化性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区树俊 汪鸿儒 储成才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79-1389,共11页
水稻是研究谷类作物驯化的良好材料,其中种子落粒性消失、休眠性减弱和株型上的变化是水稻驯化过程中的3个关键事件,造就了高产、发芽整齐及可密植的现代水稻。落粒性丧失一直被认为是野生稻驯化形态学上的最直接证据,而控制落粒的主要... 水稻是研究谷类作物驯化的良好材料,其中种子落粒性消失、休眠性减弱和株型上的变化是水稻驯化过程中的3个关键事件,造就了高产、发芽整齐及可密植的现代水稻。落粒性丧失一直被认为是野生稻驯化形态学上的最直接证据,而控制落粒的主要基因Sh4和qSH1分别暗示不同的水稻驯化历史。种子休眠性的减弱适应了现代农业生产上同步发芽的需求,Sdr4、qSD7-1和qSD12基因是目前已知的调控种子休眠性的3个关键位点。野生稻匍匐生长等特点与其长期所在的易变生境有关,而栽培稻的直立生长形态则适应了农业上密植生产的需要,受PROG1等基因控制。野生稻的异交特性促进了驯化基因在群体间传播,而自花授粉则使驯化基因得以稳定遗传,从而加快人工选择的累积。目前的水稻驯化研究侧重于单基因或一些中性标记,而对控制驯化性状的网络化通路的进化研究却相对缺乏。随着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深入,驯化性状的分子机理将会被全面揭示,而基于此的网络化通路研究必将更加真实地反应水稻驯化过程。文章综述了水稻关键驯化性状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为驯化基因网络的研究提供参考,也为水稻分子设计改良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驯化性状 落粒性 种子休眠 株型 功能基因组
下载PDF
中国稻作起源的动因 被引量:5
12
作者 笪浩波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2-72,105,共12页
本文依据中西方学者对农业起源研究的成果,对中国稻作起源的动因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的稻作起源于长江中游偏南的武夷山及南岭一线以北的生态脆弱带,始于距今12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期,生态环境的变迁是稻作起源的主要... 本文依据中西方学者对农业起源研究的成果,对中国稻作起源的动因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的稻作起源于长江中游偏南的武夷山及南岭一线以北的生态脆弱带,始于距今12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期,生态环境的变迁是稻作起源的主要诱因,解决人口增长的压力是稻作起源的直接动因,而人类的生产力及技术水平的进步则是稻作起源的动能。这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催生了稻作农业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稻作农业起源 环境 人口压力 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