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籼型杂种雄性不育水稻9814HS-1的育性与遗传分析
1
作者 谭炎宁 袁定阳 +4 位作者 段美娟 李哲理 孙学武 邓华凤 袁隆平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1期3204-3212,共9页
杂种雄性不育系是培育多系法杂交稻理想的遗传工具;杂种雄性不育性一般发生在水稻种间或亚种间,而鲜见于亚种内的品种间.本文报道了一份籼籼交杂种雄性不育系9814HS-1.田间观察结果显示, 9814HS-1在长沙10月初起或三亚3月中旬前抽穗则... 杂种雄性不育系是培育多系法杂交稻理想的遗传工具;杂种雄性不育性一般发生在水稻种间或亚种间,而鲜见于亚种内的品种间.本文报道了一份籼籼交杂种雄性不育系9814HS-1.田间观察结果显示, 9814HS-1在长沙10月初起或三亚3月中旬前抽穗则花粉彻底败育,结实率为0.00%,而同期抽穗的双亲T98B和M114B的育性正常.分子标记分析发现T98B和M114B的籼稻基因型频率分别达到了0.94和1.00;进一步分析注意到,它们与8个籼稻品种杂交的F1株系结实全部正常,结实率达到了80.35%~91.87%,而与4个粳稻品种的杂交后代均高度不育,表明9814HS-1的双亲都具有籼稻属性.测恢试验发现, 9814HS-1的育性能被所测验的6个籼稻品种全部恢复(结实率达到了85.24%~93.21%),表明9814HS-1具有"三交种"育种利用潜力.遗传分析显示, T98B和M114B的正反交F2和BC1F1群体中不育株与可育株的理论分离比都为1:3,推断9814HS-1的育性受两个非等位的杂合态核基因互作所控制.籼型杂种雄性不育系9814HS-1的发现为重新认识水稻生殖障碍提供了启示,对于建立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杂种雄性不育系 杂种优势利用 多系法杂交稻 9814HS-1
原文传递
杂交水稻亲本明恢63对纹枯病水平抗性的QTL定位 被引量:29
2
作者 韩月澎 邢永忠 +4 位作者 陈宗祥 顾世梁 潘学彪 陈秀兰 张启发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22-626,共5页
利用 2 4 0份源于组合珍汕 97 明恢 6 3的重组自交系群体 (F1 1 、F1 2 ) ,连续两年进行 2重复的随机区组田间试验 ,运用改进的纹枯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 ,调查其纹枯病病级 ,结合该组合F9群体构建的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 ,运用区间作图... 利用 2 4 0份源于组合珍汕 97 明恢 6 3的重组自交系群体 (F1 1 、F1 2 ) ,连续两年进行 2重复的随机区组田间试验 ,运用改进的纹枯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 ,调查其纹枯病病级 ,结合该组合F9群体构建的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 ,运用区间作图法对抗纹枯病QTLs进行了定位。两年在第 5染色体的相邻区间C6 2 4~C2 4 6 (1999年 )和C2 4 6~RM2 6(2 0 0 0年 )上各检测到一个抗纹枯病QTL ,两者一个LOD值置信区间存在较大的重叠 ,而且LOD峰值位点很接近 ,推测它们可能是同一个QTL。两年在第 9染色体上均检测到一个QTL ,分别位于C4 72~R2 6 38(1999年 )和RM2 5 7~RM2 4 2 (2 0 0 0年 )区间上 ,两区间相距 9.8cM。两年检测到的所有抗纹枯病QTLs均来自明恢 6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el.) 重组自交系 纹枯病抗性 数量性状基因座位
下载PDF
Error-prone PCR获得EPSP酶突变基因提高水稻的草甘膦抗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苏军 陈建民 +2 位作者 田大刚 朱祯 王锋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8年第5期830-836,共7页
将通过Error-prone PCR方法获得的表达水稻EPSP酶突变基因epsp102和未经修饰的水稻epsp基因分别导入籼稻恢复系明恢86,获得转化克隆84个和109个。对T1、T2代转基因水稻三叶期和分蘖期喷施草甘膦,各选出4个对草甘膦高抗性的T3代材料,进... 将通过Error-prone PCR方法获得的表达水稻EPSP酶突变基因epsp102和未经修饰的水稻epsp基因分别导入籼稻恢复系明恢86,获得转化克隆84个和109个。对T1、T2代转基因水稻三叶期和分蘖期喷施草甘膦,各选出4个对草甘膦高抗性的T3代材料,进行分子鉴定。对其中的3个株系进行农艺性状考察,并各选1个株系作为父本与其他优良恢复系进行杂交,进一步考察epsp和epsp102基因在不同遗传背景下的抗性和农艺性状表现。Southern结果显示:epsp的整合拷贝数为2~3拷贝,epsp102拷贝数为1~2拷贝。萌发种子、三叶期及分蘖期对草甘膦抗性检测显示:转基因萌发种子对草甘膦的抗性提高15倍;三叶期对草甘膦的抗性提高3~4倍。分蘖期剂量效应检测结果显示:非转基因对照在施0.1倍以上的致死剂量农达时,植株显著失水,而转基因株系水分生理正常。两地两季的农艺性状考察显示:与对照相比转基因株系的穗数明显增多,转基因株系ep-3和ep102-20结实率和单株重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以ep-3和ep102-20作父本,与4个恢复系杂交的F2代对草甘膦的抗性没有降低,两个组合的结实率显著增加,SK/ep-3组合结实率显著下降,其余组合的结实率与对照持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ERROR-PRONE PCR EPSP酶突变基因 草甘膦
下载PDF
不同生态条件下华抗草78水稻对杂草的干扰控制作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竞仑 李永丰 +1 位作者 陈志石 王一专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45-1648,共4页
对不同水稻叶龄、水层深度、水稻密度和保水时间条件下水稻对杂草控制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化感特性的水稻品系华抗草78对稗草、鳢肠、异型莎草等杂草的抑制率显著优于无化感特性品种Lemont;华抗草78对0~1.5叶期稗草和0~0.... 对不同水稻叶龄、水层深度、水稻密度和保水时间条件下水稻对杂草控制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化感特性的水稻品系华抗草78对稗草、鳢肠、异型莎草等杂草的抑制率显著优于无化感特性品种Lemont;华抗草78对0~1.5叶期稗草和0~0.3叶期异型莎草的控制效果优于1.5~2.4叶期稗草和0.8~2.0叶期异型莎草;移栽时叶龄与栽插密度互作有利于提高华抗草78对杂草的防效,并明显高于移栽时叶龄分别与水层深度和保水时间互作效应.适当提高水稻移栽时的叶龄、增加移栽密度可显著提高华抗草78对供试杂草的抑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态条件 化感效应 杂草 干扰控制
下载PDF
不同配比控释肥对水稻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陈萍 王素梅 +3 位作者 张萍 李丽 伍德春 杨义雄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5期22-25,共4页
试验在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曾集镇比较了宜施壮控释肥不同的控释时间及施肥方式对水稻(OryzasativeL.)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生长施用控释肥具有缓慢释放养分的作用,能与水稻的生长期保持一致,并能满足水稻高产稳产需求;... 试验在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曾集镇比较了宜施壮控释肥不同的控释时间及施肥方式对水稻(OryzasativeL.)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生长施用控释肥具有缓慢释放养分的作用,能与水稻的生长期保持一致,并能满足水稻高产稳产需求;控释肥处理区的株高、穗长、千粒重和水稻专用肥区、常规施肥区均无太大差别,但可以明显提高水稻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水稻控释肥CRU1产量最高,比不施氮肥对照增产3135.0kg/hm2,增产率为43.5%;比常规施肥对照增产1800kg/hm2,增产率为2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肥 水稻(oryzasativel.)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以早籼14、紫恢100和M3122为背景的导入系构建及其筛选鉴定 被引量:5
6
作者 罗彦长 李泽福 +8 位作者 吴敬德 台德卫 夏加发 张效忠 李成荃 吴跃进 王守海 苏泽胜 王元垒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5年第5期642-648,共7页
以国际合作网络征集的150余份材料,进行农艺性状观察,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抗性鉴定,同时还进行了耐低磷、低氮筛选,获得大量数据,筛选了一批抗白叶枯病、稻瘟病、耐低磷、耐低氮资源,为分子育种的亲本利用和后代筛选提供参考。以早籼14... 以国际合作网络征集的150余份材料,进行农艺性状观察,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抗性鉴定,同时还进行了耐低磷、低氮筛选,获得大量数据,筛选了一批抗白叶枯病、稻瘟病、耐低磷、耐低氮资源,为分子育种的亲本利用和后代筛选提供参考。以早籼14、紫恢100、M3122为受体,以上述的150余份材料为供体,采用大规模杂交、2 ̄3次回交、2 ̄3次自交,培育以早籼14、紫恢100、M3122为背景的近等基因导入系5700多份,并对这些导入系进行抗旱、耐低氮、耐低磷、抗寒性及直链淀粉含量等初步筛选,获得了一批有目标性状的近等基因导入系,为新基因发掘、新品种选育提供重要的材料基础。并选育了3个有苗头的新品系进入省级预试、区试或生产试验,以进一步确定其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等基因导入系 抗逆性 筛选 育种 水稻 筛选鉴定 基因导入 早籼 抗白叶枯病 新品种选育
下载PDF
早籼突变体稻米品质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关庭 刘庆龙 +1 位作者 王贤裕 吴国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2-346,共5页
本试验分析测定了 1 1个优质早籼品种 (系 )及从其中诱变获得的 1 9个突变体的稻米品质。结果表明 ,与原亲本相比 ,辐射诱发突变体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等品质指标以及淀粉... 本试验分析测定了 1 1个优质早籼品种 (系 )及从其中诱变获得的 1 9个突变体的稻米品质。结果表明 ,与原亲本相比 ,辐射诱发突变体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等品质指标以及淀粉粘滞性谱 (RVA谱 )发生了明显或比较明显的变化 ;大多数突变体同时在一个或多个主要品质性质上产生了正向和负向变异 ,少数突变体基本保持了原亲本的稻米品质 ,个别的甚至在此基础上还有若干品质性状得到显著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突变体 稻米品质变化 水稻 RVA谱
下载PDF
水稻矮化剑叶卷曲突变体dcfl1的鉴定与基因精细定位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孝波 谢佳 +6 位作者 张晓琼 田维江 何沛龙 刘思岑 何光华 钟秉强 桑贤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51-1558,共8页
【目的】对一个水稻矮化剑叶卷曲突变体进行鉴定与基因定位,为水稻等禾谷类作物剑叶形态发育及分子改良奠定基础。【方法】在籼型水稻恢复系缙恢10号的甲基磺酸乙酯(EMS)突变库中筛选到一个隐性矮化剑叶卷曲突变体,命名为dcfl1(dwarf an... 【目的】对一个水稻矮化剑叶卷曲突变体进行鉴定与基因定位,为水稻等禾谷类作物剑叶形态发育及分子改良奠定基础。【方法】在籼型水稻恢复系缙恢10号的甲基磺酸乙酯(EMS)突变库中筛选到一个隐性矮化剑叶卷曲突变体,命名为dcfl1(dwarf and curled flag leaf 1)。田间小区种植,全生育期内观察dcfl1和野生型的株型变化。苗期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叶鞘内表皮细胞大小;孕穗期和抽穗期利用石蜡切片观察剑叶基部形态;开花期测定剑叶、倒2叶和倒3叶的叶绿素含量;成熟期考查株高、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配制西农1A/dcfl1杂交组合,利用F1和F2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并利用F2隐性群体进行基因定位。【结果】生育期内,突变体dcfl1都表现出矮化性状。dcfl1叶鞘内表皮细胞长度明显比野生型要短,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与野生型相比,穗长、倒1节间和倒2节间均显著变短,倒3节间和倒4节间无显著变化。抽穗期dcfl1剑叶的叶片和叶鞘连接处硬化,剑叶基部展开受阻,半边叶片向内卷曲,剑叶上部和中部正常,其他叶片也正常。农艺性状调查发现,dcfl1的有效穗数为14.24,极显著高于野生型的11.62,穗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则无显著变化。此外,dcfl1的叶色略深,剑叶、倒2叶和倒3叶的叶绿素a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野生型,类胡萝卜素含量也略有升高,但仅剑叶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叶绿素b的含量则无显著变化。西农1A/dcfl1的F1群体中,株高和剑叶表型与野生型一致。F2群体中分离出正常和突变两种表型,突变表型与dcfl1类似,植株株高变矮,剑叶基部特异卷曲,说明矮化和剑叶基部特异卷曲是一对共分离性状。且两种表型分离比符合3﹕1,表明dcfl1突变型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620株F2隐性单株,最终将DCFL1精细定位在第3染色体短臂In Del标记Ind03-11和Ind03-6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矮化 剑叶卷曲 遗传分析 精细定位
下载PDF
水稻化感品种结合使用除草剂及深水层管理对稻田杂草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贵 吴竞仑 +1 位作者 王一专 刘丽萍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92-1296,共5页
选用具有化感特性的水稻品系华抗草78和长江流域地区主栽的扬稻6号,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水稻化感作用结合苄嘧磺隆使用及水层管理对水稻田杂草的抑制作用,旨在降低水稻田化学除草剂使用量,探索水稻生产中杂草治理的新途径。结果表明,水稻... 选用具有化感特性的水稻品系华抗草78和长江流域地区主栽的扬稻6号,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水稻化感作用结合苄嘧磺隆使用及水层管理对水稻田杂草的抑制作用,旨在降低水稻田化学除草剂使用量,探索水稻生产中杂草治理的新途径。结果表明,水稻化感作用结合深水层可有效抑制稗草的萌发和生长,同时水稻移栽后6 d使用苄嘧磺隆(30 g/hm^2)单剂处理,明显地抑制了异型莎草和陌上菜的萌发数量和生物量积累;水稻移栽后50 d,华抗草78和扬稻6号对稗草的干重防效分别为89.16%和81.86%,对异型莎草的干重防效分别为83.56%和84.93%,对陌上菜干重防效分别为95.22%和88.04%,对这3种杂草的总干重防效分别为87.68%和82.69%;10cm深水层及施用苄嘧磺隆单剂条件下2个水稻品种(系)的产量比5 cm水层、不施化学除草剂的处理分别增产40.33%和21.36%。水稻化感品种对稗草等的抑制作用、水稻自身的竞争作用、10 cm深水层及苄嘧磺隆单剂这4种因素的综合效应不仅具有良好的控草效果,增产显著,而且明显降低了除草剂的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化感 水层 除草剂 杂草防治
下载PDF
观光温室中气候环境因子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戴伟 路秉翰 +3 位作者 许铭宇 胡振阳 谭广文 叶振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57-61,66,共6页
立足于广东省深圳市华为中庭观光温室的水稻(Oryza sative L.)园项目,以室外水稻栽培为对照,从光照、温湿度和风速等几个方面比较气候环境因子对观光温室内移栽后水稻植株生长的影响,以期为今后观光温室水稻的栽培提供相关理论支撑。结... 立足于广东省深圳市华为中庭观光温室的水稻(Oryza sative L.)园项目,以室外水稻栽培为对照,从光照、温湿度和风速等几个方面比较气候环境因子对观光温室内移栽后水稻植株生长的影响,以期为今后观光温室水稻的栽培提供相关理论支撑。结果表明,水稻移栽后,温室环境中较低的光照度等因素在营养生长初期抑制了植株的生长;随着生长期的不断推移,室内较高的温湿度使得水稻植株快速生长,出现徒长现象;而在营养生长后期,这种环境因子对水稻生长的影响逐渐减小,但较室外环境仍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e l.) 气候环境因子 温室观光农业 深圳市
下载PDF
剪叶对不同穗型水稻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杰 韦叶娜 +7 位作者 范永义 范存留 赵祥 蒋芬 敬银钦 胡运高 杨国涛 彭友林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5期3838-3841,3886,共5页
为了探究剪叶处理对不同穗型水稻(Oryza sative L.)品种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影响,以直立穗突变体R1338、R334和弯曲穗野生型R498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比较直立穗和弯曲穗经剪叶后对其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穂部性状的影响。不... 为了探究剪叶处理对不同穗型水稻(Oryza sative L.)品种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影响,以直立穗突变体R1338、R334和弯曲穗野生型R498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比较直立穗和弯曲穗经剪叶后对其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穂部性状的影响。不同穗型水稻,经不同剪叶处理后,从灌浆期至成熟期,所有试材各器官干重均下降,但直立穗各器官干重均高于弯曲穗;剪倒一叶后直立穗的输出率高于弯曲穗,分别比弯曲穗高7.45%、103.21%,剪倒二叶后弯曲穗输出率高于直立穗,分别比R1338、R334高57.04%、10.82%;剪叶后结实率和粒重都有一定幅度的降低,但与弯曲穗相比,直立穗降低幅度较小,从剪叶处理与对照(不剪叶)比较发现,剪倒一叶对弯曲穗粒重影响较大,而剪倒二叶对直立穗粒重变化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e l.) 穗型 剪叶处理 物质积累与转运
下载PDF
基于着粒密度的湖北省水稻穗型分类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房振兵 汪本福 +4 位作者 田永宏 陈波 范兵 赵沙沙 潘高峰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31-34,39,共5页
采用2017年湖北省中稻区试汇总报告中74个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产量、稻米品质等数据,选用着粒密度进行聚类分析,并参考前人的分类标准,确定出着粒密度的穗型划分标准;进一步通过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探究着粒密度与产量的关系,并对穗型... 采用2017年湖北省中稻区试汇总报告中74个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产量、稻米品质等数据,选用着粒密度进行聚类分析,并参考前人的分类标准,确定出着粒密度的穗型划分标准;进一步通过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探究着粒密度与产量的关系,并对穗型与稻米品质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4个水稻(Oryza sative L.)品种的穗部性状存在差异,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着粒密度、千粒重、穗粒数、有效穗、结实率、穗长,着粒密度的变异系数超过10%;74个品种按照着粒密度划分为3类穗型,着粒密度大于7.96粒/cm的为密穗型,小于6.85粒/cm的为稀穗型,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中穗型;这3种穗型的品种在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着粒密度等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产量与着粒密度呈典型抛物线关系(F=17.83,P<0.01),着粒密度为7.5~8.5粒/cm时产量达到峰值;中穗型的外观品质(垩白粒率、垩白度)、加工品质(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蒸煮品质(胶稠度、碱消值)均优于稀穗型和密穗型。因此,为保证选育高产且优质的水稻品种,应把着粒密度控制在7.5~8.0粒/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e l.) 穗型 着粒密度 产量 品质 湖北省
下载PDF
多胚水稻品系APⅣ发育进度异常胚胎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向东 卢永根 +1 位作者 徐雪宾 徐是雄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8-23,共6页
通过GMA半薄切片技术对多胚品系APⅣ受精前和受精后胚囊内发育进度异常胚胎的观察表明,APⅣ在开花后15h到5d,存在低频率发育进度较正常受精发育形成的胚提早或推迟的胚胎。
关键词 水稻 多胚现象 单性生殖
下载PDF
播期对辽南地区耐盐碱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龙 张美玲 +2 位作者 陈洪利 李俊和 于文颖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3期11-15,共5页
为了研究播期对辽南地区水稻(OryzasativeL.)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该地主栽耐盐碱水稻品种盐丰47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不同播期,分别为4月5日(S1)、4月15日(CK)、4月25日(S2)和5月5日(S3),分析不同播期对辽南地区耐盐碱水稻生长发育及... 为了研究播期对辽南地区水稻(OryzasativeL.)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该地主栽耐盐碱水稻品种盐丰47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不同播期,分别为4月5日(S1)、4月15日(CK)、4月25日(S2)和5月5日(S3),分析不同播期对辽南地区耐盐碱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提前引起水稻全生育期延长,播期推迟引起水稻全生育期缩短;播期提前和推迟均导致盐丰47株高在营养生长期(三叶期至拔节期)高于CK,生殖生长期(乳熟期)低于CK;提前和推迟播种盐丰47水稻叶面积在分蘖期至抽穗期总体大于CK,乳熟期后低于CK;提前和推迟播种水稻地上部干物重分蘖期至拔节期均高于CK,抽穗期均低于CK。4个播期中CK理论产量最高,S2每穗粒数、每穗实粒数最高;提前播种水稻每穗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理论产量均低于CK,推迟播种水稻千粒重和理论产量均低于CK。辽南地区耐盐碱水稻的适宜播期为4月15—25日,可以在影响水稻生长发育生物量及产量指标的关键时期采取适当措施增加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干物重,以实现后期的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sativel.) 耐盐碱 播期 生长发育 产量 辽南地区
下载PDF
一个新的水稻细条纹叶色突变体特性分析和基因克隆
15
作者 甘树仙 李东宣 +6 位作者 李娟 冯德党 熊海波 朱骞 张慧 张小玲 陈丽娟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8-397,共10页
叶色突变体作为一种易于观察的性状突变,是开展光合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叶绿素生物合成及其调控机制研究的理想材料。本研究以水稻T-DNA插入细条纹叶色突变体为研究材料,通过叶片的形态鉴定、石蜡切片、叶绿素和光合速率测定,分析突变体... 叶色突变体作为一种易于观察的性状突变,是开展光合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叶绿素生物合成及其调控机制研究的理想材料。本研究以水稻T-DNA插入细条纹叶色突变体为研究材料,通过叶片的形态鉴定、石蜡切片、叶绿素和光合速率测定,分析突变体的表型和光合特性;采用TAIL-PCR技术,定位和克隆该突变基因。结果表明:突变体苗期幼叶上呈现间断的白色细条纹,而叶鞘、叶脉表现正常,三叶期后至分蘖期叶片逐渐转绿;突变体叶色对温度变化敏感;是国内外尚未报道的一种新型水稻细条纹叶色突变体。根据T-DNA插入标签,确定突变候选基因位于第7染色体上,并对候选基因进行了克隆已获得部分cDNA序列,暂命名为fs3(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片细条纹 突变体 光合特性 基因克隆
下载PDF
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籼稻品种的蛋白质含量 被引量:30
16
作者 俞法明 陆艳婷 +2 位作者 严文潮 刘庆龙 金庆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4-138,共5页
分别以稻谷、糙米、精米和精米粉为扫描材料,应用近红外光谱法建立了籼稻蛋白质含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采用光谱预处理的校正效果比不采用预处理的好,用偏最小二乘法(PLS)获得的籼稻稻谷、糙米、精米、精米粉的回归模型和交叉验证结... 分别以稻谷、糙米、精米和精米粉为扫描材料,应用近红外光谱法建立了籼稻蛋白质含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采用光谱预处理的校正效果比不采用预处理的好,用偏最小二乘法(PLS)获得的籼稻稻谷、糙米、精米、精米粉的回归模型和交叉验证结果为:最优校正决定系数(R2)和交叉检验均方误差(RMSECV)分别为0.772 10、.507,0.888 40、.379,0.911 6、0.336,0.951 0、0.258,稻谷的误差最大,粉样的误差最小。育种实践中,低世代可选用糙米、高世代可选用精米和精米粉作为扫描样本测定稻米蛋白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法 籼稻 蛋白质含量 快速测定
下载PDF
粳稻七种必需氨基酸含量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陆艳婷 张小明 +4 位作者 叶胜海 祁永斌 严文潮 王建清 金庆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8-482,共5页
利用化学法测定了粳稻精米粉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并分别建立了相应的近红外分析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对近红外分析模型的预测结果有较大影响,采用光谱预处理的校正效果比不采用预处理的好。用偏最小二乘法(PLS)获得的粳... 利用化学法测定了粳稻精米粉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并分别建立了相应的近红外分析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对近红外分析模型的预测结果有较大影响,采用光谱预处理的校正效果比不采用预处理的好。用偏最小二乘法(PLS)获得的粳稻精米粉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等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的预测模型和交叉验证结果显示表明,最优校正决定系数(R2)和交叉检验均方误差(RMSECV)分别为0.8868、0.0303;0.8623、0.0237;0.9008、0.0359;0.8993、0.0278;0.5999、0.0256;0.76040、.0238;0.8543、0.0173。因此在水稻品质育种中,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用于除蛋氨酸、苏氨酸外的其余5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 粳稻 必需氨基酸 测定
下载PDF
自由基对水稻叶片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卫 邓四洪 刘道宏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1期86-89,共4页
以附体水稻叶片为材料,研究了叶片自然衰老时的生理生化变化,并从自由基诱发剂和清除剂对ACC(氨基环丙烷羧酸)转化为乙烯的影响,探讨了自由基对附体水稻叶片衰老的影响.
关键词 自由基 衰老 水稻 叶片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9
19
作者 马慧 赵开军 徐正进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3-26,31,共5页
介绍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的原理和方法并对影响转化率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概述这一技术的发展简史和研究现状 。
关键词 水稻 遗传转化 农杆菌介导 原理 影响因素 应用前景 现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