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工匠精神对话过程体系模型——基于德胜洋楼公司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曾颢 赵宜萱 赵曙明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4-135,共12页
培育工匠精神对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德胜洋楼公司为典型案例,从新时代工匠精神内涵入手,以制度对话理论、修辞理论贯穿企业培育工匠精神的全过程,通过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 培育工匠精神对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德胜洋楼公司为典型案例,从新时代工匠精神内涵入手,以制度对话理论、修辞理论贯穿企业培育工匠精神的全过程,通过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以企业为主体,工匠精神从工匠行为——工匠精神文本——工匠精神对话——工匠精神制度化发展的逻辑脉络,进而构建工匠精神对话过程体系模型。为其他企业培育工匠精神的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精神 制度对话理论 修辞理论 德胜洋楼
原文传递
西方修辞批评研究20年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科 解学花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34-44,共11页
修辞批评研究由来已久,但真正的研究热潮始于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近20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述评,进而归纳出国内外该领域不同的研究趋势。研究发现,国内西方修辞批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引介国外修辞批评... 修辞批评研究由来已久,但真正的研究热潮始于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近20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述评,进而归纳出国内外该领域不同的研究趋势。研究发现,国内西方修辞批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引介国外修辞批评理论、构建新的西方修辞批评模式、对比中西修辞批评理论以及洋为中用等方面;国外西方修辞批评研究,尤其在美国,则主要在原有深厚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并更新原有修辞批评理论、拓展修辞批评的研究范围。梳理近20年的西方修辞批评研究,可为我国的西方修辞批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未来应继续加强修辞批评理论研究的系统性,并不断促进西方修辞批评与我国修辞实践的对接研究,进而展示西方修辞批评的阐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修辞批评 西方修辞学 修辞理论 理论综述 修辞批评模式
下载PDF
修辞的功能与形式 被引量:4
3
作者 巴里.布鲁梅特 郭恩华 李秀香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共6页
对历史上出现过的诸多修辞的定义与理解,可以依据修辞的功能与形式加以分类整理,即关注修辞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不同作用及具体表现形式。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旨在引起学界对修辞功能与修辞形式的关注,也是对当前学界探究修辞在不同文... 对历史上出现过的诸多修辞的定义与理解,可以依据修辞的功能与形式加以分类整理,即关注修辞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不同作用及具体表现形式。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旨在引起学界对修辞功能与修辞形式的关注,也是对当前学界探究修辞在不同文化之间和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播与发展做出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 形式 功能 文化 修辞历史 修辞理论
原文传递
理解“新修辞学”的钥匙--关于伯克修辞学体系中的辨证思想初探 被引量:3
4
作者 廖文娟 邓志勇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3,共5页
美国20世纪修辞学泰斗肯尼思·伯克创立的"新修辞学"无疑是修辞学界最闪亮的风景,但其思想十分深邃、难懂。本文认为,伯克的辨证思想是其修辞学体系的关键所在。他的辩证思想体现在其修辞哲学和修辞理论中,具体涉及修辞... 美国20世纪修辞学泰斗肯尼思·伯克创立的"新修辞学"无疑是修辞学界最闪亮的风景,但其思想十分深邃、难懂。本文认为,伯克的辨证思想是其修辞学体系的关键所在。他的辩证思想体现在其修辞哲学和修辞理论中,具体涉及修辞的人性论、修辞动因、戏剧性"五位一体"、"同一"重要概念。文章指出,伯克修辞学体系中的的辨证特征是修辞运作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克 辨证思想 修辞哲学 修辞理论
原文传递
现代修辞学的创新与发展
5
作者 吴土艮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76-79,共4页
结合修辞学的演进史实和发展现状,强调了修辞适应社会交际需要而存在并发展的事实,呼唤现代修辞学必须与时俱进,并着重指出修辞学理论必须适时扩张和自我完善、修辞方法体系应当重建与创新。
关键词 修辞 修辞学:修辞理论 修辞方法 创新 与时俱进
下载PDF
论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比喻句的零度与偏离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莱宴 陳丛耘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21-124,共4页
张爱玲的作品之所以出彩,精妙的比喻有不小的功劳。运用王希杰的零度与偏离理论从深层零度和表层零度、偏离式比喻的使用两个方面,对其代表作《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比喻句进行分析研究,挖掘出张爱玲小说中比喻句精彩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零度 偏离 比喻 修辞理论
下载PDF
修辞理论视角下虚拟学术社区对话体系形成机制研究
7
作者 刘琳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67-72,共6页
随着Web2.0的到来,虚拟学术社区成为学术交流和理论创新的重要平台。本文在对虚拟学术社区主体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修辞理论视角,剖析了虚拟学术社区对话体系形成机制,识别了虚拟社区可以通过情感修辞、认知修辞、价值修辞促进对话体... 随着Web2.0的到来,虚拟学术社区成为学术交流和理论创新的重要平台。本文在对虚拟学术社区主体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修辞理论视角,剖析了虚拟学术社区对话体系形成机制,识别了虚拟社区可以通过情感修辞、认知修辞、价值修辞促进对话体系的形成。本文还从社区愿景、社区信任、质量控制机制和激励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以期对其他虚拟专业社区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学术社区 修辞理论 对话体系 知识共享
下载PDF
基于就职演讲的修辞反思
8
作者 陈丹霞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 2017年第6期317-318,共2页
从修辞理论体系中的授权、普世价值、争议点理论等角度对奥巴马第二任期的就职演讲进行解析,以期通过这样的修辞反思达到批判性解读奥巴马演说的效果。
关键词 修辞理论 反思 就职演讲
原文传递
以索绪尔学说指导修辞研究——谈曹德和博士的修辞学理论
9
作者 徐思益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136-140,共5页
文章以曹德和博士几篇较有分量的论文为对象,概要评述了他在"如何看待修辞学是否属于言语语言学大讨论"、"如何界定修辞学的目标对象、研究范围、学科属性"、"如何认识修辞现象中的内容与形式"等课题上... 文章以曹德和博士几篇较有分量的论文为对象,概要评述了他在"如何看待修辞学是否属于言语语言学大讨论"、"如何界定修辞学的目标对象、研究范围、学科属性"、"如何认识修辞现象中的内容与形式"等课题上的研究成果以及学术观点。对曹德和以索绪尔学术思想引领修辞研究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就应当如何理解索绪尔设想的"言语语言学"阐述了个人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德和 修辞理论 评述 “言语语言学”之我见
下载PDF
“思辨”与“实证”有机结合:修辞学研究方向之一——张春泉《论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读后
10
作者 罗积勇 张秋娥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年第3期29-32,共4页
张春泉《论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在研究方法、语料搜集、理论观点等方面多有创新,其理论研究("务虚")中的"务实"风范值得学界重视,即该书所显示出来的"思辨"和"实证"有机结合的研究路径,难能... 张春泉《论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在研究方法、语料搜集、理论观点等方面多有创新,其理论研究("务虚")中的"务实"风范值得学界重视,即该书所显示出来的"思辨"和"实证"有机结合的研究路径,难能可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 思辨 实证 修辞理论
下载PDF
内容决定形式:修辞理论的硬核——评介曹德和《内容与形式关系的修辞学思考》
11
作者 张春泉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8-20,共3页
《内容与形式关系的修辞学思考》紧扣修辞学现象 ,在巨大的理论勇气支撑下 ,诉诸科学的研究方法建构了严密的逻辑体系 ,力图透过现象看到一些根本性的规律。
关键词 内容 形式 修辞理论 逻辑体系 研究方法
下载PDF
英语修辞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思潮 被引量:21
12
作者 邓志勇 杨涛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8-73,共6页
本文探讨了西方当代哲学思潮对美国修辞学的影响。文章证明了:1)意志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 特别是后者,对美国当代最有声望的新修辞学代表—肯尼思·伯克的修辞理论建构的重大影响;2)存在主义与实用主义所体现的价值观现已成... 本文探讨了西方当代哲学思潮对美国修辞学的影响。文章证明了:1)意志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 特别是后者,对美国当代最有声望的新修辞学代表—肯尼思·伯克的修辞理论建构的重大影响;2)存在主义与实用主义所体现的价值观现已成为修辞活动中最重要的诉诸对象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思潮 修辞理论建构 修辞活动
下载PDF
“复数的”修辞虚构性理论
13
作者 邱小轻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4年第2期247-261,共15页
理查德·沃尔什首先提出修辞虚构性理论,H.S.尼尔森、詹姆斯·费伦等学者随后加入研究行列,一起推进了从修辞视角展开的虚构性研究,多个国际权威期刊还组织了修辞虚构性理论的大讨论。国内学界对修辞虚构性理论则缺乏关注,引介... 理查德·沃尔什首先提出修辞虚构性理论,H.S.尼尔森、詹姆斯·费伦等学者随后加入研究行列,一起推进了从修辞视角展开的虚构性研究,多个国际权威期刊还组织了修辞虚构性理论的大讨论。国内学界对修辞虚构性理论则缺乏关注,引介不全面,仅有的几篇文章主要运用该理论解读一些文类中的虚构性问题。本文考察沃尔什的理论主张以及他和尼尔森、费伦一起提出和分别提出的论点,发现他们在虚构性的评判标准、修辞方法的本质、虚构性与真实的关系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歧。尽管如此,修辞虚构性理论在历史小说、自小说、虚构自传体小说、历史传记、宣传片、叙事医学等文类得到了卓有成效的运用,其研究范围不断拓展,还激发了虚构性的新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构性 修辞虚构性理论 理查德·沃尔什 H.S.尼尔森 詹姆斯·费伦
下载PDF
后经典视域下的文化修辞叙事学:以爱伦·坡的《丽姬娅》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宛霖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26,共13页
在叙事学从经典向后经典转型的过程中,修辞叙事学家们不再只关注文本,而是逐渐将修辞要素的一些社会历史特征纳入了考察范围。然而,这些有限的转变不足以让我们深刻了解社会文化历史语境对修辞交流行为的影响。笔者因此提出“文化修辞... 在叙事学从经典向后经典转型的过程中,修辞叙事学家们不再只关注文本,而是逐渐将修辞要素的一些社会历史特征纳入了考察范围。然而,这些有限的转变不足以让我们深刻了解社会文化历史语境对修辞交流行为的影响。笔者因此提出“文化修辞叙事学”的概念,主张将叙事作品视为一种文化产物,在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考察作者、读者、目的、情境、内容等修辞要素,从而更深入地挖掘叙事作品与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丰富联系。笔者以《丽姬娅》为例,讨论其审美特征与19世纪初的美国文学市场环境之间的联系,以此展示“文化修辞学”在实际分析中的作用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修辞叙事学 爱伦·坡 《丽姬娅》
原文传递
修辞、伦理及叙述交流:抑或从故事和话语到作者、资源与读者 被引量:2
15
作者 James PHELAN 邓颖玲 刘贞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5-80,共6页
本文指出了西摩.查特曼的叙述交流模式中的一个重大缺陷。简单地把人物放入查特曼的交流模式里,并不能使之得到修正,因为该模式只假定了一个交流渠道(作者-叙述者-读者);而通过人物的交流则是在第二个独特的交流渠道中实现(作者-人物-读... 本文指出了西摩.查特曼的叙述交流模式中的一个重大缺陷。简单地把人物放入查特曼的交流模式里,并不能使之得到修正,因为该模式只假定了一个交流渠道(作者-叙述者-读者);而通过人物的交流则是在第二个独特的交流渠道中实现(作者-人物-读者)。本文建议一个认可如下两点的交流模式:(1)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话可以同时作为故事(作为一个事件)与话语(具有讲述功能);(2)两种交流渠道可以通过附加或者协作的方式发挥作用,从而使得作者的交流大于每种交流渠道的交流总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叙事理论 叙述交流 伦理
原文传递
严复的翻译修辞思想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万云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6-12,共7页
严复不仅留下了丰富的翻译著作,而且也留下了深刻的翻译修辞思想,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人与语言本质的科学认识,二是根据翻译之难提出了信、达、雅的修辞原则,三是阐发了得体、分科、通人的翻译修辞技巧。
关键词 严复 翻译修辞思想
下载PDF
孔门言辞观及其礼学背景——以战国竹简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丹奇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7-94,共8页
较之传世儒籍,郭店简、上博简对孔门言辞观的贡献主要集中于三方面:"慎言不慎事"对言行关系的有益补充;"美情者言信""巧言需忠实之心"对言语表达内在规律的深入思考;"言贵穷源反本"对新的言辞... 较之传世儒籍,郭店简、上博简对孔门言辞观的贡献主要集中于三方面:"慎言不慎事"对言行关系的有益补充;"美情者言信""巧言需忠实之心"对言语表达内在规律的深入思考;"言贵穷源反本"对新的言辞风格与目标的构建。勾稽孔子传承的言语礼仪,论证其与相关礼义、礼制的功用可知,孔门言辞观的生成以礼学为本。随着孔子从"以礼释仁"到"礼依于仁"的视角转换,其言辞观也完成由"崇礼"到"修德"的意义转化。战国竹简进而延伸出两种路向,一方面探索人的言辞与其内在"性情""心志"的普遍联系,另一方面则推演统治者的言辞对国家治理、政治教化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竹简 孔门师徒言辞观 性情心志 政治教化 礼学
下载PDF
从德曼的解构主义修辞理论看人才培养之路
18
作者 李晓庆 《现代英语》 2022年第24期94-97,共4页
文化建设乃国家重大工程,所以为发展文化培养人才是国家关注的焦点。文章从德曼的解构主义修辞理论出发,首先对他的语言观、意义/真理观和阅读观作了简要概述,然后由此分析了培养修辞敏感度、互文阅读法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以期对我... 文化建设乃国家重大工程,所以为发展文化培养人才是国家关注的焦点。文章从德曼的解构主义修辞理论出发,首先对他的语言观、意义/真理观和阅读观作了简要概述,然后由此分析了培养修辞敏感度、互文阅读法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以期对我国的人才培养之路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解构主义修辞理论 德曼
原文传递
列日学派的普通修辞学理论
19
作者 王德福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46-48,共3页
比利时列日大学的修辞学小组的普通修辞学理论把德·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与古老的修辞术成功地结合到了一起,为现代修辞学,特别是辞格体系的研究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因而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从《普通修辞学》理论基础、辞格... 比利时列日大学的修辞学小组的普通修辞学理论把德·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与古老的修辞术成功地结合到了一起,为现代修辞学,特别是辞格体系的研究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因而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从《普通修辞学》理论基础、辞格理论以及诗学修辞理论三方面对列日学派的成就作了简要评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日学派 《普通修辞学》理论基础 辞格理论 诗歌修辞理论
下载PDF
话语修辞视角下美国总统形象的构建过程--以2017年唐纳德·特朗普的就职演讲为例
20
作者 周迪 张红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02-105,112,共5页
运用话语修辞理论,以2017年唐纳德·特朗普的就职演讲为语料,辅助AntConc3.4.4数据库进行词频统计,剖析唐纳德·特朗普在就职演讲中如何运用语言技巧构建其美国总统形象。研究发现,唐纳德·特朗普在就职演讲中通过运用亚里... 运用话语修辞理论,以2017年唐纳德·特朗普的就职演讲为语料,辅助AntConc3.4.4数据库进行词频统计,剖析唐纳德·特朗普在就职演讲中如何运用语言技巧构建其美国总统形象。研究发现,唐纳德·特朗普在就职演讲中通过运用亚里士多德的修辞理论,将自己成功塑造成"权重望崇的拥有者""勤政爱民的践行者"和"人民福祉的守护者"的总统形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就职演讲 亚里士多德修辞理论 语言技巧 形象塑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