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1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利用优化视角下的城市轨道站点分类研究——以西安地铁2号线为例 被引量:74
1
作者 段德罡 张凡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9-45,共7页
以站点周边不同交通接驳(主要指步行、自行车接驳)时间距离为路径,基于GIS研究确定轨道站点对周边地区的一般影响范围,并从城市设计角度对地块边界进行修订,划定轨道站点对周边用地的合理影响范围;基于影响区域内用地功能特征,定量计算... 以站点周边不同交通接驳(主要指步行、自行车接驳)时间距离为路径,基于GIS研究确定轨道站点对周边地区的一般影响范围,并从城市设计角度对地块边界进行修订,划定轨道站点对周边用地的合理影响范围;基于影响区域内用地功能特征,定量计算各站点的用地优势度和用地均匀度指数。综合考虑站点的区域特征和交通功能,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进行类型划分,以科学合理地指导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优化调整,同时为后续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规划和设计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站点分类 土地利用 用地优势度 用地均匀度
下载PDF
新建地铁车站近距离穿越既有地铁隧道的变形控制 被引量:69
2
作者 陈孟乔 杨广武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59,共7页
以机场线东直门站上跨下穿既有地铁13号线东直门站站后折返线工程为背景,研究新建地铁车站近距离穿越既有地铁隧道时既有地铁结构变形控制的标准及技术。施工前对既有地铁结构进行检测加固。根据检测评估、模拟计算和安全检算等结果制... 以机场线东直门站上跨下穿既有地铁13号线东直门站站后折返线工程为背景,研究新建地铁车站近距离穿越既有地铁隧道时既有地铁结构变形控制的标准及技术。施工前对既有地铁结构进行检测加固。根据检测评估、模拟计算和安全检算等结果制定既有地铁结构变形控制标准,并将沉降控制值按关键施工工序进行分解。施工过程中,采用加垫方法和PLC液压同步控制顶升技术等主动控制沉降。监测数据表明:隧道结构与轨道结构保持密贴;线路的轨距、水平、变形缝开合度均未超出控制值;开挖中导洞阶段及盖挖法施作下穿结构边墙和底板阶段既有地铁结构沉降占总沉降的50%左右,是施工控制的关键阶段;变形缝差异沉降超出控制值,是施工控制的重点位置;变形缝附近沉降、差异沉降等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是监控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地铁车站 穿越施工 变形控制 顶升技术
下载PDF
公共空间密度、系数与微观品质对城市活力的影响——上海轨交站域的显微观察 被引量:59
3
作者 徐磊青 刘念 卢济威 《新建筑》 2015年第4期21-26,共6页
揭示一个城市公共空间自上而下不断显微的过程,观察上海中心区三个轨交站域中公共空间特性对停留性活动的影响。研究分别选取公共空间供应、微观品质的三个指标,分析它们对城市活力的影响。公共空间供应指标包括公共空间面积、公共空间... 揭示一个城市公共空间自上而下不断显微的过程,观察上海中心区三个轨交站域中公共空间特性对停留性活动的影响。研究分别选取公共空间供应、微观品质的三个指标,分析它们对城市活力的影响。公共空间供应指标包括公共空间面积、公共空间密度和公共空间系数,微观品质指标包括空间围合性、商业界面和座椅。研究发现,公共空间供应和微观品质都对停留活动具有重要影响,都能很好地预测城市活力,二者在轨交站域这样高强度开发的环境中扮演着同等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密度 公共空间系数 微观品质 轨交站域 显微观察
下载PDF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50
4
作者 罗雁云 董国鹏 陈薇萍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4年第6期14-16,共3页
介绍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枢纽车站换乘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了国外轨道交通车站换乘枢纽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改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换乘问题的建议 ,如抛弃已不适应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落后模式 ,规划与建设时... 介绍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枢纽车站换乘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了国外轨道交通车站换乘枢纽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改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换乘问题的建议 ,如抛弃已不适应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落后模式 ,规划与建设时做到“以人为本” ,车站换乘的方案设计应早于车站总体设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换乘 车站 通车 枢纽 方案设计 总体设计 中国 “以人为本” 问题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对比分析 被引量:30
5
作者 沙滨 袁振洲 +1 位作者 缪江华 曹守华 《城市交通》 2006年第2期11-15,共5页
叙述轨道交通换乘的概念,提出轨道交通之间换乘应遵循的原则,进而分析轨道交通的换乘方式分类,并对比各种换乘方式,总结各种换乘方式的功能特点及优缺点,以及国内外各种换乘方式应用的代表车站,并讨论了不同换乘方式的适应性。在对比分... 叙述轨道交通换乘的概念,提出轨道交通之间换乘应遵循的原则,进而分析轨道交通的换乘方式分类,并对比各种换乘方式,总结各种换乘方式的功能特点及优缺点,以及国内外各种换乘方式应用的代表车站,并讨论了不同换乘方式的适应性。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影响换乘方式选择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换乘客流,线网与车站的规划,线路的修建顺序,车站的位置,与周围地面交通的协调,与附近商场、商业区的联系,以及与环保的协调等,并对影响换乘方式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建议在线网规划、预可行性研究及设计的全过程中都应该把各线交叉衔接、站位的选择确定、换乘站的研究设置和换乘方式的选择,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妥善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换乘站 换乘方式 分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折返站折返能力分析 被引量:43
6
作者 苗沁 周天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7-61,64,共6页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岛式车站列车折返过程的分析和折返时间的计算,初步揭示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折返的一般特点和折返能力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折返站 折返能力
下载PDF
有轨电车线站布置及交通组织设计 被引量:39
7
作者 李际胜 姜传治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7年第5期38-41,共4页
有轨电车通常采用地面线路,线路位置、车站选址等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响很大,同时也直接关系到有轨电车的运营安全和效益。介绍了有轨电车车站、线路布置形式,从行人交通组织、乘客交通组织、路口交通组织、路段交通组织等方面对有轨电... 有轨电车通常采用地面线路,线路位置、车站选址等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响很大,同时也直接关系到有轨电车的运营安全和效益。介绍了有轨电车车站、线路布置形式,从行人交通组织、乘客交通组织、路口交通组织、路段交通组织等方面对有轨电车的交通组织设计进行研讨。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城市道路网规划,深入研究、合理确定有轨电车的线路走向及其在道路断面中的位置,结合沿线客流情况确定车站分布、布置原则,选择车站位置及结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轨电车 线站布置形式 交通组织设计
下载PDF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与站域土地利用互动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8
作者 王亚洁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118,共8页
随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与周边土地利用不协同问题凸显,亟待加强两者互动关系的研究。本文总结了国外城市轨道交通与站域土地利用互动研究进展,以期为国内提供借鉴。国外大多数研究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对站域土地价... 随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与周边土地利用不协同问题凸显,亟待加强两者互动关系的研究。本文总结了国外城市轨道交通与站域土地利用互动研究进展,以期为国内提供借鉴。国外大多数研究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对站域土地价值的提升显著,提升程度受站点服务情况、地产类型和站域居民收入等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能够提升站域土地利用强度、聚集商业办公功能、疏解中心城居住人口,但是,只有在相关政策条件的配合下,土地利用的变化才会发生;密度、可达性要素对客流大小影响较大,尤其是就业密度和公交接驳对客流影响大;混合度要素对客流影响较小,但能平衡客流的时空分布;在两者的协同方面,国外学者在TOD理论、节点—场所模型、轨道交通—土地利用一体化模型、协同评价等方面做出探索。国外在定量实证研究、互动模型研究、相关规划思想和理论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我国今后应加强基于已建城轨的定量实证研究、基于个人交通行为和客流时变特征的微观研究、基于亚洲高密度城市的协同规划和协同评价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站域 土地利用 互动关系
原文传递
轨道交通车站地域的集中开发 被引量:25
9
作者 赖志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5年第2期50-53,共4页
透过在轨道交通车站地域城市开发集中的表象,发掘出它最终的导向是城市的集中发展。通过研究集中开发在城市用地、功能、空间集中方面蕴涵的积极意义,探索在这些方面各自集中的有效方式。除论证了车站地域开发与城市集中发展的因果联系... 透过在轨道交通车站地域城市开发集中的表象,发掘出它最终的导向是城市的集中发展。通过研究集中开发在城市用地、功能、空间集中方面蕴涵的积极意义,探索在这些方面各自集中的有效方式。除论证了车站地域开发与城市集中发展的因果联系之外,还给城市管理部门主动推进这一特殊领域的城市集中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轨道交通车站地域的集中开发所带来的城市集中是全方位的,对城市整体用地、功能及空间集中都是一种积极的整合,因此是实现城市集中发展的一种切实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车站 集中 地域 城市开发 城市用地 管理部门 技术参 全方位 空间
下载PDF
基于“节点—场所模型”的城市轨道站点类型及其特征研究——新加坡的实证分析与经验启示 被引量:31
10
作者 任利剑 运迎霞 权海源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9-116,共8页
本文根据“节点—场所模型”,在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新加坡各类型站点地区的用地性质、开发强度、接驳交通等开发建设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明确了轨道站点地区与各级城市中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协同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 本文根据“节点—场所模型”,在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新加坡各类型站点地区的用地性质、开发强度、接驳交通等开发建设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明确了轨道站点地区与各级城市中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协同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富于效率的多级中心结构应与各类型轨道站点地区实现整合发展,各类站点地区应形成“主导功能+混合用途”的用地结构;同时,在轨道站点地区的规划建设中应兼顾土地使用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并注重统筹近期开发与远期发展的关系。新加坡的经验告诉我们,应以协同发展理念和层级化结构组织原则指导轨道站点地区与城市中心的规划建设,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在强化城市结构和优化用地布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站点分类 土地使用 实证分析
原文传递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分类的聚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李向楠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23,共5页
在城市轨道交通相关研究中,需要对站点进行划分,讨论不同站点的差异性。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选取站点自身特点和站点环境特征等相关的11个因素作为聚类分析的初始变量,对变量进行量化和标准化。对标准化的变量进行因子分析,从变量中提... 在城市轨道交通相关研究中,需要对站点进行划分,讨论不同站点的差异性。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选取站点自身特点和站点环境特征等相关的11个因素作为聚类分析的初始变量,对变量进行量化和标准化。对标准化的变量进行因子分析,从变量中提取隐藏的三个公共因子:步行环境因子、站点规模因子、站点接驳因子,达到突出特点和降低变量维度的效果。采用K-均值法,根据提取的公共因子进行聚类,最终将成都地铁1号线现运营16个站点划分为五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站点分类 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K-均值法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可达性度量及评价——以天津市为例 被引量:29
12
作者 吴韬 严建伟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5-81,I0004,共8页
城市轨道交通主要通过提高站点周边地区的可达性来引导区域发展,因此,对其可达性的评价一直是交通领域的重要议题。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本身的连接关系和站点与周边街道网络的连接关系,构建了度量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可达性的两个指... 城市轨道交通主要通过提高站点周边地区的可达性来引导区域发展,因此,对其可达性的评价一直是交通领域的重要议题。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本身的连接关系和站点与周边街道网络的连接关系,构建了度量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可达性的两个指标--站间可达性和站域可达性,并利用"节点-场所"模型对其可达性空间格局进行了综合评价。基于官方资料和现场踏勘数据,对天津城市轨道交通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站间可达性平均值高于站域可达性平均值,城市主中心区域站点的可达性值最高;根据站间可达性和站域可达性之间的不同特征,可将各站点分为5种类型;站间可达性与站域可达性的结合能够反映"出发地-城市轨道交通-目的地"完整的出行路径。科学评价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可达性水平,对于指导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和区域交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站点 站间可达性 站域可达性
下载PDF
基于BIM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装配式高效制冷机房应用 被引量:27
13
作者 张瑞 刘昶 冯泽 《暖通空调》 2018年第1期99-103,共5页
论述了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空调制冷机房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结合实际工程,阐述了如何通过BIM技术实现空调制冷机房的设计、施工、调试及运维的闭环管理,给出了基于BIM的装配式高效制冷机房建造的常规流程及重点... 论述了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空调制冷机房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结合实际工程,阐述了如何通过BIM技术实现空调制冷机房的设计、施工、调试及运维的闭环管理,给出了基于BIM的装配式高效制冷机房建造的常规流程及重点注意事项,为城市轨道交通空调制冷机房系统节能运行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轨道交通 地下车站 装配式 制冷机房 节能
下载PDF
轨道交通换乘站客流特性分析及车站设计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波 李晓霞 安栓庄 《都市快轨交通》 2010年第2期55-58,共4页
基于北京地铁换乘站的实际运营状况,全面分析现状换乘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换乘客流分布规律、乘客换乘行为特点等,从提高服务水平、减少运营风险的角度,提出换乘站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换乘站 客流分布规律 换乘行为特点 车站设计 北京地铁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与地下空间统一规划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22
15
作者 郝珺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13,共5页
对地下空间的种类进行分类后,介绍了国外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工作实践提出了地铁车站与地下空间统一规划的模式可分为地铁车站设计时预留商业开发空间,地下空间开发时预留地铁车站空间和地铁车站与市政工程同步进行等三种。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地下车站 地下空间 统一规划
下载PDF
TBM在岩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刘小刚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22,共8页
岩石地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采用钻爆法施工存在施工扰民及影响环境等诸多问题。文章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特点,并结合重庆六号线及青岛地铁二号线的设计及施工情况,从线路平、纵断面控制条件及线路埋深、TBM过站、TBM选型、支护结构及运输方... 岩石地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采用钻爆法施工存在施工扰民及影响环境等诸多问题。文章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特点,并结合重庆六号线及青岛地铁二号线的设计及施工情况,从线路平、纵断面控制条件及线路埋深、TBM过站、TBM选型、支护结构及运输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采用TBM工法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岩石地层城市轨道交通采用TBM工法是可行的,风险是可控的,施工是安全的;单护盾TBM机型应该是城市轨道采用的主要机型,支护结构应以管片衬砌为主,过站应尽可能采用平移过站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 城市轨道交通 TBM过站 TBM选型 支护结构 风险分析
下载PDF
上海轨道交通人民广场枢纽站大客流组织对策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朱效洁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上海轨道交通人民广场枢纽站是上海最大的公交枢纽与人员集散地之一。由于历史原因,该枢纽中的3条轨道交通线的站台不是一次规划建成的,因此在换乘通道、站台通行能力、收费区布局等方面均暴露出运营规模与客流总量不相适宜之处,给乘客... 上海轨道交通人民广场枢纽站是上海最大的公交枢纽与人员集散地之一。由于历史原因,该枢纽中的3条轨道交通线的站台不是一次规划建成的,因此在换乘通道、站台通行能力、收费区布局等方面均暴露出运营规模与客流总量不相适宜之处,给乘客的通行带来了安全隐患。因此,针对目前现状,以人民广场站为例,开展了大客流组织对策研究,通过行人仿真方案模型模拟,确定了8号线站台改善方案;提出了缓解换乘客流在1号线北侧站厅和2号线站厅通往大三角区域通道上对冲的措施,为今后轨道交通枢纽大客流站的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人民广场站 大客流 运营管理
下载PDF
新建线路与既有线换乘方案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邱蓉 《铁道建筑技术》 2013年第6期54-58,共5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节点换乘直接关系到整个线网的运行效率,所以,车站的换乘方案是新线建设前期研究的关键。针对新建线路与既有线路换乘需求与修建困难、管理复杂与出行便捷等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在确保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认真分...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节点换乘直接关系到整个线网的运行效率,所以,车站的换乘方案是新线建设前期研究的关键。针对新建线路与既有线路换乘需求与修建困难、管理复杂与出行便捷等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在确保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具体的站址环境和既有站运营条件,提出对通行设施进行改造、扩容,努力创造客流组织可行、换乘便捷、工程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最后,对线网规划中不同线路的建设时序,从投资控制、工程可实施性和旅客出行的便捷性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预留换乘节点方式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运营线路 地铁车站 换乘方案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与铁路车站的衔接方式探讨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郑荣洲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6年第10期40-42,共3页
对国内的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已有的衔接方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衔接的基本原则,概括了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与铁路衔接的基本形式和布局模式。针对上海西站周围环境与交通规划,提出上海西站交通枢纽城市轨道交通与铁路衔接方式的初步建议。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铁路 车站 换乘
下载PDF
上海市轨道交通换乘现状的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6
20
作者 姜晓明 荆新轩 +1 位作者 顾保南 叶霞飞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3年第4期36-40,共5页
分析了上海市轨道交通换乘的现状,并以上海站的换乘问题为例定量计算了换乘方案间的社会效益差异,说明解决换乘问题的重要程度。提出了解决当前上海市轨道交通换乘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 上海 轨道交通 换乘方案 社会效益 交通枢纽 交通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