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团贡献法预测硅烷及硅氧烷的折射率 被引量:6
1
作者 程大海 伍川 +2 位作者 董红 武侠 张引弟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13-122,共10页
基于基团贡献法对110种硅烷和硅氧烷分子进行拆分,分别以摩尔折射度和摩尔体积文献计算值与模型预测值之间的最小残差平方和为目标函数,采用最优化组合算法回归得到各官能团的摩尔折射度和摩尔体积,考察了化合物摩尔折射度、摩尔体积和... 基于基团贡献法对110种硅烷和硅氧烷分子进行拆分,分别以摩尔折射度和摩尔体积文献计算值与模型预测值之间的最小残差平方和为目标函数,采用最优化组合算法回归得到各官能团的摩尔折射度和摩尔体积,考察了化合物摩尔折射度、摩尔体积和折射率估算值与文献值之间的偏差,结果表明计算值和文献值接近,确定的各官能团的摩尔折射度和摩尔体积数值可用于有机硅化合物和聚合物折射率的预测和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团贡献法 摩尔折射度 摩尔体积 折射率 硅烷 硅氧烷
下载PDF
有机分子系统非线性折射的类型 被引量:5
2
作者 邓晓旭 张学如 +1 位作者 苗瑞 李淳飞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8期718-721,共4页
从分子系统的微观机制出发 ,采用单重态四能级模型讨论非线性折射随光强的变化情况 ,分析了非线性折射的各种形式产生的条件 ,定义了非线性折射的饱和现象、反饱和现象相互转化的阈值光强 .发现了非线性折射率随光强发生正负变化的现象 .
关键词 非线性折射 折射体积 有机分子系统
下载PDF
六能级分子系统非线性极化率的微观描述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玉晓 杨淼 +1 位作者 杨昆 李淳飞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5期394-398,共5页
本文从半经典密度矩阵理论出发,推出描述光与有机分子系统相互作用的非线性极化率、非线性折射率和非线性吸收系数的微观表达式,同时引入折射体积和吸收截面以描述布居于各能级单分子折射和吸收特性.
关键词 非线性极化率 密度矩阵 吸收截面 有机分子
下载PDF
海庙港区平面布置中的水文泥沙条件分析
4
作者 李绍武 崔洁 +3 位作者 夏陆军 张弛 李文 祁泽鹏 《港工技术》 2015年第4期1-5,共5页
通过潮流、波浪和泥沙数学模型,对海庙港区两个平面布置方案的水文条件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通过波浪数模研究发现,在底坡较缓的淤泥或粉沙质海岸,当航道内外水深相差较大时,与航道轴线夹角较小的波浪大部分被折射到航道两侧,而不能进... 通过潮流、波浪和泥沙数学模型,对海庙港区两个平面布置方案的水文条件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通过波浪数模研究发现,在底坡较缓的淤泥或粉沙质海岸,当航道内外水深相差较大时,与航道轴线夹角较小的波浪大部分被折射到航道两侧,而不能进入港内。因此,该向波浪对港内泊稳状况不会产生显著影响。通过泥沙淤积计算发现,将港区口门位置由原-2.2 m处移到-2.8 m处,航道年淤积量将减少16.53万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庙港区 平面布置 潮流数学模型 波浪折射 泥沙回淤量
下载PDF
折射率相位调制型全息图的衍射 被引量:2
5
作者 钟丽云 张文碧 +1 位作者 杨齐民 李川 《激光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5-128,共4页
首先推出折射率相位调制型全息光栅的衍射方程 ,由此说明衍射效率主要取决于调制折射率 ,且各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不同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并指出体积光栅效应对透射全息衍射效率是有贡献的 ,讨论了影响散射物体全息衍射效率的问题 ,最后... 首先推出折射率相位调制型全息光栅的衍射方程 ,由此说明衍射效率主要取决于调制折射率 ,且各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不同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并指出体积光栅效应对透射全息衍射效率是有贡献的 ,讨论了影响散射物体全息衍射效率的问题 ,最后指出在一般情况下 ,调制折射率是一个很小的量 ,化学处理对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射率相位调制 衍射 全息图
下载PDF
激光多普勒测速中平板窗口对测量体位置及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晋 闫清东 +1 位作者 魏巍 崔骊水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8-203,共6页
应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aser Doppler anemometer,LDA)进行内流场测试时,激光光束光轴垂直和倾斜经过平板窗口后,由于折射效应导致LDA系统测量体位置和形态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所测速度大小和方向。为了研究折射效应对测量体位置和速度方... 应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aser Doppler anemometer,LDA)进行内流场测试时,激光光束光轴垂直和倾斜经过平板窗口后,由于折射效应导致LDA系统测量体位置和形态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所测速度大小和方向。为了研究折射效应对测量体位置和速度方向的影响,建立激光光路经平板窗口折射的数学模型,应用此模型进行不同工况(光束入射角θ、光束半夹角α1、内流场介质折射率n3、平板厚度d和LDA探头位置)下的理论研究;为了研究折射效应对测量体形态(即条纹畸变)的影响,建立LDA标定试验系统,进行不同光束入射角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控制θ在10°以内可以忽略其折射效应影响;α1对于测量体位置偏差影响较小,但对于速度偏角有一定的影响,并且α1在5°以内时可以忽略其影响;使壁面两侧折射率尽可能的接近,会减小折射效应;沿测量体长度方向,折射后的测量体条纹间距线性增加,并随着θ的增加,条纹间距趋于均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测速 折射效应 测量体偏移 条纹畸变 速度修正 标定装置
下载PDF
港池边坡开挖对护岸工程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吴进 姜云鹏 《港工技术》 2017年第4期46-49,共4页
影响设计波浪的因素,除了港区波浪条件、掩护状况以外,还包括平面布置和地形条件等。当护岸前需开挖形成港池,开挖后水深明显加大,港池开挖边坡的存在改变了波浪的传播方向,会对护岸上水范围和越浪量等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某码头工程为... 影响设计波浪的因素,除了港区波浪条件、掩护状况以外,还包括平面布置和地形条件等。当护岸前需开挖形成港池,开挖后水深明显加大,港池开挖边坡的存在改变了波浪的传播方向,会对护岸上水范围和越浪量等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某码头工程为例,通过波浪物理模型试验,从护岸上水范围、加高措施和越浪量三个方面,研究了港池边坡开挖对护岸的影响,供设计人员在进行类似工程设计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池开挖 波浪折射 波能集中 越浪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