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猕猴的栖息地和食物组成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保国 李智军 熊成培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1期87-92,共6页
认为猕猴在陕西仅分布于大巴山和米仓山,喜欢选择盆地农田带上缘及衣田-灌丛-森林带和中山落叶阔叶林带下缘活动,海拔600~1500m之间,其间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中的灌木林和小乔木林,是猕猴最喜欢的栖息场所,无大迁移。随... 认为猕猴在陕西仅分布于大巴山和米仓山,喜欢选择盆地农田带上缘及衣田-灌丛-森林带和中山落叶阔叶林带下缘活动,海拔600~1500m之间,其间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中的灌木林和小乔木林,是猕猴最喜欢的栖息场所,无大迁移。随植物的物候期变化,取食植物的种类和部位也随之变化,共取食76种植物,104个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栖息地 食物 陕西
下载PDF
海南南湾猕猴种群增长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江海声 练健生 +2 位作者 冯敏 王骏 李艳红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0-106,共7页
对海南南湾猕猴1965~1994年间的种群动态和雌性猴生命表的研究表明,该种群年均增长率为9.7%,1987年后种群增长率和繁殖率有所下降,猴群中非成年猴比例已不足50%。半驯化雌性猴的逐年存活率到17岁仍达0.58... 对海南南湾猕猴1965~1994年间的种群动态和雌性猴生命表的研究表明,该种群年均增长率为9.7%,1987年后种群增长率和繁殖率有所下降,猴群中非成年猴比例已不足50%。半驯化雌性猴的逐年存活率到17岁仍达0.58,通过对存活曲线和寿命期望曲线的分析,南湾雌猴寿命可达33~38岁。婴猴死亡率较低、成年猴死亡率较高,存活曲线属Ⅰ形即凸形。研究表明静态生命表编制方法不适于灵长类,在建立标准化存活曲线时应考虑种群综合死亡系数。猕猴通过存活率、繁殖率、群体结构变化等社群调节机制达到种群平衡。对南湾猕猴近年内每年可捕捉利用100~150只左右,10岁以上的猴应占50%以上,在不影响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上,可适当多捕一些成年雄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种群增长 调节 群体结构 生命表
下载PDF
不同年龄阶段实验恒河猴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补体C_3、C_4的测定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陈瑜 李春花 +1 位作者 仝品芬 孙晓梅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257-259,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年龄阶段实验恒河猴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补体C3、C4在血清中的含量,建立部分免疫学正常参考值,并进行年龄组间的比较分析。方法人工饲养健康恒河猴分三个年龄组,每组20只,共60只,经后肢静脉采血,制备血清,检测I...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年龄阶段实验恒河猴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补体C3、C4在血清中的含量,建立部分免疫学正常参考值,并进行年龄组间的比较分析。方法人工饲养健康恒河猴分三个年龄组,每组20只,共60只,经后肢静脉采血,制备血清,检测IgGI、gMI、gA、C3和C4。结果青年组、成年组和老年组免疫球蛋白IgG测定结果分别为9.12±1.89 g/L1、2.36±1.57 g/L和13.10±1.82 g/L,IgM分别为1.01±0.24 g/L、1.46±0.44 g/L和1.25±0.34 g/L,IgA分别为0.26±0.10 g/L、0.39±0.12 g/L和0.34±0.10 g/L,C3分别为1.20±0.21 g/L0、.84±0.10 g/L和0.83±0.27 g/L,C4分别为0.22±0.05 g/L、0.17±0.03 g/L和0.16±0.06 g/L。结论青年组IgGI、gM和IgA含量极显著低于成年组和老年组(P<0.01),而青年组补体C3、C4含量极显著高于成年组和老年组(P<0.01),且各项测定结果在人类正常参考值范围内,IgGI、gM和IgA随年龄的变化情况与人类极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免疫球蛋白 补体 年龄
下载PDF
人工哺育期腹泻婴猴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远 杨凤梅 +3 位作者 陈丽雄 禹文海 王俊斌 和占龙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19-22,共4页
目的对一株人工哺育期引发恒河猴婴猴腹泻的奇异变形杆菌进行了鉴定,为实验猕猴疾病检测、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培养特性、菌落形态、染色、生化试验和血清学诊断鉴别等检查,对分离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同时,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 目的对一株人工哺育期引发恒河猴婴猴腹泻的奇异变形杆菌进行了鉴定,为实验猕猴疾病检测、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培养特性、菌落形态、染色、生化试验和血清学诊断鉴别等检查,对分离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同时,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通过表型生物学特性鉴定,并结合血清学诊断鉴别方法,确证该分离菌株为奇异变形杆菌,应用药敏试验筛选出了高度敏感的抗菌药,控制了该病的继续发生,致病性试验证明,该分离菌株对小白鼠有高致病性。结论分离到的奇异变形杆菌是导致本次婴猴腹泻死亡的病原菌,该菌为条件致病菌,对实验猕猴和研究人员均有潜在的危害,尽管该菌不是国家标准要求排除的病原菌,但该菌引发的传染病将对动物实验造成严重影响,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婴猴 奇异变形杆菌 分离鉴定
下载PDF
陕西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猕猴的分布及种群数量调查 被引量:8
5
作者 赵海涛 王程亮 +5 位作者 王晓卫 李保国 王开锋 李庭春 李俊峰 高存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5632-5637,共6页
2013年8至12月,对陕西省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野生猕猴的种群数量及其社会结构进行调查,并估测该物种栖息环境的偏好性。通过在预先选取的样区域内采用"V"型路线调查法调查,发现该区域生活12群,共有460—500只野生猕猴... 2013年8至12月,对陕西省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野生猕猴的种群数量及其社会结构进行调查,并估测该物种栖息环境的偏好性。通过在预先选取的样区域内采用"V"型路线调查法调查,发现该区域生活12群,共有460—500只野生猕猴。结合对其中5个猴群长时间的持续跟踪观察,统计得出成年个体占45.93%,未成年个体占34.45%,幼仔占19.61%,成年与未成年比例为1.33,成年雄雌的比例为0.36。并证实猕猴倾向于选择海拔700—1600m裸露的悬崖峭壁、平缓山坡农田带上缘、灌丛-森林带和半山中部及以上区域的阔叶林带下缘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种群 分布 栖息环境
下载PDF
恒河猴胸腺的显微与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媛 李玉谷 +1 位作者 程树军 黄韧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74,共4页
应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表明 ,恒河猴胸腺外包被膜 ,被膜结缔组织伸入其内部形成许多小隔 ,将胸腺实质分成许多小叶 ,小叶又由皮质和髓质组成 ,大部分的髓质彼此相连 .被膜和小叶间隔内含有较多的肥大细胞 .皮质主要由... 应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表明 ,恒河猴胸腺外包被膜 ,被膜结缔组织伸入其内部形成许多小隔 ,将胸腺实质分成许多小叶 ,小叶又由皮质和髓质组成 ,大部分的髓质彼此相连 .被膜和小叶间隔内含有较多的肥大细胞 .皮质主要由幼稚T细胞和上皮细胞构成 ,另有少量的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等 ;皮质内还可见典型的血-胸腺屏障 .髓质主要由成熟T细胞和上皮细胞组成 ,另有较多的肥大细胞和少量的巨噬细胞、交错突细胞、B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 显微结构 超微结构 组织化学 恒河猴 免疫器官 实验动物
下载PDF
四个猕猴地理种群惊叫行为的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冯敏 江海声 王骏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4-30,共7页
对华南地区4个猕猴种群惊叫行为的比较表明:叫声发生时,发声猴的行为在地理种群间的差异不明显。在叫声的频谱结构方面,个体间的差异不明显;湖南索溪峪、广西龙虎山、海南南湾种群间差异不明显,但深圳内伶仃岛种群与上述3个地理... 对华南地区4个猕猴种群惊叫行为的比较表明:叫声发生时,发声猴的行为在地理种群间的差异不明显。在叫声的频谱结构方面,个体间的差异不明显;湖南索溪峪、广西龙虎山、海南南湾种群间差异不明显,但深圳内伶仃岛种群与上述3个地理群间有明显差异。判别分析表明,基频频率(F1)是区分猕猴上述各地理种群间异同的重要参数。这些结果为研究猕猴的分类及演化提供了基础资料。对上述的猕猴地理种群,惊叫声传输性较好和“符号”较专一而有效与群体大、生境降雨量小的相关,本质上是惊叫声对内陆、热带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惊叫行为 行为 地理种群
下载PDF
中国和印度猕猴(Macaca mulatta)两个种群颅骨的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彭燕章 潘汝亮 +2 位作者 俞发宏 叶智彰 王红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10,24,共10页
中国云南中南部和印度的猕猴(Macaca mulatta)两个种群的颅骨形态以及等位基因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面宽、颅的形态大小和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也分别存在于印度种群(M.m.mulatta)与西藏亚种(M.m.vestita),川西亚... 中国云南中南部和印度的猕猴(Macaca mulatta)两个种群的颅骨形态以及等位基因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面宽、颅的形态大小和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也分别存在于印度种群(M.m.mulatta)与西藏亚种(M.m.vestita),川西亚种(M.m.lasiotis),泰国种群和越南种群之间。在20个血蛋白等位基因中,仅约8个是各亚种或种群共有的,代表共同的离征或祖征。因此,云南中南部标本既不是印度指名亚种,也不是泰国的siamica亚种,其亚种名应重新厘定。大陆型分布的猕猴区域性种群之间的遗传异质性大于同质性。上述差异可能是随机遗传漂变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 猕猴 颅骨
下载PDF
P16蛋白和生精细胞凋亡对热压和11酸睾酮诱导的恒河猴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周新昌 胡召元 +2 位作者 李因传 邹如金 刘以训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3-367,共5页
探讨了P16蛋白和生精细胞凋亡在热压和 11酸睾酮诱导恒河猴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中作用间的关系。3′末端标记分析 (TUNEL)结果显示热应激和超生理剂量睾酮能够诱导生精细胞出现凋亡信号 ,它分别于处理后第 5天和第 30天达到最强。免疫组... 探讨了P16蛋白和生精细胞凋亡在热压和 11酸睾酮诱导恒河猴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中作用间的关系。3′末端标记分析 (TUNEL)结果显示热应激和超生理剂量睾酮能够诱导生精细胞出现凋亡信号 ,它分别于处理后第 5天和第 30天达到最强。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热压或TU主要诱导精原细胞和其它生精细胞以及Sertoli细胞P16的表达。P16蛋白的表达在生精细胞凋亡晚期 ,即隐睾手术第 10天或注射TU第 6 0天后迅速升高并维持高表达 ,该蛋白在生精细胞凋亡晚期可能通过抑制精原细胞的有丝分裂 ,扰乱正常的精子发生。上述结果提示 ,在热压或 11酸睾酮诱导的早期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的凋亡和在晚期对精原细胞有丝分裂的抑制 ,二者共同作用导致热压或TU诱导的恒河猴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蛋白 生精细胞凋亡 热压 11酸睾酮 恒河猴 无精子症 少精子症 作用
下载PDF
野生猕猴声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敏 江海声 王骏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13,共7页
本文通过在华南四省区对四个野生种群猕猴声行为的观察和现场录音,对它们的叫声声学特性,行为模式和其它个体对其相应的行为反应进行了定量的分析研究,并得出11种不同的声行为。这些声行为有相互不同的声学特性、不同的行为模式并... 本文通过在华南四省区对四个野生种群猕猴声行为的观察和现场录音,对它们的叫声声学特性,行为模式和其它个体对其相应的行为反应进行了定量的分析研究,并得出11种不同的声行为。这些声行为有相互不同的声学特性、不同的行为模式并引起其它个体相应的行为反应,从而起着通讯的作用.叫声在猕猴的声行为通讯中,一些借助视觉提示,至少以不同的刺激度来“表示”某一类事物,并得到个体间的“共识”;有些甚至无需视觉提示而单独传递有关信息。后者是猕猴的优势声行为。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猕猴声行为在成年雌、雄两性间差异较大,未成年组两性间差异较小,婴猴相对接近未成年组;猕猴的声行为随个体发育逐渐向两性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声行为 声学特性 行为模式 行为反应
下载PDF
贵阳黔灵公园半野生猕猴冬季生态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礼超 卢茜琳 +3 位作者 赵志荣 雷原琴 潘贵金 周健 《贵州科学》 1993年第2期78-83,91,共7页
对黔灵公园半野生猕猴冬季生态的研究表明,该群猕猴家域面积仅有110公顷,日活动范围约25公顷左右,日活动时间为690±30分钟,冬季多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山林中;食物以人工投放为主(占91.1%),极少取食野生树叶,每天平均每只猕猴... 对黔灵公园半野生猕猴冬季生态的研究表明,该群猕猴家域面积仅有110公顷,日活动范围约25公顷左右,日活动时间为690±30分钟,冬季多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山林中;食物以人工投放为主(占91.1%),极少取食野生树叶,每天平均每只猕猴可获食物450克左右;到1992年3月猴群已达131只,其中有成年猴94只,幼猴15只,婴猴22只,性比(♂:♀)为1:1.79,分为4个亚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半野生种群 冬季 活动规律
下载PDF
笼养猕猴瘫痪症防治的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匡德宣 罗志武 +2 位作者 江勤芳 李春花 代解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4-47,共4页
目的对长期笼养后肢瘫痪的猕猴,采用人工护理和药物治疗进行防治使之恢复正常。方法瘫痪猴采用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保证有充足的营养,笼舍保证宽大的活动空间和充足的日光,并有供其跳跃攀登活动的栖息架,按摩瘫痪肢体及功能锻炼等人工护... 目的对长期笼养后肢瘫痪的猕猴,采用人工护理和药物治疗进行防治使之恢复正常。方法瘫痪猴采用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保证有充足的营养,笼舍保证宽大的活动空间和充足的日光,并有供其跳跃攀登活动的栖息架,按摩瘫痪肢体及功能锻炼等人工护理;同时使用维生素A、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和维生素D等维生素药物治疗,配合使用转移因子、干扰素、前列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炎症和免疫抑制药物辅助治疗。结果共实施治疗护理瘫痪猴18例,治愈率达60%,恢复良好,能正常行走活动。结论采用人工护理配合药物治疗,防治排尿粪障碍、后肢萎缩、淤血、水肿和坏死等,瘫痪猴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保护珍贵猕猴动物资源,减少因瘫痪引起猕猴的痛苦或死亡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瘫痪症 护理防治
下载PDF
恒河猴剖腹产手术和术后婴猴护理的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匡德宣 江勤芳 +2 位作者 李春花 陈瑜 孙晓梅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691-693,共3页
目的因恒河猴难产,在普通助产不成功时,需剖腹挽救母猴和胎儿的生命。方法难产母猴经氯胺酮肌注麻醉,实施剖腹产手术;术后母猴采取抗炎治疗,抑制渗出,补充维生素C等方法治疗护理;婴猴采取人工保温、人工喂乳等措施护理。结果共实施难产... 目的因恒河猴难产,在普通助产不成功时,需剖腹挽救母猴和胎儿的生命。方法难产母猴经氯胺酮肌注麻醉,实施剖腹产手术;术后母猴采取抗炎治疗,抑制渗出,补充维生素C等方法治疗护理;婴猴采取人工保温、人工喂乳等措施护理。结果共实施难产手术15例,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母猴存活率均达100%,恢复良好;婴猴存活率70%,能健康成长。结论利用氯胺酮肌注麻醉,其稳定性和维持时间可满足猴子剖腹产手术的要求,15只猴子没有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死亡,这种剖腹产手术操作方法对相关的灵长类动物科研工作以及保护珍贵恒河猴动物资源,减少因难产引起的死亡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剖腹产手术 护理
下载PDF
猕猴肝门静脉系统和肝静脉系统的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嘉绩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84-188,共5页
以铸型方法及实体解剖观察了猕猴(Macacamulata)肝的门静脉分支和肝静脉分支。猕猴肝门静脉与人、猪、兔、牛、羊等相似,同样可将全肝分成二叶四段,即左叶、右叶;左外侧段、左内侧段、右内侧段、右外侧段。尾状叶的左... 以铸型方法及实体解剖观察了猕猴(Macacamulata)肝的门静脉分支和肝静脉分支。猕猴肝门静脉与人、猪、兔、牛、羊等相似,同样可将全肝分成二叶四段,即左叶、右叶;左外侧段、左内侧段、右内侧段、右外侧段。尾状叶的左、右部可分别隶属于左叶和右叶。猕猴肝大静脉有左外侧叶肝静脉、左内侧叶肝静脉、肝中静脉、肝右静脉及尾状叶肝静脉。此外,作者对哺乳动物门静脉分支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静脉系统 肝静脉系统 猕猴
下载PDF
笼养猕猴疝根治手术的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匡德宣 罗志武 +2 位作者 李春花 江勤芳 代解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66-69,共4页
目的对发生嵌闭性疝的猕猴,采用疝手术治疗法挽救其生命。方法各种猕猴疝经确诊,实施手术治疗。结果共实施各种猕猴疝手术7例,手术成功率100%,愈后恢复良好。结论根据疝的位置和临床症状,确诊疝的种类,采取相应的疝根治手术疗法,7例猕... 目的对发生嵌闭性疝的猕猴,采用疝手术治疗法挽救其生命。方法各种猕猴疝经确诊,实施手术治疗。结果共实施各种猕猴疝手术7例,手术成功率100%,愈后恢复良好。结论根据疝的位置和临床症状,确诊疝的种类,采取相应的疝根治手术疗法,7例猕猴疝病例手术后经过治疗护理,没有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死亡,手术治疗法是治疗猕猴疝最有效的方法,对相关的灵长类动物外科手术及保护珍贵猕猴动物资源,减少猕猴因各种疝引起的痛苦或死亡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根治手术
下载PDF
猕猴肾段动脉与肾段的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嘉绩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8-121,共4页
通过对猕猴(Macacamulatta)肾动脉肾内分支分布的观察,其前干的分支分为上段动脉、上前段动脉、下前段动脉和下段动脉;后干的分支分作上后段动脉和下后段动脉。与此相应,猕猴肾可分为上段、上前段、下前段、下段、上... 通过对猕猴(Macacamulatta)肾动脉肾内分支分布的观察,其前干的分支分为上段动脉、上前段动脉、下前段动脉和下段动脉;后干的分支分作上后段动脉和下后段动脉。与此相应,猕猴肾可分为上段、上前段、下前段、下段、上后段和下后段6个肾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肾段动脉 肾段
下载PDF
恒河猴免疫器官中肥大细胞的组织化学与电镜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玉谷 张媛 +1 位作者 黄韧 程树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4-76,共3页
应用甲苯胺蓝、阿尔辛蓝 -藏红组化染色法和透射电镜观察表明 ,恒河猴胸腺、淋巴结和脾脏中的肥大细胞在形态、大小、染色特性和超微结构等方面存在异质性 .胸腺实质和间质中的肥大细胞均为大小不一 ,形态多样 .淋巴结和脾脏间质中的肥... 应用甲苯胺蓝、阿尔辛蓝 -藏红组化染色法和透射电镜观察表明 ,恒河猴胸腺、淋巴结和脾脏中的肥大细胞在形态、大小、染色特性和超微结构等方面存在异质性 .胸腺实质和间质中的肥大细胞均为大小不一 ,形态多样 .淋巴结和脾脏间质中的肥大细胞也为大小不一 ,形态多样 ;但其实质中的肥大细胞多呈小圆形 .这些器官中的肥大细胞 ,甲苯胺蓝染色均表现出异染性 ;但阿尔辛蓝 -藏红染色绝大多数呈蓝色 (阿尔辛蓝阳性 ) ,偶见呈红色 (藏红阳性 )或红蓝混合色的 (双阳性 ) .电镜下 ,细胞表面光滑或有少许突起 ,胞质内含较丰富的细胞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组织化学 超微结构 免疫器官 恒河猴
下载PDF
食物丰容对圈养猕猴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淡瑞芳 贾天赐 许雪明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4-69,共6页
为了明晰食物丰容对猕猴(Macaca mulatta)行为的影响,采用瞬时扫描法对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86只猕猴进行食物丰容前、后日行为时间节律的研究。结果表明:(1)丰容前猕猴在白天通常以休息(日均43.80%)、摄食(日均34.60%)和攀爬移动行为(日... 为了明晰食物丰容对猕猴(Macaca mulatta)行为的影响,采用瞬时扫描法对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86只猕猴进行食物丰容前、后日行为时间节律的研究。结果表明:(1)丰容前猕猴在白天通常以休息(日均43.80%)、摄食(日均34.60%)和攀爬移动行为(日均16.40%)为主;(2)丰容后,摄食行为09:00和15:00极显著低于丰容前(P<0.01),10:00显著低于丰容前(P<0.05),09:00—10:00由58.14%降到46.51%,降低了11.63%;15:00—16:00由51.16%降到41.28%,降低了9.88%;11:00—14:00摄食行为比例增加了6.10%(P<0.05);(3)丰容后,移动行为09:00—13:00和15:00—16:00显著高于丰容前(P<0.05);(4)丰容后,11:00—13:00猕猴休息行为比例极显著低于丰容前(P<0.01)。丰容后猕猴在白天行为仍以休息(日均38.80%)、摄食(日均32.30%)和移动行为(日均23.26%)为主,但与丰容前相比休息行为占比降低了5.00%,摄食行为降低了1.30%,移动行为增加了6.86%。食物丰容对猕猴摄食行为、移动行为和休息行为时间的分配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食物丰容增加了猕猴的活动量,尤其是增加了积极探究行为,同时减少了消极刻板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食物丰容 行为时间分配
下载PDF
恒河猴淋巴结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媛 李玉谷 +1 位作者 黄韧 程树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4-77,共4页
应用苏木精—伊红 (H -E)、甲苯胺蓝 (TB)、阿尔辛蓝—藏红 (AB -S)、酸性α -醋酸萘酯酶 (ANAE)、改良的Gordon -Sweets镀银法等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了恒河猴淋巴结的组织结构 .结果表明 :淋巴结外包被膜 ,实质由皮质和髓质构... 应用苏木精—伊红 (H -E)、甲苯胺蓝 (TB)、阿尔辛蓝—藏红 (AB -S)、酸性α -醋酸萘酯酶 (ANAE)、改良的Gordon -Sweets镀银法等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了恒河猴淋巴结的组织结构 .结果表明 :淋巴结外包被膜 ,实质由皮质和髓质构成 ,皮质又分为淋巴小结、小结间弥散淋巴组织、副皮质区和皮质淋巴窦 ;髓质又分为髓索和髓质淋巴窦 .其特点是 :(1)被膜较厚 ,但不同部位的淋巴结和同一淋巴结的不同部位 ,其厚度有所差异 ;(2 )不同部位的淋巴结 ,其皮髓质比、髓质部的致密程度不同 ;(3)淋巴小结除分布于皮质外 ,也偶见于髓质 ,且其大小、形状、数目等有差异 ;(4)个别淋巴结的髓索内见到一类特殊的细胞 :单个或成群存在 ,多为圆形 ,个体大 ,最大者直径可达2 3μm ,有的可见突起 ;核圆形 ,较小 ,多偏于一侧 ,核仁清晰 ;细胞质内可见异染性颗粒 ,H -E染色为黄色 ,AB -S为红色 ,TB为紫红色 ,镀银为黑色 ,笔者认为这种细胞可能是处于应激状态的肥大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淋巴结 组织学 显微结构 动物组织学
下载PDF
恒河猴胚胎浅表型植入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秦力 柏素霞 +1 位作者 唐爽 王雁玲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3-480,共8页
为揭示恒河猴胚胎浅表型植入的分子机理 ,实验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研究了粘附侵润相关分子在妊娠恒河猴母胎界面的表达模式 ,发现层粘连蛋白 (LN)、Ⅳ型胶原 (ColⅣ )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2(MMP 2 )在滋养层细胞柱的远端开始表... 为揭示恒河猴胚胎浅表型植入的分子机理 ,实验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研究了粘附侵润相关分子在妊娠恒河猴母胎界面的表达模式 ,发现层粘连蛋白 (LN)、Ⅳ型胶原 (ColⅣ )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2(MMP 2 )在滋养层细胞柱的远端开始表达 ;整合素α1β1从柱的近端到远端表达逐渐升高 ,但在滋养层细胞鞘中上述分子的表达均降低 ;大量侵润母体血管的滋养层细胞高水平表达上述分子。此外 ,植入早期上皮斑和蜕膜基质细胞高表达MMPs组织抑制因子 2 (TIMP 2 )。结果提示 ,滋养层细胞鞘中α1β1、LN、MMP 2表达水平的降低及上皮斑、蜕膜和滋养层细胞中TIMP 2的高表达可能是导致浅表型植入形成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胚胎 浅表型植入 上皮斑 粘附分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