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排除合理怀疑等于内心确信吗?
被引量:
14
1
作者
李昌盛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5-131,共17页
对于两大法系证明标准的比较研究,学界倾向于从最终的心理状态进行对比,进而得出两者等同的结论。这种"静态局部比较论"缺乏对制度运作环境和事实认定过程的关注,其结论的准确性不足。事实上,从证明标准的适用程序范围和待证...
对于两大法系证明标准的比较研究,学界倾向于从最终的心理状态进行对比,进而得出两者等同的结论。这种"静态局部比较论"缺乏对制度运作环境和事实认定过程的关注,其结论的准确性不足。事实上,从证明标准的适用程序范围和待证要件范围以及"剩余怀疑"的风险分配来看,作为两大法系代表的美德两国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使字面上相同的标准产生完全不同的规范效果。导致这种差异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诉讼构造、诉讼职能、犯罪构成的基本要素和证明责任分配机制等差异,其深层次原因则是两大法系诉讼目的观的差异。这对于如何完善我国证明标准的配套制度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除合理怀疑
内心确信
证明标准
证明责任
剩余怀疑
原文传递
“剩余疑点”下的审判模式
被引量:
7
2
作者
李昌盛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3-163,共11页
"剩余疑点"是犯罪事实的当前证明状态与法定证明标准之间的"证明距离"。它使刑事审判产生了误判风险。从比较法角度而言,法院的应对方案可分为"接力赛模式"和"辩论赛模式"。两者均可以在一定...
"剩余疑点"是犯罪事实的当前证明状态与法定证明标准之间的"证明距离"。它使刑事审判产生了误判风险。从比较法角度而言,法院的应对方案可分为"接力赛模式"和"辩论赛模式"。两者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剩余疑点的裁判风险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且以一种相对确定的制度方案将降低误判风险和合理分配误判风险的策略予以法治化。我国剩余疑点风险控制方式可以概括为"职权裁量模式"。其核心问题是剩余疑点误判风险控制的不确定性。结合中国刑诉法的背景,应当从区别对待两种疑点、构建澄清疑点的保障机制和废止撤回起诉等方面合理规制裁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疑点
错判风险
接力赛模式
辩论赛模式
职权裁量模式
原文传递
题名
排除合理怀疑等于内心确信吗?
被引量:
14
1
作者
李昌盛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出处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5-131,共1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刑事错案风险分配研究"(12BFX05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对于两大法系证明标准的比较研究,学界倾向于从最终的心理状态进行对比,进而得出两者等同的结论。这种"静态局部比较论"缺乏对制度运作环境和事实认定过程的关注,其结论的准确性不足。事实上,从证明标准的适用程序范围和待证要件范围以及"剩余怀疑"的风险分配来看,作为两大法系代表的美德两国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使字面上相同的标准产生完全不同的规范效果。导致这种差异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诉讼构造、诉讼职能、犯罪构成的基本要素和证明责任分配机制等差异,其深层次原因则是两大法系诉讼目的观的差异。这对于如何完善我国证明标准的配套制度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排除合理怀疑
内心确信
证明标准
证明责任
剩余怀疑
Keywords
beyond
a
reasonable
doubt
inner
conviction
standard
of
proof
burden
of
proof
residual
doubt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剩余疑点”下的审判模式
被引量:
7
2
作者
李昌盛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3-163,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FX059)"刑事错案风险分配研究"
文摘
"剩余疑点"是犯罪事实的当前证明状态与法定证明标准之间的"证明距离"。它使刑事审判产生了误判风险。从比较法角度而言,法院的应对方案可分为"接力赛模式"和"辩论赛模式"。两者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剩余疑点的裁判风险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且以一种相对确定的制度方案将降低误判风险和合理分配误判风险的策略予以法治化。我国剩余疑点风险控制方式可以概括为"职权裁量模式"。其核心问题是剩余疑点误判风险控制的不确定性。结合中国刑诉法的背景,应当从区别对待两种疑点、构建澄清疑点的保障机制和废止撤回起诉等方面合理规制裁判风险。
关键词
剩余疑点
错判风险
接力赛模式
辩论赛模式
职权裁量模式
Keywords
residual
doubt
Risks
of
wrongful
adjudication
Relay
race
model
Debate
contest
model
Authority
discretion
model
分类号
DF73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排除合理怀疑等于内心确信吗?
李昌盛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4
原文传递
2
“剩余疑点”下的审判模式
李昌盛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