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宗教状况的新变化 被引量:27
1
作者 王作安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56,共6页
本文从信教群众的人数、结构分析了我国宗教新格局、新趋势及其在国际上的影响。我国五大宗教及新兴宗教在改革开放的时代都获得了发展,但也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原有区域分布格局也发生了改变,从长远看,一些地方的宗教生态会从相对单... 本文从信教群众的人数、结构分析了我国宗教新格局、新趋势及其在国际上的影响。我国五大宗教及新兴宗教在改革开放的时代都获得了发展,但也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原有区域分布格局也发生了改变,从长远看,一些地方的宗教生态会从相对单一向多元方向发展。新形势下,宗教矛盾日益复杂,主要体现在:各宗教自身存在的矛盾;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分裂国家,危害国家安全;宗教在发展过程中与社会有关方面产生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宗教关系 新变化
下载PDF
美国高校宗教思想文化一瞥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荣曦 许建平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0-85,共6页
本文以美国Baylor大学为切入点,介绍并分析了宗教对美国教育的发生发展的深刻影响,宗教与文化教育的相互依存关系。美国社会和教育的高速发展导致教育逐渐摆脱宗教的控制与影响。美国主流社会的人人生而平等的宗教理念在教育领域只不过... 本文以美国Baylor大学为切入点,介绍并分析了宗教对美国教育的发生发展的深刻影响,宗教与文化教育的相互依存关系。美国社会和教育的高速发展导致教育逐渐摆脱宗教的控制与影响。美国主流社会的人人生而平等的宗教理念在教育领域只不过是无法实现的梦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高校 Baylor大学 宗教思想文化 伦理道德教育 教育平等 办学思想
原文传递
从丧葬礼仪看中西方死亡文化中的宗教因素 被引量:9
3
作者 郭金秀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0期45-46,82,共3页
自人类文化生成以来,死亡概念的形成与确立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迷思,千百年来,各种宗教都对死亡做出了解释,试图安抚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发展模式的差异,宗教在中西方死亡文化中的影响及其表现呈现出极大的不同,这一点... 自人类文化生成以来,死亡概念的形成与确立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迷思,千百年来,各种宗教都对死亡做出了解释,试图安抚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发展模式的差异,宗教在中西方死亡文化中的影响及其表现呈现出极大的不同,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死亡仪式——葬礼上。本文以丧葬礼仪为切入视角分析了中西方死亡文化中的宗教影响、其不同表现以及造成该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文化 死亡观 葬礼习俗 宗教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与重新审视宗教 被引量:7
4
作者 叶小文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2005年第3期8-14,共7页
在举国上下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下,宗教值得重新审视。本文以作者亲历事件为例,论证了3个观点:第一,宗教的根本是长期性,应该用自由公民的世俗追求说明他们的宗教追求;第二,宗教的关键是群众性,应当努力引导宗教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 在举国上下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下,宗教值得重新审视。本文以作者亲历事件为例,论证了3个观点:第一,宗教的根本是长期性,应该用自由公民的世俗追求说明他们的宗教追求;第二,宗教的关键是群众性,应当努力引导宗教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服务;第三,宗教有特殊的复杂性,新中国的宗教应当是积极、和谐的因素,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人类幸福吹来一股和风、带来一团和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和谐社会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宗教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11
5
作者 杜玉芳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7-83,共7页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有自己特殊的宗教国情。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更加融入国际社会的形势下,中国宗教领域呈现出一些新变化和新趋势,主要是宗教发展持续快速,整体趋热化;宗教格局...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有自己特殊的宗教国情。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更加融入国际社会的形势下,中国宗教领域呈现出一些新变化和新趋势,主要是宗教发展持续快速,整体趋热化;宗教格局面临冲击,呈现动态化;信众结构出现变化,渐趋均衡化;宗教涉世不断加深,显著世俗化;宗教矛盾明显增多,更加复杂化;宗教问题逐步凸显,日益政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宗教 发展现状 新趋势
下载PDF
谈“宗教”一词的来源及衍变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圣来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4-119,136,共7页
"宗教"这两个汉字的文字含义在不同时代和地区,因其字根、语源和词义相互影响、包容、组合而产生变化,包括印度的佛教、西方的基督宗教和日本的和制汉语等等。文章从历史的角度观察,通过溯源求根,解释说明"宗教"一... "宗教"这两个汉字的文字含义在不同时代和地区,因其字根、语源和词义相互影响、包容、组合而产生变化,包括印度的佛教、西方的基督宗教和日本的和制汉语等等。文章从历史的角度观察,通过溯源求根,解释说明"宗教"一词在语义上的变化及其来龙去脉,加深社会大众对"宗教"两字的认知和理解,同时发现仅仅在"宗教"这两个汉字中,就隐藏着至少是三个或以上不同的世界:例如中国、日本、印度和欧美等等,见证了千百年来东西方文明的交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一词 佛教 基督宗教 汉字 和制汉语 来源及衍变
下载PDF
由习语、谚语来看中英民族文化底蕴的差异 被引量:8
7
作者 丁大琴 丁立福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67-70,共4页
习语、谚语 ,是特定区域的人们对日常生产生活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概括 ,一般精炼短小、富有哲理 ,极具民族文化特色。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价值观念、宗教和情趣的角度来探讨各民族文化底蕴的特征 ,有助于对习语、谚语的精确理解和把握 。
关键词 习语、谚语 民族文化 地理环境 历史背景 价值观念 宗教 情趣
下载PDF
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被引量:5
8
作者 何虎生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42,共5页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理论上,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基本观点,并结合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确立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社会对待宗教问题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在途径上,就是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理论上,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基本观点,并结合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确立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社会对待宗教问题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在途径上,就是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在实践上,就是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社会主义社会 相适应
下载PDF
论《欢乐的葬礼》中的移民身份认同构建
9
作者 张慧玉 徐开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38-148,共11页
中篇小说《欢乐的葬礼》(The Funeral Party)叙写了以阿利克、尼娜和伊琳娜为主的俄罗斯犹太人社群于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的移民生活。本文从移民身份认同构建的视角切入,剖析了影响小说人物构建移民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语言既是移民身... 中篇小说《欢乐的葬礼》(The Funeral Party)叙写了以阿利克、尼娜和伊琳娜为主的俄罗斯犹太人社群于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的移民生活。本文从移民身份认同构建的视角切入,剖析了影响小说人物构建移民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语言既是移民身份认同构建的重要途径,亦是衡量建构程度的重要尺度,而身份认同也反作用于移民的语言选择与习得;服饰、饮食等日常生活习惯中包含的诸多俄罗斯元素不仅体现了母国文化给移民群体留下的深刻烙印,而且折射出他们在身份转换、定位与构建过程中所面临的文化冲突;个人经历方面,构成情感纽带的原生家庭经历往往在移民身份认同构建过程中形成较强的牵绊,而丰富的移居经历则有助于他们摆脱这种牵绊,从而推动新型身份认同的构建;宗教对移民身份认同构建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小说中基督教信仰者总体上比犹太教信仰者更为适应在美移民生活;而价值观是影响移民身份认同构建的深层因素,只有在内在价值观上主动做出改变,在新文化中形成制度认同与价值认同,个体才能最终形成新型身份认同。这些错综交织的因素共同塑造了人物的移民身份认同构建过程,也生动体现了他们在移民身份认同续谱上的冲突、挣扎与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身份认同 语言 生活习惯 经历 宗教 价值观
下载PDF
宗教神秘与世俗神秘——当代中西生态小说自然神性书写探论 被引量:6
10
作者 纪秀明 王卫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3-218,共6页
中西生态小说对自然神性进行歌颂与重蹈的不计其数。鉴于中西民族文化与宗教的差异性,西方作者与生俱有的民族宗教情怀,往往赋予自然神性以宗教虔诚与批判思辨性,其自然神性书写的意义和价值在于通过宗教神秘叙事进行比较清晰的、明确... 中西生态小说对自然神性进行歌颂与重蹈的不计其数。鉴于中西民族文化与宗教的差异性,西方作者与生俱有的民族宗教情怀,往往赋予自然神性以宗教虔诚与批判思辨性,其自然神性书写的意义和价值在于通过宗教神秘叙事进行比较清晰的、明确的宗教反思,以宗教层面的反思,深度思考人、自然之间的关系,通过宗教进行人的自然伦理乃至道德伦理的驯化与自我规约。相比之下,中国生态小说的自然神性书写更为复杂。部分少数民族作家往往将少数民族独特宗教意识与生态自然意识交织阐述,从而成为叙事焦点和特征性标识。同时,在中国传统实用理性文化浸濡下,巫觋、鬼神等神秘叙事大量充斥文本,自然神性常常被世俗化、功利化,直接从精神形而上层面下滑到民间世俗生活层面。不论宗教神秘还是世俗神秘,自然神性书写在中西生态文本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其往往被赋予审美和文化意义,促进审美纬度的扩展,加大对自然的敬畏感,辅助生态文本主题意义的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小说 神性书写 宗教 世俗
下载PDF
浅析宗教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功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任龙 王文莉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58,共4页
宗教是世界范围内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宗教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具有双重功能,其正负功能相互对应。一方面,我们要肯定宗教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所起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宗教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国... 宗教是世界范围内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宗教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具有双重功能,其正负功能相互对应。一方面,我们要肯定宗教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所起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宗教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所起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国家安全 社会稳定 双重功能
下载PDF
教派主义与当代印度政治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月英 刘中民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68-72,共5页
由于历史上教派主义的影响和印度本身宗教和教派的多样性,教派主义对印度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印度的议会选举、政党政治和地方分离主义等政治领域无不渗透着教派主义的因素。从印度教派主义存在的根源来看,既有殖民主义者留下的历史... 由于历史上教派主义的影响和印度本身宗教和教派的多样性,教派主义对印度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印度的议会选举、政党政治和地方分离主义等政治领域无不渗透着教派主义的因素。从印度教派主义存在的根源来看,既有殖民主义者留下的历史恶果,也与印度政府本身的政策失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派主义 议会选举 政党政治 地方分离主义
下载PDF
透视大学生宗教暧昧现象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玲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33-139,共7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开放的扩大、交流的增多,当前大学生对宗教普遍持宽容态度,甚至还主动接受宗教的影响,大学生中一定程度地存在宗教暖昧现象。文章通过呈现该现象的现状,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成因,并简要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开放的扩大、交流的增多,当前大学生对宗教普遍持宽容态度,甚至还主动接受宗教的影响,大学生中一定程度地存在宗教暖昧现象。文章通过呈现该现象的现状,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成因,并简要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宗教暧昧 透视
下载PDF
中国宗教信仰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齐秋生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4-17,共4页
中国存在多种宗教信仰,它的形成有现实生存的需要、思想文化的需要和政治制度的需要三个方面的根源,从中我们可以见出中国宗教信仰的存在本质。
关键词 宗教 多种崇拜 儒家思想 政治规约
下载PDF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西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文清 《甘肃高师学报》 2003年第6期10-13,共4页
在当前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西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对于西部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边疆巩固和祖国统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宗教 社会主义社会 西部发展 民族团结 中国 社会主义制度 信教群众 宗教信仰自由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下载PDF
The Eight Stages of Psychosocial Protective Developmen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被引量:1
16
作者 Dingyu Chung 《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 2018年第6期369-398,共30页
The proposed univers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for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is the mental protective system whose different parts emerge and mature in the eight different stages of psychosocial protective development ... The proposed univers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for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is the mental protective system whose different parts emerge and mature in the eight different stages of psychosocial protective development under different social interactions. The proposed eight stages of psychosocial protective development are childhood (infancy, toddlerhood, pre-juvenile age, and juvenile age), adolescence, early young adulthood, late young adulthood, early middle adulthood, late middle adulthood, early late adulthood, and late late adulthood. The 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consists of four socialities (collectivistic, individualistic, interdependent, and generativity), three worldviews (territorial, competitive, and cooperative), and the mental immune system for four regulated and unregulated countermeasures (hyperactivity, phobia, comforter, and rationality) against adversities. During childhood, dependent children have collectivistic sociality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committed parents and territorial worldview with the boundary of family. Children start with the unregulated mental immune system without delayed gratification due to mental immaturity, and gradually acquire the regulated mental immune system with delayed gratification through mental maturity. Adolescents transit to adulthood. Independent adults have the regulated metal immune system, individualistic sociality with reciprocity, and competitive-cooperative worldviews without boundary. After the age of 50, older people as elder leaders-mentors develop generativity sociality to protect next generation. The paper shows that the mental protective system as the univers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for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explains clearly psychosocial protective development, the human evolution, the Piaget’s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 Erikson’s psychosocial (ego-social) development, the Confucius’ (educated person’s) six milestones of life,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 in the Abrahamic religions (Judaism, Christianity, and Islam) and Confuci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Univers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PSYCHOSOCIAL Protective DEVELOPM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Brain Human Evolution Jean Piaget. Erik ERIKSON Confucius Abrahamic religions Confucianism
下载PDF
纳西族神祗“三朵”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00-104,共5页
“三朵”是纳西族唯一现存的本民族神 ,它的形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认为 ,“三朵”神是一个自然神和社会神的综合体神 ,是纳西族先民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综合产物。名字源于地名 ,基本定型于宋末元初 ,定型过程中 。
关键词 民族研究 纳西族 宗教 "三朵"神
下载PDF
陈垣与中国宗教史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运华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45-49,共5页
陈垣以自己对中国宗教史的研究,奠定了在中国史学上的地位。其宗教史研究范围广泛,特点突出:注重各种不同史源材料的运用;重视宗教目录;注重宗教事件的政治背景;注重宗教历史的研究;注重各种宗教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陈垣 宗教史 史学 中国 宗教目录 宗教事件 政治背景 史源材料
下载PDF
从显现到隐藏:许地山的宗教性追求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国良 钟术学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5-84,共10页
中国现代文学家中,许地山是有异彩的一位,他的特异主要基于其深厚的宗教底蕴和浓郁的宗教意味。本文着重分析许地山早期的《命命鸟》、《缀网劳蛛》显现的佛教、基督教教义和后期《春桃》隐藏的宗教意味,从而梳理出许地山个体生命中... 中国现代文学家中,许地山是有异彩的一位,他的特异主要基于其深厚的宗教底蕴和浓郁的宗教意味。本文着重分析许地山早期的《命命鸟》、《缀网劳蛛》显现的佛教、基督教教义和后期《春桃》隐藏的宗教意味,从而梳理出许地山个体生命中对宗教体悟的演变过程,以及他是如何逐次在作品中溶解宗教教义与本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地山 宗教 显现与隐藏 体悟教义
原文传递
西藏宗教文化传播渠道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袁爱中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6期59-65,共7页
宗教是沟通人神之间关系的象征性互动行为,这种互动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活动,传播贯穿于宗教产生发展的始终。宗教的传播有着完整而成熟的传播体系,覆盖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的各个层面,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关键词 宗教 传播 渠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