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元代“中国”认同 被引量:9
1
作者 孙红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4-87,共14页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民族实现大一统的王朝,基于“天下一家”理念,元朝朝野上下体现出了对“中国”的浓厚认同意识。元朝对“中国”直观的认同表现为在元代君臣话语体系中自称“中国”,特别是在涉及与周边国家关系时“中国”...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民族实现大一统的王朝,基于“天下一家”理念,元朝朝野上下体现出了对“中国”的浓厚认同意识。元朝对“中国”直观的认同表现为在元代君臣话语体系中自称“中国”,特别是在涉及与周边国家关系时“中国”一词的使用频率更高,词义也更明确。元代深层次的“中国”认同体现为文化认同与制度认同:在文化认同方面,元朝尊崇儒学、立庙祀孔、传承中国“道统”;在政治制度方面,既有继承也有创新,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促进民族交融,增强各民族的“中国”认同意识。元代明确的“中国”认同表现为自居“中国”正统,建元易号、祭祀历代帝王、认同辽金宋均为正统的“多统”意识,不断强化其作为中国正统王朝的地位。元代间接的“中国”认同则表现为他者的认同,同时期的安南、高丽在与元朝政府交往过程中称元朝为“中国”;代元而起的明朝,认为明承元统,视元朝为中国正统王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认同 “天下一家” 文化认同 制度认同 统一多民族国家
下载PDF
教师情感表达的调适机制探视:基于情感体制理论的考察 被引量:5
2
作者 艾诗根 《教师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8,共8页
教师情感表达是透过语言与非语言来清楚表达自己内在的情感体验和理解他人的情感感受的一种能力。情感表达是理解教师情感劳动的重要窗口,从情感体制理论的视角看,教师情感表达受制于多种调适机制的影响,相应聚焦于三个关键领域,即教育... 教师情感表达是透过语言与非语言来清楚表达自己内在的情感体验和理解他人的情感感受的一种能力。情感表达是理解教师情感劳动的重要窗口,从情感体制理论的视角看,教师情感表达受制于多种调适机制的影响,相应聚焦于三个关键领域,即教育教学工作领域的整饰机制、人际互动领域的表演机制和教师身份构建领域的认同机制。教师情感表达在这三种调适机制之间穿梭,由此衍生出多种复杂的情感表达内容和方式,其共同点可能与教师赋予工作的意义有关,教师情感表达受制于情感规则的制约,而教师身份认同和人际互动情境又重塑教师对情感规则的感知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情感表达 情感体制 情感规则 自我表演 教师身份
原文传递
铸牢少数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经验探究——以明清洮州地区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武沐 赵洁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2-138,共7页
明初,朱元璋在洮州设卫,驻军屯田,推行茶马贸易、朝贡贸易,加强文化制度建设。清承明制,在洮州撤卫设厅,正式纳入地方府县制,进一步推进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建设。经明清两代的治理,洮州各民族在交流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的地域认... 明初,朱元璋在洮州设卫,驻军屯田,推行茶马贸易、朝贡贸易,加强文化制度建设。清承明制,在洮州撤卫设厅,正式纳入地方府县制,进一步推进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建设。经明清两代的治理,洮州各民族在交流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的地域认同、共同的经济利益圈和共同的社会价值体系,在中原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感召下,民族认同由地域认同上升为国家认同,最终形成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客观上推动了洮州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对当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地域认同 文化认同 政权认同
下载PDF
Rolling 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 with Application to Regime Shifts
4
作者 William Menke 《Applied Mathematics》 2022年第11期859-868,共10页
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 (GPR) can be applied to the problem of estimating a spatially-varying field on a regular grid, based on noisy observations made at irregular positions. In cases where the field has a weak t... 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 (GPR) can be applied to the problem of estimating a spatially-varying field on a regular grid, based on noisy observations made at irregular positions. In cases where the field has a weak time dependence, one may desire to estimate the present-time value of the field using a time window of data that rolls forward as new data become available, leading to a sequence of solution updates. We introduce “rolling GPR” (or moving window GPR) and present a procedure for implementing that is more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than solving the full GPR problem at each update. Furthermore, regime shifts (sudden large changes in the field) can be detected by monitoring the change in posterior covariance of the predicted data during the updates, and their detrimental effect is mitigated by shortening the time window as the variance rises, and then decreasing it as it falls (but within prior bounds). A set of numerical experiments is provided that demonstrates the viability of the proced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lling 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 regime Shift Moving Window Analysis Woodbury identity Bordering Method
下载PDF
破碎的美国身份:一个自由主义者和一个保守主义者的对谈 被引量:2
5
作者 林国华 马克·里拉 《当代美国评论》 2020年第4期78-90,125,126,共15页
美国身份曾经坚固统一,但现在正走向破碎,美国秩序曾经令外邦仰慕,但目前却沦为民众分裂的源头。在2020年美国大选的背景下,本篇对谈旨在对美国身份和秩序是否需要重建,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各自在未来的使职是什么等问题展开深度讨论。
关键词 美国秩序 身份政治 保守主义 自由主义
下载PDF
封建政权与妈祖文化认同的适时“在场”——以“权力-游戏”为研究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胡骞 《莆田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6-12,共7页
从封建帝王敕封妈祖的历史现象入手,尝试以“权力-游戏”视角,通过解构封建政权与文化认同适时“在场”的矛盾过程,重新审视封建王朝时期妈祖文化认同机制,进而探究其底层逻辑。研究发现,文化认同机制权力主导者运用文化策略规约和塑造... 从封建帝王敕封妈祖的历史现象入手,尝试以“权力-游戏”视角,通过解构封建政权与文化认同适时“在场”的矛盾过程,重新审视封建王朝时期妈祖文化认同机制,进而探究其底层逻辑。研究发现,文化认同机制权力主导者运用文化策略规约和塑造了个体的社会认知模式,然而,个体也能积极地利用主体认知模式进行抵抗:或寻求自由、自得其乐,或隐蔽自我、逃避控制。研究揭示了封建时代文化认同机制的建构所暗含的文化权力格局,并试图为今后扩充认同建构的文化实践路径,以文化协调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提供另一种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政权 妈祖 文化认同 权力 游戏
下载PDF
A Visual Cultural Study of Pictorial Weekly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
7
作者 CHEN Hua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5年第12期945-948,共4页
Peter Burke once said, using images as historical evidence could not only stand as proof of political events, economic trend, and social structure, but also as an illustration of the history of daily life, material cu... Peter Burke once said, using images as historical evidence could not only stand as proof of political events, economic trend, and social structure, but also as an illustration of the history of daily life, material culture, mental state, and physical body. Photography is the extension of human vision, the appearance of which has changed the way in which people see the world, molded the subject identity of modernity, and participated i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visual modernity. To witness the history is not the only purpose of studying on photograph-based pictorials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 for which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provide visual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and to witness the multiplicity, mobility, and inner-diversity of modern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torial Weekly visual modernity scopic regime subject identity of modernity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金人的“中国”历史认同--以《大金德运图说》为中心的讨论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永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7,共13页
金人编成的《大金德运图说》一书,充分反映了金人对“中国”历史的认同观念。书中收录的德运承袭图,认同从神话传说人物伏羲至宋辽金时期的中国历史发展谱系,并将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分裂时期的中国正统分成两个分支,在两个分支旁边标注... 金人编成的《大金德运图说》一书,充分反映了金人对“中国”历史的认同观念。书中收录的德运承袭图,认同从神话传说人物伏羲至宋辽金时期的中国历史发展谱系,并将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分裂时期的中国正统分成两个分支,在两个分支旁边标注有南燕、后燕、北燕、姚秦、赫连夏等少数民族政权,不仅将“五德终始”学说的单线性发展模式改为复线性发展模式,认同汉族和少数民族都可以称正统,并且认为正统和非正统都是“中国”,充分反映了金人对整个“中国”历史的认同意识。由于“五德终始”学说的单线性中国历史发展模式受到了复线性中国历史发展实际的挑战,所以,金人在关于金朝的德运讨论中,出现了“继唐”“继宋”“继辽”等观点的分歧,这不仅从侧面反映出金人对唐代历史、宋代历史和辽代历史均有认同意识,也促使“五德终始”学说这一单线性中国历史发展模式的理论逐步走向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认同 五德终始说 德运问题大讨论 金朝政权 《大金德运图说》
下载PDF
隋代王通的“中国”观及其时代特色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德忠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20,共7页
王通"中国"观的主要内容继承了五帝三王以来地理、政区、汉族、汉族/中原文化、王朝(政权)等传统涵义,其"中国"观言论中,指称王朝(政权)所占比重最大。王通所称呼的"中国",不仅有两汉、魏晋等汉族王朝,... 王通"中国"观的主要内容继承了五帝三王以来地理、政区、汉族、汉族/中原文化、王朝(政权)等传统涵义,其"中国"观言论中,指称王朝(政权)所占比重最大。王通所称呼的"中国",不仅有两汉、魏晋等汉族王朝,还包括魏晋以来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政权)。王通称呼前秦和北魏政权为"中国"是对传统"中国"观的新发展:它是魏晋以来中国王朝频繁更替、民族关系空前活跃的产物,是王通顺应华/夷关系新变化,以平等、客观的态度对待北方少数民族及其王朝(政权)的表现,是对儒家严华/夷之防观念的巨大冲击,在"中国"观问题讨论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王通的"中国"观的时代局限性表现在他对汉族的衣冠礼仪"中国"的明显倾向性和思想深处仍然存在的华/夷之别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通 “中国”观 “中国”认同 前秦政权 北魏政权 文化认同
下载PDF
遏制地方:明清大运河体制下济宁社会的权力网络与机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竞昊 佟远鹏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33,共16页
明清时期济宁地区的商品化、城市化由中央政府的漕运引发和支持,大运河的运转重塑了济宁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设置在济宁的运河官僚体制在地方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卫所等建制也制约了州治的一般行政功能。国家的政治制度、结构在地... 明清时期济宁地区的商品化、城市化由中央政府的漕运引发和支持,大运河的运转重塑了济宁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设置在济宁的运河官僚体制在地方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卫所等建制也制约了州治的一般行政功能。国家的政治制度、结构在地方社会的存在,通过在地官僚机构及其官员的角色与地方经济、文化发生作用,从而深刻地影响了济宁城市社会的政治属性。其结果是,济宁这样经济、文化发达,地方主义突出的城市依旧难以摆脱大一统国家政治社会结构、机制的限制以及传统王朝国家治乱分合的轨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社会 大运河体制 地方性 城市“自治”
下载PDF
论荆州士人在蜀汉政权中的地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瑰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5-11,共7页
魏晋以来,论者普遍认可蜀汉政权中荆州士人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因此冠其以荆楚势力、荆襄集团等名称。在历代研究中,蜀汉内部主客、新旧集团的矛盾有夸大之嫌,荆州士人不能称是特权集团。荆州士人普遍体现出的高度国家认同,及其坚毅、公... 魏晋以来,论者普遍认可蜀汉政权中荆州士人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因此冠其以荆楚势力、荆襄集团等名称。在历代研究中,蜀汉内部主客、新旧集团的矛盾有夸大之嫌,荆州士人不能称是特权集团。荆州士人普遍体现出的高度国家认同,及其坚毅、公正、担当、清廉的主流素质,是其受到高度礼遇的重要因素,其精神和行为弥补了巴蜀士人的气质缺陷,有力地促成了蜀汉内部的团结,使之得以弱小而高调地存在数十余年。荆州士人实际上是蜀汉政权的凝聚核心而非特权集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汉 荆州士人 巴蜀士人 国家认同
下载PDF
鄯善鲁克沁墓地出土墓表考释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维玉 《吐鲁番学研究》 2020年第1期85-91,155,共8页
作为麴氏高昌的门户和粮仓,田地郡是吐鲁番盆地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鄯善县鲁克沁墓地出土的三方墓表,则是迄今发现为数极少的涉及这一高昌重镇的墓葬文字资料。通过对表文的考释,确定了墓主的相关信息,并据此展开分析,探... 作为麴氏高昌的门户和粮仓,田地郡是吐鲁番盆地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鄯善县鲁克沁墓地出土的三方墓表,则是迄今发现为数极少的涉及这一高昌重镇的墓葬文字资料。通过对表文的考释,确定了墓主的相关信息,并据此展开分析,探讨了以田地郡为缩影的高昌社会用婚、宦手段维持士族特权的门阀政治形态,以及高昌人思想意识心态中对儒家伦理道德的崇尚信奉和通过书式书风表达出的文化审美,并由此体现出这个边地移民社会对汉文化的始终坚守和高度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表 麴氏高昌 田地郡 门阀政治 文化认同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哀牢内属研究
13
作者 杜周军 林科 +1 位作者 钟乐海 刘阳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21,132,共8页
探索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和路径研究已成为学界较为经典的研究命题。横断山区作为最为古老的民族走廊、文化通道,生活其间的各民族融入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程,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开发祖国锦绣河山、携手创造中华优... 探索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和路径研究已成为学界较为经典的研究命题。横断山区作为最为古老的民族走廊、文化通道,生活其间的各民族融入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程,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开发祖国锦绣河山、携手创造中华优秀文化的历程,也是中华民族追求共生共融共长、和睦和谐和平发展的历程。哀牢内属千古盛事,流传至今不绝于史书,永昌盛名驰名中外,畅达南方丝绸之路。秦汉经营西南始为求道,后得一统,在“中原”与“西南”圈层互动融合影响之下,哀牢因文化认同求得内属积极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典型的征候意义。从史籍脉络和神话隐喻中纵横梳理哀牢内属寻求中华民族认同的历程,解密哀牢内属的过程、策略、阶段和状态,并以此为着力点探析横断山区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经验,希冀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区域发展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更多的审视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哀牢内属 民族融合 九隆神话 文化认同 文化共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