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人免疫球蛋白对毛细支气管炎重症患儿临床疗效及血清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5
1
作者 崔利丹 金志鹏 +2 位作者 王琪 成怡冰 王群思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人免疫球蛋白对毛细支气管炎重症患儿临床疗效及血清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某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重症患儿267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n=89)、干扰素组(B组,n=89)、观察...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人免疫球蛋白对毛细支气管炎重症患儿临床疗效及血清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某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重症患儿267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n=89)、干扰素组(B组,n=89)、观察组(C组,n=89),A组给予吸氧、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B组在A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2.0μg·kg-1,2次/天,疗程7d;C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静滴人免疫球蛋白400mg·kg-1·d-1,连续使用5d。统计并比较3组患儿咳嗽、喘憋、呼吸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和疗效指标评分,同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药物治疗后,C组患者临床疗效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临床总有效率达91.01%,明显高于A组(66.29%)、B组(71.9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组患儿血清细胞因子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与A、B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联合静滴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可显著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症状消失时间,临床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1b 人免疫球蛋白 毛细支气管炎 血清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在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37
2
作者 陈玲 覃军 胡荆江 《临床肺科杂志》 2016年第8期1435-1438,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共12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3)与观察组(N=64),两组患儿均接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相关治疗包括止咳、平喘、抗感染等措施...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共12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3)与观察组(N=64),两组患儿均接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相关治疗包括止咳、平喘、抗感染等措施。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主要及次要疗效指标消失时间、治疗效果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主要及次要疗效指标如喘息、三凹征等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7.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9.4%,P<0.05。观察组患儿早期(病程<72h)治疗后疗效指标总改善率高于晚期(病程≥72h)治疗患儿,P<0.05。且观察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阳性的患儿治疗疗效指标总改善率高于RSV阴性患儿,P<0.05。结论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可以减轻儿童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体征,缩短病程,对早期RSV阳性患儿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吸入 儿童急性毛细支气管炎 应用价值
下载PDF
馥感啉口服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a1b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对患儿心肌酶谱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罗雪敏 黄东辉 邹晓惠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1290-1293,共4页
目的探讨馥感啉口服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a1b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其对患儿心肌酶谱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东莞市桥头医院儿科收治的65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0... 目的探讨馥感啉口服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a1b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其对患儿心肌酶谱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东莞市桥头医院儿科收治的65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5)。对照组患儿给予重组人干扰素a1b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馥感啉口服液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症状缓解情况,以及治疗前、治疗1周后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治疗结束时,记录两组患儿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退热、疱疹消失、流涎消失、恢复进食时间分别为(2.34±0.41)d、(2.87±0.39)d、(2.06±0.12)d、(1.89±0.29)d,明显快于对照组的(3.23±0.521)d、(4.13±0.48)d、(3.78±0.32)d、(3.19±0.4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K-MB、LDH、CRP、PCT、IL-6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儿的CK-MB、LDH、CRP、PCT、IL-6表达水平分别为(21.54±3.99)U/L、(132.13±19.76)U/L、(5.13±1.09)ng/L、(6.31±1.19)mg/L、(20.12±2.98)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31±4.09)U/L、(168.98±26.31)U/L、(8.31±2.11)ng/L、(9.12±1.98)mg/L、(24.51±3.76)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馥感啉口服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a1b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可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临床治疗效果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性咽峡炎 馥感啉口服液 重组人干扰素a1b 心肌酶谱 炎症因子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孙培静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干扰素α-1b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我院门诊就诊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成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病例根据脱水程度及性质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并口服双歧杆菌三联... 目的:观察干扰素α-1b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我院门诊就诊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成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病例根据脱水程度及性质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并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蒙脱石散、腹泻奶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1b,6月~1岁,每次6μg,每天1次,>1岁~2岁,每次10μg,每天1次,连续3 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 mg/(kg.d)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3 d。比较两组的有效率、止泻时间和退热时间。结果:经72 h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7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5);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1.47±0.46)d,平均止泻时间(3.14±0.68)d,对照组平均退热时间(2.74±1.16)d,平均止泻时间(4.12±1.26)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91,t=4.537,P均<0.01)。结论:干扰素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可显著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1b 婴幼儿 轮状病毒 肠炎
下载PDF
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郑健斌 张剑珲 +2 位作者 陶建平 司徒勋 黄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7期852-854,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旨在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予以患儿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依据其临床资料确定初始剂量及最大剂量,随机选择病毒性肺炎恢复期患儿30例,分别采用单次、连续多次肌内注射的方法给药,动态观测用药...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旨在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予以患儿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依据其临床资料确定初始剂量及最大剂量,随机选择病毒性肺炎恢复期患儿30例,分别采用单次、连续多次肌内注射的方法给药,动态观测用药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并严密观察记录实验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所有患儿在给药前后体温、呼吸、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肌酐(Cr)、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均在正常值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常规、大便常规均无异常,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1b在0.2~2.0μg/kg范围内耐受性良好,临床II期研究剂量可参考使用1.5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1b 病毒性肺炎 小儿肌肉注射 耐受性 安全性
下载PDF
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蔡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3期125-127,共3页
目的:研讨用不同剂量的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贡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57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大剂量组(53例)、小剂... 目的:研讨用不同剂量的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贡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57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大剂量组(53例)、小剂量组(53例)和常规组(51例)。对三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大剂量组患儿采用大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进行治疗,为小剂量组患儿采用小剂量的重组人干扰素α1b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三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的时间、WBC、RBC、PLT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常规组患儿相比,大剂量组患儿和小剂量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均较高,P<0.05。大剂量组患儿与小剂量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P>0.05。治疗后,大剂量组患儿和小剂量组患儿住院的时间、退热的时间、喘息症状缓解的时间、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和三凹征改善的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儿,P<0.05;大剂量组患儿住院的时间、退热的时间、喘息症状缓解的时间、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和三凹征改善的时间均短于小剂量组患儿,P<0.05。三组患儿治疗前后的WBC、RBC和PLT、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用大剂量的重组人干扰素α1b和小剂量的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均较好。与采用小剂量的重组人干扰素α1b相比,用大剂量的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可更快地改善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重组人干扰素a1b 雾化吸入 不同剂量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a1b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刘笑英 黄庆辉 关江伟 《智慧健康》 2024年第4期125-127,131,共4页
目的 研究毛细支气管炎采用重组人干扰素a1b雾化吸入治疗的价值与效果。方法 本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1月—2023年10月诊治的5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分组,每组收入患儿25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重组... 目的 研究毛细支气管炎采用重组人干扰素a1b雾化吸入治疗的价值与效果。方法 本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1月—2023年10月诊治的5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分组,每组收入患儿25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重组人干扰素a1b雾化吸入,统计验证两组患儿肺通气功能、炎症指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RR低于参照组,VT及VPEF/VE高于参照组,TNF-α、CRP、IL-6均低于参照组,憋喘、肺啰音、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重组人干扰素a1b作用下能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可有效调节肺通气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a1b 雾化吸入 毛细支气管炎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1b和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娜 祝伟 贾铷 《中国实用医刊》 2022年第19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1b和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41例。A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1b雾化吸入治疗,B...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1b和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41例。A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1b雾化吸入治疗,B组采用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总有效率(95.12%,39/41)高于B组(80.49%,33/41),P<0.05。A组疱疹消失时间、退热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及流涎消失时间均短于B组(P<0.05);治疗后,A组IgA、IgG水平高于B组(P<0.05),CRP、IL-10水平低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32%,3/41)与B组(12.20%,5/41)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比较,重组人干扰素1b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能提高疗效,可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促进临床症状改善,并存在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疱疹性咽峡炎 重组人干扰素1b 利巴韦林
原文传递
重组人干扰素a1b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胜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25期26-26,28,共2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a1b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止咳祛痰对症支持治疗,合并感染者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采用30万U...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a1b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止咳祛痰对症支持治疗,合并感染者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采用30万U重组人干扰素a1b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1 mL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3.3%,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治愈率46.7%,总有效率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1,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完全缓解及住院平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a1b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未见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a1b 婴幼儿 毛细支气管炎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觉策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第18期72-73,共2页
目的探索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探究对象(例数:100例;时间:2017.10.22~2018.7.23),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进行分组,50例/组,分别给予病毒唑、重组人干扰素α... 目的探索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探究对象(例数:100例;时间:2017.10.22~2018.7.23),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进行分组,50例/组,分别给予病毒唑、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情况、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中,两组数据无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较佳,可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 α-1b雾化治疗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重组人干扰素a1b联合益生菌治疗手足口病合并肠炎患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岑建杉 《临床研究》 2020年第8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a1b(IFN-a1b)联合益生菌治疗手足口病(HFMD)合并肠炎患儿的疗效。方法将2019年4月-2020年4月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242例HFMD合并肠炎患儿纳入研究,按照抽签法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1例。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a1b(IFN-a1b)联合益生菌治疗手足口病(HFMD)合并肠炎患儿的疗效。方法将2019年4月-2020年4月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242例HFMD合并肠炎患儿纳入研究,按照抽签法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1例。对照组患儿均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IFN-a1b联合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口腔疱疹消失时间、皮肤皮疹消失时间、胃肠道反应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药物不良反应对比,均处于较低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IFN-a1b联合益生菌治疗HFMD合并肠炎,其应用效果理想,能显著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同时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炎 重组人干素a1b 益生菌 药物治疗
下载PDF
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8
12
作者 康利娜 成芳 +1 位作者 安红 董英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58-760,共3页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均分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各组患儿均给予吸痰、化痰、抗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低剂量组患儿给予重组人...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均分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各组患儿均给予吸痰、化痰、抗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低剂量组患儿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 1~2μg/(kg·次),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3 ml中,压缩雾化吸入,每日2次;高剂量组患儿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3~4μg/(kg·次),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3 ml中,压缩雾化吸入,每日2次;对照组患儿给予病毒唑10~15 mg/(kg·d),按1∶1的比例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各组疗程均为5~7 d。观察各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三凹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高剂量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三凹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低剂量组,而低剂量组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而低剂量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lb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吸入 重组人干扰素Α1b 毛细支气管炎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重组人干扰素α1b辅助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4
13
作者 戴莎莎 周凯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53-957,共5页
目的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1b辅助阿昔洛韦治疗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免疫功能、炎症因子及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12月收治入院的182例IM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91)及对照组(n=91)。对照组接受静脉滴注阿昔... 目的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1b辅助阿昔洛韦治疗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免疫功能、炎症因子及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12月收治入院的182例IM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91)及对照组(n=91)。对照组接受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心肌酶谱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咽峡炎消失、颈部淋巴结肿大消失、肝大消失、脾大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D4^+、CD4^+/CD8^+、CD19^+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D8+、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辅助阿昔洛韦治疗能有效改善IM患儿免疫功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减轻心肌损伤,进而缓解患儿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重组人干扰素Α1b 免疫功能 炎症反应 心肌酶谱 儿童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宣肺止嗽合剂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效果观察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3
14
作者 钟丽花 张薇 +1 位作者 邢凯慧 杨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91-694,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宣肺止嗽合剂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146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根据随机区组设计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观察组采用重组人干...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宣肺止嗽合剂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146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根据随机区组设计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观察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宣肺止嗽合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气指标、肺功能、免疫球蛋白水平、血清细胞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2%)显著高于对照组(80.8%)(P<0.05)。观察组喘息缓解时间、罗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aO_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_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T、TPTEF/TE、VPTEF/VE均显著高于对照组,R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gG、IgA及Ig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PCT、MCP-1显著低于对照组,INF-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宣肺止嗽合剂可有效改善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提高免疫指标,降低炎性因子,促进患儿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1b 宣肺止嗽合剂 小儿支气管炎 肺功能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疗效 被引量:40
15
作者 闵晓兰 蔡强 卢玉容 《安徽医学》 2019年第4期392-395,共4页
目的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HFMD)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4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135例HFMD并病毒性脑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A组(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 目的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HFMD)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4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135例HFMD并病毒性脑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A组(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照B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及观察组(重组人干扰素α-1b+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各45例。比较三组患儿疗效、治疗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S100B、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血清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 33%)高于对照A组、B组(73. 33%、73. 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CD8^+改善程度大于对照A、B组,血清IGF-1、IL-6、TNF-α、S100B、NSE改善程度大于对照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HFMD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疗效显著,能显著提高患儿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炎性反应,缓解脑损伤,调节IGF-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手足口病 重组人干扰素Α-1b 丙种球蛋白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儿童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及预防儿童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毛细支气管炎效果研究 被引量:37
16
作者 刘连凤 史军然 +3 位作者 薛红霞 周秀敏 高虹 薛宁宁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5期24-29,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儿童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及预防儿童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方法选取有毛细支气管炎病史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140例,按入院顺序交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0例。观察组在对症...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儿童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及预防儿童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方法选取有毛细支气管炎病史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140例,按入院顺序交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0例。观察组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雾化吸入,对照组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雾化吸入,两组均治疗7 d。观察比较两组总病程、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治疗效果及预防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病7 d内诱发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病程、退热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1.4%;治疗7 d内,观察组毛细支气管炎发生率为15.7%低于对照组毛细支气管炎发生率3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血清TNF-α、IL-6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及预防儿童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毛细支气管炎效果优于利巴韦林注射液雾化吸入,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1b 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 毛细支气管炎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对肺功能及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0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2
17
作者 车向郁 郝彩虹 +2 位作者 王鸣飞 刘利叶 郭春霞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31-33,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对肺功能及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对肺功能及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IFN-γ、IL-10水平变化情况、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潮气量(TV)、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TEF/VE)、峰流速(PTEF)、PT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TV、tPTEF/tE、VPTEF/VE、PTEF、PTE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IFN-γ、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FN-γ、IL-10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喘息、肺部啰音、三凹征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明显缩短患儿病程,提高疗效,改善肺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吸入 小儿 毛细支气管炎 肺功能
下载PDF
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及对其炎症因子、肺功能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1
18
作者 肖婧 应晶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9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 (rh INF-α1b)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及对其炎症因子、肺功能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35例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均分为3组各4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 (rh INF-α1b)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及对其炎症因子、肺功能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35例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均分为3组各45例。对照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利巴韦林雾化吸入;低剂量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低剂量rh INF-α1b雾化吸入;高剂量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高剂量rh INF-α1b雾化吸入。对比3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治疗前、治疗1周时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潮气量(VT)、呼气达峰时间(TPTEF)/呼气时间(TE)、呼吸频率(RR)。结果治疗前3组患儿炎症因子及肺功能指标均接近。治疗后,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7 d后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VT、TPTEF/TE均高于对照组,R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各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 rh INF-α1b能够有效改善病毒性肺炎患儿炎症反应、提升肺功能,且低剂量或高剂量用药的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1b 小儿 病毒性肺炎 炎症因子 肺功能指标 疗效
原文传递
小儿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病毒性肺炎的耐受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30
19
作者 孙薇 乔逸 +4 位作者 郭丽 曹玉红 杨林 张国成 文爱东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340-2344,共5页
目的:研究小儿病毒性肺炎患儿肌内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1b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依据其临床前安全资料确定初始剂量及最大剂量,随机选择病毒性肺炎恢复期患儿24例,分别采用单次、连续多次肌内注射的方法给药,动态观测用药后的临床症状... 目的:研究小儿病毒性肺炎患儿肌内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1b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依据其临床前安全资料确定初始剂量及最大剂量,随机选择病毒性肺炎恢复期患儿24例,分别采用单次、连续多次肌内注射的方法给药,动态观测用药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并严密观察记录试验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各组受试儿给药后生命体征和实验室各项检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未见有临床意义的改变。结论:小儿病毒性肺炎恢复期患儿肌内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1b在0.3~2.0μg.kg-1范围内,耐受性良好,无明显毒副作用,1.5μg.kg-1剂量可作为Ⅱ期临床研究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肌内注射 重组人干扰素Α1b 病毒性肺炎 耐受性
原文传递
重视儿童雾化吸入治疗的规范和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申昆玲 张国成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37-839,共3页
吸入疗法是在我国古代就开始应用的一种治疗方法,至今已有近4000年的历史。其吸入的方法已从早先简单的药粉吹鼻吸入及药物蒸汽吸入,发展为用特定的吸入装置将药物雾化吸入;其功效已由治疗呼吸道炎症发展为防治呼吸道多种疾病(例如肺... 吸入疗法是在我国古代就开始应用的一种治疗方法,至今已有近4000年的历史。其吸入的方法已从早先简单的药粉吹鼻吸入及药物蒸汽吸入,发展为用特定的吸入装置将药物雾化吸入;其功效已由治疗呼吸道炎症发展为防治呼吸道多种疾病(例如肺结核和肺肿瘤)[1-2],甚至其他系统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吸入 重组人干扰素Α1b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